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典籍中的北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光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9642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047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1147页
- 主题词:区(城市)-地方史-史料-天津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典籍中的北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2
清代以前大事记2
《近代天津城市史》大事录2
《武清县志》大事录2
《天津通志·大事记》录4
《天津通志商业志·粮食卷》大事录6
《北游录》大事录6
林则徐就陆南仓7
宜兴埠建农业学堂7
大革命时期大事记7
1912年7
1916年7
1919年7
1920年7
1922年7
1924年8
1925年8
1926年8
1927年9
土地革命时期大事记9
1928年9
1929年9
1930年9
1931年9
1932年10
1934年10
1935年10
1936年10
1937年11
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11
1938年11
1939年11
1940年11
1941年11
1942年12
1943年12
1944年12
1945年12
解放战争时期大事记13
1945年13
1946年16
1947年18
1948年20
解放初期大事记22
1949年22
1950年27
1951年31
1952年36
1953年39
建置46
区镇建置及区划46
北辰区名沿革46
津北郊区更名46
北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46
北辰区简况46
北辰区辖镇46
天穆镇建置区划47
北仓镇建置区划48
双街镇建置区划48
双口镇建置区划48
青光镇建置区划48
宜兴埠镇建置区划48
宜兴埠镇简况49
小淀镇建置区划49
大张庄镇建置区划49
南王平镇建置区划50
霍庄子镇建置区划50
西堤头镇建置区划50
清代建置51
乾隆《武清县志》载建置沿革51
《天津政俗沿革记》载建置沿革52
辽代境地属析津府52
明代境内村庄隶属52
清代宁河县辖西堤头村52
康熙十四年境内村庄52
康熙十四年武清县境图53
雍正八年武清县拨归天津府村庄53
雍正九年建天津、宁河县54
雍正九年置宁河县54
雍正九年境内天津县属村庄54
乾隆元年境内天津县属村庄54
乾隆十年境内宝坻县村庄辖属55
道光二十六年境内村庄辖属55
北面并东北一带村庄图说55
西北一带村庄图说62
西面一带村庄图说71
1846年、1990年北辰区人口对比表73
光绪六年境内宁河县属村庄74
光绪二十一年境内天津县属村庄75
郭家庄为津宁宝三县界75
郭家庄考75
光绪《武清县图》境内辖村图76
光绪《宝坻县图》境内辖村图77
光绪《宁河县图》境内辖村图78
民国时期建置79
1911年宜兴埠著名天津79
1918年境内天津县村庄辖属79
1928年天津设特别市后辖乡区79
1930年境内天津县属村庄79
1930年天津县乡治改编79
1930年境内自治区长及编村80
1934年境内天津县村庄辖属表80
宜兴埠、穆庄子划归市区83
天津市县树立界石84
日伪时期天津特别市建置84
日伪统治时境地区划(1940~1945)84
抗战时期民主政权境地区划(1938~1945.8)84
民主天津县境内村庄区划(1945.9~1946.9)85
南王平地区属民主天津县六区辖(1946.1)85
北辰区境民主政权区划示意图(1945.9~1946.9)85
津武两县合并区划(1946.9)85
北辰区境民主政权区划示意图(1946.9~1946.10)86
北辰区境民主政权区划示意图(1946.11~1949.3)86
解放初期建置87
解放初期北辰区划87
解放初期区划变动情况87
天津市政府变更区街组织87
1952年11月市属村划归天津县辖88
1953年5月8日天津县划区方案88
1953年5月14日天津县划区88
1953年津北郊区属乡村及乡长姓名88
北辰区境区划示意图(1953.7)89
中共天津市津北郊区工委划乡工作总结89
民主(人民)政权境地区划(1943.7~1953.5)91
自然环境94
地质地貌94
地质构造体系94
全新世天津海进94
北辰区成陆94
北辰区地貌95
天津海岸线95
黄河北流与海河三角洲形成关系示意图95
梅厂断裂、汉沟断裂95
白庙地区地面升降95
沼泽水系96
《天津土地开发历史图说》载沼泽湖泊96
《天津河北简史》载沼泽湖泊96
汉代华北平原大沼泽湖泊分布图97
西汉渤海湾沿岸诸水图97
西汉时境地被海侵97
水系总论97
元明清代五河汇津99
海河水系五河汇津图99
天津河99
海河99
永定河100
永定河源流100
永定河水系101
永定河至屈家店汇入北运河102
永定河在天津西北注入浑家水102
永定河与龙凤河汇合后入三角淀102
《清史稿》载永定河102
永定河经流三角淀等地103
永定河经流双口、青光等村104
《京杭运河史》载永定河旧道104
《畿辅通志》载永定河14次改道105
永定河在河头村与清河会106
永定河下流106
雍正四年挖青光引河106
北运河106
《天津全书》载北运河106
《海河志》载北运河106
《天津自然地理》载北运河106
《重修天津府志》载北运河107
《续修四库全书》载北运河107
《天津府志》载白河107
《畿辅通志》载白河108
《天津县志》载白河108
康熙《武清县志》载白河109
《京杭运河史》载白河109
白河即北运河109
二十世纪初的白河109
民国初年的北运河风光照片110
凤河111
《畿辅通志》载凤河111
《天津县志》载凤河111
《天津志略》载凤河111
乾隆《武清县志》载凤河111
凤河通过浑家水入北运河111
凤河至双口入淀112
子牙河112
二十世纪初的子牙河112
《京杭运河史》载子牙河112
大清河113
大清河上源113
《畿辅通志》载大清河113
《重修天津府志》载大清河113
《京杭运河史》载大清河114
大清河注入三角淀114
三角淀与塌河淀114
《天津府志》载三角淀114
乾隆《武清县志》载三角淀114
三角淀即古雍奴水115
三角淀会清沽港入海115
