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泰山景观全览 泰山2100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泰山景观全览 泰山2100景
  • 李传旺,张用衡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 ISBN:978780713982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254MB
  • 文件页数:600页
  • 主题词:泰山-简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泰山景观全览 泰山2100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通天街与岱庙1

1、泰安与泰山1

泰安1

泰山2

2、通天街 遥参亭3

古泰安门3

通天街3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4

东岳大街4

双龙池4

曹公渠记碑4

双龙池记碑5

翠影槐6

遥参亭坊6

铁狮6

遥参亭7

“资生普润”匾7

“五三惨案”纪念碑7

禁止舍身碑8

重修遥参亭碑记9

泰云柳田伊秀书李白《游泰山》诗碑9

中日友好亲善碑11

“史家绝唱”题词碑11

泰山石敢当雕像11

3、岱庙坊 正阳门 配天门12

岱庙坊12

岱庙坊题联之一12

岱庙坊题联之二13

岱庙坊额题名13

岱庙13

岱庙建筑群13

正阳门15

五凤楼15

城墙15

角楼15

挂印封侯柏15

前花园16

紫玉兰16

配天门16

铜狮16

三灵侯殿16

太尉殿16

4、唐槐院 雨花道院17

延禧门17

唐槐院17

延禧殿遗址17

唐槐17

“唐槐”题词碑17

张鹏翮唐槐诗碑18

乾隆题唐槐诗碑18

百碑墙18

雨花门18

雨花道院18

环咏亭遗址19

仿经石峪刻石19

鲁班殿遗址19

古今名人题刻碑林19

欧阳中石《泰山颂》诗碑19

季羡林《泰山颂》诗碑19

雨花道院牌坊20

宋石刻画20

西华门20

泰山地质陈列馆20

5、配天门院西碑林21

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21

“五岳独宗”题词碑23

创建藏峰寺记碑23

供祀泰山蒿里祠记碑25

“翔凤岭”题词碑26

“飞龙岩”题词碑26

泰山赞碑26

定亲王题诗碑27

方碑28

金棨记事题刻28

何道生记事题刻28

孙星衍记事题刻29

黄?《岱庙感怀》诗刻29

麻一凤《谒岱》诗刻29

黄?诗刻30

孙璜《谒岱庙》诗刻30

“星辰可摘”题词碑30

何人鹤书《登泰山绝顶五首》诗刻30

穆光胤《登岱四首》诗刻31

6、汉柏院31

炳灵门31

汉柏院31

汉柏连理柏32

汉柏图赞碑32

乾隆“汉柏之图”碑32

乾隆《题汉柏》诗碑32

张鹏翮汉柏诗碑33

“汉柏”碑33

赤眉斧痕柏33

翠影池34

岱峦苍柏34

“汉柏凌寒”碑34

“观海”题词碑34

沙孟海题刻34

苍龙吐虮34

东碑墙35

泰山玉印记碑35

张璿登泰山诗碑35

复得徐世隆诗碑之记碑36

定亲王诗碑36

陶澍《登岱三首》诗碑36

徐世隆题蒿里神祠诗碑37

戴珊岱顶诗刻37

吴陵口《咏五大夫松》诗碑38

俞汝为《登岱六首》诗碑38

徐贞明《游灵岩寺》诗碑38

乾隆《题壶天阁》诗碑38

乾隆《恭依皇祖登岱诗韵》诗碑38

乾隆《登泰山作》诗碑38

定亲王岱庙祷雨记碑38

张佳胤《登岱四首》诗碑39

增修泰山记碑40

五经论碑40

乾隆《朝阳洞》诗碑40

乾隆《登封台》诗碑40

乾隆《登泰山恭依皇祖诗韵》二首40

乾隆《飞来石》诗碑之一40

岱岳庙碑40

乾隆题《环咏亭》诗碑40

乾隆题《日观峰》诗碑40

张衡《四愁诗》诗碑40

曹植《飞龙篇》诗刻41

“登泰观海”碑刻41

乾隆题《白云洞》诗碑41

孙璋《登泰山》诗碑41

乾隆《桃花峪》诗碑41

徐仲麟诗碑41

乾隆《咏无字碑》诗碑41

乾隆《飞来石》诗碑之二42

泰安八景碑42

乾隆《回马岭》诗碑42

汉柏院碑林42

经幢42

“第一山”碑刻42

陈毅诗碑42

朱德诗碑42

邓颖超碑刻43

冥福院经幢43

“篑为山”碑刻43

青州临淄口生幢子43

7、汉柏亭44

汉柏亭44

乾隆《日观峰》诗碑之一44

乾隆《奉皇太后登岱》诗碑44

乾隆《咏五大夫松》诗碑44

陆机《泰山吟》诗碑44

谢灵运《泰山吟》诗碑44

泰安州提留香金疏碑45

乾隆题《环咏亭》诗碑45

乾隆题《五大夫松》诗碑45

乾隆题《白云洞》诗碑45

乾隆《环咏亭》诗碑46

乾隆《莲花洞》诗碑46

乾隆题《环咏亭》诗碑46

颂魏祥碑46

章忱《登泰山》诗碑47

《登泰山》诗碑47

乾隆《十八盘》诗残碑47

乾隆《丈人峰》诗碑47

乾隆题《壶天阁》诗碑47

乾隆《回马岭》诗碑48

乾隆《壶天阁》诗碑48

乾隆《五大夫松》诗碑48

汉柏亭二层平台碑刻群48

何人麟书杜甫《秋兴八首》诗碑48

何人麟书杜甫《望岳》诗碑49

潘?《登泰山》诗碑50

临东坡兰草画碑50

竹心绘竹画碑50

侯应瑜《泰山》诗刻50

8、东御座50

东御座50

秦泰山刻石50

王家榕《颂秦刻石》诗碑51

御前松52

郭沫若《在岱庙望泰山》诗碑52

郭沫若《咏普照寺六朝松》诗碑52

郭沫若《登泰山观日出未遂》诗碑52

“驭大鹏而游南溟”题词碑52

“挟泰山以超北海”题词碑52

郭沫若《登泰山》题诗碑53

郭沫若题《万松山》诗碑53

郭沫若题《经石峪》诗碑53

青帝广生帝君赞碑53

加青帝懿号残碑53

温凉玉圭54

沉香狮子54

黄釉青花葫芦瓶54

东华门55

紫气东来照壁55

9、配天门院东碑林57

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祠碑57

