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与中医对话 黄帝内经 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认知与中医对话 黄帝内经 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 赵丽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83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认知与中医对话 黄帝内经 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选题缘由与结构3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6

第二篇 一词多义的研究概述11

第一章 一词多义的传统研究11

第一节 语义学创立初期12

第二节 历史语义学阶段13

第三节 结构语义学阶段14

第四节 生成语义学阶段16

第二章 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18

第一节 词的产生与发展18

第二节 一词多义的必然性与普遍性20

第三节 词义与认知23

第四节 认知语言学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27

第三章 结语33

第三篇 《黄帝内经》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37

第一章 《黄帝内经》的综述37

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社会价值37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语言魅力43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49

第一节 体验哲学49

第二节 中医学术体系的形成51

第三章 用什么体验54

第一节 心智的体验性54

第二节 中医溯源57

第三节 针、推起源58

第四节 四诊合参60

第四章 首先体验什么62

第一节 对人和空间的体验62

第二节 中医的“天人相应”63

第三节 中医发展的地域性差异66

第五章 主要如何体验68

第一节 认知的无意识性68

第二节 中医的“神悟”69

第三节 中医的“精气神”71

第四节 思维的隐喻性72

第五节 中医的“取象比类”74

第六章 语言的体验性与中医词语76

第一节 语言与体验76

第二节 “醫”与“中医”的内涵78

第七章 结语83

第四篇 《黄帝内经》多义词的原型范畴化研究87

第一章 范畴化与范畴87

第一节 范畴化过程与认知87

第二节 范畴的溯源88

第三节 经典范畴理论90

第二章 原型范畴理论93

第一节 家族相似性93

第二节 原型96

第三节 原型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98

第四节 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99

第三章 《黄帝内经》的例证剖析102

第一节 淫103

第二节 纪107

第三节 故114

第四节 宗116

第五节 度120

第六节 救123

第七节 厥126

第八节 息129

第九节 经132

第十节 期138

第四章 结语142

第五篇 《黄帝内经》多义词的隐喻与转喻化研究147

第一章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147

第一节 隐喻与转喻的性质界定147

第二节 隐喻与转喻的生成机制152

第三节 隐喻与转喻之间的关系155

第四节 隐喻和转喻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157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隐喻例证剖析159

第一节 中医本体隐喻的形成159

第二节 物理相似性的隐喻160

第三节 心理相似性的隐喻177

第四节 容器隐喻182

第三章 《黄帝内经》的转喻例证剖析186

第一节 转喻的分类186

第二节 整体与部分187

第三节 范畴与成员189

第四节 特征与实体191

第五节 因果转喻192

第六节 行为转喻194

第七节 方位转喻196

第八节 构成转喻198

第九节 容器转喻199

第十节 所属转喻201

第四章 结语203

第六篇 《黄帝内经》多义词的框架语义化研究209

第一章 框架语义理论的综述209

第一节 框架的界定209

第二节 框架语义学的性质211

第三节 框架语义理论的可操作性211

第四节 框架语义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212

第五节 《黄帝内经》基本概念的框架建构213

第二章 “精”的框架分析216

第一节 “精”的原型范畴及其延伸216

第二节 “精”的语义框架217

第三节 《黄帝内经》“精”的概念槽与填充项218

第四节 “精”的综合解读222

第三章 “气”的框架分析224

第一节 “气”的原型范畴及其延伸224

第二节 “气”的语义框架227

第三节 《黄帝内经》“气”的概念槽与填充项228

第四节 “气”的综合解读234

第四章 “神”的框架分析236

第一节 “神”的原型范畴及其延伸236

第二节 “神”的语义框架237

第三节 《黄帝内经》“神”的概念槽与填充项238

第四节 “神”的综合解读242

第五章 “阴阳”的框架分析244

第一节 “阴阳”的原型范畴及其延伸244

第二节 “阴阳”的语义框架246

第三节 《黄帝内经》“阴阳”的概念槽与填充项247

第四节 “阴阳”的综合解读251

第六章 结语252

第七篇 一词多义认知研究的整合与启示257

第一章 一词多义认知研究的整合257

第二章 一词多义认知研究的启示260

第一节 对于人类认知特征的启示260

第二节 对于语言研究的启示261

第三章 结语262

第八篇 总结265

第一章 内容综述及研究价值265

第二章 研究的局限性与可拓展的空间270

参考文献272

后记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