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王权主义 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的王权主义 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
  • 刘泽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3437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王权主义 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引言——王权主义概论1

第一章 王权支配社会1

一、君主专制帝国:政治支配经济运动的产物1

1,武力兼并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1

2,“以天下恭养”与秦的统一9

3,天盖式的权力体系与垂范两千年13

二、专制王权支配社会(一):从春秋战国封建贵族、地主的形成看政治的决定作用19

1.从政治在土地运动中的支配作用看封建地主的形成20

2.从等级制对社会的控制看封建地主的形成25

3.从政治支配产品分配看封建地主的形成32

4.从封建地主各阶层的发迹看政治的作用37

三、专制王权支配社会(二):政治权力的再分配与封建地主的再生之路42

1.政治特权与权力的再分配是封建地主再生的主要途径42

2.封建地主的生态特点:士人—官僚—地主循环圈57

四、专制王权支配社会(三):政治因素在第一代小农形成中的决定作用69

1.战国“授田”制与编户小农69

2.编户小农人身隶属于封建国家76

3.封建国家对编户小农的超经济剥夺79

4.余论83

五、贪污:权力侵占与分配社会财富的一种特殊方式84

1.贪污的普遍性85

2.官吏们是怎样进行贪污的88

3.贪污在社会经济运动中的作用91

4.贪污横行的原因:权力超越和支配经济96

六、专制权力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与迟滞的关系100

1.两个重要的经济规律102

2.政治权力对两个规律的破坏104

第二章 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114

一、战国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理论的发展114

1.宇宙的本根同君主相配合与合德论115

2.君主赞天地之化、成历史之变、握必然之理117

3.君主一人独裁论122

4.道高于君、内圣外王与强化君权126

二、秦始皇神圣至上的皇帝观念与代代相袭128

三、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与政治意识138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总体特征138

2.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141

3.王权主义刚柔结构下的政治意识153

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157

1.政治价值取向的普遍性157

2.政治价值系统与政治化过程和政治一体化158

3.研究传统政治文化的五种视角165

4.政治文化的转型168

5.附:政治文化化与文化政治化169

五、帝王对“学”与士人的控制171

1.王权对“学”的支配与控制172

2.士大夫——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主体175

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政治性与学理的非一贯性180

六、政治与思想的冲突及独立之士的悲剧性181

1.两个不同的运动规律182

2.两个规律交错中的知识分子与独立之士悲剧的必然性184

3.政治要为思想文化多元发展让路和提供保障194

4.兼论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196

第三章 王权主义各论202

一、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与王权主义202

1.传统人文思想的表现202

2.王权主义209

3.使人不成其为人215

二、君主名号穹庐性的政治文化意义224

1.君父:全社会的宗法大家长225

2.王辟:法律和秩序的化身228

3.天子:君的神格和君命的神圣化232

4.圣人:与道同体的文化权威235

5.皇帝:天地君亲师的集合体238

三、臣民卑贱论244

1.臣民卑贱的定位与工具论244

2.忠孝规范与臣民绝对义务观念252

3.臣民的罪错意识257

四、君尊臣卑: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框架——析韩愈、柳宗元的表奏263

1.君:神化、自然化、皇化的统一265

2.臣:卑贱、无知、谬误、罪过的载体271

3.君尊臣卑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框架278

五、 帝王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280

1.谥号尊号的历史发展280

2.帝王谥号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284

3.从唐代尊号析君尊臣卑意识287

1.人的本质——伦理道德性293

六、儒家人论与王权主义293

2.“人道”原则与对个体人的压抑298

3.道德理想人格与王权主义304

七、儒家的理想国与王权主义312

1.理想的“有道之世”312

2.道义与统治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320

3.封建专制主义是儒家政治学说的必然归宿326

八、贞观君臣论民本与王权主义330

1.贞观君臣论“国以民为本”330

2.民本论体现在政策上的原则及其实践极限337

3.君权至上与民为国本的互补关系344

九、“理学”的圣人无我与圣王专制349

1.圣人无我350

2.圣王专制的几个特点357

1.“官僚”的主奴综合性格365

十、传统国民主奴组合性格与王权主义365

2.主奴综合意识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371

3.主奴意识的泛化375

4.圣人:理想化的亦主亦奴人格378

第四章 政治哲学与王权主义383

一、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383

1.天人的神性合一与帝王的教主意义384

2.奉天承运与帝王的合理性386

3.天人秩序的统一:帝王是秩序的枢纽389

4.天与道德理念的合一及其王权主义精神396

二、王、道相对二分与合二为一400

1.道、王相对二分400

2.得道而得天下411

3.王对道的占有416

4.道的王权主义精神425

5.余论428

三、王、圣相对二分与合二为一429

1.文化转型:从神化到圣化429

2.圣人“知道”与圣、神相通431

3.圣、王合一440

4.王、圣同体两千年446

5.结语448

四、 尊经教条主义与多样性449

1.“五经”神话449

2.孔子神话453

3.“五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后真理”456

4.经学化的思维方式459

5.儒学的在官与在野之争468

6.官学内部的分化与儒学的多样化473

7.皇帝裁定分歧和定是非477

8.余论4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