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57

重修青帝观碑60

宣和重修泰岳庙碑61

“万代瞻仰”碑63

“昂首天外”柏63

“社主”石63

“大观峰”碑刻63

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碑63

重修普慈庵记碑65

明口悟亭记碑65

重修关圣帝君庙碑65

奉旨重修金桥记碑65

创塑州学七十子记碑65

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66

嘉庆告祭碑67

乾隆告祭碑67

10、仁安门 天贶殿68

仁安门68

仁安门石狮68

天贶殿大院68

阁老池68

“宁死不屈”柏68

“麒麟望月”柏68

扶桑石68

孤衷柏69

太平缸69

东御碑亭69

西御碑亭70

天贶殿71

泰山神东岳大帝像71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72

铜镜72

11、天贶殿西侧碑林73

康熙重修岱庙碑73

经幢75

去东岳封号碑75

大宋天贶殿碑75

明东岳泰山之神庙重修碑78

道光重修玉皇阁神像记碑79

民国重修玉皇阁碑记80

泰安州重修庙学记碑80

重修青岩书馆记碑80

清嘉庆重修北斗殿记碑80

泰安徐老夫子赞碑80

醴泉81

“浴鹤”题词碑81

栖凤柏81

12、天贶殿东侧碑林81

宋大观圣作之碑81

大金重修东岳庙碑83

大宋封祀坛颂碑84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88

修补准提庵记碑89

题泰山碑90

王玜德政碑90

修建元君行宫记碑90

重修元君庙记碑91

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92

13、东环廊 历代碑刻陈列馆92

环廊92

钟、鼓楼92

泰山封禅蜡像馆92

历代碑刻陈列馆93

秦刻石二十九字本复刻碑93

衡方碑93

张迁碑94

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95

王盖周等造像记96

比丘尼慧等造像记96

张子初等造像记97

唐修岳官题名刻石98

唐祭岳官题名刻石98

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98

李北海书密多心经100

双束碑100

显庆岱岳观造像记101

仪凤画像记101

大周天授造像记101

万岁通天造像记101

圣历造像记102

久视斋醮记102

马友鹿题诗102

长安造像记102

长安斋醮记102

长安造像写经记103

神龙造像记103

景龙造像记并颂103

景龙斋醮记103

道士杨太希烧香刻辞104

景云斋醮记104

开元兴造记104

开元修斋记105

敕使胡寂等题名105

大历斋醮记105

公孙杲题诗105

刘难陀等题名105

大历造像记105

王圆等题名记106

敬謇等题名106

建中祭岳题名106

任要等祭岳题名并诗106

宋禧题名107

李陟题名107

董元康题名107

高季良等题名107

幽栖寺陀罗尼经幢107

升元观敕牒碑109

泺庄创修佛堂记碑110

大金重修天封寺记碑111

张宣慰登泰山记碑112

五岳真形图碑114

东岳庙供器碑115

凌志魁《登岱八首》诗碑117

太极图碑117

聂剑光摹刻秦刻石二十九字本碑118

谷山寺敕牒碑118

胡一龙诗碑119

乾隆《恭依皇祖登岱诗韵》碑119

康熙《登岱》诗120

何人麟书杜甫《望岳》诗碑120

萧启《筑桥碑记》121

14、汉画像石陈列馆121

汉画像石陈列馆121

大汶口出土半复原汉墓121

双龙双鸟双兽图121

二龙戏珠图122

二龙相戏图122

三龙嬉戏图122

虎猪相斗图122

持戟卫士图122

铺首衔环图122

行猎射鸟图122

铺首衔环图122

龙凤吉祥图123

五铢双鱼图123

飞鸟吉祥图123

龙凤飞虎吉祥图123

狩猎起居图123

五铢钱枚图123

出巡起居图123

二龙相缠图123

汉墓横梁纹饰图124

野雉吉祥图124

伏羲持矩、双凤星辰图124

王君出行图124

鸟纹图案124

车马玄武图124

双鸟交颈图124

青龙擒鸟图124

歌舞宴乐图124

车马出行图125

武士擒虎图125

瑞鸟图125

车马出行图125

迎宾图125

迎宾图126

车骑出行图126

墓阙126

车骑行猎图126

听乐晋见图126

子见老子图126

猎归庖厨图126

狩猎图126

迎宾图126

人兽共舞图之一126

人兽共舞图之二127

赵苟孝父图127

丁兰刻木图127

申生自刎图127

车马出行图127

泰山历代石雕陈列馆127

花锦石柱题记128

15、后寝宫 后花园 厚载门128

后寝宫128

空心槐128

古庙银杏128

后花园128

铜亭128

铁塔128

紫园128

小六朝松129

云松紫气129

秦松叠翠129

一品大夫129

汉武遗风130

三天呈翠130

苍龙托云130

金桂连理130

升月桂130

素园130

云台三叠柏130

厚载门131

十八罗汉柏131

环岱庙城墙游131

二、登山古道131

1、红门路 关帝庙132

红门路132

岱宗坊132

重修泰安州神庙谕旨碑133

重修泰山记碑133

凤凰台133

白鹤泉133

白鹤泉坊133

白鹤泉坊柱联133

朝天槐134

广生泉134

金山134

环泰山路134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标志碑134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碑135

