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组网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组网技术
  • 王行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3280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组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系统集成与网络技术1

第一节 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1

一、容异概念2

二、外围设备接口标准4

三、总线标准5

四、统一的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7

五、网络体系结构11

六、应用系统体系结构17

第二节 应用系统体系结构21

一、IBM的“系统应用体系结构” (SAA)概述21

二、“系统应用体系结构”(SAA)的“公共程序设计接口”(CPI)25

三、用户接口与“系统应用体系结构”的“公共用户访问接口”27

四、“系统应用体系结构”的“公共通信支持”33

五、DEC的“网络应用支撑”41

六、“先进计算环境”(ACE)48

第三节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51

一、术语与定义52

二、层次58

三、协议标准69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组织69

一、概述69

二、通信子网70

三、用户系统74

第二章 “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77

第一节 OSI的有关标准或建议77

一、OSI总体77

二、物理层79

三、数据链路层80

四、网络层81

五、传送层82

六、会话层82

七、表示层82

八、应用层83

第二节 OSI服务原语87

一、OSI服务87

二、数据链路服务原语88

三、OSI网络服务原语88

四、OSI传送服务原语91

五、OSI会话服务原语92

六、OSI表示层服务原语94

七、OSI应用服务元素96

第三节 面向消息的电文交换系统(MOTIS)/CCITTX.400建议99

一、功能99

二、系统模型100

三、用户代理102

四、报文传送代理103

第四节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与虚终端105

(VT)105

一、FTAM概述105

二、OSI虚拟文件库106

三、虚终端(VT)概述109

第三章 网络协议集112

第一节 TCP/IP协议集112

一、概述112

二、协议集的组成114

三、“传送控制协议”(TCP)115

四、“网际协议”(IP)118

五、应用协议120

六、TCP/IP产品125

第二节 MAP/TOP协议集127

一、概述127

二、各层协议特点129

三、网络设备133

第三节 UUCP协议集134

一、概述134

二、消息服务136

三、路由选择算法138

第四节 信道协议集139

一、探询方式140

二、非探询方式142

三、争用方式145

四、预约方式147

五、争用-预约混合方式148

第四章 组网技术基础150

第一节 通信网概述150

一、系统150

二、理论152

一、概述155

第二节 传输媒介155

二、有线信道156

三、无线信道159

第三节 传输技术162

一、概述162

二、基带传输164

三、调制167

四、多路通信177

五、同步与均衡183

六、差错控制188

第四节 交换技术192

一、人工交换193

二、步进制和机动制自动交换机194

三、纵横制自动交换机195

四、电子自动交换机196

第五章 局域网(LAN)202

第一节 IEEE 802标准202

一、标准的组成202

二、局域网参考模式203

三、IEEE 802.3206

四、IEEE 802.4和802.5211

第二节 1—10兆位/秒局域网215

五、IEEE 802.6215

一、同轴电缆局域网216

二、绞线局域网220

三、局域网的比较223

第三节 100兆位/秒局域网225

一、“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T)标准225

二、FDDI网络的组成230

三、FDDI网络的应用233

第四节 局域网互连236

一、概述236

二、重发器237

三、桥接器241

四、路由器246

五、协议转换器248

第六章 X.25数据网251

第一节 CCITT X.25建议251

一、物理级251

二、数据链路级254

三、分组级258

第二节 与X.25建议相关的CCITT建议267

一、分组装拆器(PAD)267

二、X.25网间互连275

三、其它有关标准278

第三节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组织281

一、概述281

二、分组交换机284

三、路由选择293

四、流量控制297

五、网络控制300

第四节 用户入网302

一、用户业务302

二、网络编号306

三、入网方式307

一、概况311

第一节 ISDN概述311

第七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311

二、目标313

三、组成与技术要求314

四、CCITT的有关建议316

五、问题与制约318

第二节 ISDN的构成319

一、数字网的基本结构319

二、用户线参考模型320

三、ISDN终端组织323

四、线路编码方法325

一、概述330

第三节 用户-网络接口330

二、接口结构333

三、帧结构338

第四节 公共信道信令系统343

一、分级结构343

二、信息格式346

三、用户部分347

四、用户可使用的公共信道信令系统353

五、公共信道信令系统与OSI参考模式对照357

第一节 微机与主机结合的集成环境362

一、集成环境的产生362

第八章 集成系统及其通信网362

二、集成计划364

三、微机与主机的通信方法369

四、局域网与主机的互连方法375

第二节 异种机互连集成环境380

一、互连平台380

二、校园网387

第三节 银行自动化系统及其通信网396

一、银行自动化的发展396

二、银行自动化系统如何“起飞”398

三、银行自动化系统如何“共用”403

四、银行自动化系统的国际化407

五、银行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组织410

第四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其通信网413

一、概述413

二、信息集成418

三、网络组织422

第五节 智能建筑及其通信网427

一、智能建筑的兴起427

二、智能建筑体系结构参考模式433

三、建筑智能化技术436

四、楼字通信网439

参考文献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