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黄石市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常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35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黄石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黄石市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1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二 城市、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概念辨析4
(一)城市4
(二)城市化5
(三)城镇化6
(四)新型城镇化7
三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综述8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研究状况8
(二)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研究状况10
四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12
五 主要观点和文章结构13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历程与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15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历程15
(一)改革开放前城镇化与“反城镇化”的实践15
(二)改革开放后以小城镇建设为发端的城镇化历程17
(三)科学发展阶段城镇化推进的新趋势18
二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困惑与争论19
(一)中国城镇化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19
(二)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争论与困惑21
三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历史进程及发展模式23
(一)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况24
(二)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作用25
(三)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特征27
(四)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模式29
(五)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31
四 科学发展主题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32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的背景32
(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基本特征35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理论44
一 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44
(一)人口流动理论与城镇化44
(二)产业集群理论与城镇化46
二 城乡一体化理论47
三 制度创新理论49
四 社会保障理论52
五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镇化思想及启示54
(一)关于城镇化动力源泉的阐释54
(二)关于城镇化演进过程与结果的预见57
(三)对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59
六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城镇化思想61
(一)毛泽东的均衡式城镇发展战略61
(二)邓小平的非均衡式城镇发展战略61
(三)江泽民的西部大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战略62
(四)胡锦涛的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62
第四章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历史沿革、现状分析和经验教训64
一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历史进程及发展模式64
(一)德国鲁尔区煤矿城镇的优势互补模式64
(二)法国洛林地区的优势组合模式65
(三)日本九州矿区的政府主导模式65
(四)以美、加、澳为代表的市场自由选择模式65
二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的一般规律66
(一)工业革命前人类城市发展阶段66
(二)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67
(三)世界全球城市化发展阶段67
三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的主要经验69
(一)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70
(二)形成合理城镇体系71
(三)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74
(四)城市治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化75
四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教训76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代价惨重76
(二)社会环境危机重重77
(三)人群互动关系问题丛生78
五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80
(一)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81
(二)走多元化城镇发展道路、形成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84
(三)积极培育城市主导产业85
(四)制定系统、稳定、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政策87
(五)政府的适度引导必不可少90
第五章 湖北省黄石市城镇化的历史沿革96
一 湖北省黄石市概况96
二 湖北省黄石市“城镇化”溯源97
(一)党代会报告中的“城镇化”98
(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的“城镇化”98
三 湖北省黄石市城镇化发展历史99
(一)就中国成立后黄石市城镇体系的总体变化99
(二)黄石市城镇发展的时序特征100
第六章 黄石市城镇化现状、问题和机遇分析105
一 黄石市城镇化现状105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和全省105
(二)城镇空间分布集中,主要集中于黄石市北部区域107
(三)涌现了一批湖北省百强乡镇,新型城镇化体系初步形成108
(四)黄石市市区和大冶市城区对接,拉开了特大城市的建设框架111
(五)城镇化工业功能领先,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113
二 黄石市城镇化的主要问题114
(一)农业现代化滞后,影响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114
(二)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城镇化功能和进程116
(三)中等城市发育滞后,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119
(四)异地城镇化明显122
三 黄石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机遇分析123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123
(二)“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需要124
(三)“三大战略”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124
(四)新的交通格局发展变化124
(五)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需要125
第七章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目标及空间布局126
一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126
二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取值分析126
三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及空间布局127
第八章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预测129
一 大冶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预测129
(一)经济发展潜力129
(二)产业发展趋势130
(三)人口变动趋势137
(四)相关要素配置变动趋势148
二 阳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151
(一)经济发展潜力151
(二)产业发展趋势153
(三)镇域人口规模预测159
(四)相关要素配置变动趋势170
第九章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的原则、动力机制、路径和保障措施174
一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174
二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175
三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178
(一)以工业化为重点,通过协同开发,实现配套发展178
(二)以信息化为载体,建立互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179
(三)以城镇化为目标,集聚就业人口,实现良性循环181
(四)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进行连片开发,实现规模经济183
(五)以生态发展为核心,长效机制,实现四化同步185
四 黄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186
(一)立足实际编规划,科学保障抓落实186
(二)依靠政策做根基,考核体系来引导187
(三)区域协同布大局,跳出镇域谋发展188
(四)落实民生促和谐,发展成果共分享189
结束语191
参考文献193
热门推荐
- 1411365.html
- 1041491.html
- 1892710.html
- 2077164.html
- 480514.html
- 3255238.html
- 2665639.html
- 2553845.html
- 1090734.html
- 518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1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5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4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4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3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1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