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楞伽经现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楞伽经现代读
  • 东方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8062296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楞伽经现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佛语心传话楞伽3

第一节 东方是出文化的地方3

一 东方的震旦国3

二 菩提达摩是何许人3

三 达摩何时来中国3

四 达摩神传故事4

第二节 达摩来中国做什么4

一 找一个人4

二 等一个不受人欺的人5

三 洛阳一少年5

四 访名师7

五 达摩授神光三宝8

第三节 《楞伽经》是什么经9

一 《楞伽经》的得名9

三 苏东坡与《楞伽经》10

二 《楞伽经》的版本10

四 蒋之奇说《楞伽经》故事12

五 慈云沙门四十一法门14

第四节 《楞伽经》的大义15

一 《楞伽经》说些什么15

二 楞伽山上学术研讨会的内容16

三 玄奘的识意规矩六颂17

四 玄奘的末那阿赖识规矩六颂20

五 玄奘八识究竟说些什么23

第五节 不立文字的大义24

一 不立文字的故事24

二 什么东西是不立文字24

三 什么是教外别传25

四 八识中也没有文字26

五 生老病死没有文字语言27

一 楞伽山的人生哲学研讨大会31

第二章 《楞伽经》内容归纳分析(上)31

第一节 研讨大会在何处31

二 报告的内容32

三 自我介绍34

四 问题中的妄念35

五 什么是人无我法无我39

六 赞许的话44

七 生与不生的禅定说45

八 人类为什么会有许多技巧46

九 谁知禅与三昧49

第二节 众生族姓神佛八识大概念50

一 否定肯定再否定的变化法则50

二 鸟语花香的世界57

三 体与用的比喻58

四 学术宗派的争端原因63

五 古印度的因明学65

六 遨游各大学派的门庭68

七 行的人要多亲近善知识者70

八 梵音色空海浪喻78

九 梦与画随机说法80

第三节 圣智三相的大概念82

一 何谓圣智三相82

二 兔牛角的比喻85

三 虚空与形色及心物一元说88

四 顿渐与法报化三身91

五 两种不同的声闻境界95

第四节 第一义到空无生的大概念96

一 第一义与生死涅槃心量96

二 五乘种性的差别实无别处101

三 不成佛与无佛种性105

四 人法无我直到成佛108

五 愚痴凡夫为何诽谤正法111

六 空无不二离自性的大义116

第五节 宇宙哲学的大概念121

一 如来藏万象的变化比喻121

二 大乘的修行方法及意生身的作用124

三 因缘的心理分析128

四 言语文字的妄想游戏132

五 异同真假虚实的比喻136

六 三种量与五分论的辩证140

七 谁知道“禅”有几种149

八 涅槃的大概念151

九 形而上的如来神力154

第六节 形而上的大概念157

一 生命和言语理论的道理在哪里157

二 物理世界的万有惑乱的现象162

三 大幻小幻皆不是真自性167

四 能建能破四大说法171

五 罗汉果与禅四有什么境界176

六 智觉与四大种的种种变化184

七 四大种的形而上心物世界186

八 其他学派对涅槃与八识的辨别191

九 十二种差别妄想的比喻194

十 当您成佛时已不知了203

第三章 《楞伽经》内容归纳分析(下)211

第一节 物理心理的世界211

一 意生身的教化211

二 犯五种罪行不算犯罪215

三 佛的知觉与四平等因果关系219

四 一字不说的两大密法222

五 有和无的概念224

六 宗通和说通229

七 妄想的原因与唯心的辨别232

八 言语与语意的分别238

九 什么是智什么是识242

十 变与不变246

第二节 心理生理物理上的三大概念248

一 谁束缚谁解脱谁248

二 一切万物没有自性253

三 宇宙的胸怀256

四 智慧的实相261

五 宗通和说通的意义264

六 理论辩证和文词的诱惑266

七 婆罗门学派和释迦牟尼论道270

八 贪欲和正法274

九 涅槃与解脱277

第三节 人文哲学的大概念284

一 何谓人文同异说284

二 世尊的名号290

三 言语文字中有真义吗294

四 修方便说随宜说一切法296

五 老师与弟子四大辩论299

六 老师与弟子对口唱真义303

七 无常和有常310

八 微心的心法315

第四节 佛语心研讨会大总结317

一 大乘小乘有差实无差317

二 如来佛法是常住常存的吗323

三 唯识与四禅定的大义再分析326

四 再分析名与相的大义332

五 佛的有无与恒河沙生死的比喻338

六 刹那与八识的现象343

七 六个波罗蜜的六度空间的差别346

八 为什么一字不说350

九 倡导素食的理由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