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互动学习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研究=Research on monetary polic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ased on interact【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储峥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互动学习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研究=Research on monetary polic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ased on interact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1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4
三、选题意义5
第二节 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5
一、基本结构与结构图5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6
第三节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8
一、主要结论8
二、创新点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
第一节 预期、预期形成与调整12
一、预期的分类12
二、有限理性与近似理性14
三、预期调整15
第二节 学习行为与预期管理16
一、公众学习与货币政策17
二、央行学习行为与货币政策18
三、央行和公众学习行为的相互影响20
四、名义锚与预期管理20
第三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与社会信息结构23
一、对于央行是否具有信息优势的争论23
二、货币政策信息传导作用的实证检验成果24
三、适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社会信息结构25
四、货币政策传导途径27
第四节 关于我国公众学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28
一、关于我国公众学习行为的分析28
二、我国公众预期形成与预期管理28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的途径31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33
五、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比较33
第五节 本章小结34
第三章 央行、公众学习行为与互动学习方式36
第一节 学习行为与学习机制36
一、常见的学习方式36
二、学习机制与预期39
第二节 公众和中央银行的学习行为43
一、公众学习行为的表现方式43
二、中央银行的学习过程47
第三节 互动学习行为51
一、互动学习的内涵51
二、互动学习行为的表现53
三、互动学习的过程54
四、互动学习过程的均衡点55
第四节 互动学习的动态过程分析57
一、模型的基本框架57
二、公众的学习行为59
三、央行的学习行为61
第五节 本章小结62
第四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互动学习与社会信息结构63
第一节 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与互动学习63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产生的背景63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的表现65
三、互动学习视角的解释:公开信息的“挤出效应”72
第二节 社会信息结构74
一、信息与信息结构74
二、互动学习与信息结构75
第三节 社会信息结构的模型分析80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80
二、公众拥有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情况81
三、高阶信任的作用83
第四节 影响央行和公众信息准确程度的因素分析84
一、影响央行信息准确程度的因素分析84
二、影响社会公众私人信息准确程度的因素分析86
第五节 本章小结89
第五章 基于预期引导与管理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90
第一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提出的背景90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90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90
三、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提出的背景94
第二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内容98
一、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含义与特点98
二、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框架101
三、影响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因素分析104
第三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影响106
一、对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影响106
二、对中介目标的影响107
三、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影响108
四、对货币政策信息沟通内容的影响108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0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发展现状分析111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发展现状111
一、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信息来源与信息发布方式111
二、货币政策信息传导的内容113
三、货币政策信息传导过程117
四、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特点117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118
一、长期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118
二、缺乏消除调控误差和噪音的货币政策信息反馈渠道120
三、无价值信息多121
四、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没有减少传统政策工具的使用123
第三节 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124
一、央行独立性较弱,决策和信息时滞不确定124
二、缺乏明确的量化调控目标125
三、货币政策透明度不高125
四、缺乏相应的问责制,目标制定过程不透明127
五、公众和央行之间双向信息传导少128
第四节 本章小结129
第七章 对我国公众学习行为与货币政策信号作用的实证分析130
第一节 我国公众对经济运行的预测情况130
一、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的预测情况130
二、职业经理人和消费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131
第二节 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信号作用和公众学习行为的实证检验134
一、指标、模型选择与数据初步分析134
二、SVAR模型以及相关分析137
三、实证检验结果分析145
第三节 名义GDP增速和资产价格指数影响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实证分析146
一、问题的提出146
二、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初步分析147
三、VAR模型及其相关分析149
四、实证检验结果分析153
第四节 本章小结153
第八章 加强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155
第一节 他国央行加强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实践与启示155
一、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55
二、通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160
三、欧洲中央银行164
四、他国经验对我国加强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启示166
第二节 我国加强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举措167
一、调控方式的选择:基于规则的调控方式167
二、量化最终目标,灵活调整权重168
三、中介目标:关注公众预期169
四、加强信息收集与沟通170
第三节 本章小结171
第九章 本书总结172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172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174
参考文献175
致谢194
热门推荐
- 3113420.html
- 864315.html
- 3589031.html
- 1184140.html
- 3113305.html
- 1250968.html
- 1252279.html
- 1369188.html
- 695255.html
- 1942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2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3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1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1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3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1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9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