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方治病经验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方治病经验录
  • 刘含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005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伤寒论-经方-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方治病经验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桂枝汤类1

(一)桂枝汤1

1.胸痹(冠心病)1

2.阳虚感冒2

3.脾肺气虚感冒3

4.喘证(病毒性肺炎)5

5.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后遗症6

6.弓形虫病7

(二)桂枝加葛根汤10

1.感冒10

2.肩关节周围炎11

(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2

1.胃痛13

2.咳嗽(慢性支气管炎)13

(四)桂枝加附子汤15

1.眩晕(脑动脉硬化)15

2.痹证(慢性风湿性关节炎)16

(五)桂枝去芍药汤及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18

1.感冒19

2.胸痹(冠心病)19

(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21

1.水气内停生寒热21

2.胃痛22

(七)桂枝新加汤23

1.气血两虚感冒24

2.气血两虚背痛25

(八)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26

1.不寐26

2.心悸(房性早搏)27

(九)桂枝加桂汤28

奔豚气(慢性胃炎伴发气逆)29

(十)桂枝加芍药汤30

1.胃痛30

2.便秘31

(十一)桂枝加大黄汤32

1.感冒兼腹痛33

2.风疹(荨麻疹)33

(十二)桂枝麻黄各半汤34

感冒35

(十三)桂枝二越婢一汤36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36

(十四)桂枝附子汤38

1.痹证(急性风湿性关节炎)38

2.水肿39

(十五)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40

1.痹证(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1

2.眩晕42

(十六)小建中汤43

1.内伤发热43

2.腹痛44

3.胃痛(十二指肠溃疡)44

(十七)桂枝加黄芪汤46

麻木46

(十八)栝楼桂枝汤47

感冒48

(十九)桂枝芍药知母汤49

感冒49

(二十)黄芪桂枝五物汤51

头痛(脑动脉硬化)51

(二十一)桂枝茯苓丸53

月经淋漓不断53

(二十二)当归四逆汤55

1.肩背冷痛56

2.闭经57

二、麻黄汤类60

(一)麻黄汤60

1.感冒60

2.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61

(二)大青龙汤63

1.感冒63

2.喘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4

(三)小青龙汤65

1.咳嗽(急性支气管炎)66

2.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67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9

1.风疹(荨麻疹)69

2.喘证(肺炎)70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72

1.疥疮73

2.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73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75

