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中的黑龙江省地震科技 纪念黑龙江省地震局建局三十五周年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德明主编;黑龙江省地震局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78071750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地震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中的黑龙江省地震科技 纪念黑龙江省地震局建局三十五周年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1
日本海区板块俯冲与华北地震&孙文斌 和跃时 李英波1
对地震目录进行深层开发及活化资料的探索&仇兆和 刘连仲12
中强地震前空区图像一例&刘国钧16
中强地震的H值与地震预报&张弘弢 李成祥 孟宪森22
黑龙江省十年地震危险性评估&郭德明 孙文斌27
深震能量速率与地震预测&孙文斌31
博克图、德都中强震前地震空间分布的研究&安钢 李成祥 商德山34
黑龙江省及其邻区地震序列早期特征研究&孟宪森 关玉辉 张亚江等41
黑龙江河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孟宪森 陈洪洲 关玉辉46
伊春ML5.3地震及其震后趋势判定&姜锦华 盛宪昆 孟宪森 方明远52
东北北部地区地震活动与震后早期趋势判断&孟宪森 关玉辉 朱福祥 王杰56
西太平洋Benioff带的形态及其应力状态&孙文斌 和跃时63
黑龙江省及其邻区非构造性地震振动研究&孟宪森 郑辉 关玉辉 王晓峰 姜锦华73
黑龙江及邻区地震史料研究与疑难地震&孟宪森 陈洪洲 关玉辉80
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研究&张凤鸣 余中元 许晓艳等85
鹤岗煤矿矿震与区域天然地震活动相关性分析&张凤鸣 余中元 许晓艳等90
Features of Seismicity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Region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Japan Sea Plates&Sun Wenbin and He Yueshi95
第二部分 前兆科学研究108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前兆机制的实验研究&孟淑德 程傲雪 刘桂芳 曲云岗 谷森林108
牡丹江1020吨爆破的水氡效应&程傲雪 王泽成 刘云有113
绥2井水位对浅层抽水的反映及其分析&纪振林 盖庆 许学礼 车用太119
绥化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的初步探讨&陆永发124
电极极板老化对地电阻率观测影响的实验&王瑞祥 李永林127
地球重力模型中球谐函数阶数的异常源深度估计&贺传松 左兆荣130
湾一井水位年动态变化研究&关玉辉 孟宪森 董义134
萝北井水位年动态变化研究&关玉辉 孟宪森139
汤原4.7级地震前后依兰台地倾斜异常机制的研究&王成志 孟祥龙 朱勇 黄贵金143
绥化台地电阻率趋势性下降原因探讨&陈晓英 王全球 姜锦华 张亚江 李明忠148
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林甸5.1级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石伟153
第三部分 地震观测技术158
长周期面波&钱英 赵荣国158
转换波Pis震相&孙文斌160
地电观测的微型机化&屈云升 王瑞祥162
德都台地磁D分量月均值异常原因初探&吴海军167
延寿跨断层短水准测量误差性质及其来源的讨论&王成志 李希文 柴红铎 宋淑杰171
大庆台网地壳速度模型初步研究&王凤贤 魏小虹 王玉先 李波 彭春红175
数字地震仪远程故障分析(节选)&王晓峰 贾军 杨文东 刘彦雨 孟宪森179
CB-3记录仪温度控制系统&吴海军 徐忠义 刘德柱183
地震定位研究及应用综述&杨文东 金星 李山有 马强188
编制区域地震波走时表方法探讨&王秀娟197
第四部分 近代火山学研究201
黑龙江省新生代火山岩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陈洪洲 徐亚勤201
老黑山、火烧山(1719~1721年)火山地质&吕宗文207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构造环境与喷发机理&吕宗文217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物及形成的物理过程&任锦章 陈洪洲222
黑龙江二克山火山喷发序列特点和喷发期次的考察研究(节选)&任锦章 魏海泉226
