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第3辑 第3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虞和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753477124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25页
- 文件大小:247MB
- 文件页数:7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第3辑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曾国藩档1
第一卷 曾国藩收存各方信函(同治三年至七年)1
杨岳斌致宫保爵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七月十八日)1
沈葆桢稟曾国藩文(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二日)4
沈葆桢稟曾国藩文(咸丰八年七月二十四日)6
沈葆桢稟曾国藩文(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九日)9
沈葆桢致宫保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二年八月初八日)10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八月初三日)12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八月十五日)14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四年三月初三日)16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四年八月十一日)18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四年五月二十六日)20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六日)22
乔松年致宫保侯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五年正月十二日)24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五年正月十四日)26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五年八月十五日)28
乔松年致佚名函(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二日)30
乔松年致宫保侯中堂(曾国藩)函(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32
乔松年致宫保爵相大人(曾国藩)函(同治七年二月二十三日)35
乔松年致月槎大人函37
乔松年致佚名函(同治三年六月十三日)39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五月十八日)41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七月十八日)43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八月初八日)47
乔松年致曾国藩函(同治三年八月初八日)49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八月初三日)52
乔松年致中堂(曾国藩)函二件(同治三年十一月初七日)55
福建邵武府光泽县知县陈源豫稟钦帅宫太保侯爷中堂(曾国藩)文(同治三年十月十八日)60
源豫(陈源豫)稟曾国藩文(同治元年九月初六日)68
程桓生致少岩(王延长)函69
程桓生致少岩(王延长)函72
程桓生致少岩(王延长)函74
孙衣言致豫轩函(同治十三年正月初十日)76
任兰生致豫轩函78
萧韶致芑堂(张富年)函80
柯筠生致少崖函82
刘松山致少岩(王延长)函86
陈乔枞致少崖函88
吕贤举致少岩(王延长)函91
李寅清致少岩(王延长)函(三月初一日)94
张声远致佚名函98
卫荣光致屺堂(张富年)函101
卫荣光致屺堂(张富年)函103
杨岳斌致宫保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二年九月初六日)105
杨岳斌致宫保中堂(曾国藩)函(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八日)108
俞廉三档111
第一卷 曾国荃致俞廉三(逸仙)函111
曾国荃致逸仙仁友大人函111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115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正月初七日)118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122
曾国荃致逸仙仁弟大人函(十二月初十日)125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七月初八日)127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130
曾国荃致逸仙仁友大人函133
曾国荃致逸仙仁弟大人函136
曾国荃致逸仙仁友大人函(二月十六日)139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正月二十九日)143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146
曾国荃致逸仙仁弟大人函(七月初七日)149
曾国荃致逸仙仁弟大人函(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九日)152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十一月初八日)155
曾国荃致逸仙贤友大人函158
第二卷 各方致俞廉三(逸仙、廙轩)函札161
蒋凝学致逸仙贤棣大人函161
俞鸿庆致廙帅(俞廉三)老伯大人函二件(四月二十一日)164
周嵩年致廙轩老伯大人函169
赵炳麟致佚名函171
刘恩溥致廙轩仁兄大人函173
傅锺致逸仙贤甥函175
某舅致逸仙贤甥函(冬月十九日)179
陈曾霖致姑父大人(俞廉三)函181
属吏蔡启盛致俞廉三函(先谷雨日)186
属吏蔡启盛致俞廉三函(先大寒八日)189
寿南稟俞廉三文191
亮熙稟俞廉三文二件198
继良(陈继良)稟俞廉三文二件201
起凤(孟起凤)稟佚名文206
佚名稟俞廉三文残件209
瀛稟俞廉三文残件211
廖寿丰致廙轩仁兄大人函213
陈济清致廙轩函215
金蓉镜致廙轩函并又及217
署道匡稟佚名文221
署太原府知府廷燮(吴廷燮)稟俞廉三文224
景福(郑景福)致俞廉三函229
张树声致逸仙仁弟大人函(初八日)234
知府恒稟俞廉三文237
佚名致逸仙尊兄先生大人函(重阳后一日)240
兆桐稟佚名文(七月初七日)242
谢宗诚稟佚名文(正月二十一日)243
赵宜琛稟佚名文(六月二十七日)246
第三卷 各方致俞廉三(廙轩)函札247
家逑(陈家逑)稟佚名文(二十六日)247
笃恭稟俞廉三文(初十日)248
佚名致廙轩中丞函(十三日)249
天麟(周天麟)致俞廉三函(十月二十二日)251
佚名信函255
张汝梅致廙帅(俞廉三)函(小阳八日)257
承祖稟佚名文261
承藻稟俞廉三文269
承藻稟俞廉三文272
承祖稟俞廉三文275
承祖稟俞廉三文(七月十一日)282
承祖稟俞廉三文二件288
曾国荃档301
第一卷 曾国荃收各处来电(光绪十年六月)301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01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01
接津关道盛(盛宣怀)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01
接江阴武毅军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03
接福州善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03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04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八日)304
接天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八日)305
接吴淞成谋(李成谋)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八日)305
接南京督署纶(张佩纶)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06
接南京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07
接广州洞(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07
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07
接天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08
接福州璟(何璟)纶(张佩纶)善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08
接天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08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309
