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丁兆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04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成因1

第一节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总体状况1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大、富余比例高1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4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依然较大5

第二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主要原因11

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一般原因11

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特殊原因19

第二章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及其进展28

第一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四化同步”发展28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28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四化同步”发展创造条件31

第二节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展情况33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3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有效性及其前景38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42

第三节 “双重二元结构”及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52

一、“双重二元结构”的本质53

二、“双重二元结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55

第三章 国内外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60

第一节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60

一、刘易斯的“零值边际劳动生产率”说60

二、郭熙保的“地—劳比率变动”说62

三、张培刚的界定62

四、陈吉元的界定63

五、本研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63

第二节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65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65

二、人口增长过快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原因66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67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农村劳动力过剩68

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69

六、农村耕地渐进性缺失的影响69

七、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原因70

八、工业化战略偏差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70

九、农村资金不足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71

第三节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对策71

一、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基本模式72

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79

第四章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思路88

第一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88

一、坚持以减少农民为目的和落脚点89

二、坚持与推进城镇化相统一90

三、坚持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94

四、坚持转移方式的多样化97

第二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100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社会全局为着眼点10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创新转移模式为突破口104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三个提高”“三个创新”为基础106

第五章 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112

第一节 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112

一、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户籍制度112

二、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土地流转制度114

三、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支农制度117

第二节 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产业环境119

一、发展现代农业120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128

三、发展特色农业132

第三节 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发展134

一、乡镇企业的基本属性135

二、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136

三、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42

第六章 提升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146

第一节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146

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46

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路径选择150

第二节 提高农民劳动能力154

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155

二、提高农民身体素质163

第三节 提高农民社会地位168

一、农民社会地位不公的主要表现169

二、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的对策措施174

第七章 疏浚转移通道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182

第一节 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182

一、清除农民进城障碍,让农民进得来183

二、创造农民进城就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让农民留得住186

第二节 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93

一、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193

二、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202

三、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203

第八章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207

第一节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及其后果207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208

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后果210

第二节 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构建215

一、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215

二、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217

三、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障碍220

四、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措施222

参考文献229

后记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