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QL Server 2012宝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廖梦怡,王金柱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2013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634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QL Server 2012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基础篇2
第1章 认识数据库2
1.1数据库的类型2
1.1.1结构型数据库2
1.1.2网络型数据库2
1.1.3关系型数据库2
1.1.4面向对象型数据库3
1.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
1.2.1数据3
1.2.2数据库3
1.2.3数据库管理系统3
1.2.4数据库系统3
1.3常见的数据库对象3
1.3.1表与记录4
1.3.2主键与外键4
1.3.3索引4
1.3.4约束4
1.3.5视图5
1.3.6关系图5
1.3.7默认值5
1.3.8规则5
1.3.9存储过程5
1.3.10触发器6
1.3.11用户和角色6
1.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6
1.4.1定义数据6
1.4.2处理数据6
1.4.3保证数据安全6
1.4.4备份和恢复数据6
1.5 SQL语言简介6
1.5.1 SQL语言的历史7
1.5.2 SQL语言的优点7
1.5.3 SQL语言分类7
1.6数据库系统的用户8
1.7小结8
第2章 SQL Server 2012简介及安装9
2.1 SQL Server 2012简介9
2.1.1 SQL Server 2012数据平台9
2.1.2使用SQL Server 2012的优势10
2.2 SQL Server 2012的新功能10
2.2.1可信任性11
2.2.2开发和管理生产效率11
2.2.3商业智能12
2.3 SQL Server 2012各版本介绍及对比14
2.4安装SQL Server 2012的系统要求14
2.4.1 CPU与内存要求14
2.4.2硬盘空间要求15
2.5安装SQL Server 201215
2.6升级到SQL Server 201226
2.6.1升级之前要考虑的问题26
2.6.2升级注意事项27
2.6.3升级到SQL Server 201228
2.7小结29
第2部分 准备篇32
第3章 初识SQL Server 201232
3.1服务器上的后台服务32
3.1.1 SQL Server服务33
3.1.2 SQL Server Active Directory Helper服务33
3.1.3 SQL Server Agent服务33
3.1.4 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服务33
3.1.5 SQL Server Browser服务34
3.1.6 SQL Server FullText Search服务34
3.1.7 SQL Server IntegrationServices服务34
3.1.8 SQL Server Reporting Services服务34
3.1.9 SQL Server VSS Writer服务35
3.2客户端管理工具35
3.2.1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企业管理器35
3.2.2 Reporting Services配置35
3.2.3 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配置管理器37
3.2.4 SQL Server错误和使用情况报告38
3.2.5 SQL Server Profiler探查器39
3.2.6数据库引擎优化顾问41
3.2.7 Visual Studio 201242
3.2.8 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工具43
3.3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43
3.3.1认识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界面43
3.3.2更改SQL Server Magement Studio的界面布局43
3.3.3使用查询编辑器44
3.3.4利用编辑器自动生成查询语句45
3.3.5脱机编写SQL语句后连接到服务器46
3.3.6全屏显示查询编辑器46
3.3.7使用模板编写SQL语句46
3.3.8创建自定义模板48
3.3.9使用项目脚本和解决方案49
3.4小结50
第3部分 基础操作篇52
第4章 数据库服务器管理52
4.1连接与断开数据库服务器52
4.1.1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连接服务器52
4.1.2断开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54