五大连池火山构造地震空间分布及其构造含义&张凤鸣 张守国 邹卫东229
板内火山喷发机制的研究&赵谊 黄耘 王金周234
五大连池火山活动区构造应力场&张凤鸣 许晓艳241
五大连池近代火山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过程的考察研究&任锦章 白志达 陈洪洲 杨森林 潘玉林246
五大连池火山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孙如波 杜建国253
五大连池火山新史料及对火山喷发过程的讨论&任锦章 陈洪洲 吴雪娟260
五大连池火山构造地震波特征的初步研究&许晓艳 张凤鸣 张守国266
五大连池火山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张凤鸣 许晓艳 张守国等271
火山碎屑空降沉积的二维数值模拟&赵谊 张程远 席道瑛277
镜泊湖全新世火山喷发特征&陈洪洲 马宝君 高峰285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quake and eruption inferred from historical records&Chen Hongzhou Gao Feng Wu Xuejuan Meng Xiansen293
第五部分 地震地质与工程地震301
依兰萝北地堑盆地地震地质特征初步探讨&郭德明301
场地组合土对输入地震动的影响&贺传松 周正华 李山有311
黑龙江沿岸(萝北—黑河段)地区新构造活动与地震&郭德明 方明远 曲家志 孙文彬316
牡丹江地震小区划工作中的技术思路&方明远 程傲雪 薛仲新322
浅析现代物探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韦庆海 薛仲新 杜国林326
潜在震源区划分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影响&杜国林 薛仲新 韦庆海330
三维场地波动传播的快速射线追踪法&赵谊 高尔根 赵振东等336
绥化电视发射塔工程场址地震基本烈度影响因素的探讨&薛仲新343
Terzagni一维固结的Laplace变换解&韦庆海 艾智勇353
松花江斜拉桥抗震性能评价&杜国林 张立忱 欧阳兆国等359
第六部分 计算机技术369
水氡测量中脱气过程的控制理论及计算机实现方法&程傲雪369
大震速报应用软件&和跃时 孙文斌381
CDSN台站用C语言调用ORACLE数据库的震级计算软件&和跃时 孙文斌384
黑龙江省地震信息网站设计与开发的层次策略&周浩 张凤鸣388
SEED格式地震数据的快速转换软件&王秀娟 和跃时 武利华393
CDSN台实时监视数字波形&和跃时 孟宪森 孙文斌398
黑龙江省数字化区域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组成与管理维护&周浩 马坤 吴宝峰等403
国家数字地震台数据自动备份软件&马宝君 赵谊 闫峰等410
数字化区域地震前兆台网AFTS系统设计开发&周浩414
地震波走时表及体波量规函数在软件设计中的使用方法&和跃时 孙文斌 孟宪森421
ORACLE高级队列在地震前兆数据传输中的应用研究&石伟 刘治 徐宏韬426
深源地震处理软件开发&郑辉 常征 杨文东432
第七部分 1986年德都地震437
德都地震孕育及活动特征&张凤鸣 李刚 赵谊 李登恒 陈晓英437
德都地震地下水异常特征&许学礼 谷森林 刘宝恒445
1986年德都地震影响场及地震地质条件初步分析&郭德明449
德都地震回顾&王泽成459
1986年德都四次中强地震地下水异常&许学礼 郭德明 刘宝恒462
1986年2月9日、3月1日、8月16日黑龙江省德都5.0,5.4,5.5级地震震群&陈兆英 张凤鸣 陆永发 陈晓英468
绥化台地电阻率异常与龙镇震群&陆永发481
德都地震前湾1井水位的四步段映震异常及其预报意义&丁成儒487
黑龙江省德都地震发生前后依安102井水位异常及其分析&丁成儒492
黑龙江省1986年德都中强地震震源参数&张凤鸣 伊福兰498
1986年德都中强震群地震活动性再研究&许晓燕 张凤鸣 孟宪森 姜锦华502
第八部分 应急、减灾、管理、综合507
1986年德都地震后地震误传事件的社会影响及初步剖析&仇兆和507
对2000年黑龙江省地震科技工作发展战略的初探&朱景春510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与减灾战略初探&朱景春 屈云升 杜国林514
谈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地震信息&吴秀兰519
黑龙江省地震局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王杰521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成因及规律的探讨&杜国林 韦庆海524
赴美国参加应急救援培训的几点感受和建议&张莹530
进一步加强台站建设的几点思考&郑继烈532