泰山登山古盘道135

“神威巨镇”照壁136

关帝庙136

关帝庙碑记137

重修关帝庙记碑137

重修关帝庙钟鼓戏楼垣墙记碑137

古戏楼137

龙凤槐137

拜棚137

张彝宪《登岱一律》诗碑138

创建关帝庙配殿记碑138

关帝庙大殿138

露井138

关帝庙东厅138

百年凌霄138

汉柏第一138

青未了轩139

云根石139

2、一天门 万仙楼140

盘道入口处140

红门石坊群140

一天门坊140

“盘路起工处”题词碑140

“天下奇观”题词碑140

孔子登临处坊140

孔子登临处坊题联141

古坊紫藤142

“第一山”碑142

“入云有路”题词142

“登高必自”题词碑142

泰山种柏树记碑142

红门验单官题名记碑143

范镇善信题名碑144

天阶坊144

天阶坊题联145

红门宫坊145

红门宫坊柱联145

元君庙145

且止亭145

金桥庵主僧兴殿记碑145

合山会记碑146

刘泽清诗碑146

左佩玹诗碑147

飞云阁147

更衣亭147

阳邱王母贤德碑147

《经石峪看红叶》诗碣147

弥勒院147

弥勒院百年牡丹147

红门晓日148

大藏岭148

红门石148

垂刀山148

白骡冢碑148

小泰山148

红门小碑林148

邹邑李正咸等题名碑148

北斗圣会题名碑149

万善同归碑149

崅峪进香建醮记碑149

善与人同碑150

高玉龙等施锦袍记碑150

信士报恩碑150

刘凤仙等献神袍碑151

张孟氏愿许进香碑151

南王庄还愿记碑151

香火社题名记碑152

茌家庄结会记碑152

北斗永社题名碑153

济南府西关同社人碑153

灯油会记碑153

任道熔修盘路记碑154

陈士杰修盘路碑记154

小洞天155

“小洞天”刻石155

醉心石155

“有求必应”刻石156

“云山胜地”刻石156

“胜游”刻石156

“勇登仙境”刻石156

龟洞156

“仰答神庥”题词碑156

植树造林纪念碑156

三义柏158

万仙楼158

隐真洞158

莱芜县进香施茶记碑158

朱自然等施茶记碑158

重修万仙楼碑记159

捐修万仙楼信士题名组碑160

“谢恩处”160

万仙楼石刻群160

“渐入佳境”刻石160

“仰止”刻石160

革命烈士纪念碑160

“拜石”刻石161

“听泉”刻石161

张振声泰山高诗刻161

黄以瑚等造林题记刻石之一162

“不成功,毋宁死”刻石162

桃花涧162

王大使等题名刻石162

张邦茂等题名石刻162

刘康叟题名刻石162

赵茂实等登岱题刻162

口孺等题名刻石162

张友之等题名刻石162

“深可饮”刻石163

张田玉等题名刻石163

老子游诗刻163

“行利他”刻石163

“为党牺牲”刻石163

“唤起民众”刻石163

“名言莫罄”刻石163

“虎”刻石163

“初步登高”刻石163

“中流砥柱”刻石163

“蔚然深秀”刻石164

“步玉清”刻石164

“洞天福地”刻石164

吴大澄书杜甫《望岳》诗摩崖刻石164

“肤寸升云”刻石165

罗汉崖165

太监进香题名刻石165

“神州磊落”刻石165

“?二”刻石165

3、斗母宫166

斗母宫坊166

“各一天”刻石166

“万古凌霄”刻石166

斗母宫166

重修斗母宫山门记碑166

高恩等进香碑166

泰山行宫记碑167

刘义厚等捐资题名碑167

天然池168

天然池记碑168

斗母宫古银杏168

寄云楼169

新建斗母宫白衣殿记碑169

重修斗母宫后殿西配殿记碑170

斗母宫僧尼世系图170

重修斗母宫记碑170

道光重修斗母宫记碑171

创修斗母宫钟鼓楼记碑171

三潭叠瀑172

龙泉172

重修斗姥大殿观音配殿暨东殿记碑172

斗母宫增修记碑173

斗母宫重修山门钟鼓楼记碑174

卧龙槐175

黄邦本登岱刻石175

“立志”刻石175

高老桥175

“青未了”刻石175

“人间仙境”刻石175

“我亦登临”刻石175

“渐入佳境”刻石175

“做事”刻石176

三官庙176

五指柏176

重修三官庙记碑176