4.2使用配置管理器配置SQL Server服务54
4.2.1启动/停止/暂停/重新启动服务54
4.2.2配置服务的启动模式57
4.2.3更改登录身份58
4.2.4 SQL Server 2012使用的网络协议59
4.2.5为SQL Server 2012配置共享内存协议59
4.2.6为SQL Server 2012配置TCP/IP协议61
4.2.7配置客户端网络协议的使用顺序64
4.2.8隐藏实例65
4.3配置SQL Server 2012服务器65
4.3.1服务器属性的常规设置66
4.3.2服务器属性的内存设置66
4.3.3服务器属性的处理器设置68
4.3.4服务器属性的安全性设置69
4.3.5服务器属性的连接设置70
4.3.6服务器属性的数据库设置71
4.3.7服务器属性的高级选项设置72
4.3.8服务器属性的权限设置74
4.4小结74
第5章 数据库管理75
5.1创建数据库前的准备75
5.1.1数据库命名规则75
5.1.2创建数据库需要的权限76
5.1.3数据库的所有者76
5.1.4数据库的上限76
5.1.5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76
5.1.6记录数据库操作的事务日志77
5.1.7数据库状态77
5.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数据库77
5.3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数据库83
5.3.1基本语法83
5.3.2T-SQL中的语法约定84
5.3.3参数讲解85
5.3.4 Create database语句需要注意的功能86
5.3.5举例说明86
5.3.6使用模板89
5.4修改数据库设置92
5.4.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数据库设置92
5.4.2查看数据库的基本信息93
5.4.3增加、删除与修改数据库文件93
5.4.4修改数据库的所有者95
5.4.5设置全文索引96
5.4.6增加、删除与修改文件组96
5.4.7修改数据库的排序规则97
5.4.8修改数据库的兼容性98
5.4.9限制用户的访问98
5.4.10设置用户及角色对数据库的使用权限98
5.4.11修改数据库名称100
5.5使用Alter database语句修改数据库101
5.5.1基本语法101
5.5.2参数说明101
5.5.3 Alter database语句的注意事项104
5.5.4典型案例104
5.6分离与附加数据库106
5.6.1分离数据库106
5.6.2附加数据库109
5.7脱机和联机数据库113
5.7.1脱机数据库113
5.7.2联机数据库114
5.8删除数据库115
5.8.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删除数据库115
5.8.2用Drop database语句删除数据库116
5.9收缩数据库116
5.9.1自动收缩数据库117
5.9.2手动收缩数据库117
5.9.3手动收缩数据库文件119
5.10编写数据库脚本121
5.11小结123
第6章 数据表管理124
6.1数据表简介124
6.1.1数据表的分类125
6.1.2认识列125
6.2数据类型125
6.2.1精确数字型126
6.2.2近似数字型127
6.2.3日期和时间型127
6.2.4字符串型128
6.2.5 Unicode字符串型128
6.2.6二进制字符串型128
6.2.7其他数据类型129
6.2.8用户自定义型129
6.3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表130
6.3.1定义数据表的字段和主键130
6.3.2设置默认值132
6.3.3设置标识列132
6.3.4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133
6.3.5创建索引136
6.3.6创建约束137
6.3.7设置数据表所在文件组139
6.4用T-SQL语言创建表140
6.4.1基本语法140
6.4.2参数说明140
6.4.3创建新表145
6.4.4创建标识字段146
6.4.5创建带标识种子和标识增量的标识字段146
6.4.6创建非Null字段146
6.4.7字段的默认值147
6.4.8将创建的表放在文件组中147
6.4.9使用Check约束147
6.4.10设置字段的排序规则148
6.4.11创建外键148
6.4.12设置外键的更新规则和删除规则148
6.4.13创建Unique约束149
6.4.14创建计算列149
6.4.15设置数据表的约束150
6.4.16 Create table语句的注意事项150
6.5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修改表150
6.5.1修改数据表名150
6.5.2插入、移动和删除数据表的字段151
6.5.3修改字段数据类型152
6.5.4修改主键、外键、索引和约束152
6.5.5修改数据表属性152
6.6用T-SQL语言修改数据表结构154
6.6.1基本语法154
6.6.2参数说明154
6.6.3修改字段属性158
6.6.4添加字段159
6.6.5添加字段并设置字段属性159
6.6.6删除字段159
