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 石海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978750656896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外层空间-美俄关系-研究-1957~196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4

1.1.1 选题背景4

1.1.2 理论意义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视角10

1.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10

1.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14

1.2.3 前人已解决的问题及拓展方向17

1.2.4 科学政治学:本书的研究视角20

1.3 本书的研究资料、相关说明及创新点23

1.3.1 研究资料23

1.3.2 相关说明25

1.3.3 创新点29

第二章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美国外空政策变革31

2.1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前的美国外空政策32

2.1.1 “新面貌”: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的背景32

2.1.2 IGY:美国确立“和平利用外空”政策40

2.1.3 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意图及艾森豪威尔调整外空政策43

2.2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外空差距”争论46

2.2.1 《外空入门》:美国紧急应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46

2.2.2 国防动员办:建议成立总统科顾委54

2.2.3 “盖瑟报告”泄露: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升级58

2.3 “外空差距”争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65

2.3.1 NSC5814/1:“外空非竞赛化”政策逆转66

2.3.2 “科罗纳”计划:“外空非军事化”政策逆转71

2.3.3 艾森豪威尔对“外空差距”说的抵制及妥协76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党派政治81

3.1 肯尼迪VS艾森豪威尔: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的“外空差距”争论81

3.1.1 “新边疆”与“新面貌”的冲突82

3.1.2 “灵活反应”战略与“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冲突87

3.1.3 “军事安全观”与“综合安全观”的冲突94

3.2 国会VS艾森豪威尔:有关“外空差距”的委托调查报告99

3.2.1 国会委托华盛顿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调研报告101

3.2.2 国会委托美国经济及工业研究所的调研报告111

3.2.3 国会民主党议员对艾森豪威尔的批评125

3.3 肯尼迪VS尼克松:总统竞选中的“外空差距”争论131

3.3.1 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外空政策变革132

3.3.2 1960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的“外空差距”争论137

3.3.3 肯尼迪竞选总统的胜出及其外空政策168

第四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军种政治179

4.1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前各军种的外空项目180

4.1.1 国防部对陆海空导弹项目的分工181

4.1.2 陆军与海军的导弹项目之争183

4.1.3 空军的导弹及侦察卫星项目188

4.2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后“外空差距”争论中的军种利益192

4.2.1 陆军与空军的冲突194

4.2.2 国防部与参联会的冲突199

4.3 艾森豪威尔消除军种冲突与美国外空政策的转向202

4.3.1 成立ARPA与NASA203

4.3.2 出台《国防改组法》208

第五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国际政治213

5.1 苏联的政治宣传与美苏“外空差距”213

5.1.1 政治突袭: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强目的性214

5.1.2 社会主义胜利: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的政治宣传224

5.1.3 赫鲁晓夫对苏联“人造卫星”的宣传227

5.2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舆论反应与美苏“外空差距”231

5.2.1 毛泽东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的评论232

5.2.2 《人民日报》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的评论235

5.2.3 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媒体与苏联“人造卫星”事件238

5.3 美国及西方国家的舆论反应与美苏“外空差距”243

5.3.1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初西方媒体的部分报道244

5.3.2 1957—1960年西方国家公众对美苏“外空差距” 的态度256

第六章 结语:外空、象征政治及国家安全的建构性267

6.1 为军事科技研发辩护的国家安全269

6.2 国家安全:社会建构还是客观存在?271

6.3 外空:冷战时代的象征政治281

参考文献283

(一)美国相关部门解密档案283

(二)美国政府相关报告286

(三)美国智库相关报告288

(四)互联网相关电子文献290

(五)主要当事人物的回忆录、日记及传记291

(六)相关历史文件及资料汇编文献294

(七)英汉文研究著作295

(八)英汉文报刊文章304

(九)国内外相关学位论文311

(十)有关苏联“人造卫星”事件的音像资料312

(十一)挂历及邮票资料312

附录313

附录一 书中出现的英文人名及任职情况313

附录二 书中出现的核心词汇及缩略语333

附录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关外空政策的会议及议题342

附录四 本书主题所涉及的大事编年史344

附录五 肯尼迪与尼克松总统竞选的部分辩论词350

附录六 肯尼迪参议员于1958年8月14日在参议院有关外空政策听证会上的部分发言记录362

附录七 1945—1964年美国国防开支及其涨落情况371

附录八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及肯尼迪政府时期的主要官员374

附录九 艾森豪威尔政府紧急应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而发布的《外空入门》宣传手册部分内容378

附录十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人民日报》刊登的漫画388

附录十一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我国诗人的部分诗歌395

致谢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