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良栋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524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1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民主法治建设2
二、民主法治建设要求转换党的执政方式3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上的历史教训1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与执政问题的论述1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11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探索15
二、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形成及弊端19
(一)前苏联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形成及弊端19
(二)前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形成及弊端29
三、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警示35
(一)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35
(二)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建构一种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36
(三)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审慎合理地进行政治制度化建设37
(四)执政的共产党必须警惕党内形成一个特殊的官僚特权集团3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41
一、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局部执政43
(一)大革命时期(1924—1927)43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43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45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48
二、传统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形成、确立与巩固50
(一)传统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形成50
(二)一元化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确立和巩固56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元化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非正常发展59
三、传统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特点与经验教训62
(一)传统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特点62
(二)传统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经验教训67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改革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积极探索71
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72
(一)执政理念发生重大转变72
(二)在改革执政方式方面进行探索74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77
(一)树立新的执政理念77
(二)出台了一些改革举措79
三、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探索81
(一)提出科学执政理论81
(二)具体的改革举措82
四、现行执政方式需要解决的问题84
(一)现行执政方式的特点84
(二)现行执政方式的缺陷86
(三)按照依法执政要求,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的关系86
(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89
第四章 转换党的执政方式的目标是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92
一、提出“三个执政”的重大意义93
(一)顺应了党的历史方位转变和时代发展的要求93
(二)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党的执政党意识意义深远94
(三)完善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95
(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95
二、“三个执政”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96
(一)“三个执政”的基本含义96
(二)“三个执政”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98
三、最根本是要实现依法执政99
(一)依法执政是历史对执政党长期执政提出的客观要求100
(二)依法执政是当代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101
(三)依法执政是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普遍要求101
(四)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制度创新102
第五章 转换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基本原则103
一、应当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104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04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现实政治生活的客观要求105
二、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106
(一)任何国家的政党执政方式都是与本国实际分不开的106
(二)我国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也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107
三、应当有利于巩固执政基础和扩大执政资源111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111
(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112
(三)扩大党的执政资源113
第六章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具体思路117
一、理论界目前的几种主要看法118
(一)党政活动彻底分开论118
(二)新的党政融合论120
二、我们的看法123
(一)正确认识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24
(二)执政党应该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进行执政活动127
(三)理顺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135
(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自身建设143
(五)理顺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执行机关的关系152
(六)理顺执政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156
第七章 执政党的权力应该受到严格制约与监督161
一、制约与监督执政党权力的必要性162
(一)对执政党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162
(二)“三个执政”要求执政党权力应该受到制约与监督165
(三)现代执政规律要求执政党的权力得到严格的制约与监督167
二、切实有效地制约与监督执政党的权力171
(一)制约与监督执政党权力的类型与途径171
(二)制约与监督执政党权力的难点与重点177
第八章 扩大党内民主是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换的重要保证186
一、党内民主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条件187
(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体现187
(二)党内民主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辩证关系188
二、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191
(一)与时俱进地理解民主集中制理论191
(二)扩大党内民主重在制度建设195
第九章 党要善于把握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换的进程205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艰巨性和风险性206
(一)转换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任务十分艰巨206
(二)转换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过程充满风险208
二、转换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对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能力提出新要求211
(一)加强对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问题的理论研究212
(二)确立合理的改革思路和举措213
热门推荐
- 1655718.html
- 981399.html
- 1533802.html
- 3267178.html
- 796042.html
- 3897690.html
- 3122268.html
- 1236432.html
- 2340069.html
- 220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2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3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3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6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