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现代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化现代化
  • 刘永佶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8433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71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重塑中国魂1

一、“我”是什么?2

二、中国的我,我的中国8

三、文化的中国,文化的我15

四、发展的文化,发展的中国22

第一篇 文化与文化研究29

第一章 文化概念的规定31

一、社会总体矛盾在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32

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思想和道德37

三、社会总体对个体人的制约42

四、个体对总体的意识46

五、社会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总体发展的导向49

六、个体自由的表现及其行为的规范53

第二章 文化的社会历史存在59

一、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59

二、文化的阶段性和阶级性63

三、文化的国度性与民族性69

四、文化的世界性与交流73

第三章 文化矛盾与文化变革78

一、文化矛盾78

二、文化变革83

三、文化传统87

四、文化矛盾发展的大趋势92

第四章 文化学的性质和方法96

一、文化学的对象与性质96

二、从现实出发和发展的原则100

三、抽象与具体的关系104

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108

第二篇 古魂之辉煌与衰落--中国古代文化113

一、发达的农业文明116

第五章 伟哉大中华116

二、勤劳、节俭、智慧的文明主体123

三、古代社会制度的先进128

第六章 孔丘创儒学136

一、社会变革之先知136

二、以天命观为哲学基础140

三、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原则146

四、“复礼”与礼制151

五、仁与仁学156

第七章 儒学大道统170

一、孟、荀的继承开拓170

二、独尊儒术与儒纳百家176

三、儒学的经典化与玄化183

四、儒学由理学而复兴190

五、儒学由“理”入“心”及道统衰落196

第八章 儒学的实质与社会表现--官文化206

一、集权官僚制的集中反映和理论基础207

二、官僚地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210

三、“人治”与“以刑配德”215

四、官本位与官至尚221

五、“内圣外王”论227

六、“学而优则仕”232

七、求官术与为官之道238

第九章 与官文化相辅相成的小农意识244

一、墨家的先行性小农意识245

二、农民阶级利益的体现249

三、勤俭持家与安分守己254

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257

五、平均主义与等级观261

六、官文化与小农意识的对立统一267

第十章 中国古代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领先地位及其失落272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领先地位273

二、对欧洲近代社会和文化变革的促进277

三、西方文化的兴盛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挑战283

四、中国古代文化因保守而衰落289

第三篇 “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近代文化变革295

第十一章 以资本化为目标的近代文化变革298

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299

二、“维新”开出新思路302

三、“革命”倡导民主文化307

四、以民主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312

第十二章 儒家道统的顽固和变相苟延317

一、办“洋务”,护道统317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322

三、“孔教会”的负隅顽抗327

第十三章 对儒家道统的初次革命性批判334

一、章太炎:“儒家之病,就在于以富贵利禄为心”335

二、陈独秀:“所谓礼教,皆为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340

三、吴虞--“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345

四、鲁迅--以文学揭破“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351

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文化现代化原则的确立与初步实施359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362

一、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形态362

二、人类文化史上的新阶段367

三、社会主义--人类现代化的主旋律371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必然性376

一、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统一376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开端381

三、毛泽东的创造思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87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创始393

第十六章 毛泽东思想--中国现代文明主体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399

一、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意识的理论概括39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路的结晶403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经验总结408

四、中国文化史新时代的标志412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创始419

一、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民主制--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419

二、对儒学道统的进一步批判--“五四”精神的发扬423

三、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429

四、“雷锋精神”433

第五篇 更生中的对立统一--中国现代文化矛盾439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442

一、生长着的社会主义势力的意识形态442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法律规定446

三、现代文明主体社会主义意识的形成450

四、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455

第十九章 官文化的残余及其负面作用45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得不保留“理性”官僚体制459

二、社会主义民主制的不健全为官文化提供了存留和滋生的条件464

三、官文化残余的表现469

四、官文化是政治腐败的重要根源475

第二十章 小农意识的普遍存在479

一、小农经济是小农意识存在的土壤479

二、小农意识对中国革命的影响482

三、小农意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干扰488

四、小农意识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影响493

第二十一章 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及其存在方式498

一、国际资本统治的意识形态498

二、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表现502

三、资本主义文化的特点504

四、资本主义文化在现阶段的存在形式509

第二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化矛盾状况与趋势513

一、社会主义文化与官文化的矛盾是主要矛盾514

二、社会主义文化与小农意识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521

三、中国现代文化矛盾的演化趋势525

第六篇 在变革中重塑中国魂--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531

第二十三章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现代化之正道535

一、社会主义乃现代人类社会主旋律536

二、文化矛盾发展之曲折540

三、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现代文化矛盾演化之必然545

第二十四章 在完善公有制和民主制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549

一、社会主义公有与民主的统一:文明主体自由发展的制度保证550

二、自由--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则554

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559

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完善公有制与民主制的先导和内在条件564

一、文明主体即社会主义文化主体569

第二十五章 强化文明主体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569

二、强化文明主体的文化主体意识574

三、文明主体素质的提高与自由发展578

四、突出和保证文明主体在文化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582

第二十六章 深刻批判和清除官文化586

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环节586

二、批判官文化的意义和方法590

三、批判官文化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相统一594

四、对儒学及其他传统学术的批判继承598

第二十七章 误入“海市蜃楼”--也谈现代“新儒家”604

一、在儒家道统基础上吸纳资本主义605

二、“内圣”与“外王”的悖论608

三、忽略根本--历史与现实的中国614

四、避实就虚--“新儒家”方法论620

五、“新儒家”的幻觉与日本和“四小龙”的神话624

六、儒家道统不能、也不应现代化629

第二十八章 批判和克服小农意识637

一、明确批判小农意识的意义637

二、充分认识克服小农意识的难度642

三、与改造小农经济和完善民主法制相统一647

四、理论批判与自觉克服相互促进653

第二十九章 批判限制资本主义文化659

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必要环节660

二、以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原则663

三、区别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与初级的、粗陋的、野蛮的资本主义文化668

四、批判限制资本主义文化的范围与方式676

第三十章 在促进文明主体自由发展原则下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683

一、重塑中国魂的要求与必然683

二、继续马克思和毛泽东的基本思路688

三、借鉴吸收国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成果和经验693

四、规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范畴699

五、中国文化现代化对人类文化现代化的意义706

跋7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