1.阳虚感冒75

2.喘证(肺炎)76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78

1.胸痹(冠心病)79

2.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80

(八)麻黄升麻汤81

感冒变证81

(九)越婢汤83

感冒83

(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85

喘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85

(十一)射干麻黄汤86

喘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87

(十二)厚朴麻黄汤88

喘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8

三、葛根汤类90

(一)葛根汤90

1.眩晕(脑动脉硬化)90

2.感冒91

(二)葛根黄芩黄连汤93

1.头痛(脑动脉硬化)94

2.泄泻(急性肠炎)95

四、抵当汤类97

(一)桃核承气汤97

1.癫证(精神抑郁症)97

2.淋证(慢性前列腺炎)98

(二)抵当汤100

1.癃闭(前列腺增生)100

2.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101

五、栀子豉汤类103

(一)栀子豉汤103

1.郁证103

2.不寐104

(二)栀子厚朴汤105

1.暑邪入心胃105

2.胁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06

(三)栀子干姜汤107

1.胃痛107

2.吐血(胃溃疡出血)108

(四)栀子柏皮汤109

1.黄疸(急性胆囊炎)109

2.痢疾(细菌性痢疾)110

六、陷胸汤类112

(一)大陷胸汤112

腹痛(慢性胃炎急性发作)112

(二)小陷胸汤114

1.喘证(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5

2.噎膈(急性食道炎)116

(三)十枣汤117

臌胀(肝硬化伴腹水)117

七、泻心汤类120

(一)大黄黄连泻心汤120

1.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120

2.吐血(胃溃疡出血)121

3.淋证(急性尿道炎)122

(二)附子泻心汤124

胃痛124

(三)半夏泻心汤126

1.痞证(慢性胃炎急性发作)126

2.泄泻(慢性肠炎)127

(四)生姜泻心汤129

泄泻129

(五)甘草泻心汤131

痞证(慢性胃炎急性发作)131

(六)旋覆代赭汤133

1.噎膈(慢性食道炎急性发作)133

2.噎膈(食道癌)135

(七)黄连汤137

泄泻137

(八)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139

呕吐139

八、桂枝甘草汤类141

(一)桂枝甘草汤141

心悸(室性早搏)141

(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43

不寐143

(三)炙甘草汤145

1.心悸(房性早搏)145

2.心悸(室性早搏)146

九、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类149

(一)苓桂术甘汤149

1.水肿(心力衰竭)149

2.胸痹(冠心病)150

3.泄泻151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54

胃痛(慢性胃炎急性发作)154

(三)茯苓甘草汤155

心下悸156

十、五苓散类158

(一)五苓散158

1.悬饮(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58

2.水肿159

3.小儿腹泻160

(二)茵陈五苓散163

黄疸(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63

(三)猪苓汤165

1.淋证(前列腺炎)165

2.淋证(肾结石)166

十一、黄芩汤类169

(一)黄芩汤169

1.痢疾(细菌性痢疾)169

2.吐泻(急性胃肠炎)170

(二)黄连阿胶汤171

1.不寐172

2.胃痛173

十二、白虎汤类175

(一)白虎汤175

1.感冒解后高热不退175

2.头痛(慢性额窦炎)176

(二)白虎加人参汤178

1.暑温179

2.消渴(糖尿病)179

(三)竹叶石膏汤181

感冒愈后复发热不退181

十三、承气汤类184

(一)三承气汤184

1.调胃承气汤加味治疗咳嗽185

2.小承气汤等治疗胁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6

3.大承气汤治疗狂证(躁狂)187

4.大承气汤治疗痢疾(细菌性痢疾)变证188

(二)厚朴七物汤191

感冒兼腹部胀痛191

(三)厚朴三物汤192

痢疾(细菌性痢疾)193

(四)麻子仁丸194

便秘(习惯性便秘)194

十四、柴胡汤类197

(一)小柴胡汤197

1.感冒197

2.喘证(病毒性肺炎)198

3.胁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99

4.水肿200

5.腹痛(腹型癫痫)201

(二)大柴胡汤204

1.感冒发汗后遗留低热、胃痛诸症205

2.胁痛(急性胆囊炎)205

3.胃痛206

(三)柴胡加芒硝汤209

感冒迁延不愈209

(四)柴胡桂枝汤211

1.感冒211

2.胃痛212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215

1.胁痛(慢性胆囊炎)215

2.胃痛216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218

1.狂证(躁狂性精神病)219

2.不寐220

(七)四逆散223

1.胸痹(冠心病)223

2.郁证224

十五、芍药甘草汤类228

(一)芍药甘草汤228

1.胃痛228

2.小腿肚疼痛(腓肠肌痉挛)229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232

自汗232

十六、理中丸(汤)类234

(一)理中丸(汤)234

1.泄泻(慢性肠炎)234

2.咳嗽(慢性支气管炎)235

(二)桂枝人参汤238

胸痹(冠心病)238

(三)甘草干姜汤240

胃痛240

(四)大建中汤243

腹痛(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243

十七、赤石脂禹余粮汤类246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246

泄泻246

(二)桃花汤247

脏毒便血(溃疡性结肠炎)248

十八、四逆汤类250

(一)四逆汤250

1.心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50

2.肾阳虚呕吐251

(二)四逆加人参汤254

吐泻后肢冷、气短、食少254

(三)干姜附子汤256

腹痛256

(四)茯苓四逆汤257

不寐258

(五)白通汤260

停积误下导致戴阳证260

(六)真武汤262

1.肺胀(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62

2.咳嗽(慢性支气管炎)263

(七)附子汤266

1.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267

2.身痛268

十九、半夏汤类271

(一)小半夏加茯苓汤271

眩晕(梅尼埃综合征)271

(二)大半夏汤272

呕吐(慢性浅表性胃炎)273

(三)半夏厚朴汤274

郁证274

二十、杂方类277

(一)甘草附子汤277

1.痹证(慢性风湿性关节炎)277

2.产后腹痛278

(二)猪肤汤280

便秘280

(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282

下后腹胀282

(四)乌梅丸284

1.脘腹痛284

2.泄泻(慢性肠炎)285

(五)茵陈蒿汤288

1.淋证(非淋菌性尿道炎急性发作)288

2.胃痛289

(六)白头翁汤291

1.胁痛292

2.便血293

(七)吴茱萸汤295

1.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295

2.不寐296

(八)防己黄芪汤298

泄泻299

(九)百合地黄汤301

汗证(盗汗)301

(十)赤小豆当归散302

膝关节肿痛303

(十一)鳖甲煎丸304

症瘕(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305

(十二)侯氏黑散306

痹证(皮肌炎)306

(十三)风引汤308

小儿高热惊搐308

(十四)乌头汤310

腰背冷痛311

(十五)肾气丸312

1.鼻衄312

2.内伤发热313

3.两膝以下浮肿兼青紫314

(十六)薯蓣丸317

产后低热不退317

(十七)酸枣仁汤319

焦虑惊恐(焦虑症)319

(十八)大黄?虫丸321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321

(十九)皂荚丸324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24

(二十)葶苈大枣泻肺汤325

喘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25

(二十一)奔豚汤327

郁证(胃神经官能症)327

(二十二)栝楼薤白半夏汤329

胸痛329

(二十三)大黄附子汤331

黄疸(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332

(二十四)当归生姜羊肉汤333

心悸(室性早搏)334

(二十五)旋覆花汤335

郁证335

(二十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337

胃痛338

(二十七)木防己汤339

痰饮(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340

(二十八)泽泻汤341

咳嗽341

(二十九)己椒苈黄丸343

泄泻(慢性肠炎)343

(三十)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344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45

(三十一)栝楼瞿麦丸346

水肿346

(三十二)防己茯苓汤348

钩虫病水肿348

(三十三)黄土汤350

舌衄350

(三十四)大黄甘草汤352

头痛352

(三十五)橘皮竹茹汤354

呕吐354

(三十六)薏苡附子败酱散355

脓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56

(三十七)大黄牡丹汤357

便血(直肠息肉)358

(三十八)胶艾汤360

吐血(慢性胃炎急性发作)360

(三十九)当归芍药散362

郁证362

(四十)甘麦大枣汤364

虚劳364

病症索引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