接广州洞(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310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10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10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11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11
接两广总督张(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12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12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12
接天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14
接苏抚卫(卫荣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15
接广州电局声(张树声)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六日)315
接吴淞炮台德庆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315
接天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316
接江西抚台潘(潘霨)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16
接吴淞炮台德庆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17
接广东洞(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17
接天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17
接福州纶(张佩纶)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19
接福州纶(张佩纶)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19
接厦门汉(彭楚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20
接张运司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20
接福州纶(张佩纶)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20
接刘爵帅(刘铭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20
接厦门汉(彭楚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21
接福州璟(何璟)栋(张兆栋)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21
接福州璟(何璟)纶(张佩纶)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22
接广东洞(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22
接江宁藩台煌(蔡乃煌)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22
接福州璟(何璟)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323
接福州善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23
接吴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24
接福州善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24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24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25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325
接福州璋(何如璋)纶(张佩纶)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326
接广东壶(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327
接吴淞德庆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27
接福州璟(何璟)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27
接广东洞(张之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28
接厦门省三(刘铭传)汉(彭楚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28
接吴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四日)329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29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30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30
接天津鸿(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31
接江宁藩台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32
接江西抚台潘(潘霨)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32
接镇江道陈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32
接镇江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33
接厦门楚汉(彭楚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33
接江阴湜春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33
接镇江道陈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34
接江西抚台潘(潘霨)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4
接镇江道陈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4
接江阴春湜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5
接淮运司(富年)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5
接厦门楚汉(彭楚汉)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5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八日)336
接福州璟(何璟)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八日)337
接法京李丹崖(李凤苞)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37
接李中堂(李鸿章)寄陈钦差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7
接天津鸿(李鸿章)寄陈钦差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38
接李中堂(李鸿章)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九日)338
接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六月三十日)339
第二卷 曾国荃致各处电(光绪十年六月)341
致总署并北洋大臣李(李鸿章)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341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八日)341
致法京李星使(李凤苞)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八日)342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42
致总署李中堂(李鸿章)广东福建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42
致法京李丹崖星使(李凤苞)电(光绪十年六月初九日)343
致总署并李中堂(李鸿章)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43
致法京李丹崖星使(李凤苞)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43