黄以瑚等造林题记刻石之二176

吴大澄汉镜铭176

琅琊台二世诏书刻石177

“瞻布”刻石177

4、经石峪177

经石峪坊177

经石峪177

漱玉桥177

“漱玉桥”刻石177

高山流水亭177

高山流水亭对联177

李三才诗碑178

金刚经刻经178

经石峪摩崖刻经全文180

试剑石183

“高山流水亭记”刻石183

“试剑石”刻石184

吴汝显题刻184

“水石阴森”刻石185

“深趣”刻石185

“经正”刻石185

陈国瑞题刻185

汪玉题刻185

《周颂·般》刻石186

“岱宗余胜”刻石186

汪坦诗刻187

“水帘”刻石187

“暴经石”刻石187

于可久题刻187

“清磬”刻石187

“千古奇观”刻石187

“冷然清韵”刻石188

“铭心淘虑”题刻188

“万颗明珠”刻石188

刘荣嗣题名刻石188

“枕流漱石”刻石188

程口齐诗刻188

姚光裕经石峪题刻188

陈兴亚题名刻石189

“梵呗清音”刻石189

崔应麒《题晒经石水帘》诗刻189

郭沫若《题经石峪》诗刻189

经石峪大石坪190

水帘崖190

龙泉峰190

“云路”刻石190

“放怀”刻石190

水帘洞坊190

水帘洞190

“行利他”刻石190

“别依云山”刻石190

刘仲平题名刻石190

钟惺等题水帘洞诗刻191

元君殿191

重修碧霞灵应宫记碑191

万笏朝天192

“万笏朝天”刻石192

登仙桥192

登仙桥对联192

“仰之弥高”刻石192

“万古长春”刻石193

“曲蹬盘云”刻石193

“天衢”刻石193

红砂岭193

歇马崖193

“歇马崖”题刻193

柏洞193

“柏洞”刻石194

总理奉安纪念碑194

四槐树194

5、壶天阁 十二连盘194

壶天阁194

壶天阁题联之一194

壶天阁题联之二195

壶天双柏195

壶天阁双层谷195

元君殿195

历下魏君泰山工程记碑195

重修玉皇殿记碑196

重修盘道题记碑196

乾隆《壶天阁》诗刻之一197

乾隆《壶天阁》诗刻之二197

乾隆《壶天阁》诗刻之三197

回马岭坊197

回马岭197

乾隆《题回马岭》诗刻之一197

乾隆《题回马岭》诗刻之二198

乾隆《题回马岭》诗刻之三198

乾隆《题回马岭》诗刻之四198

“勒马回看岱岭云”刻石198

十峰岭198

鹰石涧198

马蹄盘198

“峰回路转”刻石198

药王殿198

药王殿对联199

济生柏199

药王槐199

三大士殿199

步天桥199

田中玉诗刻199

王德懋诗刻199

梦天外史诗刻200

唐天涛诗刻200

“十全老人”柏200

“山高水长”刻石200

小十八盘200

6、中天门 快活三里201

中天门201

中天门坊201

财神庙201

清重修二虎庙记碑201

虎阜石201

黄岘岭201

黄岘归云201

慈恩亭201

慈恩亭柱联之一201

慈恩亭柱联之二202

慈恩亭柱联之三202

慈恩亭柱联之四202

慈恩亭柱联之五202

慈恩亭柱联之六202

慈恩亭铭碑202

慈恩亭记碑202

中天门索道203

倒三盘203

“虎”刻石203

张爱萍题刻203

刘中一题词刻石203

孔宪彝《登岱》诗刻石203

“保障平原”刻石204

“中华精神”刻石204

吴迈诗刻206

“虎”刻石206

汤金钊等题名刻石206

快活三里207

玉液泉207

汉武帝登封御道207

“尽忠报国”刻石208

增福庙208

跨虹桥208

何桂清等登岱刻石208

由桂森等题名刻石208

迎天坊208

通天河209

斩云剑209

“斩云剑”刻石209

蛟龙石209

“蛟龙石”刻石210

“气象万千”刻石210

小龙峪210

“五岳之尊”刻石210

唐仲冕《题二天门》诗刻210

“既雨晴亦佳”刻石210

“佛”刻石210

吴长庆等登岱题记刻石210

“天空”刻石211

“泉”刻石211

“云路先声”刻石212

“山辉川媚”刻石212

“从善如登”刻石212

裕德等登岱题名刻石212

张百熙等登岱题名刻石213

“郁确其高”刻石213

