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西方文论与翻译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祝朝伟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4206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文艺理论-研究-西方国家-现代;英语-翻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西方文论与翻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与翻译研究1
1.1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历史背景1
1.1.1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2
1.1.2 胡塞尔现象学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6
1.1.3 象征派诗学对形式主义的影响7
1.2 俄国形式主义的发展及分期8
1.3 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主张11
1.3.1 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观”11
1.3.2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观15
1.3.3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思想19
1.3.4 俄国形式主义的“创造/模仿观”23
1.3.5 俄国形式主义的“前景化”思想27
1.3.6 俄国形式主义的“系统/功能观”30
1.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与翻译研究33
1.4.1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对翻译研究的认识论意义34
1.4.2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对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意义40
1.5 形式主义“系统/功能观”对翻译研究的启示58
1.5.1 形式主义“系统/功能观”催生了多元系统理论59
1.5.2 形式主义“系统/功能观”间接地催生了改写理论69
1.6 小结79
第二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与翻译研究80
2.1 后殖民主义文论的缘起渊源81
2.1.1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82
2.1.2 福柯的权力与知识84
2.1.3 法侬的民族解放与独立思想85
2.2 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发展与流派87
2.3 后殖民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主张88
2.3.1 主体与他者(爱德华·萨义德)88
2.3.2 理论旅行观(爱德华·萨义德)90
2.3.3 属下话语(加亚特里·斯皮瓦克)91
2.3.4 拟态与混杂性(霍米·巴巴)93
2.3.5 文明冲突论(塞缪尔·亨廷顿)95
2.3.6 媒介帝国主义(约翰·汤林森)96
2.3.7 巴西食人主义(希拉多·德·坎波斯兄弟)98
2.4 后殖民主义文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99
2.4.1 后殖民主义“主体”、“他者”对翻译研究的启示100
2.4.2 旅行理论与译文研究108
2.4.3 属下话语与译者的主体性110
2.4.4 拟态与混杂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112
2.4.5 文明冲突中的翻译116
2.4.6 制约翻译的媒介权力话语118
2.4.7 食人主义翻译120
2.5 小结122
第三章 女性主义文论与翻译研究124
3.1 女性主义文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24
3.2 女性主义文论的发展分期及代表人物126
3.2.1 女性主义文论的理论基础126
3.2.2 “新女性主义”批评128
3.2.3 女性主义文论发展的第三阶段132
3.3 女性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主张134
3.3.1 “社会性别”及其对父权制的质疑135
3.3.2 “女性形象批评”与厌女症137
3.3.3 女性文学传统与“女性批评”139
3.3.4 以“双性同体”为目标的“女性写作”142
3.3.5 女性主义文论的政治性145
3.4 女性主义文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147
3.4.1 性别与翻译:被女性化了的翻译148
3.4.2 从女性经验出发对文本的重写152
3.4.3 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155
3.4.4 “双性同体”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启示159
3.4.5 女性主义翻译的政治性161
3.5 中国现实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163
3.5.1 女性主义在中国163
3.5.2 我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现状165
3.5.3 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特殊性167
3.5.4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于汉语文本翻译的局限性168
3.6 小结168
第四章 解构主义文论与翻译研究170
4.1 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170
4.1.1 逻格斯中心主义及西方的理性传统170
4.1.2 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172
4.1.3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174
4.2 解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78
4.2.1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178
4.2.2 福柯的解构主义思想184
4.2.3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187
4.2.4 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188
4.3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190
4.3.1 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190
4.3.2 德里达的翻译观195
4.3.3 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策略200
4.4 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启示208
4.4.1 解构主义翻译观走出了意义确定性的僵化凝固的认识局限208
4.4.2 解构主义冲击了传统翻译理论中作者的权威性以及作者与译者、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210
4.4.3 解构主义冲击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与“通顺”原则212
4.5 国内围绕解构主义及其翻译理论的争论214
4.6 小结215
第五章 接受反应文论与翻译研究217
5.1 接受反应文论的历史背景218
5.1.1 接受反应文论的文学背景:现代派文学218
5.1.2 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219
5.1.3 英伽登现象学的影响221
5.1.4 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影响222
5.1.5 伽达默尔阐释学的影响223
5.1.6 文学社会学的影响224
5.2 接受反应文论的发展与分期226
5.3 读者反应文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与理论主张227
5.3.1 读者的作用227
5.3.2 期待视野230
5.3.3 潜在读者231
5.3.4 意义空白233
5.3.5 视野融合234
5.4 接受反应文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235
5.4.1 读者的作用对翻译研究的启示235
5.4.2 期待视野对翻译研究的启示239
5.4.3 潜在读者246
5.4.4 意义空白250
5.4.5 视野融合257
5.5 接受反应文论的局限及其误区260
5.6 小结263
第六章 精神分析文论与翻译研究264
6.1 精神分析文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264
6.1.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及心理剖析说264
6.1.2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267
6.1.3 其他精神分析学者及思想主张269
6.2 精神分析法:翻译研究的新视角271
6.2.1 心理特性与创造特性:精神分析与翻译研究的内在契合272
6.2.2 共同的符号特性与实践特性274
6.2.3 研究过程的相似性275
6.2.4 翻译的同一性幻觉与精神分析的乌托邦之维277
6.2.5 对语言的重视及言语化特性279
6.2.6 二者共有的对话特性280
6.2.7 人格结构与译品样态282
6.2.8 共同的跨文化维度285
6.3 人格的动态博弈与译品样态:庞德翻译的精神分析视角287
6.3.1 无意识/本我支配下的庞德:错谬与误读在所难免288
6.3.2 前意识/超我支配下的庞德:别求新声于异邦292
6.3.3 意识/自我支配下的庞德:翻译的创新诗学295
6.4 小结300
附录1翻译与阐释的多元——从《锦瑟》的英译谈起301
附录2互文性与翻译研究315
主要术语及人名索引331
热门推荐
- 1399166.html
- 2422227.html
- 1869654.html
- 1376690.html
- 1528072.html
- 1368779.html
- 2265940.html
- 550644.html
- 1545992.html
- 3033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8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1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0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6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0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