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袁涛,李月香,杨胜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780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单片机介绍1
1.1 μPD78F0485单片机简介1
1.2 μPD78F0485单片机功能及结构2
1.2.1功能2
1.2.2引脚配置3
1.2.3功能结构4
1.2.4引脚的端口和非端口功能4
1.2.5引脚功能描述10
1.3 μPD78F0485单片机的应用举例14
第2章CPU结构15
2.1存储器结构15
2.1.1内部程序存储器空间15
2.1.2内部数据存储器空间17
2.1.3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域17
2.2处理器寄存器18
2.2.1控制寄存器18
2.2.2通用寄存器19
2.2.3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9
2.3存储器、寄存器使用举例25
第3章 输入/输出端口27
3.1端口功能及作用27
3.2端口配置及电路28
3.2.1端口1(P1)28
3.2.2端口2(P2)29
3.2.3端口3(P3)32
3.2.4端口4(P4)33
3.2.5端口8~端口10和端口13~端口1534
3.2.6端口11(P11)35
3.2.7端口12(P12)38
3.3端口功能控制寄存器39
3.3.1端口模式寄存器(PM1~PM4、PM8~PM15)39
3.3.2端口寄存器(P1~P4、P8~P15)39
3.3.3上拉电阻选择寄存器(PU1、PU3、PU4、PU8~PU15)41
3.3.4端口功能寄存器1、2(PF1、PF2)41
3.3.5端口功能寄存器ALL(PFALL)42
3.4 I/O端口功能使用42
第4章 时钟发生器44
4.1时钟发生器的功能44
4.1.1主系统时钟44
4.1.2副系统时钟45
4.1.3内部低速振荡时钟45
4.2时钟发生器的硬件组成45
4.2.1控制寄存器和振荡器45
4.2.2时钟发生器电路框图45
4.3时钟发生器控制寄存器47
4.3.1时钟操作模式选择寄存器(OSCCTL)48
4.3.2处理器时钟控制寄存器(PCC)48
4.3.3内部振荡模式寄存器(RCM)49
4.3.4主振荡控制寄存器(MOC)50
4.3.5主时钟模式寄存器(MCM)50
4.4外部系统时钟振荡器的连接51
4.4.1 X1振荡器连接电路51
4.4.2 XT1振荡器连接电路51
4.4.3外部系统时钟振荡器的连接要点52
4.5上电时的时钟发生器操作53
4.6时钟的控制53
4.6.1高速系统时钟控制53
4.6.2内部高速振荡时钟控制55
4.6.3副系统时钟控制55
4.6.4内部低速振荡时钟控制56
4.6.5 CPU和外围硬件使用的时钟57
4.6.6 CPU时钟状态转换图57
4.6.7外围硬件与源时钟57
4.6.8时钟发生电路应用举例59
第5章 时钟输出和蜂鸣器输出61
5.1时钟输出、蜂鸣器输出电路的功能61
5.2时钟输出、蜂鸣器输出控制电路的硬件组成61
5.2.1时钟输出、蜂鸣器输出控制电路的配置62
5.2.2时钟输出、蜂鸣器输出控制电路框图62
5.3时钟输出、蜂鸣器输出控制器的寄存器63
5.3.1时钟输出选择寄存器(CKS)63
5.3.2端口模式寄存器PM1和端口寄存器P164
5.3.3端口模式寄存器PM3和端口寄存器P364
5.4时钟输出、蜂鸣器输出控制器的操作64
5.4.1时钟输出控制器的操作64
5.4.2蜂鸣器输出控制器的操作65
5.4.3蜂鸣器输出应用举例66
第6章10位和16位A/D转换68
6.1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电路的功能68
6.2 A/D转换电路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68
6.2.1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电路组成68
6.2.2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电路原理69
6.3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寄存器71
6.3.1转换器模式寄存器(ADM)71
6.3.2 A/D转换结果寄存器ADCR和ADCRH72
6.3.3模拟输入通道选择寄存器(ADS)73
6.3.4 A/D端口配置寄存器(ADPC0)73
6.3.5端口功能寄存器2(PF2)73
6.3.6端口模式寄存器2(PM2)74
6.4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使用75
6.4.1 A/D转换器的设置方法75
6.4.2 A/D转换器设置过程举例75
6.4.3输入电压和转换结果的关系76
6.4.4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描述76
6.5 10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应用举例77
6.6 16位△∑型A/D转换器介绍79
6.6.1 16位△∑型A/D转换器的功能和电路结构79
6.6.2 16位△∑型A/D转换器的寄存器81
6.6.3 16位△∑型A/D转换器的操作及应用举例84
第7章 中断功能和按键返回功能87
7.1中断功能的类型87
7.1.1可屏蔽中断87
7.1.2软件中断87
7.2中断源及配置88
7.2.1中断源88
7.2.2中断功能的电路配置89
7.2.3中断功能电路所使用的寄存器91
7.3中断响应操作94
7.3.1可屏蔽中断请求响应操作94
7.3.2软件中断响应操作94
7.3.3中断嵌套94
7.4可屏蔽中断功能应用举例95
7.5按键返回功能96
7.5.1按键返回中断功能的硬件配置96
