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 在线学习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仪器分析 在线学习版
  • 吕玉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89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 在线学习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的发展1

一、分析化学的发展1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2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分类3

第三节 分析仪器的组成4

第四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5

一、仪器分析的特点5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7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9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9

一、化学电池10

二、电极电位11

三、电极13

第二节 电位分析法15

一、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16

二、离子选择电极的参数21

三、分析方法22

四、应用24

第三节 电解分析与库仑分析法25

一、电解的原理26

二、电解分析法28

三、库仑分析法29

第三章 色谱分析法36

第一节 色谱法及其分类36

一、按两相分子聚集状态分类36

二、按操作形式分类37

三、按分离机制分类37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和相关术语37

一、色谱过程37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相关术语38

三、相平衡参数-分配系数41

第三节 色谱分析法基本原理42

一、塔板理论43

二、速率理论45

三、流动相对线速度的影响47

第四章 气相色谱法50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50

一、气相色谱仪工作流程50

二、气相色谱仪的仪器结构51

第二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52

一、气液色谱固定相52

二、气固色谱固定相55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55

一、检测器的性能指标55

二、热导检测器57

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8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59

五、其他检测器60

第四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60

一、分析条件的选择60

二、定性分析62

三、定量分析63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65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69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概述及其分类69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其他色谱法的比较69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的要求70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要求70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70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范第姆特方程式70

一、涡流扩散项70

二、分子扩散项70

三、传质阻力项71

第三节 各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72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72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73

三、反相离子对色谱法76

四、手性色谱法77

五、键合型离子色谱法77

六、尺寸排阻色谱法78

七、亲和色谱法78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79

一、高压输液系统79

二、进样系统80

三、色谱柱80

四、检测系统81

五、数据处理系统83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83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分析83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分析83

第六章 毛细管电泳法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毛细管电泳法的发展86

二、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86

三、毛细管电泳法的特点87

四、毛细管电泳的分类87

第二节 电泳基本原理87

一、电泳和电泳淌度87

二、电渗流88

第三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装置91

一、进样系统91

二、分离系统92

三、检测系统93

四、数据处理系统93

第四节 影响分离的因素94

一、柱效和分离度94

二、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95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模式97

一、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97

二、毛细管电泳法的其他分离模式98

第六节 应用99

一、毛细管电泳在药物手性分离中的应用99

二、中草药成分分析100

三、中草药制剂分析100

四、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101

五、应用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101

六、用于中药炮制品的鉴定102

第七章 光谱分析法104

第一节 电磁辐射的性质104

一、电磁辐射的波动性105

二、电磁辐射的微粒性105

三、电磁波谱105

第二节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6

一、吸收106

二、发射106

三、散射107

四、折射和反射107

五、干涉和衍射107

第三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108

一、光谱法108

二、发射光谱法109

三、散射光谱法110

四、非光谱法110

第四节 光谱分析仪器111

一、光源111

二、波长选择系统112

三、试样引入系统114

四、检测器114

五、信号处理及读出系统115

第八章 原子光谱116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117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理论117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118

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操作技术121

四、干扰及消除方法124

五、分析方法127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128

一、概述128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原理129

三、原子发射光谱仪129

四、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132

五、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133

第三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135

一、概述135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35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的仪器装置136

四、氢化物发生进样方法138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1

第一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41

一、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141

二、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142

三、无机化合物中的主要电子跃迁类型144

四、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及其影响因素144

第二节 朗伯-比尔定律147

一、透光率和吸光度147

二、朗伯-比尔定律147

三、吸光系数148

四、吸光度的加和性148

五、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149

第三节 分析条件的建立150

一、吸光度范围的选择150

二、入射光波长的选择151

三、参比溶液的选择151

四、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152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153

一、定性分析方法153

二、纯度鉴定153

三、定量分析方法154

四、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60

第六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61

一、主要部件161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63

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164

四、仪器校正164

第十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167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167

一、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168

二、荧光定量分析方法174

三、荧光分光光度计176

四、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77

第二节 磷光分析法178

一、磷光定量分析方法178

二、影响磷光强度的因素179

三、磷光测定方法179

四、磷光分光光度计180

五、磷光分析法应用180

第三节 化学发光分析法181

一、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81

二、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和应用182

三、化学发光检测仪器184

第十一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186

第一节 红外吸收法概述186

一、红外光谱区的划分186

二、红外吸收光谱图的表示方法187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原理188

一、分子的振动188

二、分子的振动与红外光谱189

三、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190

四、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191

五、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191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193

一、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段195

二、指纹区和官能团区196

三、影响吸收频率的因素196

四、红外吸收光谱谱解析要点及注意事项202

第四节 红外光谱仪202

一、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202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04

