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丰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0262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研究-中国-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1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国家概念与国家实体6
一、古今国家概念比较之一:王权国家论与主权国家论7
二、古今国家概念比较之二:天下国家论与民族国家论16
三、关于中国古代国家实体的争鸣与界定28
第三节 围绕中国古代有无国家认同的学术讨论39
第四节 相关研究成果与本文研究主旨、研究资料48
第一章 先秦两汉以来的国家理论与国家认同状况60
第一节 先秦两汉以来的国家理论60
一、“德治”为核心的天命论62
二、“夷卑夏尊”为基调的民族观65
三、“大一统”论67
四、正统观的形成与演变70
第二节 先秦两汉以来的国家认同状况72
第二章 围绕两晋王朝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模式77
第一节 西晋王朝统治前期的国家认同状况79
一、原曹魏、蜀汉政治势力对西晋王朝的认同状况80
二、原孙吴政治势力及边疆少数民族对西晋王朝的认同状况82
第二节 西晋王朝统治后期与东晋王朝的国家认同状况90
一、两晋之际北方汉族流民的拥晋意识91
二、两晋时期北方汉人的拥晋意识104
三、两晋时期北方胡人的拥晋意识122
第三节 两晋王朝国家认同状况评析132
第三章 围绕石赵政权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民族意识的认同模式140
第一节 石赵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142
一、石赵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家世、经历、素养与个性142
二、石赵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145
第二节 北方各族对石赵政权的认同状况154
一、北方胡人对石赵政权的认同状况155
二、北方汉人对石赵政权的认同状况161
第三节 石赵政权的建国理念与国家认同状况评析164
第四章 围绕前秦政权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地域的认同模式168
第一节 前秦统治集团核心人员构成特色、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169
一、前秦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构成特色169
二、前秦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173
第二节 北方各族对前秦政权的认同状况183
一、关陇地域群体对前秦政权的认同状况183
二、从慕容氏的复国运动看关东地域群体对前秦政权的认同状况188
三、姚氏集团对前秦政权认同状况的特别考察199
第三节 前秦政权的建国理念与国家认同状况评析207
一、汉赵、石赵、前秦三个政权的建国理念、认同状况的历史比较207
二、前秦亡国原因探析216
第五章 围绕前燕政权的国家认同:一种基于共同政治信仰和政治利益的认同模式219
第一节 前燕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构成特色、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220
一、前燕统治集团核心成员的构成特色220
二、前燕统治集团核心人员的思想倾向与建国理念229
第二节 北方各族对前燕政权的认同状况243
一、前燕政权前期的认同状况244
二、前燕政权后期的认同状况254
第三节 前燕政权建国理念与国家认同状况评析267
第四节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状况的总结与说明271
第六章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形成因素的综合考察275
第一节 民族因素在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影响276
一、民族冲突与两晋时期的国家认同276
二、民族融合与两晋时期的国家认同280
三、民族发育程度与两晋时期的国家认同283
第二节 政治因素在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影响287
一、两晋时期国家政策比较之一:石赵的暴政与前秦的惠政288
二、两晋时期国家政策比较之二:赫连夏的暴政与北燕的德政291
第七章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强化途径的综合考察300
第一节 文化教育300
第二节 典型示范305
一、发生于不同政权之间的典型示范305
二、发生于政权内部的典型示范308
第三节 礼乐宣扬313
一、两晋王朝的礼乐活动314
二、两晋时期胡人所建政权的礼乐活动322
第四节 外交斗争327
第八章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的历史意义334
第一节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的理论贡献334
一、“德治”天命论的运用与发挥335
二、“夷夏之辨”民族观的渐变与突破338
三、“大一统”国家观的坚守与传承341
第二节 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状况的历史特征及其历史内涵344
一、多元化与有序性344
二、综合性与均质性347
三、多方位与多层次349
结论与启示353
主要参考文献361
后记368
热门推荐
- 1729748.html
- 654906.html
- 882837.html
- 2515986.html
- 2457702.html
- 2833235.html
- 2488108.html
- 1549224.html
- 1241197.html
- 2899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4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4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6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3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9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