图书介绍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药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药学
  • 王喜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4268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生药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章 生药与生药学1

第一节 生药1

一、生药的定义1

二、生药的产生及特性1

三、生药的种类和资源1

四、生药的成分2

五、生药的应用2

第二节 生药学2

一、生药学的定义2

二、生药学的任务3

第三节 生药及生药学的发展史5

一、生药及生药学的产生5

二、近代生药学及其发展6

三、生药学及生药学研究的未来发展7

第二章 生药的品种鉴定9

第一节 品种的本草考证9

一、本草考证的意义9

二、本草考证的方法9

三、本草考证与生药品种10

第二节 品种鉴定方法11

一、基原鉴定11

二、性状鉴定11

三、显微鉴定12

四、理化鉴定13

第三节 品种鉴定的现代技术16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16

二、指纹图谱技术18

三、植物代谢组学技术20

第三章 生药有效性评价24

一、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24

二、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26

三、有效成分的定性分析27

四、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30

五、生药的质量及质量评价35

第四章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40

第一节 安全性关联有毒成分及其分析40

一、内源性有毒成分分析40

二、外源性有毒成分分析41

第二节 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42

一、经典的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42

二、代谢组学评价技术与方法42

第五章 生药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45

第一节 生药质量的变化规律45

一、种质与质量45

二、生长发育与质量45

三、环境因子与质量46

四、栽培技术与质量46

五、采收、加工及贮存与质量47

第二节 生药的质量调控47

一、产地生态环境调控47

二、种质及繁殖材料调控48

三、栽培与养殖管理48

四、采收与产地加工管理48

五、包装贮存与运输管理51

六、生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52

第六章 生药资源及可持续利用53

第一节 生药资源概况53

一、生药资源的现状53

二、影响生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53

第二节 发现新资源的途径和方法54

一、从古代本草中挖掘生药资源54

二、从民间用药经验及民族药中寻找新资源54

三、依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54

四、以化学成分为线索寻找新资源55

第三节 生药资源的保护55

一、生药资源保护的对象55

二、建立和完善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55

三、野生濒危药用资源的引种与驯化56

四、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56

下篇各论57

第七章 藻类57

第一节 概述57

第二节 藻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品种57

一、褐藻门Phaeophyta58

昆布58

二、红藻门Rhodophyta58

三、绿藻门Chlorophyta58

第八章 真菌类59

第一节 概述59

第二节 真菌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品种59

一、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60

冬虫夏草60

二、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62

茯苓62

猪苓64

灵芝66

第九章 地衣类67

第一节 概述67

第二节 地衣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品种67

松萝68

第十章 蕨类植物门69

第一节 概述69

第二节 主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69

一、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69

狗脊70

二、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70

绵马贯众70

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72

骨碎补73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门74

第一节 概述74

第二节 主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74

一、银杏科 Ginkgoaceae74

银杏叶75

二、红豆杉科 Taxaceae77

红豆杉77

三、麻黄科 Ephedraceae79

麻黄79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门84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84

一、概述84

二、主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84

(一)马兜铃科 Arstolochiaceae84

细辛85

马兜铃86

(二)蓼科 Polygonaceae87

大黄87

何首乌90

(三)苋科 Amaranthaceae91

牛膝91

(四)毛茛科 Ranunculaceae93

川乌93

草乌96

黄连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