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教通史 第十四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赖永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通史 第十四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清代居士佛教的兴起1
导言1
第一节 清代居士佛教的思想渊源3
一、宋明以降的禅净合流思潮4
二、云栖以华严摄净土5
三、云栖之流风余韵7
第二节 周安士启人净信9
一、善世第一奇书9
二、劝勉戒杀戒淫10
三、直指西归路12
四、书满人间作慈航14
第三节 彭际清归心净业16
一、融会华严净土17
二、笃实修持净土22
三、士林佛学新风25
四、对清代居士佛教的影响31
第四节 龚自珍与经世佛学33
一、自号怀归子34
二、批判蛆虫僧,亟思报佛恩38
三、以天台修净土43
四、心之力46
第五节 魏源与经世佛学50
一、默深以学见长50
二、潜心佛学经世53
三、钻研净土经典55
第二章 清末维新志士的佛学思想59
第一节 康有为的佛学思想60
一、游心佛学与西学61
二、《大同书》中的佛学思想64
三、尊孔不舍佛67
第二节 谭嗣同的佛学思想70
一、金陵学佛的因缘及志趣71
二、《仁学》中的佛学思想75
三、生命的涅槃92
第三节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102
一、早年的师友学佛缘103
二、戊戌政变后的佛学思想111
三、佛学与改造社会122
第三章 清代佛教的衰落与复兴126
第一节 清代佛教的衰落127
一、清代佛教衰落的原因127
二、太平天国的“焚像毁庙”129
三、清末“庙产兴学”风潮134
第二节 杨文会振兴佛教的理念和事业147
一、杨文会生平略传148
二、杨文会振兴佛教的理念155
三、杨文会与金陵刻经处165
第三节 杨文会与近代佛学思想169
一、尊崇《大乘起信论》的思想170
二、建构马鸣宗的思想181
三、倡研唯识学224
第四节 杨文会:中国佛教复兴的巨擘232
一、奋起于末法苍茫之世233
二、甄综会通,规模弘扩234
三、薪火相传,后继有人240
第四章 清代民国时期佛教的寺院经济253
第一节 清代前期佛教寺院经济253
一、寺院之田产255
二、寺田之捐赠258
三、斋田之保护265
四、寺产关乎慧命273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佛教寺院经济274
一、寺院经济与佛事法会275
二、经忏佛事的演变282
三、寺院经济的趋势290
第三节 清代藏传佛教的寺庙经济297
一、清代喇嘛教的兴盛298
二、西藏喇嘛寺庙经济305
三、蒙古喇嘛寺庙经济311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佛学研究的滥觞与成就322
第一节 晚清民国佛学研究兴起的概况322
一、晚清民国佛学研究兴起的背景323
二、晚清民国佛学研究的基本派别327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佛教史的研究和撰述329
一、梁启超、胡适的佛教史研究329
二、陈垣、陈寅恪、汤用彤的佛教史研究334
三、僧伽、居士的佛教史研究337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研究339
一、佛教基本教义的阐述340
二、禅学研究的推进340
三、唯识学研究的热潮345
四、佛教哲学研究的深入349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时期佛教制度、典籍、文化研究的进步351
一、佛经典籍整理的空前繁荣352
二、佛教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活跃354
三、佛学与现代性研究的初步进展355
第六章 近世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358
第一节 “蒋山法会”与明太祖整顿瑜伽教358
一、蒋山法会的启建与法仪次第358
二、法会祭祀之“礼”与“时”364
三、明太祖对经忏佛事的规范与推动366
第二节 经忏佛事与丛林仪轨369
一、经忏佛事的流行与混乱370
二、佛教忏法的制作与完善373
三、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384
四、对经忏佛事的反思与批判390
第三节 佛教的慈善事业与信仰习俗398
一、佛教的慈善事业398
二、佛教徒的放生习俗400
三、佛教“四大名山”信仰的形成404
第七章 1895—1945年的台湾佛教411
第一节 台湾佛教溯源411
一、台湾佛教的历史发展411
二、台湾佛教两大历史渊源415
三、台湾佛教三大基本形态418
第二节 台湾佛教四大法脉丛林424
一、基隆月眉山派灵泉禅寺法脉424
二、台北观音山派凌云禅寺法脉426
三、苗栗大湖乡派法云禅寺法脉428
四、高雄大岗山派超峰禅寺法脉432
第三节 台湾佛教五大重要事件434
一、“西来庵事件”导致老官斋教衰落435
二、“皇化运动”影响台湾禅风436
三、“日僧建寺”激发寺产保护441
四、“佛教办学”提高台僧素质444
五、“道场联盟”加固本土法脉445
第四节 台湾佛教的变革与复兴450
一、佛教变革的初步尝试450
二、正信佛教复兴及救僧运动453
人名索引457
热门推荐
- 1463718.html
- 98609.html
- 1105306.html
- 1625472.html
- 3674785.html
- 1184830.html
- 1538432.html
- 3906395.html
- 1301918.html
- 427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0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4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1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8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7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