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解释 良法善治的新机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律解释 良法善治的新机制
  • 刘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91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法律解释-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解释 良法善治的新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良法善治需要构建新的法律解释制度1

一、从两个经典案例的比较说起1

二、良法善治与法律解释3

三、良法善治的“中国式”困境11

(一)法条主义、法律工具主义和法律浪漫主义的三重困惑12

(二)对矫正“恶法”缺乏制度性安排16

(三)法律解释学在中国的现实悲哀18

四、新的法律解释制度构建之当代中国意义20

(一)以适度的法律能动性克服法条主义的僵化21

(二)以方法论实现法律目的、价值、原则的“落地”22

(三)建构连接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制度性桥梁22

(四)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供相适应的法治方式23

(五)实现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23

上篇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理27

第一章 对法律解释的解释27

一、从“解释法律”到“法律解释”27

二、法律解释的内涵31

(一)规则解释——说明法律36

(二)描述性解释——理解法律38

(三)裁量性解释——发现法律39

三、法律解释的属性:徘徊在主观说与客观说之间40

四、法律解释的功能:从一般到个别的转换45

五、与法律解释相关的概念辨析46

(一)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46

(二)法律解释与法律事实49

(三)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51

第二章 法律解释的历史观察53

一、法律解释的前世今生53

(一)主权者的命令54

(二)立法者意志56

(三)社会学的加入59

(四)发现解释者61

(五)小结65

二、原意主义或是能动主义67

三、迈向第三道路71

第三章 法律解释的原则78

一、确定性原则78

二、客观性原则81

三、妥当性原则85

四、循环性原则88

五、一般优于个别原则90

六、法治反对解释原则93

第四章 法律解释的要素95

一、法律解释的主体95

(一)立法机关98

(二)行政机关100

(三)司法机关100

二、法律解释的对象101

(一)法律概念103

(二)法律规则106

(三)法律标准109

(四)法律原则111

三、法律解释的材料115

(一)正义标准118

(二)理性和思考事物本质120

(三)个别衡平121

(四)公共政策123

(五)社会道德信念124

(六)习惯法125

(七)法律学说127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129

(一)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与论理解释130

(二)需要排除的几种“法律解释”132

中篇 法律解释的主要技术139

第五章 前提:设计法律解释的规则139

一、要不要解释规则139

二、如何设计解释规则142

第六章 文义解释146

一、语义因素149

(一)普通语义151

(二)专门语义155

二、原旨因素157

三、想象性重构162

四、文义解释的相关规则164

第七章 体系解释165

一、法意因素169

二、目的因素174

三、逻辑因素181

(一)上下文的逻辑一致性182

(二)同一法律部门的概念同一律183

(三)反面推定185

(四)反类比推理186

(五)黄金规则188

(六)逻辑因素与语义因素相冲突的裁定规则188

第八章 论理解释189

一、自然正义原则193

二、尊重常识与常理196

三、利益衡量198

四、个别衡平204

五、比例原则206

六、成本-效益分析207

七、公序良俗判断209

八、社会学尺度213

第九章 立法解释215

一、我国立法解释制度考察215

(一)法律解释主体216

(二)法律解释权的配置216

(三)《解释决议》的不足之处217

(四)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218

(五)制度改进路径219

二、立法解释的基本操作规范219

三、法定解释:同一位阶的法律冲突裁定221

四、宪法解释问题224

第十章 实施性解释之行政解释227

一、行政解释的性质227

二、行政解释的指向228

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制度评估231

四、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关系234

第十一章 实施性解释之司法解释237

一、司法克制还是司法能动238

二、从法律规范到审判规范246

三、司法解释的独断性249

下篇 中外经典案例与评析255

【经典案例之一】语义解释:“欠”和“借”的不同法律命运255

【经典案例之二】语义解释:手术治疗是否“成功”的法律认定257

【经典案例之三】历史解释:从“普莱西诉弗格森案”到“布朗诉教育董事会案”259

【经典案例之四】原意解释:美国“圣三一教堂诉合众国案”262

【经典案例之五】想象性重构:任何人都不能从自己的过错中获利264

【经典案例之六】法意解释:美国“斯密斯诉合众国案”267

【经典案例之七】目的解释:美国“阿尔法塞尔诉伍德沃德案”269

【经典案例之八】逻辑解释:黄海波嫖娼案270

【经典案例之九】反面推理:药物过敏是否属于意外伤害?272

【经典案例之十】自然正义原则:战后联邦德国对纳粹统治期间刑事犯的审判案274

【经典案例之十一】尊重常识:美国“罗伊诉韦德案”276

【经典案例之十二】尊重常理:郑州“保姆偷天价手机案”278

【经典案例之十三】利益衡量:印度街头小贩的从业权与城管的公共秩序维护之争279

【经典案例之十四】个别衡平:许霆“盗窃金融机构案”282

【经典案例之十五】比例法则:延安警察收缴黄碟案284

【经典案例之十六】尊重习俗:日本邻人诉讼案285

【经典案例之十七】公序良俗判断:婚礼撞丧案287

【经典案例之十八】社会学尺度:火车命案的赔偿标准之争289

【经典案例之十九】考虑相关因素:的哥司机为救孕妇连闯红灯案291

【经典案例之二十】不确定的法律概念:重庆“最牛钉子户案”292

【经典案例之二十一】司法克制还是能动:从日本“苫米地案”到美国“贝克诉卡尔案”293

【经典案例之二十二】司法能动之边界:法官帮被告“炒股”还债296

【经典案例之二十三】司法解释独断性:彭宇案297

结语 呼唤有一部《法律解释法》诞生299

参考书目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