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 文艺学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 文艺学卷
  • 吴秀明总主编;李咏吟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18990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文艺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 文艺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 《文艺对话录》:诗歌创作与诗人的责任1

(一)背景叙述1

对话的意义1

(二)多维视野2

● 哲学美学的奠基与开创性意义2

● 对审美问题的考察3

● 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及其社会功用5

● 围绕诗学展开的艺术思想研究7

(三)要点提示8

● 对话与真理的诗学追寻8

● 灵魂问题考察的宗教意义10

● 灵魂论:从宗教到哲学12

● 灵魂论与诗学解释15

● 灵魂净化与诗的责任18

(四)参考文献22

二 《诗学》:诗学解释学的古典范式23

(一)背景叙述23

希腊文学的早熟23

(二)多维视野24

● 诗学解释体系的奠基24

● 美的有机整体性观念25

● 艺术摹仿论及其与现实的关系26

● 悲剧与史诗理论27

● 对文学史的理论反思与解释定则29

(三)要点提示29

●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29

● 摹仿活动与摹仿性艺术的形成33

● 史诗学与剧诗学的创制性差异37

● 诗的功效性与悲剧快感的内涵40

● 文学语言的独特性与诗的合法性地位43

(四)参考文献46

三 《文心雕龙》:创建中国古典文学解释学47

(一)背景叙述47

晋前文学的全面总结47

(二)多维视野49

●严密完备的结构体系49

● 全面深刻的理论总结50

● 儒家思想与诗学取向51

●儒家思想与多元融合52

● 《文心雕龙》的性质53

● 《文心雕龙》的基本文学主张54

(三)要点提示55

● 体大虑周的结构体系55

● 文质并举的文学主张58

● 艺术构思与艺术风格61

●全面深刻的文学发展观63

(四)参考文献66

四 《二十四诗品》:中国诗歌的美感形态68

(一)背景叙述68

诗歌的风格描述68

● 对《二十四诗品》的总体评价70

(二)多维视野70

●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版本问题73

(三)要点提示75

●《诗品》的版本75

● 诸品间的联系77

● 《诗品》的主旨81

● 《诗品》的解读85

(四)参考文献88

五 《新科学》:诗性思维的文化意义90

(一)背景叙述90

异教世界的文明90

● 反笛卡儿主义与笛卡尔主义93

(二)多维视野93

● “美学奠基人”的论争95

● 维科诗学的独特的原创性97

● 维科的诗学地位99

(三)要点提示100

● 《新科学》的神话学说100

● 《新科学》的诗性观念101

● 《新科学》中的荷马问题108

(四)参考文献109

六 《审美教育书简》:审美与人的自由111

(一)背景叙述111

以书信的方式论美111

● 康德思想对席勒的影响112

● 席勒美学思想发展的逻辑112

(二)多维视野112

● 席勒美学与康德之关系113

● 席勒美学与活的形象115

● 审美乌托邦与审美教育116

● 《审美教育书简》的写作动机116

● 审美与人的完善117

(三)要点提示118

●反抗现代性与古典信念118

● 康德原则与席勒的改造122

●游戏、游戏冲动与人127

● 人的最高目标是自由130

(四)参考文献135

关于艺术美的演讲136

(一)背景叙述136

七 《美学》:审美理念与艺术发展史136

(二)多维视野137

● 对黑格尔《美学》的总体评价137

● 黑格尔《美学》中所存在的问题140

(三)要点提示142

● 黑格尔诗学的哲学基础与史学基础142

● 诗的审美特质与诗的分类145

● 史诗艺术的形成及其审美定性152

● 抒情诗的历史形成及其审美定性154

● 戏剧体诗的审美特性分析157

(四)参考文献161

● 《悲剧的诞生》之由来162

探索悲剧与文化的关系162

(二)多维视野162

(一)背景叙述162

八 《悲剧的诞生》:艺术创造与生命冲动162

●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象征意义163

● 尼采与叔本华和瓦格纳之关系165

● 悲剧的起源和神话和音乐166

● 悲剧之毁灭与再生167

● 总体性思想评价168

(三)要点提示169

● 通往希腊的诗思之路169

● 狄奥尼索斯的精神本质173

● 生命主义及其审美理想177

● 希腊主义何以成为价值尺度181

(四)参考文献185

九 《人间词话》:意境与人生境界186

(一)背景叙述186

诗词的审美体验186

(二)多维视野189

●总体学术评价189

●境界说的评析191

●思想外来影响研究191

(三)要点提示192

● 《人间词话》的结构分析192

● 境界说的本土诗学资源196

● 境界说的西方诗学资源198

● “境界”说的理论体系199

● 《人间词话》的方法论意义202

(四)参考文献204

十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道说神圣205

(一)背景叙述205

诗的吟唱与解释205

(二)多维视野206

● 何以选择荷尔德林206

● 诗与语言和思之关系207

●诗与存在208

● 海德格尔对荷氏政治化的解释209

(三)要点提示211

● 道说神圣与荷尔德林211

● 故乡与还乡的诗意沉思218

● 自然之思与艺术真理223

(四)参考文献232

十一 《美学散步》:艺境与自由精神233

(一)背景叙述233

诗思的美丽233

(二)多维视野234

●艺境的研究234

●生命的律动236

● 传统文化与西方精神的相结合237

(三)要点提示238

● 对西方艺术的解释与评价238

● 对中国古代艺术的解释与评价243

● 对中西艺术精神的比较与阐发251

(四)参考文献255

建构中国文学批评史256

(一)背景叙述256

十二 《中国文学批评史》:诗学的历史解释256

(二)多维视野258

● 对《中国文学批评史》总体评价258

● 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体例261

● 《中国文学批评史》存在的问题263

(三)要点提示264

● “文”之观念的考察264

● 西学的影响267

● “整理国故”与批评史的历史认知269

● 《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文本解读274

(四)参考文献279

十三 《西方美学史》:希腊人与现代人的审美之思(一)背景叙述建构西方美学的历史280

● 中国“西方美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283

(二)多维视野283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284

● 点面结合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法285

● 明白晓畅的语言和平实朴素的风格286

● 西方美学史专题研究的得失287

(三)要点提示288

● 丰富的原始资料和准确的词源解释288

● 纵横两面的美学史核心脉络289

● 重要美学家思想的分析290

(四)参考文献299

十四 《谈艺录》:文心跃动与诗思会通300

(一)背景叙述300

对中国诗歌的独特理解300

●《谈艺录》的内容302

(二)多维视野302

●《谈艺录》的价值302

●《谈艺录》与西学303

●《谈艺录》与国学303

● 《谈艺录》的现代解释304

●《谈艺录》的结构304

(三)要点提示305

● 诗学解释方法与语言中心论305

● 诗分唐宋与数古论今312

● 诗史诗乐诗画之关联与区别316

● 诗道性灵与诗言神秘321

(四)参考文献324

十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政治诗学(一)背景叙述时代政治对文艺的规范326

● 战时的文化背景328

(二)多维视野328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329

● 文艺的政治实用功能330

● 艺术标准与政治标准332

● 《讲话》的历史意义及存在局限334

(三)要点提示336

●“五四”以来的传统336

● 战时的文化状况及发展趋势338

●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340

● 文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344

●“有经有权”347

(四)参考文献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