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流体地震预报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下流体地震预报方法
  • 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1379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下流体地震预报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下流体预报地震概述1

第一节 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研究概况1

一、地下流体台网的建设及经验预报阶段1

二、由经验性预报向统计概率预报发展阶段2

第二节 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4

一、历史地震地下流体的前兆异常现象4

二、地下流体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4

三、捕捉地震短临前兆的理想观测手段5

第三节 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的科学思路7

一、预报的物理依据7

二、预报的技术途径8

第二章 地下流体基础知识9

第一节 地下水存在的形式与运动规律9

一、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9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10

三、地下水运动的规律10

第二节 水文地质要素与地下水的类型13

一、水文地质要素13

二、地下水的类型14

第三节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形成作用15

一、地下水中的主要气体成分15

二、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16

三、微量离子组分18

四、同位素19

五、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20

第三章 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的理论基础和实验22

第一节 岩石的变形破坏与地下流体的变化22

一、地球固体潮汐效应22

二、地表水载荷效应23

三、气压效应23

四、其他形式的力学效应24

五、震时和震后效应25

第二节 地下流体在岩体变形破坏中的作用26

一、孔隙压力作用26

二、动水压力作用27

三、物理化学作用27

四、化学动力作用28

第三节 地下流体异常机理29

一、物理动态异常机理29

二、化学动态异常机理29

第四节 地下流体的地震前兆理论30

一、地震前兆模式30

二、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场32

第五节 试验研究36

一、人工爆破效应试验36

二、水压致裂效应试验37

三、室内模拟实验37

第四章 地下流体的观测资料处理39

第一节 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的评价及预处理39

一、观测资料的评价39

二、观测资料的预处理40

第二节 原始观测数据的日常处理41

一、日常计算41

二、日常分析绘制的基本图表44

三、日常监测数据处理软件系统45

第三节 地下流体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47

一、地下流体物理动态的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48

二、地下流体化学动态的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52

第五章 地下流体物理动态异常判定与特征55

第一节 异常的判定方法55

一、图形判读法55

二、差分法56

三、回归分析法56

四、滤波方法60

五、调和分析法64

六、模糊数学从属函数方法66

第二节 异常特征67

一、单井异常的分类与特点67

二、多井异常的群体特征68

第六章 地下流体物理动态预报地震方法73

第一节 预报方案与方法的选择73

一、预报方案的选择73

二、预报方法的选择73

第二节 地下流体物理动态预报地震的异常标志体系74

一、判定震级的标志和指标74

二、判定发震时间的标志和指标74

三、判定发震地点的标志和指标75

第三节 单井预报方法75

一、单井预报的目标与任务75

二、单井预报的原理和指标76

三、单井预报程式77

四、单井预报实例79

第四节 多井预报方法83

一、多井预报的目标与任务83

二、多井预报的原理和指标83

三、多井预报程式83

四、多井预报实例87

第五节 平面图形演化方法90

一、思路90

二、μ值等值线图法91

三、预测实例91

第六节 其他预报方法94

一、追踪预报法94

二、后效预报法95

第七章 地下流体化学动态异常的判定与前兆特征96

第一节 化学动态异常的判定方法97

一、形态分析法97

二、原始曲线法97

三、差分法98

四、自适应阈值法99

五、剩余曲线法101

六、异常可靠性落实102

七、异常目录的编制102

第二节 化学动态异常与前兆的特征103

一、个体异常的特征103

二、群体异常的特征105

三、地震化学动态前兆特征107

第八章 地下流体化学动态预报地震方法112

第一节 水化统计判据预报方法112

一、预报的目标与依据112

二、震级的判据与方法112

三、发震时间的判据与方法113

四、地点的判据与方法114

第二节 水化短临预报整体化方案115

一、预报的目标与原理115

二、单点异常的判定116

三、异常的组合分析和预报指标116

四、地震预报三要素预测117

五、预报实例119

第三节 水化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122

一、预报的目标与思路122

二、预测标志的提取123

三、发震时间的预测125

第四节 单点预报方法129

一、预报方案的设计129

二、强震的预报129

三、中强地震的预报130

第九章 地热预报地震的原理与方法132

第一节 地热与地震预报132

一、地热预报地震研究概况132

二、地热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133

第二节 地热预报地震的理论依据136

一、地热基础知识136

二、地热前兆方法预报地震和所采用的技术途径138

第三节 地热前兆的特征、控制条件及映震能力139

一、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点139

二、水温异常的控制条件140

三、地热前兆异常的映震能力143

第四节 地热分析预报地震方法144

一、地热观测资料的正常动态分析144

二、日常资料处理145

三、异常判据146

四、地热前兆预报指标146

第十章 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研究的新进展和方向148

第一节 研究的新进展148

一、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研究的进展148

二、气体及其他映震灵敏测项研究的进展148

三、前兆特征和预报方法研究的进展149

四、前兆理论研究的进展150

第二节 今后研究的方向151

一、完善基本的科学思路151

二、加强地下流体前兆理论的研究151

三、开展多测项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52

四、加强地下流体监测台网的建设152

五、地下流体前兆震例的再研究152

六、探讨分析预报新方法153

参考文献1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