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玉斌,杨伟宏,马成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781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思想-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4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8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8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2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7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18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8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24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7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5
第五节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54
一、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54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56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6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63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63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64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66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66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68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70
一、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0
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7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75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75
一、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75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8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8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8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96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0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02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10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13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11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1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15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18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20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27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27
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128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3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3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30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32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32
二、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1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40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40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43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0
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5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15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5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和主要特征159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6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6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1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7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171
二、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17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75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75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79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83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8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83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85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189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0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193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3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96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97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01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201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0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20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0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206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08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14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14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15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17
第四节 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221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21
二、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225
三、统筹城乡发展231
四、统筹区域发展239
五、积极扩大就业247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4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249
一、人民民主专政24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0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2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55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56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57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57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59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261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63
一、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63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265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266
四、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68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7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271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71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75
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7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78
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78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79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80
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281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283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7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287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287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91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296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296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301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308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308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30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1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317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实践321
一、“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321
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23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30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330
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30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33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337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38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338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41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47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350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350
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350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53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54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356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58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358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358
三、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359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360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360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360
三、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361
四、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362
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364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66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66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366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66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68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69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69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71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373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37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76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377
后记379
热门推荐
- 1431707.html
- 669123.html
- 63806.html
- 503957.html
- 1236196.html
- 3185257.html
- 1500430.html
- 2342771.html
- 1539312.html
- 869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5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1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8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4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8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8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