“峻岭”刻石213

李嘉乐登岱题名刻石213

“曲径通霄”刻石214

“人间天上”刻石214

心畲登山诗刻214

“天下名山第一”刻石214

“造化钟神秀”刻石214

“若登天然”刻石214

张默君诗刻214

尚庆潮等题名刻石215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刻石215

“江山多娇”刻石215

颜惠庆登岱诗刻216

修复盘道古迹题记刻石216

“如”字刻石216

“逍遥游”刻石216

“登欢喜地”刻石216

“妙极”刻石217

“气象岩岩”刻石217

袁家普题记刻石217

郭宝昌等题名刻石218

季关无登岱题刻218

“仰止”刻石218

“海天在目”刻石218

黄云鹏等登岱题名刻石218

区桐等登岱题刻218

“快活天”刻石218

“在山泉”刻石218

“耸壑昂霄”刻石218

“山高水长”刻石219

“绝巘飞流”刻石219

“云泉飞瀑”刻石219

李根源登岱题名刻石219

“气象岩岩”刻石219

“至此始奇”刻石220

“水流云在”刻石220

“良心问己”刻石220

王舟瑶等登岱题名刻石之一220

王元增等登岱诗刻220

“鲁邦所瞻”刻石221

“寒云”刻石221

李森等登岱题刻221

“洗心”刻石221

“在山清”刻石221

“?云天衢”刻石221

7、云步桥 御帐坪 迎客松222

云步桥222

观瀑亭222

观瀑亭石柱联之一222

观瀑亭石柱联之二223

观瀑亭石柱联之三223

观瀑亭石柱联之四223

观瀑亭石柱联之五223

周馥观瀑亭十一首诗刻223

“银河落九天”刻石225

“飞泉挂碧峰”刻石225

“涤虑”刻石225

“云桥飞瀑”刻石225

“濯缨”刻石225

“云步跻天”刻石225

“揽胜”刻石225

“俯瞰群峰”刻石225

“飞泉”刻石225

“泉清自洁”刻石225

“澄清宇宙”刻石226

“霖雨苍生”刻石226

“月色泉声”刻石226

“红桥飞瀑”刻石226

“畅游”刻石226

任侠诗刻226

“泉响云飞”刻石226

“太古清音”刻石226

“河山元脉”刻石226

“都归一览”刻石227

“奇观”刻石227

云步桥题记刻石227

“中国旅行社导游名山大川”刻石227

云步桥断裂带227

三登崖227

御帐坪227

望驾石228

“天下奇观”刻石228

“万方多难此登临”题记刻石228

“排闼送青”刻石228

朱士焕登岱题名刻石228

“栏环翠秀”刻石229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刻石229

“雄冠五岳”刻石229

飞来石229

王汉《登岱》诗刻229

乾隆《题飞来石》诗刻229

五大夫松230

五大夫松坊230

“秦松”刻石230

“东天一柱”刻石231

“抚松盘桓”刻石232

五松亭232

“同步青云”刻石232

“依松听瀑”刻石232

秦封殿232

奉旨载五大夫松碑232

乾隆《题五大夫松》诗刻232

迎客松232

“群峰拱岱”刻石232

“登峰造极”刻石233

“冠盖五岳”刻石233

拦住山233

8、朝阳洞 梦仙龛 十八盘234

凌虚阁遗址234

“无限风光在险峰”刻石234

望松亭遗址234

朝阳洞234

“朝阳洞”刻石234

乾隆题《朝阳洞》诗234

“名山洞府”刻石234

在山题刻234

“岩瞻”刻石234

“圣寿万年”刻石235

牟志夔等题名刻石235

“维天东柱”刻石235

“鲁瞻”刻石235

归朝口诗刻235

“对松山”坊236

清摩崖236

天门云梯236

老云寨236

仙桃石236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考察泰山地质刻石237

“泰山松”刻石237

“松云绝壁”刻石237

“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刻石237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刻石238

