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 傅安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561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人寿保险-保险公司-理赔-监督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一 关于偿付能力概念1

(一)监管的目的3

第一章 偿付能力概述3

一 偿付能力研究的文献回顾3

二 关于偿付能力监管3

第一部分 理论篇3

(三)偿付能力监管的两个层次4

(二)监管制度的选择和演进4

(一)偿付能力与承保风险4

(二)偿付能力与投资风险5

(三)偿付能力与投资、承保风险整合模型5

(一)两层次、全方位监管的美国模式6

三 世界上主要国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比较6

(四)实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条件6

(四)偿付能力与投资、承保组合模型7

(三)第一层次监管的“原日本、德国”模式8

(二)第二层次偿付能力额度监管的欧盟(英国)模式8

四 世界上主要国家偿付能力监管的新趋势9

(一)强化第二层次、弱化第一层次9

(二)投资风险成为偿付能力管理和监管的重点9

(三)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已成为一种时尚10

(六)从保险管理的角度整合偿付能力11

(五)偿付能力和公司整体经营活动模型11

(一)我国偿付能力的现状11

五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11

(二)我国现行偿付能力监管模式12

(三)完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的建议14

(七)文献回顾的启示15

二 金融学视角的偿付能力与资本金要求16

(一)资产风险18

(二)承保风险19

(三)利率风险20

(一)偿付能力与寿险经营23

(四)其他风险23

三 管理学视角的偿付能力与偿付能力评估23

(二)偿付能力的评估基础26

四 影响偿付能力的外部经济因素28

(一)相机调整31

(二)投资回报33

(三)竞争与监管34

五 本章小结35

(一)偿付能力监管原理38

一 偿付能力监管原理与监管层次38

第二章 偿付能力监管概述38

(二)偿付能力监管层次41

(一)完善的内控制度44

二 实施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监管制度的条件44

(二)与偿付能力监管相配套的监管制度46

(三)金融中介与资信评价标准49

(一)监管制度有效性51

三 监管制度与监管成本51

(二)监管边界52

(三)监管与发展53

(四)监管成本53

四 本章小结54

第二部分 国际篇59

第三章 美国模式——全方位、两层次监管59

(一)法定会计评估法(SA)60

一 两层次监管的主要做法及其特征60

(二)州立最小资本和盈余标准(SMSR)62

(三)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63

(四)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追踪体系(FAST)64

(五)投资限制与额外准备金65

(六)现场法定检查68

(七)对存在偿付能力问题的保险公司采取的措施69

二 美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72

(一)利率敏感现金流量分析72

(二)风险资本评估法76

三 本章小结79

(一)自由公开原则与英国监管制度演进81

一 欧盟放宽第一层次监管的背景及其配套监管办法81

第四章 欧盟模式——以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为重点81

(二)条款、费率自由与偿付能力辅助管理83

(三)投资自由与间接约束90

二 欧盟强化偿付能力额度监管的方式及其特点92

(一)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的评估93

(二)实际偿付能力的谨慎评估与认可资产、负债的评估95

三 本章小结98

第五章 日本经验——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及处理100

一 日本保险公司监管的特点100

(二)偿付能力比率计算101

(一)监管程序101

(三)日本保险界的早期整顿措施104

(一)日本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概况105

二 日本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概况及其金融影响105

(二)日本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的金融影响106

(一)利差损严重110

三 日本寿险公司倒闭原因分析110

(二)不良资产数量过大111

(三)现金流危机爆发113

(五)日本政府对寿险业重视不够114

(四)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存在问题114

(一)处理方法115

(六)相互公司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115

四 日本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的处理115

(二)处理结果116

(一)日本寿险业近期的调整举措117

五 日本寿险业的近期调整及其启示117

(二)日本寿险业调整的启示119

六 本章小结122

一 中国寿险业的偿付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131

第六章 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现状131

第三部分 现实篇131

(一)中国寿险业利差损形成的主要原因133

二 增强偿付能力与化解利差损133

(二)对我国寿险利差损的实证分析135

(三)解决我国寿险业利差损的途径145

三 增强偿付能力与寿险资金运用147

(一)国外寿险业发展与寿险资金运用147

(二)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投资环境与投资政策156

(三)寿险资金运用与偿付能力的增强162

四 本章小结163

第七章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及监管效率的实证分析165

(一)借鉴美国模式:实施两个层次全方位监管166

一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选择166

(二)借鉴英国(欧盟)模式:实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167

二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规定调整及监管办法改进168

(一)《保险管理暂行规定》170

(二)《保险业监管指标》173

(三)《保险公司管理规定》173

(四)《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其监管指标管理规定》175

(五)《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176

三 我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辅助系统的发展179

(一)保险监管报表制度179

(二)保险公司财务报告制度180

(三)保险公司精算报告制度182

四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绩效的实证分析183

(一)模型假设184

(二)方法论186

(三)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187

五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中存在的问题193

(一)对偿付能力监管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194

(二)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有待改善197

(三)偿付能力监管的专业性有待加强198

(四)偿付能力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待树立200

(五)偿付能力评估方法有待改进201

六 完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202

(一)完善偿付能力检查体系202

(二)完善资产认可、负债评估办法及标准204

(三)尽快实施指定精算师制度204

(四)建立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体系205

七 本章小结206

附录1 美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207

一 美国NAIC的IRIS体系207

二 美国NAIC的RBC公式的风险系数212

附录2 英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219

一 资产评估方法219

二 负债评估方法227

三 认可资产的确定233

四 关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监管的规定238

附录3 澳大利亚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243

一 监管体制243

二 资产、负债准备金评估246

三 偿付准备金评估247

四 资本充足准备金评估248

附录4 新加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249

一 法律基础249

二 精算标准249

三 费率监管251

四 保险基金的建立和盈余的分配251

附录5 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253

参考文献275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