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跨省流域治理的公共管理视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跨省流域治理的公共管理视界
  • 王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628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跨省流域治理的公共管理视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1

一 研究背景1

二 问题的由来3

三 研究意义6

第二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7

一 流域7

二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9

三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11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2

一 国外相关研究12

二 国内相关研究14

三 总体评价17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类型21

第一节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的必要性21

一 外部性界说21

二 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与经济学诠释23

三 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现实症结:地方保护主义25

四 案例:跨界污染遭遇执法“壁垒”28

五 求解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30

第二节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的可行性34

一 “一报还一报”策略与制度主义的援证36

二 流域居民退出选择与呼吁的力量38

三 流域公共利益观念的凸显与官员理性自觉41

第三节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的类型43

一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界分43

二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类型及选择48

三 案例:江浙十年污水宿怨显露转机53

本章小结55

参考文献56

第三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之一:科层型协调机制60

第一节 流域管理机构60

一 流域管理机构常见模式61

二 流域管理机构的考量因素及理性选择63

第二节 流域法治65

一 超越运动式治理:流域法治的缘起66

二 流域法治的路径选择68

三 案例:《太湖管理条例》立法引发热议70

第三节 一体化流域行政区划74

一 传统行政区划及行政区行政74

二 行政区经济与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的孳生75

三 一体化流域行政区划:“大流域政府”的设想76

第四节 绿色GDP政府绩效考核制度77

一 单纯GDP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形成78

二 实施绿色GDP政府绩效考核制度79

第五节 执政党资源整合82

一 执政党思想资源整合82

二 执政党组织资源整合85

第六节 科层型协调机制治理绩效87

一 科层型协调机制的意义87

二 科层型协调机制的局限性91

本章小结96

参考文献97

第四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之二:市场型协调机制102

第一节 流域水权交易103

一 国外水权制度演进与可交易水权原则的形成104

二 水权交易:过程及效应105

第二节 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107

一 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的意义107

二 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原则、方式与标准108

三 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的市场内核109

四 案例:河北三县为北京蓄水10万亩高产水稻田改种玉米111

第三节 排污收费及排污权交易118

一 两种负外部性矫正策略118

二 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操作及优点119

三 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市场特征及适用情形120

第四节 污水处理设施民营化121

一 民营化战略的由来及实质121

二 污水处理设施民营化形式与效果123

三 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合作治理效应124

第五节 市场型协调机制治理绩效126

一 市场型协调机制的意义126

二 市场型协调机制的局限性与政府力量的介入130

本章小结135

参考文献135

第五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之三:府际治理协调机制139

第一节 流域“公共能量场”139

一 官僚制“沟通失灵”与集体行动非理性140

二 公共行政实现有效沟通的努力141

三 流域“公共能量场”:后现代公共行政的启示143

四 案例:首届长江论坛召开,发布《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145

第二节 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148

一 电子治理: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的技术路径148

二 公众参与下的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151

第三节 流域政府间联盟154

一 政府间联盟:历史维度的理解154

二 流域政府间联盟:协作的力量157

第四节 流域规划159

一 流域规划的理念变迁及意义160

二 流域规划制定:方式的检视161

三 协商、参与:府际治理的引入163

四 流域规划的实施保障164

五 案例:松花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协调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165

第五节 府际治理协调机制治理绩效167

一 府际治理机制的意义167

二 府际治理机制的固限172

本章小结176

参考文献177

第六章 国外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比较研究——以美、法、澳等国为个案182

第一节 美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182

一 科罗拉多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183

二 田纳西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187

第二节 法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190

一 居于主导的科层型协调机制191

二 府际治理协调机制的运用192

三 市场型协调机制的显现193

第三节 澳大利亚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194

一 流域概况及府际治理主导机制的缘起194

二 协议的变迁:趋于完善的流域政府间联盟195

三 组织机构:为流域“公共能量场”寻求依托196

四 科层型机制、市场型机制:府际治理机制的补充198

第四节 三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比较分析199

一 多样性特征及其制度视界的诠释199

二 与多样性并行不悖的趋同性202

本章小结204

参考文献205

第七章 中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实证研究——以淮河1994一2004年治污为例207

第一节 淮河流域概况及问题的缘起207

一 淮河流域概况207

二 问题的缘起208

第二节 多重困境下的科层型协调机制211

一 科层型协调机制主导地位的确立211

二 乏权无术的流域管理机构212

三 被贬抑的流域法治214

四 GDP崇拜:落后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216

第三节 亟待完善的市场型协调机制与府际治理协调机制219

一 污水处理民营化:被忽视的市场型协调机制219

二 府际治理协调机制:一个盲点223

第四节 进一步的结论与建议225

一 完善科层型协调机制226

二 完善市场型协调机制227

三 完善府际治理协调机制228

参考文献229

第八章 结语231

参考文献237

后记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