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产业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产业化研究
  • 思索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2086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产业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1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1

二、农业产业化的要素2

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5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产生与演进7

一、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7

二、农业产业化的萌芽与形成10

三、农业产业化演进过程及其特点11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2

一、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地位13

二、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14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条件17

一、建立诱因制度17

二、建立发育市场19

三、强化金融组织20

四、充实基础设施20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形成的基本因素21

一、资本积累21

二、科技进步22

三、劳动者、管理者素质提高23

第三节 影响农业产业化形成的障碍23

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24

二、素质上的障碍24

三、基础设施上的障碍26

四、政策上的障碍26

五、制度上的障碍27

六、体制上的障碍27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29

第一节 农业资源调查与综合分析29

第三章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般程序29

二、农业资源的调查30

三、农业资源的综合分析32

第二节 市场调查与预测34

一、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意义34

二、市场调查的种类与方法35

三、市场预测的类型、原则和方法38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计划编制41

一、编制农业产业化计划的意义41

二、农业产业化计划目标42

三、农业产业化计划模型44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项目评估52

一、农业产业化项目评估的意义52

二、农业产业化项目评估的常用方法53

三、农业产业化项目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56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评价58

第一节 “专业协会+农户”模式58

一、“专业协会+农户”模式的基本含义58

二、“专业协会+农户”模式的运作方式59

三、“专业协会+农户”模式的意义与缺陷60

一、“专业市场+农户”模式的基本结构61

第二节 “专业市场+农户”模式61

二、“专业市场+农户”模式的运作方式62

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的评价与检讨63

第三节 “公司+农户”模式64

一、“公司+农户”模式的基本内涵64

二、“公司+农户”模式的联结形式与运作方式65

三、“公司+农户”模式的优势和特点66

四、“公司+农户”模式现存的不足与缺陷67

第四节 “公司+农户+市民”模式68

一、“公司+农户+市民”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的区别68

三、“公司+农户+市民”模式的效应69

二、“公司+农户+市民”模式的基本结构与运作方式69

一、“产业集团公司”模式形成的前提条件72

第五节 “产业集团公司”模式72

二、“产业集团公司”模式的基本结构与运作方式73

三、推行“产业集团公司”模式应掌握的原则74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策略选择75

第一节 基地带动策略75

一、基地带动策略的基本内容75

二、实施基地带动策略的意义75

三、实施基地带动策略应遵循的原则76

一、龙头牵动策略的意义78

第二节 龙头牵动策略78

二、龙头牵动策略的理论依据79

三、实施龙头牵动策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1

第三节 市场拉动策略81

一、市场拉动策略的产生及其意义81

二、专业批发市场拉动策略83

三、国际市场拉动策略86

第四节 贸工农联动策略88

一、贸工农联动策略的形成及其特点88

二、实施贸工农联动策略应具备的条件90

三、实施贸工农联动策略的方法与措施91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与深化农村改革93

第一节 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93

一、我国农村改革的简要回顾93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95

第二节 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96

一、土地分散承包与土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矛盾97

二、保持农业持续增长与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的矛盾98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建设滞后的矛盾99

四、资本继续流向非农产业与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100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的途径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101

一、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途径101

二、深化农村改革与推进农业产业化之间的联系104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106

第一节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与基本特征106

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艰难历程106

二、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108

第二节 我国农村工业化升级转换的现实途径111

一、打破“双轨工业化”格局,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111

二、调整优化企业规模结构112

三、大力推进乡镇工业的技术进步113

五、实现乡镇工业的制度创新114

四、建立高效灵活的融资机制114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工业化的促进作用115

一、对农村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115

二、对农村工业规模结构成长的促进作用116

三、对农村工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117

四、对农村工业组织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118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119

一、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及其作用119

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119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状况120

三、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121

四、城市化滞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123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的两种战略选择及其比较124

一、“小城镇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其主要观点124

二、“大中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及主要观点126

三、两种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比较129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内在一致性132

一、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趋势上的一致性132

二、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在结构增长上的一致性134

三、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在体制变革上的一致性135

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136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136

一、农业现代化的含义136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国际比较137

第二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140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140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142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143

二、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贡献148

一、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选择的贡献148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148

三、对增加农业现代化资金投入的贡献149

第十章 我国农业区划与农业产业化分区布局151

第一节 我国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点151

一、我国农业自然条件的特点151

二、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152

第二节 我国农业分区及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重点154

一、我国农业分区154

二、分区农业发展方向及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重点156

1.实施产业化战略实现农村改革发展新突破——山东省潍坊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验165

附录一:国内农业产业化典型介绍165

2.山东烟台:抓好产业链推进产业化173

3.湖北襄阳: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176

4.湖北监利:抓加工建龙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180

5.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模式——介绍河南联发公司“双加模式”186

6.四川郫县的“种子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194

7.辽宁锦州:推进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198

8.发展支柱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安徽省金寨县的实践200

9.健全利益机制保证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陕西省千阳县的作法205

1.韩国农业:从“劳动密集型”走向“尖端技术型”209

附录二:国外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209

2.美国农业:工业化+商业化211

3.日本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应用现代科技213

4.法国菜篮子市场体系独具特色215

5.墨西哥农业:促进市场发育实施规模经营218

6.澳大利亚牧业集约化发展之路219

7.泰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221

8.德国东部地区积极发展集约农业222

9.芬兰瓦利奥公司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224

参考书目227

后记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