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地方法制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我国地方法制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
  • 葛洪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246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地方法制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节 问题及其提出1

第二节 本书的论题与结构7

第三节 本书的形成过程与研究方法12

第一编 地方法制的基本理论19

第一章 地方法制的概念与意义21

第一节 “地方”的概念与意义21

第二节 法治与法制29

第三节 地方法制的概念34

第四节 地方法制的意义37

第二章 地方法制的横向视域:国家与社会42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43

第二节 能力有限国家49

第三节 社会的自组织性56

第四节 国家对社会的辅助62

第三章 地方法制的纵向视域:中央与地方65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65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形式75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的辅助80

第四章 地方法制的原动力:权利的行使87

第一节 法律与权利88

第二节 权力与权利94

第三节 权利:法治与法制的沟通100

第二编 地方国家机关的法定权力107

第五章 国家权力法律配置的总体框架109

第一节 权力与责任110

第二节 国家权力的构成形态115

第三节 国家权力的法律配置122

第六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127

第一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职权128

第二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再分配136

第三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实现142

第七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148

第一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148

第二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再分配155

第三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实现162

第八章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167

第一节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的法定职权168

第二节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职权的再分配173

第三节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职权的实现187

第三编 地方国家机关的“小”制度195

第九章 大权力与“小”制度197

第一节 “小”制度的含义198

第二节 “小”制度与大权力的实现205

第三节 “小”制度对大权力的制约212

第十章 工作程序220

第一节 工作程序的含义、类型与特点221

第二节 决策性工作程序229

第三节 议事性工作程序235

第四节 群众办事的工作程序242

第十一章 公开制度249

第一节 公开制度的概念、类型及特点250

第二节 立法公开的“小”制度254

第三节 政务公开的“小”制度260

第四节 司法公开的“小”制度268

第十二章 协商机制276

第一节 协商的概念、类型与特点277

第二节 决策型协商282

第三节 议事型协商288

第四节 协调型协商294

第四编 制度化的社会力量301

第十三章 公益机构303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公益机构304

第二节 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310

第三节 公益性事业单位315

第十四章 营利组织322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营利组织322

第二节 律师组织328

第三节 公证组织336

第十五章 自治组织344

第一节 国家法制化进程中的自治组织345

第二节 社会自治对地方法制的意义352

第三节 我国地方法制建设中的自治组织360

第十六章 舆论意见371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舆论意见372

第二节 舆论意见的制度化演变382

第三节 现阶段舆论意见制度化的现状392

第五编 权利主张与制度回应399

第十七章 权利诉求401

第一节 权利诉求的基本内涵402

第二节 权利诉求的方式及发展变化405

第三节 地方法制视域中的权利诉求418

第十八章 社会力量的参与424

第一节 权利诉求与社会力量的参与424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维权的机制430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维权的意义436

第十九章 制度回应442

第一节 拆迁、征地事件与制度回应443

第二节 “孙志刚事件”与制度回应452

第三节 地方性制度回应的内在动因与外在社会条件460

第六编 地方法制的评价标准465

第二十章 地方法制评价标准的总体架构467

第一节 国内现有法治评估体系的不足467

第二节 地方法制评价标准的理论前提、基本定位与意义470

第三节 地方法制评价标准的结构、要素与权重473

第二十一章 职权476

第一节 明确性478

第二节 能动性483

第三节 责任490

第二十二章 制度495

第一节 合法497

第二节 合理505

第三节 效能509

第二十三章 社会力量515

第一节 自主性516

第二节 活跃性524

第三节 公信力527

第二十四章 互动机制532

第一节 及时性534

第二节 包容性539

第三节 论证力542

参考文献546

后记5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