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音与数据集成网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音与数据集成网络
  • (美)Scott Keagy著;李真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7372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音与数据集成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传统语音网络2

第1章 语音通信的现状2

1.1电话系统2

1.1.1信宅型电话系统2

1.1.2现场商用型电话系统3

1.1.3集中式用户交换型系统7

1.2中继电路8

1.3呼叫特性和业务11

1.3.1呼叫过程管理11

1.3.2识别12

1.3.3方便性13

1.3.4安全性14

1.3.5突发事件响应14

1.4小结15

第2章 企业电话信令16

2.1信令功能16

2.1.1挂机/摘机检测16

2.1.2启动拨叫管理17

2.1.3数字传送17

2.1.4号码识别20

2.1.5呼叫进行音22

2.2模拟语音中继线23

2.1.6应答和断开管理23

2.2.1回路启动24

2.2.2接地启动27

2.2.3E&M29

2.3数字中继线类型37

2.3.1随路信令37

2.3.2共路信令45

2.4信令系统第2版信令53

2.4.1线路信令53

2.4.2记发器间信令54

2.5小结59

3.1.1业务交换点61

第3章 7号信令系统61

3.1信令网络实体61

3.1.2信令转移点62

3.1.3业务控制点62

3.2网络拓扑63

3.3寻址65

3.3.1电话号码65

3.3.2点代码65

3.4协义66

3.3.5电路识别代码66

3.3.4信令链路代码66

3.3.3子系统号码66

3.4.1MTP第1级67

3.4.2 MTP第2级67

3.4.3 MTP第3级69

3.4.4TUP和DUP72

3.4.5ISUP73

3.4.6SCCP77

3.4.7ASP79

3.4.8TCAP79

3.4.9TCAP消息格式80

3.5与SS7网络的用户接口84

3.6小结84

第4章 呼叫路由和拨号方案86

4.1拨号方案86

4.1.1国际公共编号方案86

4.1.2北美编号方案87

4.1.3专用拨号方案88

4.2拨号方案的实现89

4.2.1TAC编码89

4.2.3缩位拨号91

4.2.2数字路由91

4.3 Cisco路由拨号对等体92

4.3.1拨号对等体的功能92

4.3.2拨号对等体的类型93

4.3.3数字操纵94

4.3.4可变长度拨号方案95

4.4小结96

第5章 定义和测量语音质量97

5.1影响语音质量的变量97

5.1.1背景噪音97

5.1.4量化失真98

5.1.5编解码器失真98

5.1.2信号等级98

5.1.3振幅裁剪98

5.1.6时间裁剪99

5.1.7多个谈话者99

5.1.8线路噪音99

5.1.9频率失真99

5.1.10延迟和抖动99

5.1.11回音100

5.1.12随机位误差100

5.2主观语音质量测量101

5.2.1平均意见分101

5.1.13突发误差101

5.2.2比较平均意见分102

5.2.3退化平均意见分102

5.3客观语音质量测量103

5.3.1感知语音质量测量103

5.4作为计划用途的语音质量评价105

5.4.1设备损坏因素方法105

5.4.2E模型110

5.5小结112

6.1.1连续与离散114

6.1模拟与数字信号114

第6章 语音数字化和编码114

6.1.2信号中的编码值115

6.1.3传送、复制和存储116

6.2数字化模拟信号117

6.2.1数字采样118

6.2.2量化118

6.3语音编码算法120

6.3.1波形编解码器120

6.3.2源编解码器123

6.3.3混合编解码器124

6.3.6CELP126

6.3.5规则脉冲强制126

6.3.4多脉冲强制126

6.4编解码器的选择准则127

6.4.1编码位速率128

6.4.2算法延迟128

6.4.3处理复杂性129

6.4.4语音质量130

6.4.5处理非语音信号的性能130

6.5所选编解码器的比较131

6.5.2汇接编码的影响133

6.5.3丢帧的影响133

6.5.1背景噪音的影响133

6.6小结136

6.7参考文献136