致福州钦差张(张佩纶)何(何璟)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44
致总署北洋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44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44
致福州钦差张(张佩纶)何(何璟)电(光绪十年六月初十日)345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345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345
致福州钦差张(张佩纶)何(何璟)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346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346
致两广总督张(张之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47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47
致总署代奏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47
致总署暨李中堂(李鸿章)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48
致福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二日)350
致总署李中堂(李鸿章)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50
致江宁藩台广州督署福州军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50
致安徽藩台卢(卢士杰)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51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51
致福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51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三日)352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四日)353
致总署北洋广督张(张之洞)闽钦差张(张佩纶)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53
致江阴张军门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53
致总署李中堂(李鸿章)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53
致苏抚卫(卫荣光)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354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六日)354
致吴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七日)355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七日)355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356
致李中堂并福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356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357
致广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359
致厦门彭军门(彭楚汉)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59
致九江抚台潘(潘霨)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59
致粤督张(张之洞)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59
致扬州张运司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360
致李中堂(李鸿章)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0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1
致福州张钦差(张佩纶)转寄台湾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1
致本署文案葛江宁将军姚等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2
致厦门彭军门(彭楚汉)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2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3
致闽督何(何璟)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3
致福州船政大臣何(何如璋)会办大臣张(张佩纶)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日)364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4
致粤督张(张之洞)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4
致江宁藩台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5
致福州何(何璟)穆(穆图善)张(张佩纶)张(张兆栋)何(何如璋)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5
致厦门彭军门(彭楚汉)转寄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5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6
致闽督何(何璟)广督张(张之洞)等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366
致厦门彭军门(彭楚汉)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367
致吴淞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368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68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69
致总署北洋何小帅(何璟)张香帅(张之洞)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369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四日)370
致何小帅(何璟)张幼帅(张之洞)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70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71
致镇江易刘锺三统领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74
致常镇道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75
江阴陈张二统领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75
致厦门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五日)375
致福州制台何(何璟)抚台张(张兆栋)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76
复江西抚台潘(潘霨)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76
致福州制台何(何璟)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76
致镇江道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77
致江宁行台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77
致江西抚台(潘霨)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77
致闽督何(何璟)闽抚张(张兆栋)厦门彭(彭楚汉)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78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78
致闽督(何璟)闽抚(张兆栋)厦门彭提台(彭楚汉)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78
致淮运司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79