6.6.7添加约束159
6.6.8禁用约束159
6.6.9启用约束160
6.6.10删除约束160
6.6.11设置主键160
6.6.12修改字段名和数据表名161
6.6.13 Alter table语句的注意事项161
6.7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删除表161
6.8用Drop table删除数据表164
6.9编写表脚本164
6.10数据库关系图的使用165
6.10.1创建数据库关系图并添加数据表165
6.10.2添加相关联的数据表167
6.10.3更改数据表的显示模式167
6.10.4在关系图中删除数据表168
6.10.5建立和删除表与表之间的关联168
6.11临时表简介169
6.12已分区表简介170
6.13小结170
第7章 数据(记录)操作172
7.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查看记录172
7.1.1选择前1000行172
7.1.2返回前几条记录173
7.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插入记录173
7.3用Insert语句插入记录175
7.3.1基本语法175
7.3.2参数说明175
7.3.3简单地插入语句176
7.3.4按表中不同字段顺序插入记录176
7.3.5插入值少于字段数的记录177
7.3.6在标识列字段里插入字段内容177
7.3.7从数据表中查询记录并插入到另一个表中177
7.3.8从数据表中查询部分字段记录并插入到另一个表中178
7.3.9从数据表中查询记录、插入其他表并为字段添加固定内容178
7.3.10在Insert语句中使用exec子句179
7.3.11在数据中只插入默认值179
7.4插入记录的注意事项179
7.5用Update语句更新记录180
7.5.1基本语法180
7.5.2参数说明180
7.5.3简单的更新语句182
7.5.4使用计算值更新记录182
7.5.5引用其他表里的字段值更新记录182
7.5.6使用top子句更新记录182
7.6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删除记录183
7.7用Delete语句删除记录183
7.7.1基本语法183
7.7.2参数说明184
7.7.3简单的删除语句184
7.7.4删除多条记录185
7.7.5引用其他表里的字段值来删除记录185
7.8用Truncate table语句删除记录185
7.9用Select语句进行查询186
7.10用Select子句设定查询内容186
7.10.1基本语法186
7.10.2参数说明187
7.10.3查询表中所有列187
7.10.4查询表中某几列188
7.10.5为查询添加计算列188
7.10.6查看最前记录189
7.10.7查看不重复记录190
7.10.8查询表中的标识列或GUID列191
7.11用From子句指定查询哪些表191
7.11.1基本语法191
7.11.2参数说明192
7.11.3简单的From子句193
7.11.4从两个表中联合查询记录193
7.11.5从多个表中联合查询记录195
7.11.6 Join的其他类型195
7.11.7使用表别名197
7.11.8表Join自身198
7.12用Where子句设定查询条件198
7.12.1基本语法198
7.12.2参数说明199
7.12.3单个查询条件200
7.12.4设置多个查询条件200
7.12.5在查询条件里使用函数201
7.12.6查询两个条件之间的记录201
7.12.7查询字段内容为Null的记录201
7.12.8将结果集作为查询条件202
7.12.9模糊查询202
7.12.10在模糊查询中查询含有通配符的文本204
7.12.11使用EXISTS关键字204
7.12.12使用ALL、ANY和SOME关键字205
7.13使用Order by子句排序206
7.13.1基本语法206
7.13.2参数说明206
7.13.3按一个字段排序207
7.13.4按多个字段排序207
7.14使用Group by子句分组207
7.14.1基本语法207
7.14.2参数说明207
7.14.3 Group by的基本用法208
7.14.4在Group by中使用表达式208
7.14.5使用with cube对所有字段进行汇总209
7.14.6使用with rollup对第一个字段进行汇总210
7.14.7使用Group by all对所有数据分组210
7.15使用Having子句在分组中设置查询条件211
7.15.1基本语法211
7.15.2使用Having对分组设置查询条件212
7.16使用Compute子句归类212
7.16.1基本语法212
7.16.2参数说明213
7.16.3使用Compute归类213
7.16.4使用Compute by归类214
7.17使用Union子句合并多个查询结果214
7.17.1基本语法215
7.17.2参数说明215
7.17.3使用Union All合并两个查询结果集215
7.17.4使用Union合并两个查询结果集216
7.17.5使用Union加入临时数据216
7.17.6在Union的结果集里排序216
7.17.7在Union的结果集里分组217
7.18使用Select into子句为查询结果建立新表217
7.18.1基本语法217
7.18.2使用Select into创建一个新表217