刘凤池《登泰山》诗刻238

“从此看山”刻石238

“大好山河”刻石238

“空翠凝云”刻石238

“心香诚祝”刻石238

“与天地参”刻石238

“万境皆空”刻石239

“山静似太古”刻石239

胡景桂祀岱宗题记刻石239

“驰奔云矗”刻石239

处士松239

“处士松”刻石239

“独立大夫”题词碑239

“举足腾云”刻石240

“松门”刻石240

“千山闻鸟语,万壑走松风”刻石240

“雄山胜境”刻石240

“揽翠”刻石240

杨辛《泰山颂》诗刻241

王鸿登岱诗刻241

王大?登岱诗刻241

“岱岳雄姿”刻石242

“松雪”刻石242

任克溥诗刻242

“能成其大”刻石242

松林秩祀岱宗题记刻石243

“天下名山”刻石243

“松壑云深”刻石243

“千叶石莲”刻石243

“暂远红尘”刻石243

“永居九幽”刻石243

“松涛云壑”刻石243

“至此又奇”刻石244

“风涛云壑”刻石244

“松风泉韵”刻石244

“苍松翠霭”刻石244

对松山244

对松亭245

“云壑楹涛”刻石245

梦仙龛245

魏祥创建梦仙龛记碑245

创修梦仙龛记碑245

梦仙松246

梦仙龛刻石群246

“松风吹冷尘心”刻石246

“林远尘”刻石246

铁保书杜甫《望岳》诗刻石246

“倚石听涛”刻石247

“涛声云影”刻石247

“龙洞”刻石247

“振衣千仞”刻石247

“石面进出水,树头穿破云”刻石247

“月明松翠”刻石247

开山247

十八盘247

十八盘刻石群248

“问心朝山”刻石248

“升高望远”刻石248

“开此直山”刻石248

“青玉案”刻石248

郭沫若题万松山诗刻248

脱镐题名刻石248

“上天梯”刻石249

龙门石坊249

“龙门”刻石249

“寿同山岳”刻石249

方台子249

大龙峪249

大龙峪盘道249

魏祥告游客碑249

“天门长啸”刻石249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刻石250

“神功利济”刻石250

“崧高峻极”刻石250

“东皇天路”刻石250

“绝顶云峰”刻石250

“层岩空谷”刻石250

麟庆重修泰山记碑250

“唯天为大”刻石251

“神贶崇朝”刻石251

“云端”刻石251

“拜石”刻石251

升仙坊251

寿星亭252

“天地交泰”刻石252

“知止观止”刻石252

“飞龙岩”刻石252

“翔凤岭”刻石252

柳堂题南天门铭刻石252

“首出万山”刻石253

乾隆题登封台诗刻之一253

“如登天”刻石253

“山险心平”刻石253

“努力登高”刻石253

“亦可阶升”刻石253

乾隆《十八盘》诗刻254

“共登青云梯”刻石254

“天门石壁”刻石254

“渐入佳境”刻石254

“东柱”刻石254

潘鼎新等登岱题记刻石254

乾隆题登封台诗刻之二255

“有求必应”刻石255

萧培元登岱题刻255

“万古挺立”刻石256

“果然似我”刻石256

“云路千盘”刻石256

三、天上仙境——岱顶256

1、南天门 天街257

南天门257

杜仁杰《天门铭》诗刻258

飞云洞259

舒同《泰山索道》诗刻259

“飞云洞”题刻259

神憩崖259

未了轩259

帝君像赞碑259

岱顶260

月观峰261

黄河金带261

望府山岩体及其发育的揉皱261

西天门262

林古度题名刻石262

钟惺、林古度等题名刻石262

上桃峪262

君子峰262

西神霄山262

天街262

云巢行宫遗址262

振衣亭263

振衣亭对联263

天街坊263

雾凇雨凇263

凤凰山264

“五岳之尊”刻石264

白云亭264

“山高望远”刻石264

“气通帝座”刻石264

“凤凰山”刻石265

“莺歌燕舞”刻石265

“日近云低”刻石265

象鼻峰265

白云洞265

白云洞题联265

乾隆皇帝《题白云洞》诗二首265

焦朴滕等《登岱》诗刻265

杨应中题名刻石265

“卧云”刻石266

锁云岩266

“锁云”刻石266

“白云深处”刻石266

石鼓266

“山河一览”刻石266

“贮云峰”刻石266

青云洞266

悬石峰266

蓬元坊266

“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刻石267

