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铃薯栽培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门福义,刘梦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678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铃薯栽培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马铃薯的起源1
(一)休眠现象与休眠期 12
二、马铃薯的传播与栽培简史3
三、马铃薯生产性能的分析5
(一)高产性能和适应性5
(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7
(三)具有多种用途10
四、马铃薯的分布与生态环境13
(二)中原二作区14
(一)北方一作区14
(三)南方二作区15
(四)西南一、二季垂直分布区16
第二章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17
一、种薯萌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7
(一)种薯萌芽及形态结构变化17
(二)种薯萌芽期间其内含物的变化18
(三)影响种薯萌芽的主要因素20
(四)贮藏块茎的呼吸 122
(一)须根的形成与生长22
二、根系生长及其组织结构22
(二)须根的解剖构造24
(三)直根系25
(四)影响根系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26
三、茎叶生长及其组织结构27
(一)茎的形成与生长27
(二)茎的解剖构造29
(三)叶的形成与生长31
(四)叶的解剖构造34
(五)影响茎叶生长的主要外界因素36
四、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及其组织结构39
(一)花序及花的构造39
(二)开花习性40
(三)果实与种子41
(四)影响开花结实的外界环境条件42
五、各生育时期的生育特点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3
(一)芽条生长期44
(二)幼苗期46
(三)块茎形成期48
(四)块茎增长期50
(五)淀粉积累期52
(六)成熟收获期53
第三章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发育55
一、匍匐茎的生长发育55
(一)匍匐茎的形态结构55
(二)匍匐茎的生长57
(三)匍匐茎形成的机理59
二、块茎的生长发育60
(一)块茎的形态结构60
(二)块茎形态建成过程64
(三)调控块茎始成的因素67
(四)块茎形成的数量76
(五)块茎形成的时间和部位78
(六)块茎的增大与增重79
一、块茎的贮藏物质86
第四章马铃薯块茎的生理86
(一)干物质87
(二)碳水化合物89
(三)含氮化合物94
(四)马铃薯素96
(五)维生素98
(六)酚类化合物99
(七)有机酸101
(八)类脂化合物101
二、块茎的休眠102
(二)影响休眠期长短的因素102
(三)块茎休眠的生理机制104
(四)休眠的调节110
三、块茎生理异常现象110
(一)块茎的绿化110
(二)块茎的次生生长111
(三)纤细芽112
(四)块茎的空心112
(五)块茎内萌芽112
(六)块茎薯肉的变黑113
(七)水薯和甜尾现象114
(九)皮孔肥大114
(十)芽薯114
(八)块茎薯肉变褐114
第五章马铃薯块茎贮藏生理117
一、块茎贮藏期的三个生理阶段117
(一)生理后熟阶段117
(二)休眠阶段118
(三)萌芽阶段118
二、块茎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118
(一)组织结构的变化118
(二)伤口的愈合119
(三)块茎的失水121
(五)块茎组分的变化123
(六)含氮化合物的变化128
(七)维生素含量的变化129
(八)块茎内激素含量的变化131
(九)酶活性变化132
(十)次生物质的变化134
三、块茎的贮藏环境与窖藏管理135
(一)温度135
(二)湿度136
(三)空气成分137
第六章马铃薯的生理年龄139
一、生理年龄的概念139
二、影响生理年龄的因素141
(一)种薯从发生到播种所经历的时间——时间年龄142
(二)温度145
(三)芽龄152
(四)种薯处理157
(五)种收时间164
(六)海拔高度165
(七)其他166
三、种薯生理年龄的调控机理167
四、种薯生理年龄的度量168
第七章马铃薯的矿质营养172
一、矿质营养对生长与产量形成的关系172
(一)氮素营养172
(二)磷素营养178
(三)钾素营养184
(四)氮、磷、钾配合的作用187
(五)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营养190
二、矿质营养(三要素)的吸收、分配与运转194
(一)氮、磷、钾在各器官中的浓度变化194
(二)氮、磷、钾营养的延续性和阶段性197
(三)氮、磷、钾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与转移199
(四)氮、磷、钾在各器官的运转分配数学模型200
三、缺素症的识别及其防止途径204
(一)缺氮204
(二)缺磷204
(三)缺钾205
(四)缺镁206
(五)缺钙207
(六)缺硼208
四、对养分需要量的测算208
第八章马铃薯的水分生理211
一、对水分的反应211
(一)水分的生理作用211
(二)灌水对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212
(三)浇块茎形成水对养分吸收、分配、转移的影响215
(四)块茎形成水与肥料的相互作用效应216
二、需水规律217
三、合理灌溉220
第九章马铃薯的光合作用222
一、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222
二、光合作用器官224
(一)叶片的结构224
(二)叶片生长规律225
(三)叶面积消长动态226
(四)叶面积与产量226
(一)光合强度的日变化227
三、光合强度的变化227
(二)不同生育时期光合强度的变化228
(三)不同叶层光合强度的变化229
四、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229
(一)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含量变化231
(二)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232
五、光合产物的日变化规律233
(一)干物率及其日变化233
(二)非还原糖含量及其日变化235
(三)还原糖含量及其日变化237
(四)淀粉含量及其日变化239
(一)光照强度241
六、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241
(二)CO2浓度242
(三)水分243
(四)温度243
(五)矿质营养244
七、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244
第十章马铃薯的群体结构246
一、产量的构成因素246
二、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数学评定249
(一)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250
(二)各自变量对产量影响的通径分析250
(三)上述结果的分析评价252
三、密度单位及其控制因素255
(四)产量结构模式255
(一)群体结构与茎叶、块茎的生育状况257
(二)群体结构与叶面积系数257
四、群体结构与生育动态257
(三)群体结构与光合势260
(四)群体结构与光合生产率261
(五)高产群体生理参数的数学评定263
五、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266
(一)配置方式与产量266
(二)穴茎数与产量268
第十一章马铃薯实生种子生理特性272
一、实生种子的特征特性272
(一)不同贮藏年限实生种子发芽出苗情况274
二、实生种子贮藏及发芽274
(二)不同贮藏年限实生种子脂肪酸价的变化276
(三)不同贮藏年限实生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变化277
(四)不同贮藏年限实生种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的变化278
三、实生苗的特征特性280
(一)形态特征280
(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282
四、实生种子的利用292
(一)利用实生种子的意义292
(二)实生种子的采收和保存295
(三)实生种子利用的增产效应296
附:马铃薯栽培生理研究法300
热门推荐
- 3604276.html
- 62832.html
- 924008.html
- 831044.html
- 3038614.html
- 2048417.html
- 2199263.html
- 1542509.html
- 1259698.html
- 1415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1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9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4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2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0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6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