第二部分 分组语音和数据网络138

第7章 分组电话的业务质量标准138

7.1可靠性138

7.1.1一次通话中的可靠性139

7.1.2通话间的可靠性139

7.2延迟140

7.2.1延迟源140

7.2.2最小化延迟143

7.3.1什么是抖动145

7.3延迟变动范围145

7.3.2播出缓冲146

7.3.3抖动源146

7.3.4使抖动最小化148

7.4带宽148

7.4.1降低带宽使用149

7.5小结149

第8章 集成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广域网协议150

8.1介绍150

8.2无干扰T-1/E-1电路150

8.2.1无干扰TDM电路的基本业务质量152

8.3帧中继153

8.3.1帧中继概况153

8.3.2帧中继和语音通信156

8.4ATM159

8.4.1ATM概况160

8.4.2ATM适应层162

8.4.3AAL和QoS164

8.5小结164

8.6参考文献165

9.1帧中继166

9.1.1物理层的可靠性166

第9章 广域网协议设计中的相关问题166

9.1.2CIR和端口速度167

9.1.3丢弃许可位168

9.1.4业务量整形168

9.1.5帧中继分段和交叉173

9.1.6适合语音数据的单独VC176

9.1.7供应商网络上的调整178

9.1.8对帧中继建议的小结179

9.2ATM电路179

9.3无干扰T-1/E-1信道上的VoX180

9.4小结182

10.1.1建立稳定的路由环境183

第10章 综述语音/数据集成的IP特征183

10.1可靠性管理183

10.1.2冗余物理通路185

10.2带宽、延迟和抖动管理188

10.2.1资源预留协议189

10.2.2排队策略191

10.2.3业务量管理和整形202

10.2.4首部压缩203

10.2.5分段和交叉206

10.2.6双FIFO传输缓冲208

10.3对具有不同延迟等待的负载共享链路的路由策略210

10.2.7将IP QoS要求映射到ATM业务等级210

10.4小结211

10.5参考文献212

第11章 VoIP传输和信令协议213

11.1 VoIP和PSTN协议的关系213

11.2 VoIP音频通路:RTP/RTCP213

11.2.1实时传输协议214

11.2.2实时控制协议219

11.2.3提高RTP带宽效率225

11.3 VoIP信令:H.323范例228

11.3.1系统组件229

11.3.2寻址235

11.3.3协议240

11.4 VoIP信令:SIP范例257

11.4.1SIP的属性257

11.4.2系统组件258

11.4.3寻址258

11.4.4服务器定位261

11.4.5消息结构262

11.4.6SIP操作269

11.5可变换的VoIP/PSTN网关:软交换器274

11.6标准研究领域275

11.5.1Megaco和H.248的历史275

11.6.1ITU-T276

11.6.2IETF277

11.6.3其他组织277

第三部分 语音/数据集成:方法、计划和设计280

第12章 初始网络计划和设计280

12.1收集语音业务的需求和期望280

12.2收集电话中继线和信令信息281

12.3选择VoX技术283

12.3.1可靠性283

12.2.1进行早期的估计283

12.3.2升级性284

12.3.3业务质量285

12.3.4成本和复杂性285

12.3.5特性支持285

12.3.6已存在的广域网环境286

12.4计划语音中继线和带宽需求288

12.4.1模型假设和适用性288

12.4.2使用模型288

12.4.3调整模型以适用于VoX289

12.4.4将中继线数量转换成带宽291

12.6根据需求考察提议的解决方案293

12.5选择硬件以达到要求293

第13章 延迟预算和损耗计划294

13.1延迟预算294

13.1.1最大单向延迟294

13.1.2延迟的组成部分295

13.2损耗计划298

13.2.1为什么插入信号损耗298

13.2.2损耗计划术语的定义300

13.2.3端到端信道损耗需求302

13.2.4音频通路中的损耗分配307

13.2.5多音频通路的折衷311

13.3小结313

第14章 建立集成拨号方案314

14.1建立编号方案314

14.1.1前缀分配策略314

14.1.2为编号方案选择数字个数317

14.2建立路由计划320

14.2.1频谱对端320

14.2.2平衡路由器的功能321

14.2.3平衡已存在的电话交换机的功能324