7.18.3在Select into中设置复杂的查询条件218
7.18.4使用Select into复制表结构218
7.19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查询记录218
7.20 Null字段的处理方法219
7.20.1使用Null时要注意的事项219
7.20.2检查字段内容是否为Null219
7.20.3使用ISNULL函数替换Null值220
7.21 OUTPUT和WRITE子句220
7.21.1 OUTPUT子句220
7.21.2 WRITE子句221
7.22小结222
第4部分 数据库管理篇224
第8章 T-SQL程序224
8.1 T-SQL概述224
8.1.1什么是T-SQL224
8.1.2 T-SQL的语法约定224
8.2数据库对象的引用方法225
8.2.1引用数据库对象的方法225
8.2.2架构226
8.2.3创建自定义架构227
8.3 T-SQL中的批处理227
8.3.1一次执行多个T-SQL语句228
8.3.2使用GO语句分隔多个批228
8.4 T-SQL中的注释229
8.4.1--注释229
8.4.2/*……*/注释229
8.5 T-SQL数据类型及转换230
8.5.1使用Cast转换数据类型230
8.5.2使用Convert转换数据类型231
8.5.3隐式数据类型转换232
8.5.4数据类型转换时的注意事项233
8.6兼容级别设置233
8.6.1语法233
8.6.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更改兼容级别234
8.6.3数据库兼容的注意事项235
8.6.4兼容级别导致的影响235
8.6.5兼容级别示例237
8.6.6兼容级别对ORDER BY的影响示例237
8.7 T-SQL运算符240
8.7.1算术运算符240
8.7.2赋值运算符240
8.7.3位运算符240
8.7.4比较运算符240
8.7.5逻辑运算符241
8.7.6字符串串联运算符241
8.7.7一元运算符241
8.7.8复合运算符242
8.7.9运算符的优先级243
8.8 T-SQL中的常量243
8.8.1字符串常量243
8.8.2 Unicode常量243
8.8.3二进制常量244
8.8.4 bit常量244
8.8.5 datetime常量244
8.8.6 integer常量244
8.8.7 decimal常量245
8.8.8 float和real常量245
8.8.9 money常量245
8.8.10 uniqueidentifier常量245
8.8.11在T-SQL中使用常量245
8.9 T-SQL中的变量246
8.9.1局部变量246
8.9.2全局变量248
8.10 T-SQL的流程控制250
8.10.1 Begin…End语句250
8.10.2 If…Else语句251
8.10.3 While语句252
8.10.4 Case语句254
8.10.5 Goto语句256
8.10.6 Waitfor语句257
8.10.7 Return语句258
8.10.8 Try…Catch语句258
8.10.9 Execute语句259
8.11 Convert函数260
8.11.1语法261
8.11.2二进制与字符十六进制转换示例261
8.12日期和时间功能262
8.12.1语法262
8.12.2 ISO周-日示例263
8.12.3日期功能的注意事项263
8.13 Grouping Sets分组264
8.13.1语法264
8.13.2注意事项264
8.13.3 Grouping Sets分组示例265
8.14 T-SQL的常用函数265
8.14.1聚合函数265
8.14.2日期和时间函数266
8.14.3数学函数266
8.14.4字符串函数267
8.14.5文本和图像函数268
8.14.6配置函数268
8.14.7游标函数268
8.14.8元数据函数268
8.14.9行集函数269
8.14.10安全函数269
8.14.11系统统计函数270
8.14.12其他函数270
8.15不应使用的关键字272
8.16小结273
第9章 视图274
9.1视图简介274
9.2创建视图275
9.2.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视图276
9.2.2使用Create view语句创建视图277
9.3查看与修改视图280
9.3.1查看视图280
9.3.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修改视图281
9.3.3使用Alter view语句修改视图281
9.4加密视图282
9.5限制视图所用的表或视图不能更改设计和删除283
9.6检查视图的数据变动285
9.7编辑视图中的记录285
9.7.1编辑视图中的记录的限制285
9.7.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操作视图记录286
9.7.3使用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操作视图记录286
9.8删除视图287
9.8.1在Management Studio中删除视图287
9.8.2使用Drop view语句删除视图287
9.9为视图重命名287
9.10小结288
第10章 存储过程289