7.5.2按键返回功能应用举例97
第8章LCD控制器/驱动器99
8.1 LCD控制器/驱动器电路功能及结构99
8.1.1 LCD控制器/驱动器电路的功能99
8.1.2各种显示模式下显示的最多像素100
8.1.3 LCD控制器/驱动器的硬件配置及电路100
8.2 LCD控制器/驱动器的控制寄存器格式和位定义102
8.2.1 LCD模式寄存器(LCDMD)102
8.2.2 LCD显示模式寄存器(LCDM)102
8.2.3 LCD时钟控制寄存器(LCDC0)103
8.2.4端口功能寄存器2(PF2)104
8.2.5端口功能寄存器ALL(PFALL)104
8.3 LCD控制器/驱动器的设置过程105
8.4 LCD显示数据存储器105
8.5不同的偏压方式、显示模式下的COM和SEG信号106
8.5.1不同显示模式下的COM信号电压及波形106
8.5.2不同偏压方式下COM信号和SEG信号电压和相位108
8.5.3静态显示模式LCD和单片机的连接及信号控制110
8.5.4 2分时显示模式LCD和单片机的连接及信号控制110
8.5.5 3分时显示模式LCD和单片机的连接及信号控制112
8.5.6 4分时显示模式LCD和单片机的连接及信号控制113
8.6 LCD驱动电源电压VLC0.VLC1.VLC2和VLC3116
8.7 LCD驱动器/控制器应用举例116
第9章UART串行通信118
9.1串行接口UART0的电路功能及结构118
9.1.1 UART0的功能118
9.1.2 UART0的硬件配置118
9.1.3 UART0的电路原理119
9.1.4 UART0的数据寄存器119
9.2 UART0控制寄存器的格式和位定义121
9.2.1异步串行接口操作模式寄存器0(ASIM0)121
9.2.2异步串行接收错误状态寄存器0(ASIS0)122
9.2.3波特率发生器控制寄存器0(BRGC0)122
9.2.4端口功能寄存器1(PF1)123
9.2.5端口模式寄存器1(PM1)124
9.3串行接口UART0的操作描述124
9.3.1操作停止模式124
9.3.2异步串行接口(UART)模式125
9.3.3发送/接收数据的格式和波形125
9.3.4发送过程126
9.3.5接收过程126
9.3.6波特率的计算126
9.4单片机与计算机USB串行通信应用举例126
9.4.1 USB通信环境的搭建127
9.4.2单片机UART发送、接收程序举例129
9.5 UART6功能简介131
第10章3线串行通信133
10.1串行接口CSI10的电路功能及结构134
10.1.1串行接口CSI10的功能134
10.1.2串行接口CSI10的配置134
10.2串行接口CSI10的数据寄存器136
10.2.1发送缓存寄存器10(SOTB10)136
10.2.2串行I/O移位寄存器10(SIO10)136
10.3串行接口CSI10的控制寄存器136
10.3.1串行操作模式寄存器10(CSIM10)136
10.3.2串行时钟选择寄存器10(CSIC10)136
10.3.3端口功能寄存器1(PF1)138
10.3.4端口模式寄存器1(PM1)138
10.4串行接口CS110的操作描述139
10.4.1操作停止模式139
10.4.2 3线串行I/O模式139
10.5 3线串行通信应用举例145
第11章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147
11.1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00的功能及结构147
11.1.1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00的功能147
11.1.2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00的硬件配置及电路原理148
11.2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00的数据寄存器148
11.2.1 16位定时器计数器00(TM00)148
11.2.2 16位定时器捕获/比较寄存器CR000和CR010150
11.3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151
11.3.1 16位定时器模式控制寄存器00(TMC00)151
11.3.2捕获/比较控制寄存器00(CRC00)152
11.3.3 16位定时器输出控制寄存器00(TOC00)152
11.3.4预分频模式寄存器00(PRM00)154
11.3.5输入切换控制寄存器(1SC)155
11.3.6端口模式寄存器3(PM3)155
11.4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的几种操作模式156
11.4.1停止操作模式156
11.4.2自由运行模式156
11.4.3 TI000引脚有效沿输入时进入清零并启动运行模式156
11.4.4 TM00和CR000相等时进入清零并启动运行模式157
11.5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应用举例157
11.5.1间隔定时器157
11.5.2方波输出159
11.5.3外部事件计数160
第12章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5163
12.1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5的功能及结构163
12.1.1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50、51和52的功能163
12.1.2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50、51和52的寄存器配置163
12.2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50、51、52的数据寄存器165