(淀河)在天津东北115
淀河在县北五里115
淀河自河头至丁字沽入北运河115
淀河至韩家树与永定河合115
东淀河经流线儿河、韩家墅115
坌(汊)沽港河116
安沽港河116
清沽港116
清沽港不是东沽港116
蒿浪泊为津静县界116
大河甸(汤河淀)116
《天津府志·县志志略》载塌河淀116
《天津县新志》载塌河淀116
麦子淀水由腰河入塌河淀116
塌河淀及七里海116
七里海在直沽内116
金钟河116
减引河117
总论117
清末天津减引河图117
汇入塌河淀的五条引河117
清代6条引河通塌河淀117
筐儿港引河118
筐儿港减河118
淀南引河118
方观承筑筐儿港减河118
陈家沟引河118
自然灾害120
永定河决与地震情况120
永定河决溢120
永定河决溢统计表120
天津周围地震情况120
宋明清天津周围地震表120
明代灾情121
嘉靖隆庆年间灾情121
万历年间灾情122
天启年间灾情122
崇祯年间灾情122
清代灾情122
顺治年间灾情122
康熙年间灾情123
雍正年间灾情123
乾隆年间灾情123
嘉庆年间灾情127
道光年间灾情128
咸丰年间灾情130
同治年间灾情130
光绪年间灾情130
宝坻县属境内急贫户赈济表135
宝坻县属境内冬赈表135
天津商会为北乡被水村募捐135
津商会为北乡被淹事致备济社总董135
为北乡24村冬赈春抚事移赈抚局135
救急善会查放北乡24村急赈表136
救急善会查放北乡24村春抚表137
宣统年间灾情137
民国年间灾情138
1917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138
1917年韩家墅等地漫水138
西北乡灾民呼吁急抚138
1918年天津县重灾138
京直各县被灾难民表139
王秦庄黄金祥等请天津县长抚恤139
1920年海河流域大旱139
达子辛庄等村发现飞蝗139
1922年王秦庄等村请赈水灾139
1922年李家嘴等村请勘虫灾139
王秦庄等村秋禾灾歉139
王秦庄等村呈请赈抚140
1923年周家村发生蝗蝻140
朱唐庄等村组织捕蝗会140
1924年大水140
津北各处一片汪洋140
宜兴埠村长杨绍昌请修二道桥140
浑河水涨入北运河141
小街汉沟等村定期放赈141
天主教在西于庄设立粥厂141
淀北大批难民来津141
三河头等村亢旱141
1929年天津县灾情141
1930年宜兴埠雹灾142
1930年天津县水灾142
1931年淀北炊烟将绝142
1931年永定河暴涨142
1932年北乡大部被淹143
水旱蝗侵害北乡143
朱唐庄等58村水灾143
北乡水灾损失惊人143
津武19村田禾被淹殆尽143
建设厅拨款万元抢险143
永定河双口镇溃决144
武清数十村迄今犹在泽国144
北乡水患灾民纷纷请赈144
1935年平庄子等十数村被淹144
1936年淀北发现飞蝗144
1937年淀北蝗祸仍烈145
1937年达子辛庄等4村良田被淹145
1939年海河流域大水145
1940年灾情145
1940年天津县境内村庄灾贷表146
1941至1943年海河流域连续干旱146
1946年减免灾税146
1949年大水灾146
解放初期灾情147
1950年水灾147
1951年天津旱情147
1952年淀北蝗虫水灾147
1953年北运河决口147
漕运150
运河概说150
运河意义150
运河沿革150
隋代大运河示意图151
唐代以前的北运河151
元代京杭始贯通152
京杭运河纵剖面图152
运河全图153
漕运154
概说154
漕运与商运156
天津地区的漕运156
金代漕运157
金初漕河皆合于信安海堧157
金代对漕河的开凿157
漕河从霸州东移天津158
章宗改凿潞水为新漕运道158
《金史》载漕河159
泰和五年改治漕渠159
韩玉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159
乌古论庆寿按视通州漕河159
金代漕运图160
元代漕运161
运道161
郭守敬主持打通大运河162
元代漕运图163
河运163
运额164
元代直沽港海漕转运数量表165
明代漕运167
运道167
漕河之图(一)168
漕河之图(二)168
运程168
运军及运船168
运军行粮及轻赍169
运额169
明代几个年份天津港漕粮转运数量表169
官司169
总理河道169
清代漕运170
运道170
清代漕运示意图170
运船171
雍正四年十里造船一只171
道光海运之始171
起拨和拉纤172
拨船172
赵之符条奏拨船困民疏173
康熙三十九年取消驳船174
漕河管理174
元代漕河管理174
直沽广通仓174
都漕运使司174
设都水监174
立军储都转运使司174
立漕运河渠司175
立镇抚司175
疏小直沽、白河175
浚直沽至通州河道175
明代漕河管理175
正统四年修筑通州至直沽堤闸175
正统五年修直沽等处河堤175
弘治二年修通州至天津河道175
嘉靖十一年修筑天津迤北决口175
宣德七年修通州至直沽河道175
成化五年疏浚天津等处河道175
万历四十六年疏浚白河175
漕法175
清代漕河管理176
早期沿袭明制176
顺治四年复设铺夫快壮176
康熙后期官司176
康熙后期天津地区运河官司表176
雍正三年沿北运河五里设汛176
乾隆二年通津间添设漕运通判177
道光二十年前后漕河官司及夫役177
清中期北运河官司及夫役177
光绪年间北河管理178
直隶总督兼管北河河务178
河漕的兵丁178
运河疏浅178
仓储179
千里漕运话北仓179
关于尹儿湾百万仓建立时间180
北仓廒建立时间考180
直沽广通仓在南仓北仓地方181
直沽海运米仓在南仓北仓一带181
元代漕运码头仓廒略图182
永乐二年在直沽设露囤储粮182
罢海运后保留尹儿湾仓182
明代天津仓廒183
尹儿湾百万仓183
宣德四年于武清仓收183
明代漕仓码头示意图183
万历三十一年敕督漕粮183
天启五年差管天津仓183
北仓的皇仓184
清代漕运码头仓廒略图184
雍正元年谕修北仓廒185
雍正二年建北仓备赈185
北仓廒座二百四十间185
驻守北仓大使185
北仓建厫截漕专为救恤185
雍正三年谕令李维钧赔修北仓廒185
北仓廒建成于雍正三年185
雍正九年设官掌北仓仓谷185
北仓大使署185
北仓大使186
北仓大使兼西沽巡检186
光绪二十四年北仓大使赵秉钧186
北仓大使何时兼任西沽巡检187
乾隆三十年北仓大使铜印187
截漕188
雍正三年截漕188
雍正三年拨漕米赈济省城188
雍正九年截漕存北仓188
乾隆二年北仓截漕备赈188
乾隆三年北仓截漕188
乾隆四年查禁北仓收粮弊端189
乾隆四年北仓截漕189
乾隆六年北仓应扣杂费189
乾隆八年拨通仓米济津189