10.1存储过程简介289
10.1.1存储过程的概念289
10.1.2使用存储过程的优点289
10.1.3存储过程的分类290
10.2创建存储过程290
10.2.1使用Create procedure语句创建存储过程290
10.2.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Studio中建立存储过程292
10.3修改存储过程293
10.3.1使用Alter procedure语句修改存储过程294
10.3.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Studio中修改存储过程294
10.3.3修改存储过程名295
10.4执行存储过程295
10.5设计存储过程的高级技巧298
10.5.1设计存储过程时的注意事项298
10.5.2参数传递的方式299
10.5.3存储过程的返回值300
10.5.4不显示影响行数的通知302
10.5.5临时存储过程303
10.5.6嵌套调用存储过程303
10.5.7查看存储过程的依赖关系304
10.5.8加密存储过程305
10.5.9查看存储过程的源代码305
10.5.10设计存储过程组306
10.6删除存储过程307
10.6.1使用Drop procedure语句删除存储过程307
10.6.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Studio中删除存储过程307
10.7常用的系统存储过程308
10.7.1 sp_help:查看对象信息308
10.7.2 sp_helpdb:查看数据库信息309
10.7.3 sp_helpfile:查看数据库文件信息309
10.7.4 sp_helpfilegroup:查看文件组信息309
10.7.5 sp_helpindex:查看索引信息309
10.7.6 sp_helpsort:查看排序及字符集信息309
10.7.7 sp_helpstats:查看列和索引的统计信息309
10.7.8 sp_helptext:查看对象内容310
10.7.9 sp_helptrigger:查看触发器信息310
10.7.10 sp_lock查看锁信息310
10.7.11 sp_monitor:查看系统统计信息310
10.7.12 sp_rename:修改对象名310
10.7.13 sp_renamedb:修改数据库名311
10.7.14 sp_who:查看用户和进程信息311
10.7.15 sp_columns:查看列信息311
10.7.16 sp_databases:查看数据库信息311
10.7.17 sp_fkeys:查看外键信息311
10.7.18 sp_pkeys:查看主键信息312
10.7.19 sp_server_info:查看SQL Server信息312
10.7.20 sp_tables:查看表或视图信息312
10.7.21 sp_stored_procedures:查看存储过程信息312
10.8 CLR存储过程313
10.8.1创建CLR存储过程的步骤313
10.8.2开启CLR支持313
10.8.3编写CLR存储过程内容313
10.8.4将CLR存储过程编译成DLL文件316
10.8.5注册程序集316
10.8.6创建引用程序集的存储过程317
10.8.7执行CLR存储过程317
10.9小结318
第11章 触发器319
11.1触发器简介319
11.1.1触发器的概念和作用319
11.1.2触发器的种类320
11.2 DML触发器的分类320
11.3 DML触发器的工作原理320
11.3.1 After触发器的工作原理321
11.3.2 Instead Of触发器的工作原理321
11.4设计DML触发器的注意事项及技巧321
11.4.1设计触发器的限制321
11.4.2如何用触发器取得字段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数据322
11.4.3使用DMVML触发器的注意事项322
11.5设计After触发器323
11.5.1设计简单的After触发器323
11.5.2测试触发器功能325
11.5.3建立触发器的SQL语句326
11.6设置After触发器的激活顺序328
11.7触发器的嵌套330
11.8触发器的递归333
11.9设计Instead Of触发器333
11.9.1 Instead Of触发器的使用范围334
11.9.2设计简单的Instead Of触发器334
11.10查看DML触发器335
11.10.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查看触发器335
11.10.2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查看触发器336
11.11修改DML触发器337
11.12删除DML触发器338
11.13禁用与启用DML触发器338
11.14 DDL触发器339
11.15设计DDL触发器339
11.15.1建立DDL触发器的语句339
11.15.2测试触发器功能342
11.16查看与修改DDL触发器344
11.17触发器的应用技巧345
11.17.1如何知道触发器修改了多少条记录345
11.17.2如何知道插入记录的自动编号是多少346
11.17.3如何知道某个字段是否被修改346
11.17.4如何返回错误信息348