14.2.4额外的拨号方案需考虑的事项324

14.3小结327

第四部分 实现和Cisco路由器设置330

第15章 启动网络范围的业务质量特性330

15.1拥塞避免330

15.2拥塞管理332

15.2.1FIFO排队332

15.2.2优先排队333

15.2.3自定义排队336

15.2.4基于流的加权公平排队338

15.2.5IP RTP优先340

15.2.6基于类别的加权公平排队341

15.3IP优先347

15.4RSVP349

15.4.1RSVP和RTP首部压缩350

15.4.2RSVP和NetFlow路由缓冲350

15.4.3RSVP安全性问题350

15.4.4监控RSVP配置和性能351

15.5链路分段/交叉352

15.5.1帧中继352

15.5.2多链路PPP356

15.5.3ATM358

15.6业务量整形和管理359

15.6.1帧中继业务量整形359

15.6.2一般业务量整形362

15.7首部压缩363

15.8简述局域网需考虑的事项365

15.9小结366

第16章 建立路由器-PBX连接367

16.1为Cisco路由器选择语音端口硬件367

16.2基本模拟语音端口配置369

16.2.1FXS/FXO369

16.2.2E&M370

16.3.1卡类型T1/E1371

16.3基本数字语音端口配置371

16.3.2T-1/E-1控制器372

16.3.3数字语音端口382

16.4调整语音端口参数382

16.4.1信令定时和超时设定383

16.4.2ABCD位置384

16.4.3应答和断开信令386

16.4.4响铃节奏和自动应答388

16.4.5数字表示389

16.4.6呼叫进行音391

16.4.7压缩扩展392

16.4.9回音消除和非线性处理393

16.4.8输入和输出语音等级393

16.4.10busyout monitor394

16.5维护和故障诊断命令395

16.5.1SNMP语音端口监督395

16.5.2显示控制器[tl ? el]396

16.5.3显示ISDN状态396

16.5.4显示语音端口398

16.5.5调试vpm信号399

16.6小结和相关课题399

17.1.1呼叫引脚和拨号对等体401

17.1拨号对等体401

第17章 建立网络范围内的呼叫能力401

17.1.2对拨号对等体进行匹配403

17.1.3目的地模式和数字控制409

17.1.4会话目标420

17.2汇接呼叫路由421

17.2.1VoFR和VoATM422

17.2.2VoIP422

17.3连接模式423

17.3.1交换式(正常)423

17.3.2专线自动振铃424

17.3.3适用于集中式扩展的PLAR427

17.3.4专用线路429

17.3.5中继线430

17.4会话协议433

17.5VoX拨号对等体选项434

17.5.1信号处理434

17.5.2语音质量的增强439

17.5.3语音质量的测量440

17.6VoIP升级:H.323441

17.6.1内部别名解析和呼叫路由442

17.6.2域间别名解析和呼叫路由451

17.6.3降低呼叫建立延迟453

17.7VoIP升级:SIP455

17.8TRIP:未来的VoIP呼叫路由459

17.9参考文献460

第18章 解决语音质量问题462

18.1目标设定和期望值462

18.2语音剪裁463

18.2.1背景噪音门限464

18.2.2抑制/传输交替时间465

18.2.3静音识别时间465

18.2.4集成VAD功能的编接码器465

18.3静音和噪音466

18.3.1测量音频级别467

18.3.2调整音频级别468

18.4长延迟469

18.4.1网络拓仆结构469

18.4.2呼叫转移中的通路优化470

18.4.3业务质量470

18.4.4编解码器的选择470

18.5回音问题471

18.6DTMF问题473

18.6.1DTMF延迟473

18.6.2增益/损耗设置475

18.7接通音乐问题477

18.8错误/变形/模糊语音477

18.6.3编码/解码循环477

18.6.4编解码器的选择477

18.8.1编解码器的选择478

18.8.2增益/损耗设置478

18.8.3并发呼叫的数目480

18.8.4整个网络范围的QoS481

附录A ITU-T建议E.164国家代码分配表483

附录B ISDN目标代码505

附录C调试VPM信号508

附录D调试VoIP CCAPI inout5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