12.2.1 8位定时器计数器5n(TM5n)165
12.2.2 8位定时器比较寄存器5n(CR5n)165
12.3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166
12.3.1定时器时钟选择寄存器5n(TCL5n)166
12.3.2 8位定时器模式控制寄存器5n(TMC5n)167
12.3.3输入切换控制寄存器ISC169
12.3.4端口模式寄存器PM3和PM4169
12.4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5的操作及举例170
12.4.1用作间隔定时器的操作及举例170
12.4.2用作外部事件计数器的操作及举例171
12.4.3用作方波输出功能的操作及举例172
12.4.4用作PWM输出功能的操作及举例173
第13章8位定时器H175
13.1 8位定时器H的功能及寄存器配置175
13.1.1 8位定时器H的功能175
13.1.2 8位定时器H的寄存器配置175
13.2 8位定时器H的数据寄存器179
13.2.1 8位定时器H比较寄存器0n(CMP0n)179
13.2.2 8位定时器H比较寄存器1n(CMPln)179
13.3 8位定时器H0、Hl和H2的控制寄存器179
13.3.1定时器H模式寄存器TMHMDn179
13.3.2 8位定时器H载波控制寄存器TMCYCl182
13.3.3端口模式寄存器PM3183
13.4 8位定时器H的操作及举例183
13.4.1用作间隔定时器/方波输出的操作及举例183
13.4.2用作PWM输出功能的操作及举例185
13.5载波发生器功能188
13.5.1载波信号的发生188
13.5.2载波输出控制189
13.5.3载波发生器功能的操作189
13.5.4载波发生器模式操作时序191
第14章 实时计数器195
14.1实时计数器的功能及结构195
14.1.1实时计数器的功能195
14.1.2实时计数器的硬件配置及电路原理195
14.2实时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197
14.2.1实时计数器时钟选择寄存器197
14.2.2实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0197
14.2.3实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1199
14.2.4实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2200
14.2.5副计数寄存器200
14.2.6秒计数寄存器201
14.2.7分计数寄存器201
14.2.8时计数寄存器201
14.2.9日计数寄存器202
14.2.10周计数寄存器202
14.2.11月计数寄存器202
14.2.12年计数寄存器203
14.2.13钟表校准寄存器203
14.2.14分钟报警寄存器203
14.2.15小时报警寄存器204
14.2.16星期报警寄存器204
14.3实时计数器的操作流程205
14.4实时计数器应用举例207
第15章 看门狗定时器209
15.1看门狗定时器的功能及结构209
15.1.1看门狗定时器的功能209
15.1.2看门狗定时器的寄存器配置及电路原理210
15.2看门狗定时器的操作212
15.2.1看门狗定时器的控制操作212
15.2.2看门狗定时器溢出时间的设置212
15.2.3看门狗定时器窗口打开时间区域的设置212
15.3看门狗定时器应用举例213
第16章 待机功能215
16.1待机功能的两种模式215
16.1.1 HALT模式215
16.1.2 STOP模式215
16.2控制待机功能的寄存器216
16.2.1振荡稳定时间计数器的状态寄存器(OSTC)216
16.2.2振荡稳定时间选择寄存器(OSTS)216
16.3待机功能的操作217
16.3.1 HALT模式的操作217
16.3.2 STOP模式的操作220
16.4待机功能的应用举例222
第17章 低电压检测功能225
17.1低电压检测器的功能225
17.2低电压检测器的电路配置226
17.2.1低电压检测器电路框图226
17.2.2低电压检测器的寄存器226
17.3低电压检测器的应用228
17.3.1检测供电电压(VDD)等级产生中断的操作228
17.3.2检测外部引脚输入电压(EXLVI)产生中断的操作229
17.3.3低电压检测应用举例231
第18章 综合应用举例233
18.1声光彩灯设计举例233
18.2流水灯设计举例235
18.3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A/D转换值的设计242
18.4一个简易的电子温度计设计245
18.5电子日历钟设计250
18.6 GSM数据通信设计260
第19章 低功耗设计266
19.1低功耗设计的硬件基础266
19.1.1选用低功耗的单片机266
19.1.2选用多振荡源、多工作频率可在线改变的单片机267
19.1.3选用低功耗外围元器件267
19.1.4选用漏电流低的外围驱动器件268
19.1.5上拉电阻的重要作用268
19.2低功耗设计的软件基础268
19.2.1能用整数运算时不要使用浮点数运算268
19.2.2减少不必要的空循环269
19.2.3减少软件循环延时程序,使用硬件定时器269
19.2.4减少复杂运算公式,表格与计算相结合269
19.2.5避免不必要的状态灯持续显示269
19.3低功耗设计的算法基础269
19.3.1低功耗设计须注意算法选择269
19.3.2低功耗设计应该注意算法中的离线计算270
19.3.3低功耗设计应该注意算法中的特殊性270
第20章 基于模型设计方法——代码自动生成271
20.1嵌入式系统传统设计手段的缺陷271
20.2嵌入式系统开发新方法的意义和目的271
20.3基于模型的设计新方法与相关工具272
20.4设计示例272
第21章C高级语言基础297
21.1 C高级语言及其特点297
21.2使用C高级语言的必要性298
21.3字符集和标识符299
