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齐鲁文库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 中国人口通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路遇,滕泽之著;山东社会科学院编纂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321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969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人口-历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齐鲁文库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 中国人口通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 明、清时期(1368~1911)497
第一节 明(1368~1644)497
一 明朝前期的人口社会形势498
(一)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98
(二)增加人口的几项政策措施500
(三)调整人口布局的大迁徙502
二 明朝中期的人口社会形势504
(一)明代农业生产的更高发展504
(二)皇族扰民,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506
(三)残酷的土地掠夺和农民的失业507
(四)残酷的赋税剥削509
(五)严重的流民问题511
三 明朝末期的人口社会形势512
(一)明末大饥荒造成人口重大耗损512
(二)杀良冒功和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514
(三)朝廷官军对人民的蹂躏517
(四)清兵入关蹂躏和掠夺人口518
四 明朝人口构成518
(一)人口性别构成519
(二)人口职业构成521
(三)人口阶级构成525
五 明朝户口管理考查527
(一)关于户口管理的一般问题527
(二)关于虚丁与实丁相混的问题530
(三)在乡军户与卫所军户532
(四)都司卫所管民536
(五)关于匠户的户口管理537
六 明朝人口总量538
(一)对原有人口统计数字的剖析539
(二)对峰值人口的一般估计546
七 分地区人口考查及地理分布551
第二节 清(1644~1911)582
一 清朝中前期人口社会形势582
(一)清兵入关后的大屠杀583
(二)一场海禁的惨祸586
(三)奴隶人口与“逃人法”589
(四)清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591
(五)清朝户口管理594
(六)“摊丁入亩”对人口统计的重大影响598
(七)清朝中前期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602
二 清朝后期的人口社会形势607
(一)社会性质的演变对人口发展的影响607
(二)鸦片输入造成了严重的人口问题608
(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人口浩劫610
(四)人口形势的继续恶化及清朝灭亡618
三 清朝人口数量622
(一)清朝前期人口统计数字的性质622
(二)人丁占总人口比例的确定626
(三)清初人口数量628
(四)清朝人口的继续增长641
四 清朝人口迁徙652
(一)向四川移民652
(二)向东北地区移民657
(三)向台湾移民671
(四)向其他地区移民674
(五)圈地令与东北移民入关680
五 清朝人口构成684
(一)人口年龄构成684
(二)人口性别构成687
(三)人口职业构成694
(四)人口阶级构成696
六 清朝人口地理分布700
第七章 民国时期(1912~1949)71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人口社会形势717
一 民国建立初期718
二 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720
三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723
四 抗日战争时期726
五 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730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人口数量733
一 混乱的人口统计733
二 民国人口基数考744
三 民国八年人口考759
四 民国十七年人口考766
五 民国二十五年人口考775
六 民国三十四年人口考785
(一)全国总人口考证785
(二)分省人口考证788
七 民国末年人口考802
八 战争饥荒与人口发展814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人口构成823
一 人口年龄构成823
二 人口性别构成829
三 人口职业构成838
四 人口阶级构成846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人口迁徙852
一 向东北地区的移民853
二 向塞北地区的移民861
三 向西北地区的移民862
四 向西南地区的移民864
五 向西康省的移民866
六 向江苏省沿海滩地移民868
第五节 民国时期人口地理分布869
一 河南省870
二 河北省872
三 山东省873
四 辽宁省875
五 吉林省877
六 黑龙江省878
七 热河省880
八 察哈尔省881
九 绥远省882
十 山西省883
十一 陕西省885
十二 宁夏省887
十三 甘肃省888
十四 青海省890
十五 新疆省890
十六 西藏地区892
十七 西康省894
十八 四川省895
十九 云南省897
二十 贵州省899
二十一 湖北省900
二十二 湖南省902
二十三 广西省904
二十四 广东省905
二十五 福建省907
二十六 江西省909
二十七 浙江省910
二十八 安徽省912
二十九 江苏省914
三十 台湾省916
历史的启示917
附表图942
一 中国历代户口统计总表942
二 中国历代人口发展趋势图963
三 中国历史人口分布图965
热门推荐
- 1633692.html
- 341647.html
- 343860.html
- 723502.html
- 943263.html
- 3448894.html
- 5329.html
- 1060611.html
- 1253602.html
- 2066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5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3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1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