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 高维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4882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新闻片-纪录片-电影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紧随世界起步3

1.1 电影传入中国3

首先在上海放映电影3

外国人拍摄的有关中国的新闻片5

1.2 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7

第一部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影片——《定军山》7

新闻片《武汉战争》和《上海战争》8

首先认识到电影的教育作用的是商务印书馆9

记录孙中山 先生的革命活动与摄影师黎民伟12

友联影片公司的《五卅沪潮》与香港满天红影片公司的《满天红时事展》15

1.3 苏联摄影师拍摄有关中国革命的两部影片17

第二章 一切为了抗日21

2.1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抗战期间(1931—1937)21

以抗日为内容的影片与《上海之战》22

赴东北拍摄抗日义勇军的活动25

记录热河、绥蒙前线抗战26

两个特点27

南京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与《农人之春》28

2.2 全面抗战后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1937—1945)29

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抗战影片30

郑君里及《民族万岁》32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抗战影片34

西北影业公司及《华北是我们的》35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及其后37

2.3 外国摄影师在华拍片活动及尤里斯·伊文思与罗曼·卡尔曼39

尤里斯·伊文思和《四万万人民》40

罗曼·卡尔曼及其《中国在战斗》41

2.4 香港的抗战新闻纪录片42

大观影业公司与《广州抗战记》42

青年摄影团及《西北线上》43

大地影业公司与《保卫大四邑》44

第三章 人民电影的创立和发展45

3.1 抗日根据地新闻纪录电影的建立(1938—1945)45

党对电影事业的关怀45

中外记者最早拍摄中国工农红军及延安的影片46

延安筹办电影事业的最初尝试和开端——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49

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延安电影团)的建立与发展50

新四军四师的摄影工作及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60

3.2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电影制片机构的逐步建立(1946—1949)62

延安电影制片厂、保卫延安电影素材的拍摄与西北电影工学队62

驰骋在华北地区的大车电影制片厂64

东北电影制片厂、《民主东北》及解放战争中的新闻摄影队67

3.3 新中国电影机构基本布局的形成76

接收国民党的制片机构76

北平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纪录片80

第四章 前进再前进的十七年87

4.1 面临各方面的转变(1949—1952)87

制片基地的转移87

报道重点的转移90

向苏联学习与中苏合拍影片108

4.2 探索中前进(1953—1957)112

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建立112

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报道118

“双百”方针的贯彻与创作的发展126

伴随发展带来的问题及“左”的思潮的干扰132

4.3 “大跃进”及其后的调整时期(1958—1966.6)134

“大跃进”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影响134

周恩来总理关于反对“浮夸与不真实”的批示及其后的纠正措施141

1962年后新闻纪录电影的调整与发展144

介绍重要影片与作者146

第五章 十年浩劫173

5.1 “文革”中电影首当其冲173

5.2 新闻纪录电影遭受的破坏175

5.3 围绕悼念周恩来总理影片摄制的一场斗争178

5.4 新闻纪录电影发扬优良传统拍摄重大事件仍然记录时代180

第六章 新时期的新发展187

6.1 “文革”的结束与拨乱反正187

时代的要求与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的思想解放187

首先为拨乱反正调整社会关系大声呐喊191

在多种题材与表现形式方面进行探索的最初一批影片199

6.2 影片的内容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进军204

记录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及重大事件205

在祖国大家庭里218

颂扬时代新风尚,关注社会问题222

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最好体现224

介绍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当今文化艺术与大好河山、风光民俗,增加人民群众对祖国的了解228

提供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235

让海外华侨华人了解祖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237

6.3 影片向加强艺术性、注意提炼和概括,着力表现人与风格样式多样化的方向努力240

影片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把表现人、以情动人放在首位240

艺术手法的探索246

6.4 台湾、香港1949年以来新闻纪录电影的简单情况258

1949年以来香港新闻纪录电影点滴258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电影鳞爪261

第七章 影视合流、影视并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67

7.1 新闻纪录电影一度陷入低迷267

7.2 影视结合、影视并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268

政府深化改革的措施268

电视给电影带来的冲击269

以文献纪录片《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为契机,纪录片又获得了观众。271

7.3 对几个问题的看法276

纪录电影的本性276

纪录电影的哲学基础与美学原则277

真实——纪录电影的生命278

选择是新闻纪录电影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的一种手段279

在现实生活进程中去“挑、等、抢”是纪录电影的主要拍摄方法279

纪录片要遵循艺术规律,同时尊重其艺术性和真实性的相一致280

提高影片质量的关键主要在于创作人员的素质与创新精神281

附录283

附录一 烈士篇——你们永远站在队伍的前列285

附录二 人物篇291

附录三 中国新闻纪录影片获国内各种奖项331

附录四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在国际获奖影片355

附录五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新闻纪录电影365

后记371

参考文献373

出版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