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
  • 刘啸霆主编;杨瑜玲,张亚娜,张晓荣,王立志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282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科学与技术概述1

第一节 科学1

第二节 技术7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0

第一篇 科学技术的由来16

第一章 古代科学和技术的起源16

第一节 古代科学和技术的萌芽16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和中国科学技术规范的建立23

第三节 中古时期科学技术的演变33

第二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45

第一节 近代科学诞生的社会基础45

第二节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51

第三节 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60

第三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73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73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意涵76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80

第二篇 现代科学92

第四章 现代物理学92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危机92

第二节 相对论96

第三节 量子力学100

第四节 物质结构理论103

第五章 现代化学109

第一节 现代化学的形成109

第二节 现代化学的新发展112

第三节 现代化学的新理念——绿色化学123

第六章 现代生命科学127

第一节 现代遗传学127

第二节 神经生物学135

第三节 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理学142

第七章 现代天文学和现代地球科学149

第一节 现代天文学149

第二节 现代地球科学161

第八章 现代数学科学174

第一节 现代数学危机及其争论174

第二节 现代数学科学的重大进展178

第三节 现代数学科学的新分支182

第九章 复杂性科学和交叉科学189

第一节 系统科学的兴起189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的新进展197

第三节 交叉科学204

第三篇 现代技术210

第十章 信息技术210

第一节 微电子技术210

第二节 计算机技术214

第三节 网络化信息技术220

第四节 信息高速公路与通信技术225

第五节 激光技术231

第六节 人工智能236

第十一章 生物技术242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开发应用242

第二节 基因工程246

第三节 细胞工程250

第四节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255

第五节 医药技术259

第六节 生物医药技术的未来266

第十二章 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269

第一节 新材料技术及其发展269

第二节 新能源技术概述277

第三节 核能技术279

第四节 能源技术新进展282

第五节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85

第十三章 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291

第一节 海洋技术的崛起291

第二节 海洋探测技术293

第三节 海洋开发技术295

第四节 空间技术300

第五节 航天器技术新进展304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312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312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撑312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316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319

第十五章 工程326

第一节 工程的基本知识326

第二节 工程的社会功能334

第三节 工程安全340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未来360

第一节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性问题3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364

第十七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教兴国战略369

第一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其创新体系369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371

第三节 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373

第四节 公民科学素质的培育375

后记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