“丹崖翠壁接晴空”诗刻267

“下列群山口万道”诗刻267

“海岱纵目”刻石267

“建设东岳泰山,保护世界遗产”刻石267

补之等题名刻石267

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标志刻石268

2、孔子庙 振衣冈 鲁班洞268

望吴圣迹坊268

孔子庙268

孔子庙对联268

孔子庙照壁对联268

孔子像268

“四配”像269

孔子崖269

鸣清《题孔子崖》诗刻269

“气象万千”刻石270

西公署遗址270

“仙泉”题刻270

振衣冈270

王玉汝等题记刻石270

严实《礼岳祠记》刻石271

张郁等题记刻石271

“舜至孔登”刻石272

鲁班洞272

“鲁班洞”刻石272

上官钧题名刻石272

赵令绯等题名刻石273

张佖等题名刻石273

马熙题名刻石273

刘衮题名刻石273

北斗台273

莲花峰273

“海日石莲”刻石273

“天柱”刻石274

“斯碑岩”刻石274

3、碧霞祠274

碧霞祠274

碧霞元君像275

碧霞祠东碑亭277

乾隆《登泰山恭依皇祖诗韵》碑277

西碑亭277

乾隆《登泰山恭依皇祖诗韵》碑278

天仙金阙铜碑278

重修碧霞祠记碑279

“万代瞻仰”照壁279

“天台难上”刻石279

重修岱顶碧霞祠记碑279

重修泰山碧霞祠记碑280

碧霞宝光280

鲁迅石281

高山海棠281

4、大观峰 宋摩崖281

东岳大帝上庙遗址281

重修泰山顶东岳庙记碑282

大观峰282

《纪泰山铭》刻石282

“登岱观海”刻石286

英和等题名刻石286

“于山见泰岱之高”刻石287

赵明诚等题名刻石287

张大寿等题名刻石287

孙?等题名刻石287

杨舜宾等题名刻石287

郝樗年等题名刻石287

赵子和等题名刻石287

王宜题名刻石288

“天下大观”刻石288

“天地同攸”刻石288

“至哉坤元”刻石288

“弥高”刻石288

“壁立万仞”刻石288

“青壁丹崖”刻石289

“岩岩”刻石289

秦奎三题名刻石289

梅启照题名刻石289

孔广陶登岱题记刻石289

“置身霄汉”刻石289

“大观”刻石289

“呼吸宇宙”刻石289

“与国同安”刻石290

“与国咸宁”刻石290

“尊崇”刻石290

“体乾润物”刻石290

“五岳之宗”刻石之一290

“名山圣水”刻石290

“云峰”刻石290

乾隆《恭颂皇祖勒崖云峰》诗刻290

乾隆《夜宿岱顶》二首诗刻291

“日高月同”刻石291

吴廷斌致祭刻石291

“超然尘表”刻石292

“登峰造极”刻石292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刻石292

“泰山久仰在”诗刻292

“俯仰乾坤”刻石292

“天根云窟”刻石292

“乾壮”刻石292

“天日苍茫”刻石292

高孝本等题名刻石292

马乾元题名刻石293

“泰山乔岳”刻石293

“蹑云捧日”刻石293

“高山仰止”刻石293

宋摩崖293

《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摩崖碑293

“德星岩”刻石294

“深远高大”刻石294

“奇观”刻石之一294

“天高与山齐”刻石294

“岳宗”刻石294

裂天泉295

岱顶大叶白蜡295

5、青帝宫 无字碑295

“聪明正直”刻石295

“无能名焉”刻石295

王舟瑶等题名刻石295

“独石”刻石296

青帝宫296

方溶颐等题名刻石296

“到此方知”刻石296

去东岳封号碑296

洪武祭祀碑297

“儿孙罗列”刻石297

“一览众山小”刻石297

“岩岩”刻石297

康有为等登泰山题名刻石297

“俯察万类”刻石298

“俯视一切”刻石298

张灵丘题词刻石298

“旷然天际”刻石298

“青云可接”刻石298

袁克文等题名刻石298

“目尽长空”刻石298

“静观自得”刻石298

叶仰山等题名刻石298

“一览众山小”刻石298

“天路非遥”刻石299

“擎天捧日”刻石299

“仰观俯察”刻石299

“登高壮观天地间”刻石299

“山河一览”刻石299

“奇观”刻石299

辛耀文等题名刻石299

“最上一峰”刻石300

