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法律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 许传玺,张真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276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流动人口-社会服务-法律-研究-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管理-法律-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法律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1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人群特征1

(一)以适龄劳动人口为主3

(二)男女性别比较高3

(三)以农业户口为主3

(四)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主体3

(五)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口将近90%3

(六)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的流动人口最多3

(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4

(八)人口倒挂的情况较为突出4

(九)以租住房屋为解决居住问题的主要方式4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重要作用4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北京市劳动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4

(二)流动人口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6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改善了北京人口的年龄结构,提高了城市化水平7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7

(一)总量矛盾7

(二)结构矛盾8

(三)分布矛盾9

四 北京市常住人口未来发展预测9

(一)预测模型的选择9

(二)人口预测结果11

(三)对预测结果的分析14

第二章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历史发展16

一 1978—1984年:严格户籍管理阶段16

(一)制度背景16

(二)流动人口状况17

(三)主要内容18

(四)目标分析18

二 1985—1994年:暂住证兴起阶段18

(一)制度背景19

(二)流动人口状况19

(三)主要内容20

(四)目标分析20

三 1995—2001年:系统证件管理阶段21

(一)制度背景21

(二)流动人口状况22

(三)主要内容22

(四)目标分析24

四 2002年至今:调整转型阶段24

(一)制度背景24

(二)流动人口状况25

(三)主要内容26

(四)目标分析28

第三章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历史反思30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历史进步性30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缺憾31

(一)人口调控目标未能实现31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进展缓慢32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失效的原因32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北京市的人口聚集只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聚集的一个集中体现33

(二)北京长期以来对流动人口的行政控制手段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尚未彻底摒弃34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政策目标模糊不清35

第四章 走向福利型的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39

一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合法性39

(一)平等权问题40

(二)自由迁徙问题41

(三)政治权利问题43

(四)社会保障权44

二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合理性45

(一)化解总量矛盾48

(二)化解分布矛盾54

(三)化解结构矛盾55

三 走向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则56

(一)公平正义56

(二)权利成本原则57

(三)循序渐进59

四 走向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具体途径60

(一)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60

(二)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服务管理60

(三)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60

(四)流动人口居住服务管理60

(五)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60

(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服务管理61

(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61

(八)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61

第五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62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62

(一)初步放开阶段:20世纪初—1994年62

(二)严格管理阶段:1995—2002年63

(三)综合管理阶段:2003年至今64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规定存在的问题65

(一)户籍服务管理法规依据不足65

(二)流动人口信息获取存在困难66

(三)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面临障碍67

三 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规定的对策建议68

(一)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规定的基本思路68

(二)构建北京市居住证制度的思考和建议71

(三)实施居住证制度的社会风险与应对措施76

第六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服务管理80

一 政治参与的含义、特点与形式80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80

(二)政治参与的特点81

(三)政治参与的形式81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定82

(一)对流动人口参与政治选举的规定82

(二)对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的规定84

(三)对流动人口信访的规定86

(四)对流动人口集会、游行、示威的规定86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相关规定的不足87

(一)公民政治权利的范围有待明确87

(二)代表总数的计算方式有待改进88

(三)程序性立法不足89

(四)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实际状况不理想89

四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相关规定的完善90

(一)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立法规定91

(二)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94

(三)提高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意愿96

第七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98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制度的变迁及其根源99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制度的变迁99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制度变迁的根源103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现存的问题104

(一)就业促进问题上的区别对待政策需要合理化建构104

(二)针对流动人口的就业市场秩序维护制度亟待完善105

(三)针对流动人口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有待建立105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的完善107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107

(二)解决北京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基本目标和根本途径107

(三)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的制度设计109

(四)流动人口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112

第八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服务与管理114

一 流动人口的走与留114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住房实现方式117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及分布117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的实现方式118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123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服务与管理的实践125

(一)成立专门的流动人口居住管理部门125

(二)加强北京市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126

(三)实现流动人口聚居区封闭式管理127

(四)推进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化管理128

四 北京城中村整治与流动人口居住融入129

(一)流动人口聚居现象与自发城市化129

(二)北京市城中村整治与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130

(三)北京城中村整治与流动人口融入131

五 建立以权利平等为原则的融入性住房制度体系134

(一)人口调控与流动人口住房保障134

(二)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基本原则135

(三)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框架135

(四)规范住房市场,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权益137

(五)重视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衔接好流动人口居住地与北京市区的交通137

第九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139

一 概述139

二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背景:户籍制度二元结构下的不平等对待141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的政策现状143

(一)养老保险方面143

(二)医疗保险方面145

(三)工伤保险方面147

(四)失业保险方面148

(五)生育保险方面149

四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规定的特点和缺陷151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政策的特征151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规定的缺陷155

五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规定的改进159

(一)关于提升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实际覆盖率的改进措施160

(二)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161

(三)减少北京政策模式中与全国大多数地方经验不一致的部分,尽量弥补地方社保模式零碎化的弊端,为建立相对统一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做好准备162

(四)关于提升流动人口社会保险保障水平的措施163

第十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服务管理167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法律保护现状167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法律渊源168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渊源169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法律保护的不足172

(一)城市化改造给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带来巨大影响172

(二)流入地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无法充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173

(三)公办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依然设置了较高的入学门槛175

(四)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凸显176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法律与政策保护178

(一)制定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本地发展规划179

(二)建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180

(三)创新体制机制,挖掘公办学校资源,支持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发展181

(四)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途径182

第十一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185

一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相关规定185

(一)国家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185

(二)北京市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188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189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成效189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93

三 创新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对策196

(一)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196

(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197

(三)以信息化为基础,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动态管理和服务综合体系197

(四)建立需求导向型计划生育服务机制198

(五)建立流动人口积分制度199

第十二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200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现状与特征200

(一)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数量大、比重高201

(二)流动人口犯罪主体特征明显202

(三)流动人口犯罪呈现一定的时空性203

(四)流动人口犯罪类型相对集中203

(五)流动人口犯罪其他特点203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原因分析204

(一)经济因素:城乡二元—贫富差距—相对剥夺204

(二)社会因素:缺乏社会支持—社会失范206

(三)个体因素:身体与心理208

三 流动人口犯罪的治理策略209

(一)重新审视刑事近代学派思想209

(二)积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10

(三)改革不平等的社会规则,保障流动人口合理向“上”流动211

(四)加强源头管理与惩治双管齐下,遏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势头213

(五)努力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214

参考文献216

后记2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