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津主编;俞可平总主编;马振清,王光,王敏等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3846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基本问题1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内涵界说及断代根据1
一、政治思想史的内涵界说2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断代根据4
三、小结6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历史沿革7
一、封建社会内部的改革7
二、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8
三、救亡图强的主义论争9
四、新民主主义及其社会主义方向9
五、小结10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主线及特点11
一、发展主线11
二、主要特点16
三、小结19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19
一、研究意义20
二、基本方法20
三、小结21
思考题22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23
第一节 清朝的衰落、中外时局的变迁与新政治思想的萌生25
一、清朝的衰落25
二、中外时局的变迁26
三、经世济用的学风28
第二节 龚自珍的政治批判及改革思想31
一、龚自珍的生平、事迹及著述31
二、龚自珍的时政品评与政治批判32
三、龚自珍的经世之学及政治改革35
第三节 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37
一、从“经世之学”到“开眼看世界”38
二、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及近代中国学的开始40
三、魏源的《海国图志》及“师夷之长技”42
第四节 徐继畬对西方政制的介绍及其思想价值45
一、明末清初以来西方传教士介绍西方政制45
二、徐继畬《瀛环志略》对西方政制的介绍48
三、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的沟通与对接51
思考题54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思想55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政治思想的文化及社会条件56
一、政治神学传统的借用57
二、小生产者的政治理想59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条件63
第二节 洪秀全的政治神学及政治理想国65
一、洪秀全的生平、事迹与著述65
二、拜上帝教的基本教义及主张68
三、洪秀全政治理想国的两重性72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小天堂”及反满革命思想74
一、人间“小天堂”及《天朝田亩制度》的均平理想74
二、太平天国“小天堂”的纲常化变异及其历史归宿77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满革命思想及其历史影响79
思考题82
第三章 洋务派的政治思想83
第一节 洋务运动及其思想特征83
一、洋务运动的形成与发展83
二、洋务思潮的基本观点及其特征85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91
第二节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93
一、生平与著作93
二、在“变局”中求“富强”94
三、兴洋务的改革主张95
四、评价99
第三节 郭嵩焘的政治思想101
一、生平与著作101
二、在“洋务”活动中认识西方101
三、对传统制度和文化的全面反思105
四、改革中国的主张107
思考题109
第四章 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110
第一节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112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112
二、戊戌维新的政治主张114
三、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116
第二节 梁启超的自由民权思想117
一、维新变法思想118
二、自由民权理论118
第三节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122
一、谭嗣同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123
二、“冲决网罗”的社会批判思想124
第四节 严复的自由思想126
一、以进化论为指引的维新思想126
二、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思想128
思考题130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131
第一节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民主革命的兴起131
一、深重的民族危机131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132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33
第二节 邹容、章太炎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35
一、邹容的民主革命思想135
二、章太炎的民主革命思想139
三、苏报案与革命思想的传播143
第三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45
一、民族主义147
二、民权主义150
三、民生主义154
第四节 宋教仁的政治思想156
一、宪政共和理论157
二、政党内阁制159
思考题162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163
第一节 思想启蒙的历史条件163
一、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政治乱象164
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65
三、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66
四、新思想的传播和新知识分子的成长167
第二节 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168
一、反帝制复辟168
二、打倒孔家店171
三、文学革命173
第三节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倡导“民主”和“科学”思想175
一、对“民主”思想的倡导175
二、对“科学”思想的倡导177
三、强调“民主”与“科学”并重178
第四节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观179
一、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思想179
二、拥护并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81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182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183
思考题185
第七章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86
第一节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186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新的政治特征187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188
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189
四、知识分子的分野190
第二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192
一、资产阶级早期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最初介绍192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宣传193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传播194
四、“五四”新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和选择197
第三节 “五四”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197
一、“五四”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8
二、互助论及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199
三、新村主义及其对“五四”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201
四、无政府主义及其破产20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206
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表现206
二、三次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传播208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209
思考题211
第八章 民国时期国民党的政治思想212
第一节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国共合作212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发展212
二、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14
三、孙中山的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17
第二节 戴季陶主义220
一、戴季陶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221
二、戴季陶主义及其核心内容222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224
第三节 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改组派的思想226
一、汪精卫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226
二、汪精卫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230
三、汪精卫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歪曲和肢解233
第四节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的政治思想235
一、儒化作为国民党思想统治主流的孙中山三民主义235
二、抗日战争前的蒋介石236
三、蒋介石独裁政治的实现过程238
思考题241
第九章 五四运动以来资产阶级诸派别的政治思想242
第一节 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242
一、梁启超、张东荪、张君劢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与分化242
二、胡适、罗隆基反对思想专制,倡导“思想言论自由”245
第二节 联省自治派的政治思想246
一、“联省自治”兴起的背景246
二、“联省自治”政治思想之辩249
三、“联省自治”运动的评价251
第三节 人权派的政治思想252
一、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52
二、人权派的主要政治思想和主张255
三、人权派政治思想分析与评价257
第四节 第三党的政治思想259
一、第三党的创建259
二、第三党的政治主张及思想262
三、对第三党创建的历史评价264
第五节 乡村建设派的政治思想266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266
二、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267
三、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派270
思考题273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及救亡思想274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275
一、九一八事变与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背景275
二、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各界抗日救亡运动276
三、九一八事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特点277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的抗战主张281
一、所谓“攘外必先安内”281
二、抗战与建国并行283
三、动员国民精神抗战284
第三节 中间集团的抗战救亡思想286
一、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抗战救亡思想286
二、中国青年党的抗战救亡思想288
三、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抗战救亡思想289
四、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抗战救亡思想291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指导思想292
一、“抗日反蒋”292
二、“逼蒋抗日”295
三、“联蒋抗日”297
四、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298
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301
思考题302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斗争303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的局势与政治格局303
一、解放战争初期国内各方政治力量的消长304
二、内战危机加深与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305
三、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与全面内战爆发307
第二节 国共两党关于战后建国的政治主张308
一、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的建国主张308
二、共产党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311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及其破产314
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建国纲领314
二、其他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316
三、中间路线的破产319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理论321
一、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理论提出的背景321
二、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322
三、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理论的意义及影响326
思考题328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思想32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29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32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完整提出33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进一步发展33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政治思想336
一、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336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总路线337
三、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340
四、关于新民主主义国家342
第三节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343
一、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策略343
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344
三、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344
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345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346
一、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346
二、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347
三、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349
四、李立三的社会主义思想350
五、王明的社会主义思想351
思考题352
参考书目与文献353
后记357
热门推荐
- 179359.html
- 1959658.html
- 1776199.html
- 2574317.html
- 1841264.html
- 2156741.html
- 2855116.html
- 510058.html
- 1057519.html
- 3004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0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6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7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8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7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1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