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郑继烈536
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提高应急救援工作能力&张莹540
加强“三网一员”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张锡杰 方永祥544
科技管理工作如何与科技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考&李刚547
第九部分 科技论文(摘要)551
一种拾震器的简易防潮法&仇兆和551
一种适用于单台大震速报的微型计算机程序设计&钱英551
齐齐哈尔地震“窗口”的频度变化特征及预报效能&黄忠仁552
DZP—1型地磁三分向磁变仪自动控制配电盘的研制&马宝利 曲家志552
我国火山监测研究的思路&任锦章552
当今世界火山监测研究最新成果及其借鉴&赵谊553
火山地震的概念和一般特征——国外火山监测研究的进展(一)&任锦章 赵谊553
地震谣传的诱发原因、演变特征及平息对策&韩振海 仇兆和553
大兴安岭北部苏联境内爆破与地震的研究&孟宪森554
黑龙江省地震构造&郭德明 徐好民 袁清凯554
试论地震台站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韩振海 孙文斌 仇兆和554
动物的习性及环境影响&许学礼 宋兴甲 刘纯连555
黑龙江省中强震的周期性特征及中长期预报效能&黄忠仁555
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赵谊 冯德益556
黑龙江省台网台基与震级测定差异&孟宪森556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陈洪洲 任锦章 徐亚勤556
东北地区浅源中强震及深震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孟宪森 朱景春 孙文斌 许学礼 李登恒557
新托尔巴奇克火山研究综述&陈洪洲 任锦章 王杰557
五大连池火山与冷泉&吕宗文 孙盛杰558
我国火山灾害评估中的问题初探&潘玉林558
周期—频度谱方法在大庆台网数字化地震记录分析中的应用&孟宪森 关玉辉 朱玉文 潘国忱 魏晓红 姜永忱558
大庆台网震级测定偏差研究&孟宪森 朱玉文 关玉辉 姜永忱 魏晓红 潘国忱559
论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五大连池近代火山研究的借鉴意义&陈洪洲 任锦章559
五大连池火山区土氡分布持征与断裂关系的初探&孙如波559
五大连池火山群新期火山渣丘成因的探讨&潘玉林 杨森林560
地震分析应用软件包&和跃时 孙文斌560
地震学预报方法在博克图5.6级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孟宪森 关玉辉560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探讨&陈洪洲 任锦章 曲家志561
黑河台记录爆破与地震的识别&戴昕志 关玉辉 张亚江 孟宪森561
ARS软件滤波器在CDSN台站中的扩展应用&和跃时561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的临震信息浅析&王凤贤 李波 佟艳英 王玉先562
地震数据处理中SHK和DBF格式文件互换技术&和跃时562
无线通讯服务软件&周皓562
依兰地堑盆地地震活动及其背景浅析&朱勇563
用VB语言实现地震动态演示&孟宪森 孙晓利563
从新发现的满文史料看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喷发过程与特征&陈洪洲 任锦章 吴雪娟563
CDSN台站典型震例数字地震图库的建立&和跃时 刘希玲 杨一飞564
鹤岗富力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张风鸣 许晓艳 张世忠 杨文东 张景生564
大庆台网记录地震震相滞后问题的研究&王凤贤 魏小虹 关玉辉 王玉先 杜伟 袁卫红564
五大连池火山危险性分析&赵谊 邹卫东 周皓565
数字地震台操作分析工具——DIMAS软件包简介&和跃时 王秀娟565
用VB语言实现地震观测资料格式转换&孟宪森 孙晓利 关玉辉566
NT Server4.0组网技术应用初探&周皓566
绥化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杜国林 于露 韦庆海566
黑龙江省地震前兆信息网络技术特征&周皓 孙文彬 毕良仁 王维远567
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场址砂土液化评价与抗液化措施&杜国林 韦庆海 梁辉 薛仲新567
一架山火山考察&陈洪洲 关玉辉 戴昕志 孟宪森 王丽梅567
基于NT系统的FTP服务器的构建及安全访问控制策略的实施&周浩 张凤鸣 孙文斌 王祝华 王成志 孟宪森568