11.18小结349
第12章 索引350
12.1索引简介350
12.2索引的结构350
12.3索引的分类351
12.3.1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351
12.3.2唯一索引351
12.3.3复合索引与包含性列索引352
12.3.4视图索引352
12.3.5全文索引352
12.3.6 XML索引352
12.4系统自动建立的索引353
12.4.1主键字段353
12.4.2 Unique字段353
12.5建立索引的注意事项354
12.6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索引354
12.7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357
12.7.1基本语法357
12.7.2参数说明358
12.7.3创建简单的索引358
12.7.4创建简单的复合索引359
12.7.5创建唯一索引359
12.7.6创建聚集索引359
12.7.7创建降序的非聚集索引359
12.7.8创建包含性列索引360
12.7.9创建索引并指定其所在的文件组360
12.7.10创建索引并设置填充因子360
12.7.11创建索引并设置填充索引360
12.7.12创建复杂的索引361
12.8查看与修改索引361
12.8.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查看与修改索引361
12.8.2使用sp_helpindex查看索引363
12.8.3使用sys.indexes视图查看索引信息363
12.8.4使用Alter index语句修改索引364
12.9重新生成和重新组织索引365
12.9.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重新生成索引366
12.9.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重新组织索引366
12.9.3使用REBUILD参数重新生成索引367
12.9.4使用REORGANIZE参数重新组织索引368
12.9.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查看索引碎片368
12.9.6使用函数sys.dm_db_index_physical_stats查看索引碎片368
12.10禁用索引370
12.10.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禁用索引370
12.10.2使用 DISABLE参数禁用索引371
12.11重命名索引371
12.12删除索引371
12.12.1删除索引的注意事项371
12.12.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删除索引372
12.12.3使用Drop index语句删除索引372
12.13索引视图372
12.13.1索引视图简介372
12.13.2创建索引视图372
12.14小结373
第13章 用户定义数据类型和函数374
13.1用户定义数据类型374
13.1.1创建用户定义数据类型374
13.1.2使用用户定义数据类型376
13.1.3删除用户定义数据类型377
13.2用户定义函数378
13.2.1用户定义函数与存储过程的比较378
13.2.2用户定义函数类型379
13.2.3创建标量值函数379
13.2.4创建内联表值函数381
13.2.5创建多语句表值函数382
13.2.6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里创建用户定义函数384
13.2.7查看与修改用户定义函数385
13.2.8使用用户定义函数385
13.2.9删除用户定义函数387
13.3小结387
第14章 全文索引388
14.1全文索引简介388
14.2全文索引常用术语388
14.3全文索引的体系结构389
14.4全文目录管理390
14.4.1创建全文目录390
14.4.2查看与修改全文目录391
14.4.3删除全文目录392
14.5全文索引管理392
14.5.1创建全文索引的注意事项392
14.5.2创建全文索引392
14.5.3查看与修改全文索引396
14.5.4启用和禁用全文索引397
14.5.5删除全文索引397
14.6填充全文索引397
14.6.1填充全文索引的方式398
14.6.2填充全文索引398
14.6.3定时填充全文索引398
14.7使用全文搜索查询数据400
14.7.1使用CONTAINS搜索401
14.7.2使用FREETEXT搜索405
14.7.3使用CONTAINSTABLE搜索406
14.7.4使用FREETEXTTABLE搜索408
14.7.5搜索image字段408
14.8与全文索引相关的T-SQL语句409
14.8.1创建全文目录409
14.8.2更改全文目录属性410
14.8.3创建全文索引410
14.8.4更改全文索引属性411
14.8.5删除全文索引412
14.8.6删除全文目录412
14.9小结413
第15章 游标414
15.1游标简介414
15.2游标的基本操作415
15.2.1定义游标415
15.2.2打开游标416
15.2.3读取游标417
15.2.4关闭和删除游标417