乾隆九年给天津等处加赈米189
乾隆十年截漕189
乾隆十年从北仓存漕内供支陵糈兵米189
乾隆十年北仓截漕190
乾隆十一年拨北仓漕粮用于陵糈、兵米和仓贮190
乾隆十二年北仓截漕事宜190
乾隆十三年动拨北仓存漕赈灾190
乾隆十五年北仓截漕赈粜190
乾隆十六年北仓截漕事宜190
乾隆十七年将奉天米扣还北仓191
乾隆十八年北仓截漕备赈191
乾隆十九年派官兵巡缉北仓191
乾隆二十一年拨北仓储米供应陵糈和兵米191
乾隆二十二年截贮北仓马家庄191
乾隆二十四年北仓截漕191
乾隆二十六年北仓截漕192
乾隆二十七年北仓截漕192
乾隆二十九年用北仓漕粮平粜河工192
乾隆三十年北仓截漕192
乾隆三十五年北仓截漕192
乾隆三十六年北仓截漕193
乾隆四十五年北仓截漕193
乾隆四十七年北仓截漕193
乾隆四十九年北仓截漕193
乾隆五十年将北仓剩漕拨给直隶州县193
乾隆五十一年北仓起卸漕粮194
乾隆五十二年酌截漕粮于北仓194
乾隆五十三年北仓截漕195
乾隆五十四年体恤押漕旗丁195
乾隆五十四年将北仓存米赏给直省常平社义各仓195
乾隆五十五年北仓截漕195
乾隆五十七年拨运北仓存漕196
乾隆五十九年北仓截漕196
乾隆五十九年北仓截卸漕粮扛价196
嘉庆六年北仓截漕196
嘉庆七年武清知县朱杰革职留任196
嘉庆十三年北仓截漕赈恤196
嘉庆十三年添盖北仓兵房加筑廒前临河堤埝197
嘉庆十三年剥运北仓漕米197
嘉庆十四年北仓截漕197
嘉庆十四年查办药发漕米案197
嘉庆十五年北仓截漕197
嘉庆十九年拨北仓贮奉天米备直隶平粜198
嘉庆十九年储运北仓漕粮198
嘉庆十九年处理违章截卸漕粮官员198
嘉庆令贻误州县认赔北仓交卸费用199
道光二年北仓截拨漕粮赈粜表199
道光三年北仓截漕赈济199
道光四年封贮北仓漕粮199
道光四年北仓卸贮台湾商米200
道光五年截剥北仓漕米200
道光五年北仓截卸漕粮扛价200
道光五年北仓剥运漕粮及海运200
道光六年雇民船转漕201
直隶总督那彦成为报入口天津沙船转剥催趱南下事片201
道光六年查办北仓索脏朦收湿米官员201
道光十一年查禁回空粮船夹带私盐203
整肃私盐贩运203
道光十二年北仓截漕备赈203
道光十三年北仓截漕203
道光十三年惩办修艌剥船草率官员203
道光十四年寄贮北仓漕米203
道光十五年借放山东存北仓米204
道光十七年北仓截漕事宜204
道光十八年在北仓酌筹囤贮204
道光三十年北仓截卸南漕204
道光三十年北仓截漕204
道光三十年查办漕米潮湿帮弁204
道光时漕粮转卸北仓办法204
咸丰二年北仓截漕204
咸丰二年查办北仓潮米案205
咸丰三年查禁北仓截漕例外浮销205
咸丰三年将中仓白粮提放春秋俸米205
咸丰五年惩治北仓大使等玩忽职守官员205
咸丰十年查办天津剥船户偷窃漕粮案205
同治七年拨北仓余米抚恤直隶府属难民206
光绪九年查办津通间剥船盗米案206
光绪二十六年南漕改用火车运京206
光绪二十七年江浙漕粮径由火车运京206
水利208
海河整理208
四河两淀治理208
海河放淤工程始末208
海河工程局与整理海河委员会210
海河整理委员会211
整治海河放淤工程212
淀北放淤区介绍212
津武58村请行整理海河计划213
津武58村对测量海河报告之建议(续)213
海河工程开始214
海河放淤工程开工215
南王平等21村请撤新定北堤计划215
天津等7县反对在22号堤开洞215
北乡农民反对开掘清水河215
津武民众反对提闸放淤216
匿函“拥护海河工程”216
放淤引水暂缓兴工217
于学忠谈海河工程217
海河整委会决定今后工作方针217
海整委提前放伏汛217
海河危急北仓再度放淤218
购买淤区计划218
放淤区需地十万余亩218
淀北农民反对征地放淤218
淀北28村农民大会219
津县府函海河会请收回购地成命219
放淤购地委员会成立219
筹办二期整理海河治标工程219
北乡农民反对海河租地219
海河放淤兼顾办法220
整理海河第二步工程计划220
放淤纠纷圆满解决220
春汛放淤发给地价办法221
海河淤塞日甚221
南仓附近拟辟放淤预备区221
徐世大所拟治河放淤根本问题222
海河防淤根本问题(续)222
村民反对将龙凤河流域洼地辟作第三放淤区223
北运河治理223
北运河功能223
运河堤防223
北运河诸堤223
蔡家口堤、桃花口堤223
东堤头废堤223
元代北运河的修治224
疏浚小直沽汊河224
疏浚直沽至通州河道224
明代重开运河224
修筑疏浚北运河224
北运河的疏浚及裁弯224
修筑通州至直沽堤闸225
修河西务及直沽等处河堤225
修通州至天津河道225
修筑桃花口等处决口225
修通州至直沽河道225
疏浚通州抵天津卫河道225
明代北运河疏浚裁弯大事表225
清代北运河减河226
清代运河的维护和改建226
筐儿港引河与青龙湾引河示意图227
乾隆十一年挑运河引河227
乾隆五十七年挑挖运河227
清初河工227
怡贤亲王于南北运河建坝228
清末北运河抢修工费228
筹修筐儿港减河及塌河淀至七里海水道230
屈家店放淤枢纽工程开工230
北运河屈店闸230
屈家店枢纽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表231
解放初期北运河分洪231
北运河系雨量站231
永定河治理231
康熙赐名永定河231
怡贤亲王筑三角淀围堤以防浑河北轶231
怡亲王允祥整治永定河232
移筑永定河坝疏筑河堤232
导永定河入叶淀232
永定河诸堤232
嘉庆六年后永定河水势渐向北趋232
永定河下口河形233
修筑千里堤等九处工程233
挑永定河下口至韩家树233
培修永定河堤233
挑永定河引河入天津沟233
挑挖中泓以遏北趋233
加长永定河引河至安光村233
挑挖永定河引河至双口村东233
《永定河志》载历次河道治理图234
永定河州县分界图242
永定河青光、韩家树出口清淤243
李鸿章奉旨疏修境内河道243
疏浚天津凤河下口245
筑永定河东堤至韩家墅245
永定河大溜由韩家墅出口245
修筑三河头旱口门245
堵筑三河头漫口245
接筑永定河长堤至韩家树245
修筑凤河东堤、运河西堤245
修筑韩家树横直各堤等245
土庶请改永定南堤246
永定河治本工程246
永定河治标工程246
永定河治本计划总图247
清初永定河的防洪体系247
清初开辟塌河淀和三角淀248
开挖东淀河道并修筑堤坝249
清末三角淀淤废249
天津蓄滞洪区249
永定河蓄滞洪区洼淀情况表250
永定河泛区250
永定河泛区和三角淀工程250
永定河泛区防洪堤埝标准表251
永定河系蓄滞洪区基本情况表251
天津蓄滞洪区示意图252
减引河工程253
天津县之河渠引河253
挑挖筐儿港减河253
