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30年代 中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世纪30年代 中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考察
  • 杨森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3495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金融危机-经济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30年代 中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1

二、相关研究综述2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1

四、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12

第一章 金融危机和相关理论15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概念15

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15

二、货币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16

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16

四、金融危机16

第二节 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17

一、马克思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17

二、凯恩斯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18

三、伴随经济危机爆发的金融危机19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和金融危机20

一、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20

二、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21

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24

一、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24

二、金融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26

三、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28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背景30

第一节 近代中国以白银为主的紊乱的货币体系30

一、银两制度的发展30

二、银元的开铸31

三、纸币制度的发展32

四、近代中国币制及其流通的紊乱34

第二节 中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中国经济35

一、中国农村经济凋敝36

二、中国工商业衰落40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41

第三节 畸形发展的中国金融业45

一、都市金融业游资充斥46

二、都市金融业投机盛行50

第四节 弱势外交与中日矛盾的白热化57

一、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控制57

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66

第三章 20世纪30代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69

第一节 美国的白银政策拉开了中国金融危机的序幕69

一、美国的白银政策将危机转嫁至中国69

二、世界银价上涨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74

三、白银购买力提高,导致物价跌落和汇率上升81

四、白银外流导致银根紧缩85

五、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的倒闭风潮86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90

一、农业危机进一步加深90

二、乡村手工业崩溃95

三、民族工业日益凋敝96

四、商业日益萧条98

第三节 中国金融危机滞后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101

第四章 金融危机前后政府的金融措施103

第一节 金融危机前政府实施全国性金融统制103

一、筹建中央银行104

二、限制和取缔地方银行、商业行庄发行纸币105

三、“废两改元”的成功实施106

第二节 金融危机发生后国民政府的金融措施113

一、控制白银外流113

二、应对通货紧缩116

三、加强对银行、钱庄的管理与监督118

四、寻求英美帮助的种种努力119

五、法币改革政策的出台120

第五章 中国近代五次金融危机对比分析124

第一节 近代五次金融危机简述124

一、1883年金融危机——“股票风潮”124

二、1897年金融危机——“上海贴票风潮”127

三、1910年金融危机——“上海橡胶股票风潮”128

四、1921年金融危机——“信交风潮”129

五、1935年金融危机——“白银风潮”131

第二节 五次金融危机的共性分析132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一般外部因素132

二、个人理性与市场非理性并存133

三、投机盛行是金融危机的温床134

四、金融危机与外国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136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138

一、内外因素促成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金融危机138

二、国家主权完整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条件139

三、货币制度稳定和金融发展密切相关139

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石140

五、完善的监管可以防范金融危机141

参考文献145

后记1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