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一本通 中医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辉,郭郡浩,赵凌杰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ISBN:750860171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127页
- 文件大小:305MB
- 文件页数:1141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师-资格考核-习题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一本通 中医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第二节 阴阳学说5
第三节 五行学说10
第四节 五脏15
第五节 六腑21
第六节 奇恒之腑25
第七节 气血津液27
第八节 经络30
第九节 病因34
第十节 发病40
第十一节 病机42
第十二节 治则47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51
第一节 绪论51
第二节 望诊52
第三节 望舌62
第四节 闻诊67
第五节 问诊69
第六节 脉诊76
第七节 按诊81
第八节 八纲82
第九节 病因辨证85
第十节 气血津液辨证87
第十一节 脏腑辨证89
第十二节 经络辨证105
第十三节 六经辨证107
第十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109
第十五节 三焦辨证111
第十六节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112
第三章 中药学114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114
第二节 中药的应用116
第三节 解表药119
第四节 清热药126
第五节 泻下药135
第六节 祛风湿药138
第七节 芳香化湿药142
第八节 利水渗湿药145
第九节 温里药149
第十节 理气药153
第十一节 消食药156
第十二节 驱虫药157
第十三节 止血药158
第十四节 活血祛瘀药161
第十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166
第十六节 安神药172
第十七节 平肝熄风药174
第十八节 开窍药177
第十九节 补虚药179
第二十节 收涩药187
第二十一节 外用药190
第四章 方剂学193
第一节 总论193
第二节 解表剂196
第三节 泻下剂202
第四节 和解剂206
第五节 清热剂210
第六节 温里剂220
第七节 表里双解剂224
第八节 补益剂226
第九节 安神剂238
第十节 开窍剂240
第十一节 固涩剂241
第十二节 理气剂244
第十三节 理血剂249
第十四节 治风剂256
第十五节 治燥剂260
第十六节 祛湿剂263
第十七节 祛痰剂269
第十八节 消导化积剂272
第十九节 驱虫剂274
第二十节 痈疡剂276
第五章 中医内科学279
第一节 感冒279
第二节 咳嗽282
第三节 肺痈285
第四节 哮证287
第五节 喘证290
第六节 肺胀293
第七节 肺痨295
第八节 痰饮298
第九节 自汗、盗汗302
第十节 血证306
第十一节 心悸314
第十二节 胸痹318
第十三节 不寐322
第十四节 厥证325
第十五节 郁证329
第十六节 癫狂332
第十七节 痫证336
第十八节 胃痛340
第十九节 噎膈344
第二十节 呕吐347
第二十一节 呃逆351
第二十二节 泄泻354
第二十三节 痢疾358
第二十四节 腹痛362
第二十五节 便秘366
第二十六节 胁痛370
第二十七节 黄疸373
第二十八节 积聚377
第二十九节 鼓胀379
第三十节 头痛383
第三十一节 眩晕388
第三十二节 中风391
第三十三节 痉证395
第三十四节 疟疾399
第三十五节 水肿403
第三十六节 淋证408
第三十七节 癃闭411
第三十八节 腰痛415
第三十九节 消渴418
第四十节 痹证422
第四十一节 痿证426
第四十二节 内伤发热429
第四十三节 虚劳432
第六章 中医外科学438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论438
第二节 外科疾病命名、分类释义及病因病理439
第三节 外科辨证441
第四节 外科治法443
第五节 疮疡444
第六节 乳房疾病452
第七节 瘿456
第八节 瘤458
第九节 岩460
第十节 皮肤病462
第十一节 肛门直肠疾病472
第十二节 男性前阴病479
第十三节 外科其他疾病483
第七章 中医妇科学487
第一节 总论487
第二节 女性的生理特点488
第三节 女性的病理特点491
第四节 月经病492
第五节 带下病508
第六节 妊娠病510
第七节 产后病520
第八节 妇科杂病527
第九节 计划生育533
第八章 中医儿科学535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535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536
第三节 生长发育537
第四节 喂养与保健539
第五节 四诊概要541
第六节 治疗概要543
第七节 咳嗽544
第八节 肺炎喘嗽547
第九节 哮喘549
第十节 鹅口疮551
第十一节 口疮552
第十二节 泄泻554
第十三节 厌食556
第十四节 积滞558
第十五节 疳证559
第十六节 惊风562
第十七节 肠道虫证564
第十八节 小儿水肿566
第十九节 感冒567
第二十节 麻疹570
第二十一节 风痧573
第二十二节 丹痧574
第二十三节 水痘576
第二十四节 痄腮578
第二十五节 顿咳579
第二十六节 小儿暑温581
第二十七节 夏季热584
第二十八节 五迟、五软586
第二十九节 尿频588
第三十节 遗尿589
第三十一节 紫癜590
第三十二节 汗证592
第三十三节 胎黄593
第三十四节 硬肿症595
第三十五节 脐风596
第九章 针灸学598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598
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601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604
第四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605
第五节 特定穴605
第六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612
第七节 手太阴肺经、穴615
第八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617
第九节 足阳明胃经、穴619
第十节 足太阴脾经、穴621
第十一节 手少阴心经、穴623
第十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624
第十三节 足太阳膀胱经、穴626
第十四节 足少阴肾经、穴628
第十五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629
第十六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631
第十七节 足少阳胆经、穴632
第十八节 足厥阴肝经、穴634
第十九节 督脉经、穴635
第二十节 任脉经、穴637
第二十一节 奇穴638
第二十二节 毫针刺法640
第二十三节 常用灸法643
第二十四节 其他针法644
第二十五节 针灸治疗概要645
第二十六节 内科病证648