第五节 样品的处理和制备206

一、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206

二、制样的方法206

第六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207

一、定性分析208

二、定量分析210

第七节 激光拉曼光谱法基本原理210

一、基本原理210

二、拉曼散射光谱的基本特征211

三、拉曼光谱技术的优越性211

第八节 激光拉曼光谱仪211

第九节 激光拉曼光谱法的应用213

一、几种重要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213

二、无机化合物分析213

三、有机化合物分析213

四、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213

五、表面吸附研究213

六、高聚物拉曼光谱的应用213

第十二章 磁共振波谱法218

第一节 概述218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219

一、原子核的自旋219

二、核磁共振220

三、自旋弛豫和饱和223

第四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简介224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224

二、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PFT-NMR)225

三、溶剂和样品的处理226

第四节 核磁共振波谱参数226

一、化学位移226

二、偶合常数236

第五节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240

一、峰面积与氢核数目的关系241

二、送样要求241

三、1H-NMR谱的一般解析步骤241

四、1H-NMR解析示例242

第六节 核磁共振碳谱和相关谱简介244

一、核磁共振碳谱244

二、二维核磁共振谱相关谱247

第七节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简介250

一、电子顺磁共振条件250

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251

三、EPR波谱的主要参数252

第八节 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253

一、自旋捕捉技术的基本原理253

二、常见的自旋捕捉剂254

三、新型稳定自旋捕捉剂256

第十三章 质谱法260

第一节 概述260

第二节 基本原理及仪器261

一、基本原理262

二、质谱的表示方法263

三、质谱仪的主要组成部件263

四、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273

第三节 离子的主要类型274

一、分子离子275

二、碎片离子275

三、重排离子275

四、亚稳离子276

五、同位素离子276

六、多电荷离子278

七、复合离子278

第四节 质谱裂解表示法、裂解方式和裂解规律278

一、质谱裂解表示法278

二、质谱裂解的方式279

三、常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280

第五节 质谱分析288

一、定性分析288

二、定量分析291

第十四章 X射线光谱法和表面分析法294

第一节 X射线光谱法基本原理294

一、X射线的产生和X射线光谱294

二、X射线的吸收、散射和衍射297

第二节 X射线荧光分析法299

一、X射线荧光光谱299

二、X射线荧光光谱仪301

三、X射线荧光分析302

四、X射线荧光分析法应用303

第三节 X射线衍射分析法304

一、X射线衍射法基本原理304

二、单晶X射线衍射304

三、粉末X射线衍射305

四、X射线衍射法的其他应用306

第四节 X射线吸收分析法306

一、X射线吸收法基本原理306

二、多色X射线吸收分析法306

三、单色X射线吸收分析法306

四、吸收限分析法307

五、X射线吸收法的应用307

第五节 表面分析法概述308

第六节 光子探针技术308

一、光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308

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309

三、紫外光电子能谱法310

第七节 电子探针技术312

一、俄歇电子的产生313

二、俄歇电子能谱314

三、俄歇电子能谱应用314

四、电子能谱仪314

第八节 离子探针技术315

一、二次离子质谱法基本原理315

二、二次离子质谱法分类316

三、二次离子质谱法特点和应用316

第九节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317

一、扫描隧道显微镜317

二、原子力显微镜318

第十五章 热分析法322

第一节 差热分析法323

一、DTA的基本原理323

二、DTA曲线特征点温度的确定324

三、DTA的仪器结构324

四、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325

五、差热分析的应用326

第二节 差示扫描量热法327

一、DSC的基本原理328

二、DSC曲线的标定328

三、DSC的仪器结构329

四、影响DSC曲线的因素330

五、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应用331

第三节 热重法331

一、TG的基本原理331

二、TG的仪器结构332

三、影响热重分析的因素332

四、热重分析的应用333

第四节 热分析在药学领域的应用333

一、热分析技术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333

二、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34

三、热分析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335

第十六章 流动注射分析338

第一节 基本原理338

一、流动注射分析法338

二、流动注射分析理论基础339

第二节 流动注射分析仪器340

第三节 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342

一、流动注射分析体系342

二、应用举例343

第十七章 色谱质谱联用法346

第一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346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仪器组成346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348

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应用349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351

一、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仪器组成351

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353

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应用353

第十八章 综合分析358

第一节 综合分析特点358

一、复杂性358

二、综合性359

第二节 取样359

第三节 样品预处理360

第四节 分离方法361

第五节 联用技术363

一、色谱-色谱联用技术363

二、色谱-原子光谱联用技术363

三、离子色谱联用技术364

四、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64

第六节 综合分析371

一、复杂样品分析的基本思路371

二、复杂样品联用技术的综合分离分析372

三、复杂样品分析的理论基础374

练习题参考答案379

附录382

附录一 基本常数表382

附录二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382

附录三 化学位移表383

附录四 现代仪器分析常用仪器英文缩写386

主要参考文献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