挑浚陈家沟至塌河淀减河253
挑浚陈家沟河道至塌河淀253
淀南引河疏浚工程开工253
渠阳水利图253
渠阳河图说254
金钟河沿岸乡民掘堤引水254
霍家嘴减河工程在津最早用水泥255
大清河治理255
修筑大清河千里堤255
双口以下宜筑两岸堤255
凤河南埝至青光村256
浅汛夫役高程256
汉沟浅256
北辰区的浅铺256
夫役256
确定大沽零点高程257
整理海河治标工程260
总理遗嘱260
序260
海河治标计划工程全图261
北运河船闸、节制闸及新引河进水闸全景图262
放淤区域泄水闸全景图262
工程概况263
整理海河委员会缘起263
海河整理委员会组织沿革263
海河整理委员会募集公债经过264
整理海河治标工程计划264
测量工作265
各项工程占用地亩一览表266
整理海河治标工程设计266
永定河改道工程平面及纵横断面总图269
放淤区域南堤平面及断面图270
放淤区域泄水河平面及纵横断面总图271
放淤区域各村围堤缸管涵洞图272
北运河船闸照片273
整理海河治标工程实施274
北运河船闸工程274
新引河进水闸图照276
新引河进水闸工程277
北运河节制闸图照279
北运河节制闸工程280
放淤区域泄水闸工程281
放淤区域泄水闸图照281
平津汽车道桩桥工程282
平津汽车路北仓混凝土桥图照283
平津汽车道北仓混凝土桥工程283
泄水河刘快庄木桥图照284
泄水河刘快庄木桥工程284
新引河工程284
放淤区域泄水河工程285
永定河改道图照285
永定河改道工程285
北运河石楗及永定河改道上游增培土坝工程286
永定河南堤培修工程286
永定河二十二号房子涵洞图照287
永定河南堤二十二号房子涵洞工程287
北运河东堤培修工程287
北运河西堤培修工程287
唐家湾桃花寺涵洞图照288
北运河西堤唐家湾桃花寺涵洞工程288
放淤区域南堤工程288
放淤区域各村围堤工程289
放淤区域各村围堤涵洞工程289
北宁铁路二十六号桥拦水堤工程289
经济292
土地292
明代的屯田292
宜兴大长公主占塌河水甸地292
大长公主等侵占尹儿湾等处田亩292
山东孔府购塌河淀地174顷292
孔胤植上《进溻河淀庄地疏》293
清末大清河河淤地293
广仁堂293
1914年天津广仁堂产业293
日本侵略者在北仓霸占良田293
钞关税赋294
宜兴埠等归剩土地田赋294
东堤头等村田赋294
同治十年窑税295
北辰境内的天津钞关295
王秦庄等地设钞关正税分口295
清末宜兴埠陆路常关295
天穆村永吉堂等就庚子后窑税加征事致函天津县295
1922年京津汽车路开征车捐295
解放前北辰区的“高利贷”296
借新阁账296
农工商297
粮食市场297
桃花口、大张庄建义仓297
乾隆十五年天津义仓298
乾隆十五年天津县义仓分布图298
天津县造林运动298
北仓等米谷协会农场299
境内日本集团或私人经营农场299
小淀拖拉机站299
小淀机耕试验区299
仓廒旧址的造林计划300
韩家墅天专农场300
北仓镇商业300
津商会报告北仓有集301
北仓素席“八大豆”301
宜兴埠大毕庄一带植棉302
劝业所委托双口镇设植棉试验场302
双口赵瑞占办理牧场302
王秦庄韩虎臣动议组织灌田公司302
北仓等村劝种美棉302
刘园村曹永源任天津四乡会董事303
曹永源被举为会董303
曹永源等为天津商会分会董、行董303
张子云等加入粮业联合会303
同顺永经营地段304
庆长顺等斗店要求整顿粮店业规304
庆长顺斗店改立公司304
庆长顺斗店抵债办法304
天穆镇工商业305
天穆村四大号及其他306
天穆村义成号等商号申请加入天津商会307
七七事变前天穆村人在市区开的牛羊肉铺307
柳滩村永发号康永太等被公举为商董309
西于庄开办屠兽场309
白庙等村村正禀控牙纪于得泉310
白庙大芹菜310
丁字沽粮商短少升合310
双街镇工商业310
双口村织布工场311
民初双口镇棉田试验场311
双口村成兴号等粮商禀请展限运粮311
成兴号等粮商禀陈跑合商栈诈骗312
成兴号等粮商请核减运费312
双口镇光绪年间及民国时期药铺情况表312
青光镇工商业313
青光镇风味小吃313
1902~1948年青光镇境个体私营商业情况表314
韩家墅王记饭馆316
河巡土棍在韩家墅需索规费316
韩家墅设立苗圃316
韩家墅放垦种棉316
韩家墅苗圃分发树苗316
韩家墅农事试验场植树典礼316
大清河杆子柳及鲜柳蘑316
韩家墅举行植树礼317
宜兴埠镇工商业317
王恒昌爱国布获巴拿马赛会银奖318
宜兴埠小商业店铺逐渐发展318
宜兴埠村设屠兽场318
宜兴埠、穆庄子设有屠兽场319
宜兴埠等村的猪栈319
宜兴埠野鸭(禽)行业319
宜兴埠用干拔毛法加工321
大张庄镇商业321
1946、1947年减免税322
天津内地之间的商务322
和记洋行的笼断与掠夺322
驻区老企业323
北辰区粮食统购统销情况323
创立北郊供销社325
教育卫生体育328
教育328
北辰区的塾馆教育与科举孝廉之选328
清朝境内进士名录329
《畿辅通志》载北辰籍进士表329
《畿辅通志》载北辰籍举人表329
《重修天津府志》载北辰籍举人进士330
《续天津县志》载北辰籍举人进士330
《天津县新志》载北辰籍举人进士330
天穆镇教育331
北仓镇教育331
青光镇教育331
1916~1948年青光镇各学馆基本情况表332
宜兴埠的私塾333
大张庄镇教育333
西堤头镇教育333
霍庄子镇教育333
王秦庄的私塾教育333
张伯苓孙洪伊办教育334
宜兴埠第一小学334
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堂334
民五小学校歌334
穆成林保送银行专修所334
长芦中学堂招选学生姓名表335
1911年境内民立学堂335
1911年境内公立学堂335
汉沟小学创办简况335
北仓校董孙锡元诉天津麻业公会损害学款案336
宜兴埠天主教教会学堂337
王秦庄黄孟堂捐修学校337
境内学界对于五七表示337
北仓等地设私塾传习所337
北仓小学游行讲演338
东乡小学在临近村庄宣讲338
制止赵永善在疙疸村校前盖房338
西于庄小学校338
宜兴埠首创天津县女学338
1939年境内小学校338
白庙小学338
市教育局接管县属小学338
天津市市立小学校表338
天津市区立小学校表339
天津市私立小学校表339
天津市市立短期小学表339
市立农事试验场339
1953年前境内的普通教育339
柳滩村的业余教育340
医疗卫生341
天穆镇医疗情况341
北仓镇医疗情况341
双口镇医疗情况341
青光镇医疗情况341
宜兴埠镇医疗情况341
大张庄镇医疗情况341
霍庄子乡医疗情况341
小淀松寿堂药店341
刘安庄发现霍乱患者342
