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公正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忠民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395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道德社会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公正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公正社会1
一、我们需要一个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3
二、我们需要一个人人具有尊严的社会4
三、我们需要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5
四、我们需要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6
五、我们需要一个按贡献进行分配的社会7
六、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完善调剂功能的社会8
七、我们需要一个发达的公正社会9
专论1 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10
第一章 公正概述17
一、公正的依据17
(一)理念依据17
(二)现实依据22
(三)几点启示26
二、确定公正内容应遵循的原则27
三、公正的基本规则概述32
(一)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保证的规则32
(二)机会平等,亦即事前的规则33
(三)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规则34
(四)社会调剂,亦即社会调剂的规则35
四、同公正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36
(一)公正具体规则的整体性36
(二)公正具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37
(三)公正具体内容的实现时序39
(四)公正的规则与其实际兑现之间的差距41
专论2 公正的两个基本边界42
第二章 公正思想的演进历程47
一、古代思想家的探讨47
二、近代思想家的研究50
三、现当代思想家的研究52
专论3 从应然公正和实然公正的分离到二者的结合5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公正思想6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61
二、毛泽东的公正思想75
三、邓小平的公正思想88
专论4 应当将公正作为中国共产党最为重要的执政理念96
第四章 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102
一、公正与公平的区别102
二、公正与平等的差别107
三、启示111
专论5 宜以“公民”或“公众”取代“老百姓”的称谓114
第五章 公正的机会平等规则117
一、机会平等的具体含义117
二、机会平等的类型121
三、影响机会平等规则的主要因素125
四、社会的责任127
五、中国现阶段的机会平等问题130
第六章 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141
一、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的依据141
二、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的基本特征146
三、相关的几个问题153
专论6 市场经济与公正158
第七章 公正的社会调剂原则161
一、社会调剂的含义、必要性及意义161
二、社会调剂的“正当性”问题167
三、社会调剂的具体内容172
四、几个相关的问题179
五、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184
专论7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总体合理”的判断有误192
专论8 就业的社会意义194
第八章 代际公正201
一、代际公正何以存在201
二、代际公正的具体要求205
三、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211
四、公正对待中国现阶段的老年人212
专论9 应注意改革承受力的合理限度221
第九章 程序公正224
一、程序公正的界定及功能224
二、程序公正的基本特征228
三、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关系231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236
一、社会分层界域中公正的含义与实现的可能性236
二、社会分层中公正的基本规则242
(一)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243
(二)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246
(三)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248
三、妨碍社会分层中公正规则实施的主要因素253
(一)精英社会的误区253
(二)较高位置阶层之间边界的模糊255
(三)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之间的不平衡257
(四)阶层内的成员是否保持了个体人的完整性259
四、公正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61
(一)农民公正对待问题之现状262
(二)农民公正对待问题之基本特征268
(三)改善农民公正对待状况的对策273
专论10 一个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的现象:中国主要社会群体的弱势化278
专论11 应当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问题282
一、歧视的界定及其他285
第十一章 歧视与中国现阶段的歧视285
二、歧视的成因290
三、中国现阶段的歧视293
专论12 有关农民的三种提法需要正名299
第十二章 中国的社会政策的演进305
一、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05
二、建国30年中国社会政策的主要进展307
三、建国30年社会政策的主要特征及不足319
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的主要进展331
五、中国现阶段社会政策的不足之处340
六、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及努力方向348
专论13 公正与社会政策351
第十三章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357
一、贫困的界定与贫困的类型357
二、贫困与公正的相关性359
三、中国贫困群体的构成成分366
四、中国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状态367
五、中国贫困群体的主要特征373
六、中国贫困群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378
七、中国贫困群体面临的进一步压力381
专论14 中国究竟有多少贫困人口384
专论15 “劫富济贫”、“劫贫济富”与“增富减贫”387
第十四章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认识389
一、该提法的历史合理性与积极意义389
二、该提法的历史局限392
三、该提法的负面效应396
四、立足于公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398
专论16 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恰逢其时399
后记403
热门推荐
- 2365986.html
- 3827155.html
- 246470.html
- 1956425.html
- 2636751.html
- 237910.html
- 443690.html
- 970660.html
- 569914.html
- 1322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0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4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6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