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食品检验检疫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食品检验检疫学 第2版
  • 焦新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208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食品检验-高等学校-教材;食品卫生-卫生检疫-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食品检验检疫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食品安全概述1

二、食品检验与检疫的基本概念4

三、食品检验检疫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5

四、食品检验检疫发展历史与未来趋势7

上篇 食品检验检疫学基本理论与方法10

第一章 食品检验检疫概述10

第一节 食品检验检疫的特点10

一、预防性10

二、强制性11

三、法定的机构和人员11

四、法定的检验检疫项目和对象13

五、法定的检验检疫标准和方法13

六、法定的处理方法14

七、法定的检验检疫证明14

第二节 食品检验检疫对象和范围14

一、食品检验检疫对象14

二、食品检验检疫范围19

第三节 食品境内检验检疫的分类20

一、产地检疫21

二、净化检疫21

三、运输检疫22

四、屠宰检疫22

五、市场检疫23

第四节 食品国境检疫的分类24

一、进境检疫24

二、出境检疫26

三、过境检疫27

四、运输工具检疫28

第二章 食品检验检疫的程序与监管29

第一节 食品境内检验检疫的程序29

一、报检29

二、检疫30

三、检疫处理31

第二节 食品国境检验检疫的程序31

一、检疫审批与报检32

二、预检35

三、现场检验检疫35

四、抽样检查36

五、隔离检疫37

六、实验室检验37

七、检疫处理38

八、出证放行39

第三节 食品检验检疫的监管39

一、检疫监管的概念与作用39

二、检疫监管的范围40

三、检疫监管的基本方法40

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42

第四节 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管理42

一、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42

二、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44

三、进出口食品标签检验监管45

第三章 食品检验检疫方法概述47

第一节 检验检疫测试技术与方法概述47

一、检验检疫测试技术与方法特点47

二、检验检疫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种类47

第二节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51

一、样品的采集原则与方法51

二、样品的运送与保存56

三、样品的制备与处理57

第三节 检验检疫理化测试技术与方法61

一、电磁测试技术与方法61

二、电位分析测试方法62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测试方法64

四、荧光分析测试方法66

五、气相色谱测试方法68

六、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方法69

七、质谱分析测试方法71

八、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试方法73

九、红外探测技术与方法76

十、核磁共振测试技术与方法77

十一、传感器测试技术与方法80

十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试方法81

第四节 检验检疫生物学测试技术与方法83

一、微生物学检测技术与方法84

二、免疫学检测技术与方法85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与方法90

四、生物芯片测试技术与方法95

五、生物传感器测试技术与方法99

第五节 检验检疫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103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103

二、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105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108

第一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概论108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概念108

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109

第二节 检验检疫风险评估技术110

一、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技术110

二、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技术114

三、食品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技术117

第三节 检验检疫风险管理措施119

一、风险管理背景119

二、动物疫病风险管理措施120

三、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措施120

四、食品检验检疫风险管理121

第四节 检验检疫风险控制技术122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风险控制技术122

二、食品检验检疫风险控制技术125

第五节 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128

一、食品安全质量技术规范128

二、食品安全质量的管理与监督131

下篇 食品检验检疫技术136

第五章 动物性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检验检疫技术136

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中菌落总数与大肠杆菌的检验137

一、菌落总数137

二、大肠菌群138

第二节 动物性食品中致病性细菌的检验138

一、沙门菌138

二、志贺菌141

三、致泻性大肠杆菌142

四、副溶血弧菌144

五、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46

六、空肠弯曲杆菌147

七、溶血性链球菌149

八、产气荚膜梭菌150

九、蜡样芽孢杆菌152

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53

十一、结核分枝杆菌155

十二、炭疽芽孢杆菌156

十三、变形杆菌158

十四、阪崎肠杆菌159

第三节 动物性食品中致病性病毒的检验160

一、诺瓦克病毒160

二、禽流感病毒161

三、甲型肝炎病毒163

四、戊型肝炎病毒164

五、轮状病毒165

六、腺病毒166

七、柯萨奇病毒167

八、口蹄疫病毒168

九、猪瘟病毒170

十、新城疫病毒171

十一、马立克病病毒172

十二、朊病毒173

十三、冠状病毒175

第四节 动物性食品中致病性寄生虫的检验176

一、旋毛虫176

二、囊尾蚴180

三、肉孢子虫183

四、弓形虫185

五、棘球蚴187

六、隐孢子虫189

第六章 植物性食品中植物病原物和害虫的检验检疫192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和害虫的检验技术192

一、植物病原物的检验技术192

二、植物害虫的检验技术195

第二节 检疫性植物病原物199

一、植物病原真菌199

二、植物病原细菌206

三、植物病原病毒211

第三节 检疫性植物害虫216

一、鞘翅目检疫性害虫216

二、双翅目检疫性害虫226

三、其他检疫性害虫及软体动物234

第七章 食品中的毒素的检验244

第一节 细菌毒素及其检测244

一、肉毒毒素及其检测244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检验246

第二节 霉菌毒素及其检测249

一、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250

二、赭曲霉毒素及其检测259

三、展青霉素及其检测263

四、伏马菌素及其检测266

五、杂色曲霉素及其检测268

六、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及其检测270

七、串珠镰刀菌素及其检测275

八、玉米赤霉烯酮及其检测276

九、3-硝基丙酸及其检测278

第三节 鱼类毒素和贝类毒素的检测280

一、鱼类毒素及其检测280

二、贝类毒素及其检测方法284

第四节 植物毒素及其检测290

一、常见的植物天然毒素291

二、常见的植物天然毒素的检测292

第八章 食品质量检验295

第一节 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295

一、食品中水分的检验295

二、食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检验295

三、食品中脂肪和脂肪酸的检验296

四、食品中糖类的检验296

五、食品中矿物质的检验297

六、食品中维生素的检验298

七、食品中能量的检验298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299

一、食品防腐剂的检验299

二、食品抗氧化剂的检验299

三、食品甜味剂的检验300

四、食品漂白剂的检验302

五、食品发色剂的检验302

六、食品着色剂的检验303

第三节 典型食品掺假与异物的检验303

一、牛乳掺假的检验303

二、食用植物油掺假的检验306

三、蜂蜜掺假的检验308

四、黑木耳掺假的检验309

五、味精掺假的检验312

六、食品中异物的检验314

七、猪、牛源性成分的鉴别316

第四节 各类动物性食品的检验317

一、肉及肉制品的检验317

二、乳与乳制品的检验318

三、动物性油脂的检验319

四、蛋品的检验320

五、水产品的检验320

六、蜂产品的检验321

第五节 各类植物性食品的检验321

一、谷物的检验321

二、大豆及豆制品的检验322

三、果蔬类食品的检验323

四、食用植物油的检验324

五、茶叶及茶饮料的检验325

第九章 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验327

第一节 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概述327

一、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和产生途径327

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性327

三、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技术333

第二节 农药残留的检验333

一、有机氯农药的检测334

二、有机磷农药的检测336

三、其他农药的检测338

第三节 兽药残留与激素残留的检验339

一、抗生素的检测339

二、抗球虫药的检测341

三、激素类和β-受体激动素的检测342

第四节 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验343

一、环境污染物的检测343

二、食品加工生成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344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347

第十章 转基因食品的检验349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的概述349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349

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349

三、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安全性问题350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351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351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352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检验354

一、转基因食品检验的概述354

二、转基因食品的检验类型和常用技术355

主要参考文献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