解放初期境内的卫生组织342
解放初期境内的预防保健342
体育342
北辰区的武术342
青光镇体育343
宜兴埠镇体育343
交通邮电346
水路346
区内河道民船运输史346
水上民运也繁忙346
杨沽轮船事务所开辟航线347
西子牙河覆舟347
京津间创办小轮347
渡口347
北运河上的渡口347
北辰区最早的渡口347
刘家码头渡口348
柳滩民渡348
李家房子渡口348
北仓义渡348
渡口史话348
淘汰渡口349
铁路349
京山线349
京奉路北仓杨村之间增设新站349
北仓站349
汉沟镇站350
南仓火车站350
南仓建调车场350
京奉车在杨村北仓间被劫350
京奉路劫案调查350
公路351
古驿道与京津公路351
明清时期境内道路352
武清县古代道路352
官马驿铺与驿道的发展352
叠道353
清代境内有桃花口驿铺353
清初天津地区驿铺驿道示意图353
公路运输的进展353
天津市通向各地的道路有11条353
天津地区最早的公路353
兴修津京马路之动议354
津保官道354
修筑京津汽车路之规划354
京津汽车道落成观礼354
津京公路竣工通车354
京津汽车之新规定354
京津马路筑费咨请354
京津汽车路开始通车355
宜兴埠补路修桥355
宜兴埠始通汽车355
江苏武进徐冠军呈请营运长途车过汉沟355
美兵修理平津汽车道356
天津县地方公路的兴建356
天津县境筑路计划356
1930年汉沟通公共汽车356
平塘公路的维修356
北平至津塘路线历次变迁示意图357
1953年天津市干道规划357
日本侵略势力控制的公路357
日军对平津塘公路的维修357
国民政府对干线公路的抢修358
解放战争时期公路的管理与普修358
1946年时通过境内的公路358
平塘公路的养路费及交通量358
津永公路359
京塘国道359
京津公路360
津榆公路360
津霸公路360
津同公路361
津保公路北线361
津围公路361
杨北公路361
白庙工业区道路361
普济河道361
桥梁362
清代桥梁362
天津桥梁362
东西堤头村中桥362
引河桥362
韩家墅泰平桥362
邮政363
驿站363
直隶省置驿185处363
天津县铺递363
天津县设桃花口等驿铺363
杨青驿辖桃花口等驿铺364
王秦庄邮袋失而复得364
天津总局所管各局364
韩家墅等处设代办铺商364
北仓新设代办铺商364
双口等村开设信柜364
梅厂新设代办铺商365
天津五号分局宜兴埠等邮政代办365
天津六号分局韩家墅等邮政代办365
清末境内代办邮政商铺365
天津城区五支局辖代办支局365
杨村支局辖代办支局365
韩家墅升为二等支局365
调整代办所366
天津辖段三等邮局366
京津邮件暂递办法366
直隶邮区各邮政局序列号366
天津县韩家墅二等支局366
西堤头韩家墅邮寄代办所开办日期366
天津县区之邮政局所366
1945年宜兴埠邮政代办所情况366
1946年宜兴埠邮政代办所情况366
1947年河北邮区双街邮政代办所情况366
邮政机构366
村镇信柜367
邮政投递情况367
1954年河北省划入天津局投递的村庄368
电力368
1944年韩家墅通电368
宜兴埠民用照明电接通368
北仓村的电力368
天穆镇的电力设备369
1949年用电合作社成立369
电信369
北辰区的电信事业369
天穆镇的电话369
韩家墅营盘装电话369
朱唐庄安设电话369
西堤头镇架军用电话线369
宜兴埠镇始安电话369
城乡建设372
天津市规划372
1930年规划至白庙村372
1939年规划至天穆村372
1945年将北仓划入市区372
1953年规划白庙地区为工业区372
村镇372
布局372
漕运重地372
南北仓与天津卫齐名373
北辰村镇形成初探373
北仓373
直沽广通、海运米仓在北仓地区378
直沽包括北仓、杨村378
尹儿湾即北仓379
尹儿湾原名引儿湾379
佟铉侨居尹儿湾379
尹儿湾与北仓考379
果园新村380
天穆381
白庙381
霍嘴381
勤俭381
柳滩381
南仓382
马庄382
王庄382
阎街382
王秦庄382
赵虎庄382
董新房382
桃花寺382
阎庄382
桃花口382
双街383
汉沟383
庞嘴383
岔房子383
张湾384
郎园384
下辛庄384
上蒲口384
双口385
安光385
青光385
韩家墅385
铁锅店385
刘家码头385
双河385
西堤头385
钱官房386
宜兴埠386
小淀386
刘安庄386
赵庄386
大兴庄386
仁和营386
喜逢台386
芦新河387
刘快庄387
园林387
清代园林387
风景名胜桃花口387
苗圃林场387
温家花园387
宜兴埠花圃387
刘园苗圃387
境内防护林387
中共北辰区地方组织390
概述390
解放前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390
北辰区最早的党员和党支部391
土地革命时期391
西北乡农民党支部391
北仓、柳滩村的“义教”活动392
民先队员到北仓宣传抗日393
天津学联等到北仓宣传抗日393
天津学联在北仓开办“义校”394
天津学联到北仓慰问二十九军394
女同学会和民先队到北仓宣传抗日394
抗日战争时期395
西北乡农民支部活动395
抗战初期的“红军”395
冀东地下党开辟工作395
武清县工委开辟庞嘴等村396
冀中区回民工作组的工作396
抗战时期北辰东部地区的开辟396
开辟武清东南部地区397
解放战争时期398
冀中部队对日作战398
北仓村民夺回“东拓公司”398
韩家墅等村群众夺回日军营盘399
中共天津工作委员会399
津委会五市分委工作399
津委会五(四)市分委工作400
天津回族人民的地下斗争401
冀中民运队和津西工作团工作403
津委会四市分委工作403
双口等村农民开展民主斗争403
建立天津、津沽两县403
天津津沽两县委召开联席会议403
天津县委开展护稻斗争403
天津县政府召开文化界座谈会403
柳家房子雇工讨回欠债404
顽伪乡长安毓珩被逮捕404
民主天津县建党建政情况404
天津县开展“挂牌子”斗争405
开展“两面政权”斗争405
天津县三区活动406
天津县四区活动407
开辟路北南王平地区407
新建天津县六区及路东工委407
天津县支队转战游击区408
津武合并408
路北武清县情况409
安光村党支部在解放战争中409
芦新河村人民的革命斗争410
战斗的庞嘴村党支部411
堡垒村韩盛庄412
大张庄等村土改如火如荼414
农民翻身烈火延至津郊414
全民动员,支援前线414
天穆村人民支前情况415
天津郊区解放416
北辰区的解放416
在北辰战斗过的地下党员417