21.3.1字符集299
21.3.2标识符和保留字299
21.3.3符号分界符和空符号的作用299
21.3.4注释300
21.4常量300
21.4.1整型常量300
21.4.2实型常量301
21.4.3字符常量和字符串常量301
21.5变量及变量定义301
21.5.1整型变量301
21.5.2实型变量302
21.5.3字符变量302
21.5.4各种类型变量的数值范围302
21.6运算表达式及规则303
21.6.1表达式303
21.6.2算术运算及其表达式303
21.6.3关系运算及其表达式304
21.6.4逻辑运算及其表达式304
21.6.5表达式计算305
21.7数组和结构306
21.7.1数组说明306
21.7.2数组元素的引用307
21.7.3结构307
21.7.4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内数组308
21.8赋值语句和赋值表达式309
21.8.1赋值语句309
21.8.2赋值表达式310
21.9循环控制语句310
21.9.1 while语句310
21.9.2 do-while语句310
21.9.3 for语句311
21.10条件(if)语句311
21.10.1 if语句311
21.10.2嵌套if语句312
21.11语句标号和GOTO语句313
21.12函数313
21.12.1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313
21.12.2函数参数314
21.12.3函数的返回值314
21.12.4函数的调用315
21.13指针316
21.13.1指针的概念316
21.13.2指针与数组317
21.14扩展功能319
21.14.1 CC78K0编译系统扩展的保留字319
21.14.2 callt、callf和norec指令320
21.14.3#pragma指令321
21.14.4 callt函数(callt/_callt)321
21.14.5寄存器变量322
21.14.6 saddr存储区的使用322
21.14.7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使用324
21.14.8位变量的使用325
21.14.9在C语言中使用汇编语句326
21.14.10中断功能的使用327
21.14.11开中断函数EI()和关中断函数DI()329
21.14.12 CPU控制指令329
21.14.13绝对地址存取指令330
21.14.14位段的声明331
21.14.15二进制常数332
21.14.16循环移位333
21.14.17乘法函数334
21.14.18除法函数335
21.14.19 BCD操作函数336
21.14.20寄存器直接存取操作函数338
21.14.21 callf函数(callf/_callf)340
21.14.22 noauto函数341
21.14.23 norec函数342
21.14.24中断函数限定符343
21.14.25 SADDR存储区的符号名345
21.14.26程序限制346
附录A EZ/EM-1开发工具的安装与使用348
A.1开发工具硬件组件348
A.2开发环境支持软件348
A.3开发环境支持软件的安装步骤349
附录B μPD78F0485单片机实验培训系统353
B.1实验培训系统介绍353
B.1.1外观图353
B.1.2端口、引脚分配表353
B.1.3电路原理图355
B.1.4 PCB图356
B.2实验培训系统提供的基本实验358
附录C浮点数处理实验及开发工具使用360
C.1实验设备360
C.2实验内容360
C.3程序流程图及程序源代码360
C.4实验步骤362
C.5选项字设置程序365
C.6 PM plus环境下常用操作快捷键365
附录D用仿真工具操作硬件电路的方法366
D.2键盘操作367
D.3直流电压表操作367
D.4 A/D转换器操作367
D.5蜂鸣器操作368
D.6 LED小灯测试368
D.7液晶显示屏测试368
D.8实时计数器控制秒定时小灯测试369
附录E GSM无线模块数据通信实验370
E.1实验设备370
E.2实验内容370
E.3实验步骤370
E.4实验示例373
E.4.1短信指令解析373
E.4.2短信指令应用举例376
附录F选项字节381
F.1选项字节的功能381
F.1.1定义0080H字节设置内部低速振荡器和看门狗定时器381
F.1.2定义0081 H字节设置内部上电清零模式(POC)381
F.1.3定义0084H字节设置片上调试操作控制382
F.2选项字节的格式382
F.3选项字节设置举例383
附录G Flash存储器容量设置及编程385
G.1 Flash存储器容量设置385
G.2用Flash编程器写入数据时的电路连接386
G.2.1 On-board编程386
G.2.2 Off-board编程387
附录H 78KO系列单片机指令集389
参考文献396
热门推荐
- 2007707.html
- 2856579.html
- 2474334.html
- 1150380.html
- 3852345.html
- 740284.html
- 406716.html
- 973644.html
- 168313.html
- 2323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1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3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7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3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0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4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