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
  • 李朝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艺出版社
  • ISBN:780142833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文艺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被“误读”和曲解的中国及中国人形象1

第一章 西方人眼中的异样中国8

第一节 倾慕期对中国的赞美和向往(公元前—19世纪中叶)8

第二节 近现代对中国的妖魔化(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16

第三节 当代对崛起中国的恐惧不安和忧虑戒备(20世纪中叶以降)32

第二章 西方人从文艺作品中读解到的想象中国43

第一节 通过中国的文学艺术了解中国43

第二节 西方文艺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46

第三章 西方视角影响下的中国文学51

第一节 中国部分作家扭变的创作心态52

一、诺贝尔文学奖情结52

二、对作品被译介的“误读”60

三、对文学创作“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观点的“误读”62

四、漠视传统与媚西、崇外心态63

第二节 西方中心主义的创作视角66

一、为西方人写作的倾向66

二、为西方人写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市场化策略67

三、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的声音69

四、表现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中国伦理道德等所反对或禁止的题材70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上)72

一、现代乡土文学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批判国民劣根性72

二、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阿Q精神的孑遗76

三、李锐笔下的吕梁山区农民形象:“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78

第四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中)85

四、莫言小说:“审丑”与原始生命力、生命图腾85

五、余华小说:从冷静酷嗜暴力到对憨朴执著农民群像的塑造92

六、贾平凹的寻根与改革小说:从荒野到浮躁主题105

七、郑义笔下的太行山区农民:扭曲的爱情和人性116

第五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下)118

八、杨争光的乡土小说:展露中国农民最原始和顽固的品性118

九、陈源斌农村题材小说:农民自尊意识的觉醒与固执的执著123

十、刘恒小说:从食、性、居探寻百姓压抑畸变的生存状态125

十一、从沈从文到汪曾祺:民族之梦的歌者131

第六节 保守的历史与神秘的面纱137

一、韩少功小说:寻找民族文化之根137

二、扎西达娃、阿来讲述的西藏:隐秘的岁月141

三、冯骥才塑造的“俗世奇人”144

四、苏童小说中的“历史中国”149

第七节 荒诞的现代主题与先锋实验小说156

一、残雪、竹林等人的写作:荒诞母题折射的现实生存156

二、格非、孙甘露、马原等人的先锋实验:叙述圈套与游戏161

第八节 对现实“阴暗面”的表现与背离主流意识形态或道德伦理规范的创作169

一、高行健作品:“政治流亡者”所谓的“自由”写作169

二、北岛等人的诗作:怀疑意识与“民族史诗”177

三、从“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洋场小说”、张爱玲的“反共小说”到“美女作家”、“妓女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或道德伦理的叛逆180

第四章 专题研究:张承志小说创作论195

第一节 创作意识、主题选择和创作风格197

一、创作意识:“宿命”的选择与被选择197

二、主题选择:生存、寻求与美208

三、创作风格:创造新鲜的小说文本213

第二节 张承志小说创作三个阶段的特点218

第一阶段:寻求母体归依的爱与歌(创作时间:1978—1985)219

第二阶段:精神彷徨中的“胡涂乱抹”(创作时间:1985—1987)230

第三阶段:走向坚忍·执著·信仰的单纯(创作时间:1987—90年代)242

第五章 西方思潮熏染下的中国文艺批评257

第一节 当下中国文艺批评的畸变及其原因258

一、对传统文学批评资源/传统文论的忽略或抛弃260

二、对马列主义文论出于逆反心理的否弃261

三、“被侵略”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是同构的、互动的263

四、文艺批评界学术定位的偏差265

第二节 当下文艺批评的致命缺陷与弱点266

一、批评的游戏化266

二、批评的做秀化与事件化266

三、批评的浅表化267

第六章 西方大奖诱惑下的中国电影269

第一节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的原因269

一、与中国文学同题的“他者化”中国叙事270

二、对独特的中国景观戏剧性的展露与渲染272

三、部分导演有“为获奖而拍摄”、“为西方人拍摄”的价值取向272

四、色调的刻意选择与个性化的风格276

第二节 “走向西方”和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278

一、陈凯歌的电影278

二、张艺谋的电影282

三、姜文等人的电影289

四、李安等港台导演的电影291

第七章 西方标准左右下的中国行为艺术及前卫派绘画298

第一节 创作主体相当普遍的浮躁心态298

第二节 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生吞活剥以及文化虚无主义倾向302

第三节 试图借用反意识形态或反社会规范、反人性的作品哗众取宠306

第四节 “前卫艺术”、“另类艺术”泛滥的原因及后果312

第八章 建立多样化的世界文化生产新秩序316

第一节 文化的个性与品格317

第二节 文化的共存共荣关系319

第三节 文化发展的两大规律321

第四节 建立多样化的世界文化生产机制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