1932~1949年北辰区各乡村发展党员统计表420
解放初期421
接管青光等地421
接管穆家庄屠宰场421
解放初期北辰区党的工作421
解放初北辰区发展概况424
境内初步土改及互助运动425
天穆宜兴埠试办信用社425
天津市委关于公开党的决定425
津郊农村第一个公开的党支部426
天津县三四区支部党员统计表427
天津县三区农村支部党员分布表428
天津县四区农村支部党员分布表429
市郊农田土地问题暂行解决办法430
解决市郊农田土地遗留问题430
宜兴埠农田调查登记431
北辰区的土地改革431
河头村的土改434
平安庄村的土改434
安光村妇女在土改中435
河头等村农民土改后生活改善435
双口村土改与镇反结合的几点经验435
北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436
北仓村“合伙组”情况437
大张庄镇的互助组437
北辰区的抗美援朝运动438
大张庄镇的抗美援朝运动439
北辰区的抗灾自救运动439
解放初期的抗灾自救442
北何庄生产生活情况445
解放初期的北辰区供销合作社446
统购统销政策在北辰区447
解放初期的私商改造447
组织机构及领导人名录447
大革命时期447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447
中共天津地委下属支部448
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时期448
天津市委直属的西北乡农民支部448
西北乡农民支部及东赵庄党支部448
抗战初期的西北乡农民支部449
武宝宁工委及领导下的北辰地区449
武宝宁联合县及领导下北辰地区450
武宝宁联合县境内辖区451
武宝宁联合县武清武工队451
解放战争时期451
组建天津工作委员会451
组建第四市分委452
组建第五市分委452
市分委改为市区委452
组建民主天津县453
路南津武路北武清县组织457
路南津武县组织457
路北武清县组织459
民主宁河县组织462
解放初期465
天津市及市辖三区组织465
天津县及境内各区组织465
天津县属七八九区组织468
宁河县及境内辖区组织468
津北郊区组织469
中共津北郊区工作委员会469
北郊区(津北)政权系统机构470
津北郊区人民政府工作机关领导人名录470
津北郊区人民法院470
津北郊区乡(镇)党组织及领导人470
乡镇政府领导人470
津北郊区人民武装部471
青年团津北郊区委员会471
津北郊区妇女联合会471
附:北辰区的国民党及其他组织471
温鹏久等赴四乡宣传党员登记471
宜兴埠设国民党第四区党部471
北辰区的国民党组织472
北辰区的三青团组织472
北辰区的党通局天津通讯处人员472
北辰区的新民会473
国民党天津县北仓乡乡保组织473
政法民情476
自治选举476
光绪年间天津县自治选举476
天津县十八十九乡议事会成立情况476
韩金榜孙子贞等初选当选省议员476
张宝山等参加天津县自治演讲会476
南仓自治筹备会成立476
北乡宜兴埠自治事业477
宣示两区选举人名册477
北仓等区办理民主自治会初选477
1930年境内自治人员477
天津市保甲成立及保甲牌长就职477
政法477
嘉庆十二年火灾477
天津县的警察机关478
宜兴埠十番等贺君宪告成478
韩盛庄等地设汛拨缉私478
北乡查私种烟苗478
青光村朱克鹏被叔父活埋478
韩家墅发生抢案478
宜兴埠设治安分处479
三河头等地绑匪漫延479
西于庄臂缠白箍者鱼肉乡民479
北仓小淀村捕获投毒犯479
大清河韩柳墅以上段土匪出没479
穆庄子等地村民捣毁达成书局479
北仓分局巡官拷毙嫌疑犯480
安光村绑案匪落网480
乡区四所在北仓481
宜兴埠破获私造军火案481
韩家墅大老徐开黑店481
建国前天穆村的一宗重大绝杀案481
严惩安光奸伪村长宋郁周等484
大张庄黄卍字会484
小淀镇反动分子无恶不作485
北辰区的镇反运动486
小淀等村恶势力作恶多端486
惩治李宝坤等反革命分子486
大张庄镇的镇反运动486
建国初期取缔一贯道的斗争486
宗教及寺庙488
北仓镇宗教及寺庙488
北仓关帝庙488
土地庙488
天穆镇宗教及寺庙488
天穆清真寺488
圣佛庙489
白马庙490
火神庙490
韦驮庙490
龙王庙490
天齐庙490
土地庙490
药王庙490
关帝庙490
孤云寺490
青光镇宗教及寺庙490
韩家墅天主教堂490
铁锅店天主教堂490
韩家墅南佛堂490
韩家墅东佛堂490
双街镇宗教490
佛教490
伊斯兰教491
宜兴埠镇宗教491
佛教491
道教491
天主教491
基督教491
理门491
宜兴埠碧霞宫491
碧霞宫庙会492
宜兴埠清恕堂和忠恕堂492
大张庄镇的宗教493
霍庄子镇寺庙及庙会493
海潮庵493
火神庙、药王庙493
季庄子村庙493
东赵庄子村庙493
姚庄子村庙493
朝阳庵493
北辰区的民间宗教493
民间组织495
双口镇呈请设立农业公会495
双口林业公会495
淀北15村组织农会496
县农会邀请邵敬轩等筹办乡农会496
宜兴埠等组织乡农会496
水会496
北仓水局496
柳滩水会496
王秦庄永安水局496
宜兴埠公善首局497
宜兴埠上善西局498
宜兴埠抬埋会498
宜兴埠水会与灯节498
南仓增寿会498
方言风俗499
北辰方言分区499
北辰区的方言与贝壳堤499
北仓村的民风500
请姑姑501
走百病501
栓娃娃501
求雨501
军事504
明代504
洪武元年常遇春率舟沿北运河征元504
永乐四年设武清卫504
崇祯三年在北运河设敌台504
清代504
乾隆四年蒲沟驻有把总504
乾隆四年天齐庙河头有汛地504
乾隆四年天津县境墩台504
乾隆七年境内武备504
乾隆年间东堤头军事设施504
咸丰八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504
1872年清廷在蒲口建药库507
蒲口清军药库507
1897年清廷为曹克忠立祠507
光绪年间境内有三河头等汛和墩台507
天津城守营将北仓地方拨与蒲沟汛507
西沽汛分防西堤头韩家墅北仓507
清末境内有桃花口铺司507
韩家墅火药库接筑围堤占用民地508
义和团坛口508
境内义和团组织508
联军洗劫宜兴埠509
廊坊大捷509
联军沿廊坊北仓败退511
廊坊大捷包括武库战斗511
廊坊大捷示意图512
庚子北仓之战512
1900年庚子之战日军拍摄的照片514
八国联军在津使用毒气炮515
北仓阻击战516
北仓等地失守517
裕禄之死517
聂军门在北仓518
义和团大战北仓519
八国联军在津北的暴行519
丁字沽等处土棍诬陷穆家庄人民520
