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周至汉晋时期中国外来珠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周至汉晋时期中国外来珠饰研究
  • 赵德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052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首饰-考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周至汉晋时期中国外来珠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若干概念的界定和说明4

一、串珠、坠子与护符4

二、西周至汉晋时期7

三、“中”与“外”8

四、考古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8

第二节 珠饰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价值10

第三节 珠饰的分类和描述12

第四节 国内外珠饰发现与研究回顾14

一、国外珠饰发现和研究简况14

二、国内珠饰发现和研究简况23

第五节 相关理论方法的思考28

一、珠饰研究五要素28

二、类型学的运用32

三、出土环境的分析34

四、与理化分析的结合35

第六节 珠饰研究的难点35

第二章 西周至汉晋时期的外来珠饰38

第一节 费昂斯珠(Faience Beads)38

一、费昂斯的界定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38

二、中国费昂斯制品的发现和特征40

三、中国费昂斯珠与域外制品的可能联系44

第二节 钠钙玻璃珠(Soda Lime Silica Glass Beads)48

第三节 蜻蜓眼式玻璃珠(Compound Eye Beads)54

一、蜻蜓眼式玻璃珠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和初步流传55

二、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发现和类型56

三、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意匠渊源66

第四节 蚀花肉红石髓珠(Etched Carnelian Beads)76

一、蚀花肉红石髓珠的起源和传布77

二、中国蚀花肉红石髓珠的发现78

三、中国蚀花肉红石髓珠的类型及其与域外文化的联系85

第五节 印度—太平洋珠(Indo-Pacific Beads)92

一、印度—太平洋珠的定名及工艺特征92

二、印度—太平洋珠在中国的发现94

三、中国出土印度—太平洋珠的产地问题讨论97

第六节 琥珀珠(Amber Beads)101

一、先秦时期琥珀制品的发现101

二、汉晋时期琥珀珠饰的发现103

三、汉晋时期中国琥珀原料的来源108

第七节 多面金珠(Multifaceted Beads)111

第八节 壶形珠(Jug Beads)118

第九节 辟邪形珠(Lion Shape Beads)122

第十节 装金玻璃珠(Gilt Glass Beads)127

第十一节 其他珠饰种类133

一、人面纹珠(Face Beads)133

二、青金石珠(Lapis Lazuli Beads)135

三、人头坠子(Head Pendants)136

第三章 模仿与变异:珠饰反映的中国文化对外来事物的调适机制138

第一节 中外珠饰制造材料和使用传统的差异138

一、中外珠饰制造材料选择的差异138

二、中外珠饰使用传统的差异146

第二节 中国珠饰制造中对外来珠饰的模仿149

一、对外来珠饰材质的模仿引发的技术革新150

二、对外来珠饰形状和装饰的模仿153

第三节 外来珠饰进入中国后的变异162

一、外来珠饰与中原礼制传统的结合163

二、外来珠饰的财富意义169

三、外来珠饰作为其他器物的附属装饰171

第四节 珠饰反映的中国文化对外来事物的调适机制175

第四章 珠饰反映的西周至汉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179

第一节 西周至汉晋时期外来珠饰输入路线的变化179

一、各类外来珠饰进入中国的途径180

二、外来珠饰反映的中国对外交通路线的变化及多元格局的形成207

第二节 西周至汉晋时期外来珠饰输入动因及中介者的变化214

一、民族迁徙与珠饰的传播214

二、对外贸易中的珠饰215

第三节 珠饰反映的西周至汉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阶段222

一、西周时期223

二、春秋至西汉中期223

三、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224

四、魏晋时期224

结语226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26

二、本书的未尽之处及期望231

附表一 中国出土西周时期费昂斯珠一览表232

附表二 中国出土汉晋以前钠钙玻璃珠一览表237

附表三 中国考古发掘出土蜻蜓眼式玻璃珠一览表241

附表四 未发表图片资料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一览表257

附表五 中国出土汉代印度—太平洋珠一览表260

附表六 中国出土西汉时期琥珀制品一览表266

附表七 中国出土东汉时期琥珀珠饰一览表268

附表八 中国出土魏晋时期琥珀珠饰一览表275

附表九 中国出土西周至汉晋时期壶形珠一览表278

附表一○ 中国出土汉晋时期除琥珀外其他材质辟邪形珠一览表281

主要参考书目284

一、中文284

二、外文289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