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散文艺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明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2214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散文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古代散文研究的范围、分类及方法1
一 范围1
二 分类5
三 方法9
第一章 记叙描写类散文之一——记人散文13
第一节 记人散文的产生和发展13
第二节 记人散文的美学内涵28
一 真——赢得读者信任的保证28
二 善——感召读者向上的力量33
三 奇——吸引读者兴趣的魅力40
第三节 记人散文的艺术规律44
一 一与多——人物性格的构成44
二 主与宾——人物间关系的设计50
1.烘云托月关系51
2.正反对比关系51
3.双星相映关系54
4.众星拱辰关系56
三 整与散——材料组织的方式58
1.二三琐事,精神贯一58
2.详写一事,首尾完整59
3.密不透风,散而能整62
四 形与神——透视人物性格的窗口63
1.神情描写:绘神65
2.动作描写:出神66
3.语言描写:传神68
五 虚与实——描写角度的选择69
1.具体描写为实,气氛烘托为虚69
2.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70
3.着笔在此为实,取意在彼为虚71
六 奇与平——叙述方式的变化73
1.先声夺人,起笔不凡74
2.垫高拽满,预设背景75
3.先抑后扬,逐步显影76
4.由反见正,事奇情真79
5.先后错综,制造波澜82
七 情与事——感情投入的方法86
1.寓褒贬于叙事之中87
2.借用时人的评论臧否人物88
3.作者议论、抒情90
4.文中写入自己,感情直接投入91
第二章 记叙描写类散文之二——山水散文95
第一节 山水散文的产生和发展95
一 以山水比德阶段97
二 以山水畅神阶段100
三 以山水写心阶段108
第二节 山水散文的美学内涵113
一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113
二 山水形象的寓意之美116
三 山水形象的寄情之美118
第三节 山水景观记的艺术规律124
一 山水景观记的特点124
1.以建筑为景观的依托124
2.以立意为作品的中心125
3.超越时空的写景126
二 山水景观记立意之种种127
1.立意的要求127
2.意之种种128
三 山水景观记立意的构思方式135
1.由景(事)而情而理的推进式136
2.由景(事)而情而理的翻新式137
3.多维归一的向心式139
4.中心向外的发散式140
5.由意绪流动联结的牵连式141
6.古今相通的映照式144
7.由暗而明的显影式147
8.借物喻理的比喻式148
四 山水景观记传意的艺术方法150
1.眺望联想151
2.正反对比154
3.聚散开合155
4.由宾及主157
5.错综翻腾161
6.多种写景164
第四节 山水游记的艺术规律169
一 山水游记的特点169
二 山水游记的立意173
三 山水游记的意境类型178
1.清雅脱俗的意境180
2.凡俗喧阗的意境182
3.幽凄寂寥的意境185
4.雄浑壮阔的意境187
5.清丽和平的意境190
6.险恶惊怖的意境193
四 山水游记描写景物的方法196
1.移步换形法196
2.分类述景法198
3.多面写景法202
4.虚实结合法203
五 山水游记的写作技巧207
1.千呼万唤207
2.张弛结合210
3.动态写景211
4.由事明理212
5.余味无穷213
第三章 记叙描写类散文之三——记物散文215
一 记物散文的分类215
1.题跋说明类215
2.议论讽谕类216
3.记事抒情类216
4.描摹记述类217
二 记物散文的艺术规律217
1.以动态求活217
2.以精细显巧220
3.以感受写美221
三 记物散文的记述方法223
1.归类计数223
2.划分空间225
3.区别主次227
4.辨明方位229
第四章 议论辩驳类散文231
第一节 议论辩驳类散文的美学内涵231
一 睿智美——启迪人智慧的真知232
二 气势美——撼动人心灵的力量237
三 形象美——帮助人理解的方法244
1.巧用比喻245
2.精选事例245
3.结合寓言247
4.善用象征248
第二节 议论辩驳类散文的论证方式250
一 证明式论证251
二 归结式论证256
1.简单罗列式256
2.向前推进式258