15.3游标的运用418
15.3.1用游标处理数据418
15.3.2全局游标与本地游标421
15.3.3游标的嵌套422
15.3.4使用游标变量423
15.3.5在存储过程中使用游标参数427
15.4在游标中常用的变量、函数和存储过程428
15.4.1使用系统全局变量查看游标信息428
15.4.2使用函数查看游标状态429
15.4.3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查看游标属性430
15.5小结434
第16章 事务与锁436
16.1事务简介436
16.1.1事务的特性436
16.1.2事务的工作流程437
16.1.3执行事务的注意事项438
16.1.4事务的工作原理438
16.1.5事务执行的模式439
16.2编写事务439
16.2.1编写事务的原则439
16.2.2编写事务440
16.3嵌套事务442
16.3.1使用嵌套事务的注意事项442
16.3.2嵌套事务示例443
16.3.3获取嵌套的层次445
16.4事务保存点447
16.5事务的隔离级别449
16.6锁简介449
16.7锁的对象和模式450
16.8死锁451
16.9小结452
第5部分 SQL Server高级技术篇454
第17章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454
17.1备份与恢复介绍454
17.1.1备份类型454
17.1.2恢复模式455
17.1.3如何备份数据库456
17.1.4数据库备份到哪里457
17.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备份数据库458
17.3使用T-SQL语言备份数据库461
17.3.1完整备份与差异备份461
17.3.2备份文件和文件组464
17.3.3事务日志备份465
17.4备份设备管理466
17.4.1查看备份设备的内容466
17.4.2通过备份设备来备份数据库467
17.4.3验证备份的内容468
17.4.4删除备份设备469
17.5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还原数据库469
17.5.1还原数据库的方式470
17.5.2还原数据库前要注意的事项470
17.5.3还原数据库备份470
17.5.4还原文件和文件组备份472
17.5.5使用现有的备份创建新的数据库473
17.6用T-SQL语言还原数据库474
17.6.1还原完整备份474
17.6.2还原差异备份476
17.6.3还原事务日志备份477
17.6.4还原文件和文件组备份477
17.6.5将数据库还原到某个时间点478
17.6.6将文件还原到新位置上478
17.7建立自动备份的维护计划479
17.8小结481
第18章 系统数据库与用户数据库483
18.1 SQL Server 2012系统数据库介绍483
18.1.1 master系统数据库483
18.1.2 tempdb临时数据库483
18.1.3 model模板数据库484
18.1.4 msdb系统数据库484
18.1.5 resource系统数据库485
18.2系统表与视图介绍485
18.2.1 msdb数据库里的表486
18.2.2系统视图488
18.2.3系统函数489
18.3规划数据库489
18.3.1数据库文件489
18.3.2文件组490
18.3.3计算数据库文件的大小491
18.4小结492
第19章 SQL Server 2012的安全493
19.1 SQL Server 2012的身份验证模式493
19.2访问权限495
19.3用户495
19.3.1添加用户495
19.3.2使用用户登录496
19.3.3为用户设置权限497
19.4角色501
19.4.1角色简介501
19.4.2服务器角色501
19.4.3将用户设为服务器角色成员502
19.4.4数据库角色502
19.4.5将用户设为数据库角色成员503
19.4.6创建用户自定义数据库角色504
19.4.7应用程序角色504
19.4.8创建应用程序角色504
19.4.9使用应用程序角色505
19.5架构506
19.6确保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507
19.7小结509
第20章 SQL Server的自动化管理510
20.1 SQL Server代理510
20.1.1 SQL Server代理简介510
20.1.2启动和停止SQL Server代理511
20.1.3 SQL Server代理的设置511
20.1.4指定SQL Server代理的登录账户514
20.2操作员515
20.3作业516
20.3.1新建作业516
20.3.2手动执行作业519
20.3.3调度作业520
20.3.4查看历史记录521
20.3.5删除、禁用与启用作业521
20.4警报与通知522
20.4.1新建警报522
20.4.2修改警报524
20.4.3启动、禁用与删除警报524
20.4.4通知524
20.5维护计划525
20.6错误日志527
20.7小结528
第21章 SQL Server的性能工具529
21.1 SQL Server Profiler529
21.1.1 SQL Server Profiler简介529
21.1.2新建跟踪530
21.1.3存储事件记录531