致闽督(何璟)闽抚(张兆栋)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七日)379
致吴淞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八日)379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八日)380
致总署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八日)380
致粤督张(张之洞)闽钦差张(张兆栋)何(何璟)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日)381
第三卷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等信函抄件(光绪十一年至十二年)38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8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8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87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88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389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39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92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39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94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96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398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0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0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02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02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05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06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07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1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1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16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17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17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18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2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2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22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2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2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27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27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29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3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32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3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34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3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37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38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39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4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4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42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4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44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4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47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49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50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5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52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54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5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56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57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58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6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0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2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3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7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8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9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69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71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71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72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74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74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75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77
曾国荃复李中堂(李鸿章)函477
曾国荃致李中堂(李鸿章)函478
曾国荃复漕督吴健帅(吴元炳)函480
曾国荃复川督丁稚帅(丁宝桢)函480
曾国荃致粤海关监督海赞廷函481
曾国荃复云贵督岑彦帅(岑毓英)函483
曾国荃复苏抚静帅(卫荣光)函485
曾国荃复闽抚刘省帅(刘铭传)函487
曾国荃复闽抚刘省帅(刘铭传)函488
曾国荃复福建水师提督彭(彭楚汉)函489
曾国荃复彭尚书雪帅(彭玉麟)函490
曾国荃复闽浙督杨石帅(杨昌浚)函491
曾国荃复徐大理寿衡(徐树铭)函492
