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 葛勇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4066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国际关系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国际关系历史3

第一章 国际关系历史的划分3

一、国际关系的概念和特征3

二、国际关系的历史阶段性4

三、国际关系历史的另一种划分方法5

四、国际关系研究的范畴和方法9

第二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1

一、“三十年战争”的起因11

二、“三十年战争”的涉及范围和参战方12

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12

四、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重要意义13

五、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崩溃13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15

一、维也纳体系产生的原因15

二、维也纳和会的召开15

三、维也纳体系的内容16

四、维也纳体系的崩溃16

五、维也纳体系对国际组织运作的借鉴意义17

第四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产生和内容19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20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21

第五章 雅尔塔体系22

一、雅尔塔体系的产生22

二、雅尔塔体系的特点23

三、雅尔塔体系的三个阶段24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25

一、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时代的开始25

二、美式霸权主义26

三、处于新起点的欧盟27

四、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中国28

五、“9·11”后的国际关系重大事件29

第二编 国际关系理论35

第一章 理想主义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兼评第一次论战35

一、理想主义产生的现实背景35

二、理想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36

三、理想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37

四、第一次论战及其评析40

第二章 现实主义学派及其代表人物46

一、现实主义流派的产生及其论证基础47

二、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49

三、古典现实主义的地位和缺陷58

第三章 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兼评第二次论战60

一、科学行为主义的产生60

二、科学行为主义的特征62

三、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67

四、对科学行为主义的质疑和批判73

五、第二次论战及其评析75

第四章 传统主义学派及其代表人物80

一、传统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及观点80

二、行为主义革命的贡献及评价82

第五章 新现实主义的出现与现实主义85

一、新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人物85

二、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89

三、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91

第六章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兼评第三次论战95

一、新自由主义概述95

二、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98

三、第三次论战评析99

第七章 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的结束102

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特征103

二、冷战结束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103

三、结论111

第八章 批判理论对实证主义的挑战112

一、批判理论概述112

二、实证主义概述117

三、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基本理念118

四、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对实证主义的挑战和批评119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122

一、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渊源123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124

三、后现代主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以及基本观点126

四、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127

五、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解读128

六、对后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评价130

第十章 建构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133

一、建构主义的兴起与发展133

二、建构主义对世界政治的社会建构134

三、建构主义的三个主要概念135

四、主要代表人物136

五、对建构主义的评价139

第十一章 国家利益论141

一、国家利益的概念界定141

二、理想主义的国家利益观142

三、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144

四、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利益观145

五、建构主义的观念利益观147

六、结论149

第三编 国际关系实践153

第一章 美俄关系的发展——以反恐和朝核问题为视角153

一、20世纪末美俄关系简史153

二、反恐使美俄关系升温又降温153

三、美俄对朝核问题的态度155

四、美俄关系变化的本质与预测156

第二章 美欧关系的发展——跨大西洋安全体系的分裂158

一、跨大西洋关系对欧盟-北约关系的重要性158

二、欧盟-北约关系:跨大西洋联系的一部分159

三、从冷战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160

四、20世纪90年代161

五、“9·11”后的跨大西洋关系161

六、欧洲与美国的价值观分歧162

七、欧洲和美国仍旧是固有的伙伴吗?165

八、伊拉克战争中的一些教训166

九、趋于建立一个新的大西洋两岸的平衡168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世界强国地位的来历170

一、中国百年弱史简述170

二、开罗会议:中国应在四大世界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171

三、德黑兰会议:中国必须被列入联合国机构的四强175

四、雅尔塔会议:中国作为联合国会议的发起和邀请国176

五、波茨坦会议:中国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77

六、结论178

第四章 “价值观外交”在中德关系中的失败180

一、影响默克尔推出“价值观外交”的三个因素180

二、默克尔会见达赖事件的原因分析183

三、默克尔会见达赖引起的后果及各方反应184

四、“价值观外交”的失败及默克尔调整对华外交政策186

五、中德未来关系展望187

第五章 中英关系——以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例189

一、中国香港沦为英占区189

二、1982年中国宪法第31条的规定189

三、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0

四、结束语192

第六章 巴以冲突下的巴勒斯坦建国和“入联”问题193

一、历史上的巴勒斯坦193

二、巴以冲突下的巴勒斯坦建国斗争194

三、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建国的反响196

四、巴勒斯坦“入联”历程197

五、巴勒斯坦“入联”前景199

第七章 欧洲一体化的危机与欧盟未来前景201

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需要德法共同努力202

二、欧洲一体化的危机并不否认欧洲宪政的运作202

三、从国际格局看欧洲一体化203

四、《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对外关系改革的不完善性204

五、《里斯本条约》为欧盟发展注入新动力206

第八章 欧盟与中国关系中的问题与对策207

一、欧盟与中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207

二、欧盟与中国关系中问题的对策210

三、欧洲外交一体化建设对中欧关系的影响210

四、欧洲防务一体化建设对中欧关系的影响211

五、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前景212

第九章 后哥本哈根时代气候变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14

一、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214

二、后哥本哈根时代气候变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15

三、中国的对策217

第十章 科索沃独立不是危机的结束219

一、科索沃危机的由来和过程219

二、科索沃危机所折射出的大国思维221

三、后科索沃危机时代的国际社会223

第十一章 俄格断交的影响及中国的战略选择226

一、俄格冲突的矛盾根源226

二、俄格断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28

三、中国面对俄格断交的战略选择229

第十二章 印巴边界冲突——克什米尔风云如何变换232

一、克什米尔的自然地理以及战略地位232

二、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历史根源及其他原因233

三、三次印巴战争及条约237

四、克什米尔和平展望239

第十三章 中国和阿富汗关系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244

一、中国与阿富汗关系回顾244

二、中阿边界问题的解决246

三、中阿之间的反恐合作247

四、上海合作组织与中阿地缘关系探讨250

第十四章 中国和老挝关系中的制约因素253

一、中国和老挝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253

二、新时期的中老双边关系254

三、中老双边关系制约因素257

四、总体发展趋势258

第十五章 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与南亚格局259

一、中巴关系的友好传统260

二、中巴关系与南亚的安全和稳定261

三、结论264

第十六章 南沙群岛主权争端及中国对策266

一、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地缘政治利益分析267

二、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地缘经济利益分析268

三、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关系分析268

四、中国的对策分析271

五、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几点建议271

第四编 国际关系教学277

第一章 国际关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回顾与思考277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277

二、成绩考核方式方法279

三、小结和几个要点及思考280

第二章 如何在国际关系课程中合理运用重要人物的生平及思想282

一、国际关系课程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法学课程的主要区别282

二、国际关系课程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283

三、对杰出人物生平及思想的合理运用284

四、教学心得体会总结287

附录一 模拟谈判——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领导人峰会289

第一部分 哥本哈根会议背景材料(节选)289

第二部分 模拟谈判的流程安排293

第三部分 学生分组进行的谈判准备(节选)294

第四部分 学生的谈判总结(节选)310

附录二 平时讨论题313

附录三 试题和参考答案314

第一部分 闭卷试题314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315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