第二十七节 妇、儿科病证654
第二十八节 外科病证656
第二十九节 五官科病证658
第三十节 急症660
第十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662
第一节 绪论662
第二节 运动系统663
第三节 消化系统671
第四节 呼吸系统676
第五节 泌尿系统679
第六节 生殖系统681
第七节 循环系统684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692
第九节 感觉器693
第十节 神经系统696
第十一章 生理学706
第一节 概述706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708
第三节 血液710
第四节 血液循环713
第五节 呼吸717
第六节 消化和吸收720
第七节 体温723
第八节 肾脏725
第九节 内分泌727
第十节 神经系统732
第十一节 感觉器官736
第十二章 病理学739
第一节 疾病概论739
第二节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及修复740
第三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744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47
第五节 休克749
第六节 炎症751
第七节 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性疾病755
第八节 肿瘤757
第九节 心血管系统病理764
第十节 呼吸系统病理768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病理773
第十二节 泌尿系统病理777
第十三节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780
第十三章 药理学786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786
第二节 拟胆碱药788
第三节 抗胆碱药789
第四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790
第五节 拟肾上腺素药791
第六节 抗肾上腺素药793
第七节 H1受体阻滞药794
第八节 镇静催眠药795
第九节 抗震颤麻痹药及抗癫痫药796
第十节 抗精神失常药798
第十一节 镇痛药799
第十二节 解热镇痛药801
第十三节 呼吸兴奋药802
第十四节 抗高血压药803
第十五节 抗心律失常药806
第十六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807
第十七节 抗心绞痛药809
第十八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810
第十九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812
第二十节 抗溃疡病药813
第二十一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814
第二十二节 糖皮质激素816
第二十三节 降血糖药818
第二十四节 抗甲状腺药819
第二十五节 合成抗菌药820
第二十六节 抗生素821
第二十七节 抗真菌药825
第二十八节 抗结核病药825
第十四章 西医诊断学基础827
第一节 症状学827
第二节 问诊835
第三节 检体诊断836
第四节 实验诊断864
第五节 X线诊断884
第六节 心电图、超声波及放射性核素诊断895
第七节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898
第十五章 西医内科学899
第一节 传染病899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908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917
第四节 消化系统935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949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964
第七节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971
第八节 神经系统疾病976
第九节 急性中毒984
第十六章 卫生法规987
第一节 卫生法987
第二节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989
第三节 执业医师法991
第四节 药品管理法993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法995
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997
第七节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999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000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003
附录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009
附录四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014
附录五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1017
附录六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1020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023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1024
附录九 关于严禁向患者收取“红包”的通知1024
附录十 卫生部关于禁止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补充规定1025
附录十一 关于在医疗活动中严禁临床促销费开单费等回扣行为的通知1026
附录十二 2003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试题选编1027
一、中医执业医师(具有规定学历)试题及参考答案1027
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试题及参考答案1077
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师承和确有专长)试题及参考答案1102
参考文献1127
热门推荐
- 268497.html
- 1202611.html
- 3624024.html
- 2436380.html
- 3387136.html
- 907488.html
- 614860.html
- 480276.html
- 2269437.html
- 2117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4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7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8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0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