曾国荃复安徽学使贵(贵恒)函493
曾国荃致卫中丞静帅(卫荣光)函494
曾国荃复前广西抚潘琴轩(潘鼎新)函494
曾国荃复前湖南藩司龚蔼人(龚易图)函495
曾国荃复刘星使芝田(刘瑞芬)函496
曾国荃致刚中丞良帅(刚毅)函497
曾国荃复皖藩阿啸山(阿克达春)函498
曾国荃复苏抚崧镇帅(崧骏)函499
曾国荃复郭侍郎筠叟(郭嵩焘)函500
曾国荃复船政大臣裴樾帅(裴荫森)函501
曾国荃致孙蕖田先生函501
曾国荃致湖南藩台孙谷庭函503
曾国荃复分部主事沈爱苍(沈瑜庆)函505
曾国荃复李观察孟仙(李经楞)函506
曾国荃复前署河南开归陈许道李子木(李正荣)函507
曾国荃复郭侍郎筠叟(郭嵩焘)函508
曾国荃复苏抚崧镇帅(崧骏)函510
曾国荃致陕甘督谭文帅(谭锺麟)函511
曾国荃复云贵督岑彦帅(岑毓英)函513
曾国荃复巡抚衔督办云南矿务唐鄂帅(唐炯)函514
曾国荃复郭侍郎筠叟(郭嵩焘)函515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16
第四卷 曾国荃致各方函(光绪十年至十四年)519
曾国荃复张星使樵野(张荫桓)函519
曾国荃复李勉林函521
曾国荃复按察使衔新授台湾道唐景崧函522
曾国荃复沈京兆仲复(沈秉成)函523
曾国荃复皖抚吴健帅(吴元炳)函524
曾国荃复张星使樵野(张荫桓)函526
曾国荃复杨宫保厚帅(杨岳斌)函527
曾国荃致安抚吴健帅(吴元炳)函528
曾国荃复长江李军门与吾(李成谋)函530
曾国荃致东河督成中帅(成孚)漕督崧镇帅(崧骏)函531
曾国荃致彭尚书雪帅(彭玉麟)函533
曾国荃复国子监司业前任云南学政丁丽笙(丁立干)函534
曾国荃复李军门与吾(李成谋)函535
曾国荃复黔抚潘伟帅(潘霨)函538
曾国荃复江苏学政王逸吾(益吾,王先谦)函539
曾国荃复王观察定安函540
曾国荃复前两淮运司洪琴西(洪汝奎)函542
曾国荃复前山西藩司林颖叔(林寿图)函543
曾国荃复曹督卢艺帅(卢士杰)函544
曾国荃复湖广督裕寿帅(裕禄)函545
曾国荃致四川总督刘仲帅(刘秉璋)函546
曾国荃复陕西抚叶冠卿(叶伯英)函548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49
曾国荃复西抚李(李秉衡)函551
曾国荃复川督刘仲帅(刘秉璋)函552
曾国荃复黔抚潘伟帅(潘霨)函553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二件555
曾国荃致云贵督岑彦帅(岑毓英)函559
曾国荃致彭尚书雪帅(彭玉麟)函561
曾国荃致裕制军寿帅(裕禄)函563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63
曾国荃复东河督成中帅(成孚)函566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67
曾国荃致浙抚卫静帅(卫荣光)江西抚德晓帅(德馨)函569
曾国荃复彭军门纪南(彭楚汉)函571
曾国荃复船政大臣裴樾帅(裴荫森)函572
曾国荃致皖藩司阿啸山(阿克达春)西藩司李宪之(李嘉乐)函573
曾国荃复朱克敬函574
曾国荃致河南抚倪豹帅(倪文蔚)函575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76
曾国荃复织造局函578
曾国荃致湖广督裕寿帅(裕禄)函580
曾国荃复长都护乐初(长善)函582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83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83
曾国荃复前浙江按察使陈右铭(陈宝箴)函585
曾国荃复卞颂帅(卞宝第)函586
曾国荃复湖南永州镇韩荩之(韩晋昌)函588
曾国荃复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89
曾国荃复淮关监督效述堂函590
曾国荃致皖抚陈六帅(陈彝)函592
曾国荃复淮关监督效述堂函593
曾国荃复淮关监督效述堂函594
曾国荃复办理皖北赈抚事宜钱道小岚函598
曾国荃复前刑部尚书镶红旗蒙古都统荣仲华(荣禄)函599
曾国荃复漕督崧(崧骏)函601
曾国荃复长江李军门(李成谋)函603
曾国荃致吴镇安康函604
曾国荃复船政大臣裴樾帅(裴荫森)函608
曾国荃复张中丞朗斋(张曜)函610
曾国荃复安抚吴(吴元炳)函612
曾国荃复黔抚潘(潘霨)函613
曾国荃致护皖抚张(张端卿)署皖藩阿(阿克达春)函617
曾国荃复江苏学政王益吾(王先谦)函619
曾国荃致台湾抚台刘(刘铭传)函621
曾国荃致皖抚阿(阿克达春)函623
曾国荃复漕督卢艺帅(卢士杰)函625
曾国荃复河南抚边中帅(边宝泉)东河督成润帅(成孚)函627
曾国荃致山西巡抚刚毅函629
曾国荃复护理安徽巡抚阿啸山(阿克达春)函630
曾国荃复长江提督李与吾(李成谋)函633
曾国荃复漕督卢艺帅(卢士杰)函634
曾国荃致托都统子明(托伦布)函638
曾国荃复彭尚书(彭玉麟)函641
曾国荃复浙抚卫静帅(卫荣光)函643
曾国荃致皖抚陈六帅(陈彝)皖藩阿啸山(阿克达春)函644
曾国荃复郭侍郎(郭嵩焘)函646
曾国荃致云贵督岑(岑毓英)函649
曾国荃复鲍祖龄函650
曾国荃复郭侍郎筠叟(郭嵩焘)函651
曾国荃致闽浙总督杨(杨昌浚)浙江提督欧阳(欧阳利见)船政大臣裴(裴荫森)函653
曾国荃致湖广督裕寿帅(裕禄)函655
曾国荃致皖抚陈(陈彝)函657
曾国荃复伊立布函658
曾国荃复漕督李筱帅(李瀚章)函659
杨秉璋档661
第一卷 清芬世守661
杨秉璋贺寿诗661
杨秉璋送母亲诗《武城舟次重阳》663
杨秉璋诗《舟行忆家》底稿(同治七年秋月)665
杨秉璋诗《舟泊里门》668
杨秉璋送岂老诗(七月二十四日)669
杨秉璋诗《皇上十二日祈雪于大高殿是夜得雪越一日大雪诗以志喜》670
杨秉璋诗《高邮舟次八月朔始食蟹》671
杨秉璋赠芾若诗《舟中寄怀》672
杨秉璋赠少庄先生诗674
杨秉璋诗稿675
杨秉璋再寄少庄先生诗679
杨秉璋诗《下邳舟次中秋对月》三首681
杨秉璋寄芾若先生诗(七月二十五日)683
杨秉璋诗《东风渡江》684
礼南(杨秉璋)诗《舟行忆家》抄件(同治七年秋月)685
杨秉璋诗《吟诗消夏》689
杨秉璋诗《晚风》689
杨秉璋诗《夏雨》690
杨秉璋诗《清明游虎阜联句》691
杨秉璋诗《早发南阳湖》693
杨秉璋致舅父舅母函并再稟(七夕)695
杨秉璋致舅父舅母函(十一月十一日)698
杨秉璋诗《舟行忆杭州亲友》700
杨秉璋档存葆钧致珠楞璧楞玉楞三位先生函(五月十七日)702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许南友亲家赠龙泉剑》705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送灶》705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接灶》706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除夕》706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元旦》707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迎春》708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次金慈生别驾》708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有感》709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新年久雨》709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春郊远眺》710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遣怀》711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中秋聚饮》712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古柏》713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秋思》715
杨秉璋档存玉隐(伯新)诗《阶前盆供红鸡冠花》717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红鸡冠花》抄件718
杨秉璋档存伯新诗《渔》、《樵》、《耕》、《读》四首719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秋海棠》721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步里斗中秋》721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秋棹》722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秋棹》底稿723
杨秉璋档存萼陀罗花馆主人(伯新)诗《秋海棠》底稿724
杨秉璋档存许兆椿诗725
热门推荐
- 967409.html
- 779293.html
- 1346378.html
- 1782779.html
- 3533592.html
- 209127.html
- 481712.html
- 3629116.html
- 2349088.html
- 3830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2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4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7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7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