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古储君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军,庞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4183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皇太子-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古储君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关于选题和研究范围的说明1
二、当前的研究状况14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结构18
上篇 帝出乎震 天位人定23
第一章 分权视角下的储君名号与权力23
第一节 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制度设计24
一、中国古代皇权合法性与神学化运作24
二、国之主君与皇帝制度设计32
第二节 国之副君——储君名号制度53
一、册封皇太子53
二、皇太子命令:玺绶56
三、皇太子服饰:远游冠与衮冕57
四、皇太子车制:金辂61
第三节 忠臣孝子——储君基本职责63
一、国朝忠臣之举:不结交外臣63
二、家中孝子之行:问安视膳64
第二章 中古储君名号与嫡长子继承制检讨69
第一节 中古储君新名号类型69
一、储君新名号类型出现的原因70
二、皇太孙现象71
三、皇太弟现象74
四、皇太叔现象81
第二节 嫡长子继承制与实践——对四种储君名号的量化统计分析82
一、嫡长子继承制在历史上的实施情况82
二、从统计数据对储君名号适用范围再探讨85
三、对中古嫡长子立为皇太子的量化考察92
四、立储决策权97
五、中古立储制度与实践矛盾105
第三节 新旧政权禅让之际的储君双重名号与分权109
一、关于“军府—霸府”概念109
二、“霸朝”概念出现的史学背景115
三、“霸朝”概念在中古史籍中的使用特点120
四、个案分析:东晋桓温军府的出现和运作123
五、霸朝—禅让之际的储君双重名号与参政权128
第三章 东宫官僚制度135
第一节 东宫官制沿革136
一、中古以前的东宫职官简介136
二、中古东宫官制特征142
第二节 东宫师保制度159
一、东宫师保总体考察160
二、魏晋南朝系列东宫师保任职情况162
三、北朝隋唐系列东宫师保任职情况172
第三节 东宫詹事制度178
一、太子詹事总体考察178
二、太子詹事属官任职考察180
第四节 东宫武官制度187
一、魏晋南朝东宫武官系列任职情况188
二、北魏东宫武官任职情况199
三、北齐东宫武官任职情况202
四、隋唐东宫武官任职情况204
下篇 天生龙种 后天历练209
第四章 储君朝会礼仪制度209
第一节 《通典·礼典》所见储君礼仪类项209
一、三礼与五礼210
二、唐代五礼简介212
第二节 储君嘉礼之元正朝会礼216
一、元正朝会礼沿革216
二、元正朝会礼特点221
第三节 储君嘉礼之常朝223
一、朔望朝:每月初一、十五举行的朝会224
二、五日一朝制逐渐定型226
三、东宫朝229
四、皇帝朝会时的朝服与储君朝服比较230
第四节 储君宫室制度234
一、魏、西晋洛阳宫室制度中的东宫235
二、东晋建康东宫236
三、唐长安太极宫与东宫243
四、太极殿的政治功能251
第五章 储君参政与权力分配机制254
第一节 太子监国、抚军制度254
一、先秦太子监国、抚军制度简介255
二、中古太子监国实行情况258
三、太子监国的政治功能275
四、太子监国制度特征及评价277
第二节 太子留台制度288
一、太子留台出现原因和分类289
二、太子留台类型考察290
三、太子留台与监国制度特征比较299
第三节 太子外交质任制度300
一、质任制度渊源301
二、太子质任的表现和类型302
三、太子质任制度的特征和影响307
第六章 储君即位制度312
第一节 嗣君即位相关礼制312
一、中古嗣皇帝与天子的具体使用语境313
二、嗣君即位与礼仪的关系317
三、储君——嗣君由臣为君的身份转换与过渡322
第二节 嗣君即位礼所涉两处场所:皇宫太极殿与宗庙324
一、嗣君即位场所在路寝太极殿324
二、唐代嗣君“柩前即位”专项考察328
三、天子即位礼与南郊坛342
第三节 嗣君服丧期限与听政时间350
一、嗣君服先帝丧时间350
二、嗣君谅闇与心丧三年356
第四节 嗣君元服礼与嗣君亲政时间359
一、元服释义与“三礼”中有关元服礼的文字记载和阐释360
二、嗣君幼主元服礼与亲政时间364
余论 天路漫漫——中古储君制度评价372
一、储君制度总体特征和制约因素372
二、储君制度设计中的时空特征379
三、中古储君的政治权力380
四、储君制度未来研究的两个方向383
参考文献385
后记389
热门推荐
- 1558643.html
- 692891.html
- 2150247.html
- 3096963.html
- 1468834.html
- 163723.html
- 2305115.html
- 3096116.html
- 2675296.html
- 3713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0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0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7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9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