21.1.4载入事件记录531
21.1.5新建跟踪模板531
21.1.6值得注意的功能532
21.2数据库引擎优化顾问533
21.2.1数据库引擎优化顾问介绍533
21.2.2使用数据库引擎优化顾问533
21.3小结534
第22章 数据导入与导出535
22.1 SQL Server导入/导出向导535
22.2数据导入/导出535
22.3数据导入/导出时的数据类型转换538
22.4在不同数据源与目标之间传输数据538
22.5小结540
第23章 Analysis Services541
23.1 Analysis Services简介541
23.1.1数据仓库541
23.1.2数据仓库的结构542
23.1.3创建数据仓库的步骤543
23.1.4联机分析处理(OLAP)543
23.1.5数据挖掘544
23.2定义数据源544
23.3定义数据源视图546
23.4定义多维数据集548
23.5部署Analysis Services项目551
23.6查看多维数据集553
23.7使用客户端软件查看多维数据554
23.8小结557
第24章 Reporting Services558
24.1创建报表服务器项目558
24.2创建数据源559
24.3创建报表560
24.4发布报表563
24.5自定义报表信息564
24.6小结568
第25章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569
25.1 SSIS简介569
25.1.1 SSIS概述569
25.1.2 SQL Server 2012中SSIS的改进570
25.2 SSIS结构571
25.2.1 SSIS的用途571
25.2.2 SSIS包的组成572
25.3 SSIS的开发577
25.3.1设计和实现包577
25.3.2部署包582
25.4小结587
第26章 SQL Server 2012安全新特性——包含数据库588
26.1部分包含数据库的概念及术语588
26.1.1 SQL Server 2012使其数据库独立于实例的方法588
26.1.2部分包含数据库的概念588
26.1.3部分包含数据库的术语588
26.1.4包含589
26.1.5部分包含数据库590
26.1.6用户使用部分包含数据库的好处590
26.1.7数据库移动590
26.1.8初始数据库开发590
26.1.9数据库管理591
26.1.10限制591
26.1.11标识数据库包含关系591
26.2 SQL Server 2012部分包含数据库应用实例591
26.2.1启用功能591
26.2.2新增用户593
26.2.3登录594
26.3小结595
第27章 SQL Server 2012开发新特性——文件表(FileTable)596
27.1文件表的概述与定义596
27.2文件表的功能优点596
27.2.1文件表功能596
27.2.2文件表特性597
27.2.3文件表优点597
27.3使用文件表的注意事项598
27.3.1管理注意事项598
27.3.2 FileTable不支持内存映射文件598
27.4启用文件表的先决条件598
27.4.1在实例级别启用FILESTREAM598
27.4.2在数据库级别进行的准备598
27.5创建、更改和删除文件表601
27.5.1创建文件表601
27.5.2更改文件表602
27.5.3删除文件表603
27.6将文件加载到文件表中603
27.6.1将文件加载到文件表中的方法603
27.6.2大容量加载文件表604
27.7在文件表中使用目录和路径604
27.7.1在T-SQL中使用文件表目录604
27.7.2使用相对路径编写可移植代码605
27.7.3文件表中存储项的完整路径605
27.8使用文件I/O API访问文件表605
27.8.1开始使用文件I/O API访问文件表605
27.8.2在文件表中创建文件和目录606
27.8.3在文件表中读取、写入、更新和删除目录606
27.9文件表应用实例607
27.9.1启用文件表607
27.9.2配置文件组608
27.9.3创建文件表611
27.9.4操作文件表612
27.9.5备份文件表(FileTable)613
27.10小结614
热门推荐
- 3316907.html
- 973982.html
- 658165.html
- 1383757.html
- 1868048.html
- 658027.html
- 2736668.html
- 442025.html
- 2879730.html
- 3381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2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3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1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8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5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0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1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