天穆村有人被联军活埋520
庚子诗鉴520
江浩策动韩家墅驻军起义521
北洋陆军讲武堂522
《天津大辞典》谈陆军讲武堂522
袁世凯奏设北洋陆军讲武堂522
讲武堂始末523
韩家墅陆军讲武堂524
袁世凯为陆军讲武堂等请款524
北洋设立陆军讲武堂学兵营拟订试办章程折524
民国创立时期528
宜兴埠王伯辰参加欧战协济会直隶筹款部528
《天津简史》谈直奉战争528
驻津直军撤防528
直军驻宜兴埠等处528
直军向北仓开发529
直军旅长曹英赴北仓529
驻北仓奉军赴小站制止哗变529
直奉军交战529
奉军补偿北仓等地农苗费529
宜兴埠北仓保安队调回津城529
直军补充团开往韩家墅529
王秦庄等北乡52村给直奉军送旗伞529
奉军败退529
直军占领北仓529
奉军败兵乘驴过韩家墅530
缴械奉军暂归韩家墅营盘收容530
奉军败兵骚扰芦新河等村530
北仓村收容难民530
直军从北仓杨村兵站运兵530
奉军抢掠大张庄等村530
安光等村支应奉军损失情况530
冯玉祥军到津530
乡绅联名请勿扰民530
北仓一带遭兵燹531
直军在韩家墅成立讲武堂531
拿获扰害乡民之军人531
韩家墅直军军官团招募学兵531
北仓等村居民逃津531
韩家墅直军讲武堂训练学兵531
奉军在北仓设立飞机场531
北仓一带驻防奉军531
北仓村驻奉军飞机队531
奉军从北仓移驻西乡531
北仓贮藏奉军军需品531
柳滩等村驻扎奉军极多531
北仓奉军全部撤退532
北仓等村居民回迁532
北仓奉军开拔532
北仓一带又来奉军532
直军增防韩家墅532
宜兴埠等村居民迁避532
张学良少年军调往韩家墅532
韩家墅驻有国军532
宜兴埠等处有外兵戒备532
北仓等村居民逃难533
直国两军战事533
北仓杨村方面直军增防533
北仓宜兴埠驻军开拔533
北仓杨村间直国两军激战533
北仓至杨村大桥京奉铁道均被毁533
北仓伤兵送往后方医院533
直军战况533
北仓杨柳青增山东直军533
国军自韩家墅西堤头猛攻直军533
北仓国军被击退533
直军飞机炸毁国军铁甲车534
直军宪兵营开往前线534
宜兴埠直军开往唐官屯534
直国激战534
直军军火分运北仓等处534
直奉战况534
直军占领天津534
国民军与奉军在境内作战535
工人武装配合国民军536
国民军入津536
直军败因536
北仓设兵站536
北仓二十四号桥头被炸536
韩家墅北仓驻有直鲁联军536
津商会请开放北仓等通津浮桥536
北仓难民血泪控诉537
直隶兵工厂在宜兴埠试炮537
双街镇兵祸惨案53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537
韩家墅国军移师杨柳青537
韩家墅干部学兵开拔537
韩家墅直军干部学校招生537
北乡发现游匪538
白庙村土匪被剿538
傅军在北仓韩家墅搭建桥梁538
北仓等处日军飞机络绎天空538
直军十六军退宜兴埠538
直鲁军骚扰东西堤头等村538
宜兴埠一带残余鲁军538
宜兴埠驻有直鲁军538
北仓一带有孙殿英部骑兵538
宜兴埠驻军无多539
傅作义部在小淀剿匪539
暂编一旅抢护屈店河岸539
市公安局长曾延毅赴北仓剿匪539
保安队巡缉柳滩等处土匪539
傅作义赴韩家墅检阅改编军队539
驻韩家墅之傅部四十五团调津539
韩家墅驻军击散胜芳之匪539
胜芳匪犯押在韩家墅540
韩家墅驻军接受点验540
日军骚扰宜兴埠540
韩家墅炮挡540
抗日战争时期540
日军在宜兴埠修飞机场540
抗战初期津北地区的农民武装540
也说孙二王四部队541
日伪在穆庄子等村修筑碉堡542
日军横行西堤头镇542
日伪军在青光镇恶行542
解放战争时期542
1945年8月境内八路军战况542
韩家墅战役542
子弟兵攻占韩柳墅544
冀中军区天津战况544
回民武装斗争544
天津县大队战斗在津郊544
淀北人民同小贺庄还乡团的斗争547
武工队夜袭宜兴埠大枪队548
国民党天津守军构筑四郊碉堡548
八路军在北仓北卡获敌汽车548
地下军解决西于庄伪大枪队548
天齐庙解围战548
王秦庄民兵生擒两个伪军549
伪军何邵信悔过自新549
顽军侵占宜兴埠549
国民党军队作恶多端549
解放军在穆庄子击毙土匪549
“国军”军心不稳549
歼灭津郊两个伪据点549
八路军在杨村北仓间截获国民党军汽车551
国民党军蚕蚀双口551
国民党军肆意侮辱津郊回民551
国民党军出犯青光安光双口一带551
国民党军占领阎庄柴楼双街等村551
天津县保安队重创顽伪552
人民慰劳我军伤员552
天下的队伍数“八路”552
天津保安大队的徐树山553
八路军神出鬼没554
天津支队袭击安光等点554
白庙等五村代表请愿554
国民党天津城防554
国民党强拆民房555
国民党坐催特捐555
国民党拉夫派工滥用民力556
郊县农民反对摊派工料的请愿557
天津市城壕栅门位置图558
天津市城防范围图559
安平事件与北仓559
市警察局向宜兴埠派遣民众组训队560
天津守军在津北的部署560
杜建时致南京俞济时电560
国民党三三三师被歼560
国民党六十二军纵火宜兴埠561
国民党军火烧津郊13村562
宜兴埠的战争劫难史略563
穆家庄清真寺被焚情形对教胞宣言564
北仓附近国军阵地被袭564
战火迫近津市564
津北攻坚战564
东野八纵转战津北565
东野八纵在宜兴埠试炮567
忆天津战役567
攻占金汤桥568
攻占丁字沽568
平津战役要图569
平津张被分割形势要图570
解放前北辰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发展570
八国联军占领实录574
导言574
会议摘要574
第27次会议574
第50次会议574
第101次会议574
第103次会议574
第104次会议575
第105次会议575
第107次会议575
第110次会议575
第112次会议575
第113次会议575
第118次会议575
第119次会议575
第120次会议575
第122次会议576
第123次会议576
第125次会议576
第126次会议576
第127次会议576
第129次会议576
第130次会议576
第131次会议576
第132次会议576
第133次会议576
第135次会议576
第136次会议577
第137次会议577
第138次会议577
第139次会议577
第140次会议577
第141次会议577
第142次会议577
第143次会议577
第144次会议577
第145次会议577
第146次会议577
第147次会议578
第148次会议578
第149次会议578
第151次会议578
第152次会议578
第153次会议578
第154次会议578
