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专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专题研究
  • 胡刘,薛俊强,何玲玲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602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学术性与现实性: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魅力的双重维度1

一、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疏离: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瓶颈”1

二、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马克思哲学观的内在规定4

三、学术性与现实性:拓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魅力的双重维度10

专题一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的检讨与校正13

一、缘起:辨析“实践”的理论地位13

二、推进:究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17

三、问题:概念不清与文本误读21

四、出路:澄清概念与文本研读的方法论自觉25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观的实践论阐释29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观的方法论基础29

二、社会历史发展本质论36

三、社会历史发展整体论42

四、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论50

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论60

专题三 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及其当代意义68

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及其缺陷68

二、马克思对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论审视71

三、马克思社会历史时空观的当代意义75

专题四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80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内容结构80

二、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文化哲学视野85

三、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89

专题五 现代性批判与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建构91

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91

二、探索现代社会运行逻辑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建构108

专题六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124

一、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实质:经济学层面的“现代性”辩护124

二、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悖论:“现代性”界限在“历史深处”的凸显128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对“资本现代性”的彻底批判和超越131

专题七 马克思资本理论方法论的整体性阐释135

一、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35

二、资本作为一种总体性范畴140

三、资本作为一种“活体”对无产阶级解放的意义145

专题八 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新变化及其研究进展150

一、生产剩余价值的新变化150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新特点156

三、“生产剩余价值”的理论研究进展157

专题九 超越“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的历史承诺163

一、资本全球化与共产主义复兴的时代契机163

二、“资本逻辑”、共产主义与自由个性166

三、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时代难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172

专题十 “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社会理想观的文本阐释179

一、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视域形成及运思轨迹179

二、“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内涵之文本阐释185

专题十一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特质:“恩格斯问题”新解193

一、“恩格斯问题”与科学社会主义193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95

三、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新审视201

专题十二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整体观探析204

一、研究列宁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何以可能204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总体认识205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观认识的具体表现208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启示210

专题十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社会主义关系新解2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保障2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社会主义进程的互动22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现代社会主义全面实现的方向性指引230

专题十四 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意蕴及其中国化235

一、马克思“民族观”的历史透视和理论逻辑235

二、马克思“民族观”的核心主题和精神实质240

三、马克思“民族观”的中国化245

专题十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现代化24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4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25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259

专题十六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国运用的思考265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本质论265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理论内涵270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中国运用277

专题十七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28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与动因287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290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296

专题十八 《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与启示300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准确定位和掌握“大众”301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回应人民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303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305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是消除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距离感307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托是稳定的复合型工作队伍309

专题十九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场学审视312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的语境313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的路径316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的形态318

后记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