三 阐述式论证261
四 分论式论证264
第三节 议论辩驳类散文的论证方法265
一 说理论证266
二 举例论证267
三 比喻论证269
四 类比论证272
五 反面论证275
六 假设论证276
七 对比论证277
八 推进论证280
九 滚进论证281
十 归谬论证285
第四节 议论辩驳类散文的论证艺术287
一 抓住矛盾,势如破竹287
二 极化抑扬,对比鲜明290
三 层层脱卸,盘旋推进293
四 破立互用,是非明晰296
五 绵里藏针,词婉理直299
六 开合擒纵,引人入彀302
七 以宾衬主,强化主旨305
八 逆向推阐,启人睿智307
九 假设敌论,反复辩驳309
十 尺水兴波,层叠转折312
第五章 明志抒情类散文315
第一节 明志抒情类散文的界说及分类315
一 明志抒愤类散文316
二 忆旧伤悼类散文317
三 送别赠序类散文318
第二节 明志抒情类散文的美学内涵319
一 高尚之美——净化人情操的清泉319
二 真情之美——培养人感情的温床323
三 婉曲之美——指导人达意的方法328
第三节 明志抒情类散文的艺术规律331
一 明志抒愤类散文的艺术规律331
1.托物喻志331
2.正话反说337
3.借客伸主342
4.正反、主客综合运用345
二 忆旧伤悼类散文的艺术规律349
1.人与人的关系——感怀身世,知音难遇351
2.人与事的关系——抚今追昔,音容宛在355
3.庄与谐的关系——穿插戏谑,以谐衬悲359
4.人与物的关系——物在人亡,睹物伤情361
5.情与理的关系——生意顿失,幻想重聚364
6.悲与乐的关系——悲乐反差,对立转化366
7.景与情的关系——荒寂衰飒,身后凄凉369
8.主与宾的关系——主宾互托,映照呼应371
三 规劝慰安类散文的艺术规律375
1.反面见意376
2.改换视角379
3.推进一步380
4.旁敲侧击382
5.引而不发385
6.虚实相生387
7.借客伸主390
8.曲终奏雅393
第六章 讽谕讥刺类散文397
第一节 讽谕讥刺类散文的产生和发展397
第二节 讽谕讥刺类散文的美学内涵404
一 巧喻之美——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405
二 深邃之美——小中见大的真知灼见409
三 俳谐之美——俚俗怪诞的表现形式413
第三节 讽谕讥刺类散文之一——寓言420
一 寓言的产生和来源420
二 寓言的立意425
1.谕告425
2.讽刺431
三 寓言立意的特点432
1.反面见意432
2.向心性434
3.多义性435
4.以小见大440
5.一意多见442
四 寓言传意的结构类型443
1.单纯类比443
2.复杂故事444
3.双重寓言446
五 寓言传意的艺术方法447
1.夸张变形,强化寓意447
2.正反对比,是非鲜明448
3.动物拟人,借物喻理449
4.荒诞怪异,以谐言正450
5.画龙点睛,阐明主旨451
第四节 讽谕讥刺类散文之二——讽谕散文452
一 讽谕散文的产生和特点452
二 讽谕散文的艺术方法457
1.详叙事件,象征寓理457
2.由事生议,阐发喻旨459
3.虚构故事,理蕴其中462
4.事理融合,直发议论464
第五节 讽谕讥刺类散文之三——讥刺散文467
一 讥刺散文的产生和特点467
二 讥刺散文的艺术方法469
1.将物拟人,象征刺世469
2.由此及彼,针砭现实472
3.荒诞变形,反面见意476
4.意象结合,直说其理479
附:柳宗元《三戒》新说481
主要引用书目487
后记491
热门推荐
- 2217394.html
- 2679253.html
- 608095.html
- 3678503.html
- 1387252.html
- 82720.html
- 722093.html
- 257934.html
- 1810248.html
- 700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6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7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4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2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5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6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