第155次会议578
第157次会议578
第158次会议578
第159次会议578
第160次会议578
第161次会议579
第162次会议579
第165次会议579
第166次会议579
第169次会议579
第170次会议579
第172次会议579
第173次会议579
第174次会议579
第176次会议579
第177次会议579
第178次会议580
第179次会议580
第183次会议580
第184次会议580
第185次会议580
第186次会议580
第187次会议580
第188次会议580
第189次会议580
第190次会议580
第191次会议580
第192次会议580
第193次会议581
第195次会议581
第196次会议581
第197次会议581
第198次会议581
第200次会议581
第201次会议581
第202次会议581
第203次会议581
第205次会议581
第206次会议582
第207次会议582
第208次会议582
第209次会议582
第210次会议582
第211次会议582
第212次会议582
第213次会议582
第214次会议582
第215次会议582
第216次会议582
第218次会议582
第220次会议583
第221次会议583
第223次会议583
第226次会议583
第228次会议583
第231次会议583
第233次会议583
第235次会议583
第236次会议583
第237次会议584
第239次会议584
第240次会议584
第242次会议584
第244次会议584
第246次会议584
第247次会议584
第250次会议584
第252次会议584
第253次会议584
第255次会议584
第258次会议584
第266次会议585
第267次会议585
第268次会议585
第272次会议585
第273次会议585
第274次会议585
第275次会议585
第276次会议585
第277次会议585
第278次会议585
第279次会议585
第280次会议585
第281次会议585
第282次会议586
第283次会议586
第284次会议586
第285次会议586
第286次会议586
第289次会议586
第291次会议586
第293次会议586
第295次会议586
第297次会议586
第299次会议586
第301次会议586
第302次会议586
第303次会议586
第304次会议587
第305次会议587
第306次会议587
第307次会议587
第308次会议587
第309次会议587
第310次会议587
第312次会议587
第316次会议587
第317次会议588
第319次会议588
第321次会议588
第322次会议588
第323次会议588
特别会议588
第324次会议588
第325次会议588
第326次会议588
第327次会议588
第328次会议588
第329次会议589
附录:天津都统衙门告谕589
绪言589
告谕45589
告谕51589
告谕53590
告谕55590
告谕66590
告谕75590
告谕134590
文化592
文化史略592
民间艺术593
雕刻593
北仓镇剪纸593
南仓镇剪纸593
双口镇剪纸593
青光镇剪纸593
霍庄子镇剪纸593
民间绘画593
天穆镇绘画593
霍庄子镇绘画593
民间书法594
天穆镇书法594
青光镇书法594
大张庄镇书法594
霍庄子镇书法594
民间花会594
天穆镇花会594
柳滩德音法鼓会594
霍嘴平音法鼓会594
东于庄同乐花鼓会594
王庄顺河高跷会594
南仓太平鼓595
南仓童韵花鼓会595
阎街少练会595
北仓镇花会595
北仓镇花会595
北仓村花会595
北仓随驾狮子会596
北仓八蜡庙小车会596
北仓少练老会596
王秦庄众缨少练会596
王秦庄同义高跷会596
北仓凌云高跷会597
李嘴同和高跷会597
桃花寺吹歌会597
屈店吹歌会597
刘园祥音法鼓会597
双街镇花会597
上蒲口同乐高跷会597
汉沟英武少林会597
双口镇花会597
安光村高跷会小车会597
双口一村高跷会小车会597
双口村少练会597
后常家堡村攀龙会597
前丁庄高跷会597
青光镇花会598
韩家墅权乐高跷会598
青光村同乐高跷会598
宜兴埠镇花会598
鹤翎会598
庆乐地秧歌598
永长高跷会598
法鼓598
少林会598
小车会598
永全狮子会598
永鲜莲香598
中幡598
花棍599
腰鼓队599
威风锣鼓599
皮条单杠爬杆扔沙袋599
唱词599
刘安庄同心高跷会599
南王平镇花会599
西堤头镇花会600
东西堤头村小车会600
刘快庄东堤头村高跷会600
跑旱船600
霍庄子镇高跷会600
民乐600
概述600
北仓镇民乐600
双口镇民乐601
安光村老音乐会601
双口村音乐会601
后丁庄吹歌会601
平安庄吹歌会601
后常家堡村吹歌会601
佛乐道乐601
大张庄镇佛乐601
附经文601
青光镇道乐601
霍庄子镇吹鼓手602
民间收藏602
民间戏剧602
天穆镇戏剧602
北仓镇剧团602
王秦庄民众剧团602
李嘴民娱剧团603
双口镇剧团603
双口村剧团603
前丁庄剧团603
平安庄剧团603
安光村剧团603
双口镇革命戏剧溯源603
青光镇剧团604
青光村评剧团604
韩家墅新青剧团604
李家房子胜利剧团604
大张庄镇评剧604
南王平村话剧团604
大人皮影戏604
著述存目606
《易学溯源》606
《字学汇考》606
《赵佥宪奏疏》606
《骈体鉴略》
热门推荐
- 351454.html
- 2805054.html
- 2556532.html
- 677722.html
- 2742169.html
- 1870695.html
- 2300781.html
- 3793502.html
- 459328.html
- 3624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3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8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9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4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2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