基于Exchange Server 5.0前兆网络邮件系统的建立&周浩 周华 盛宪昆 张凤鸣 王成志 孟宪森568
爱辉历史地震考&关玉辉 孟宪森 陈洪洲 王杰 戴昕志 杨成568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我国东北和华北块体地震活动&孟宪森 郑辉 姜锦华569
五大连池火山区地名考&陈洪洲 高峰 吴雪娟569
汪清7.2级深震与黑龙江省及其临近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分析&张凤鸣 许晓艳 胡滨生570
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观测记录&陈洪洲 吴雪娟570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计算震中方位角方法简介&和跃时570
火山空降碎屑灾害预测软件包的研制&赵谊 马宝君 施行觉571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的两次喷发活动&陈洪洲 刘永顺 高峰571
五大连池火山区地热显示及开发前景探讨&杨森林 潘震宇 潘玉林572
从历史记录看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陈洪洲 高峰 吴雪娟 孟宪森572
依兰—萝北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郭德明572
应用ADO技术设计开发基于地震前兆数据库查询系统&周浩573
ADSL宽带技术的实现——黑龙江省地震信息网的改造&周浩 金星 马坤 蒋昭琳573
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陈洪洲 余中元 许晓艳 陶汝朋 高峰573
开原—赤峰断裂两侧地震序列活动差异&孟宪森 关玉辉 姜锦华574
ORACLE高级队列技术在地震目录数据传输中的应用&石伟 刘治574
IASPEI91实用震相走时表及计算方法&和跃时 孙文斌574
镜泊湖全新世火山研究成果概述&陈洪洲 樊棋诚 高峰 孙谦575
CDSN台站的大震报警软件&和跃时 孙文斌 孟宪森575
应用震源机制解分析依兰—伊通地堑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张凤鸣 许晓艳 刘铁军 张世忠 孙文彬576
实时波形数据断记的解决办法&马宝君 赵谊576
数字地震台站地震分析软件的研制&和跃时 孙文斌 崔东源576
依兰—伊通地堑断裂北段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探讨&郑照福 于恩影577
NCDSN台站地震监测系统实时监视软件&马宝君 赵谊 崔东源 马莉 李云龙577
林甸5.1级地震与延寿地震台竖直摆倾斜异常&李继业 胡滨生 郑照福577
林甸5.1级地震及震后趋势判断&袁卫红 魏小虹 孟宪森578
应用小波变换提取林甸5.1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信息&石伟578
前兆异常与地震预测的一点思考&孟宪森 常征 郑辉578
第十部分 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579
场地条件对输入地震动的影响&贺传松579
五大连池火山危险性分析&赵谊580
五大连池火山构造地震研究&许晓艳580
火山危险性和空降碎屑灾害的研究&赵谊581
基于共同作用理论的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优化设计的研究&韦庆海582
基于Oracle高级队列的地震前兆数据传输的研究与实现&石伟583
火山活动对环境影响与环境保护对策的研究&赵谊585
编后语586
热门推荐
- 1305597.html
- 3893841.html
- 2425451.html
- 2052328.html
- 1676828.html
- 3576307.html
- 900475.html
- 1175362.html
- 983220.html
- 1013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2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5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3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4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1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4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