“万法唯识”刻石300

“登峰造极”刻石300

“五岳独尊”刻石300

“昂头天外”刻石300

“登云霄”刻石300

岑春煊等题名刻石300

“只有天在上”刻石300

“绝然高大”刻石300

徐口口登岱诗刻300

“高处不胜寒”刻石301

“孔登岩”刻石301

“通帝座”刻石301

“民国泰山”刻石302

盛恩等题名刻石302

“仰止”刻石302

“绝顶“刻石302

“卧虎战胜”刻石302

无字碑302

张铨《观无字碑》诗碑302

郭沫若观日出未遂诗碑303

乾隆题无字碑诗碑303

6、玉皇顶303

泰山极顶303

极顶石303

玉皇庙303

“古登封台”碑303

“惟天在上”刻石305

“天左一柱”题词碑305

玉皇顶岩体305

7、岱顶游览小环线一南环天路306

岱顶游览小环线306

南环天路306

平顶峰306

仿秦刻石碑306

复建泰山秦刻石记碑306

“雄峙天东”题词碑307

“孔子小天下处”题词碑307

“果然”刻石307

碧天泉307

乾坤亭遗址307

“拔地通天”刻石307

“能成其大”刻石307

“惟天为大”刻石308

“首出万山”刻石308

“飞仙驻足处”刻石308

日观峰309

泰山气象台309

蔡元培题记碑309

拱北石309

旭日东升310

观日长廊310

“我对青山云作伴”刻石310

“长伴白云居”刻石310

“与天地永大”刻石310

“五岳之尊”刻石310

“雄峙东海”311

谢东山题记刻石311

“拱北石”刻石311

“船石岩”刻石311

“云海”刻石312

“凌云气”刻石312

东天门312

伏虎门312

观海亭312

“泰岳高耸万山从”刻石312

“挟泰山以超北海”刻石312

一线天312

赖少其诗刻312

尹瘦石诗刻313

“青连齐鲁”刻石313

舍身崖313

瞻鲁台313

瞻鲁台刻石群313

“岱宗云拥”刻石313

章蕴《登玉皇顶》诗刻313

陈兴亚题刻314

“瞻鲁台”刻石314

“造化钟神秀”刻石314

“烟横云倚”刻石314

“哀愚”刻石314

“传道处”刻石314

“可止台”刻石314

仙人桥314

陈介卿题名刻石315

宝藏岭315

望人峰315

望海石315

“双流翼注”刻石315

“望海”刻石315

李一氓书杜甫《望岳》诗刻石316

崔应阶诗刻316

达摩面壁石316

“海日奇观”刻石316

九龙峪316

清静石屋316

晚霞夕照316

云海玉盘316

东神霄山316

伏虎涧317

金蟾跳涧317

老猴抱刍317

炮舰石317

吓人峰317

奇石沟317

观音面壁石317

狒狒观海石317

红石崖317

小一线天318

卓尔石318

观日台318

“观日台”刻石319

将军岩319

刺天剑319

独秀峰319

石门319

涤虑溪319

涤滤泉319

石巨人319

宋石佛造像320

石佛造像刻石320

虎头崖320

弘德楼320

8、岱顶小环线 北环天路321

岱顶北环天路321

孙思周重游泰山诗刻321

“御霜”刻石321

丈人峰321

“天下第一山”刻石322

“峻极”刻石322

乾隆《题丈人峰》诗刻322

乾隆《题丈人峰》(高峰何有丈人称)诗刻322

“中天独立”刻石322

“东柱第一灵区”刻石322

“国泰民安”刻石323

后石坞索道323

北天门坊323

后石坞323

石河323

避尘桥324

石海324

兄弟松324

后石坞天池324

苍龙吸水松325

黄花栈325

“黄花栈”刻石325

“岱岳钟灵”刻石325

卧虎松325

天空山黄华洞修路记刻石326

“松籁云壑”刻石326

“亘古丹丘”刻石326

“岱北奥区”刻石326

“悬崖积翠”刻石326

娘娘庙悟修墓塔326

后石坞悟修墓塔记碑326

古松园326

钟伯敬题记刻石327

“石坞云闲”刻石327

“丛翠”刻石327

“真境”刻石327

“玉女修真处”刻石327

“涛壑”刻石327

黄花岩328

三枝同根松328

“松峰叠翠”刻石328

龙拂父题记刻石328

后石坞元君庙329

元君殿329

天空山329

青龙白虎松330

重修后石坞青云庵记碑330

重修后石坞记碑330

重修后石坞庙记碑330

重修后石坞庙碑记331

后石坞禁约碑331

黄花洞331

“灵山玉柱”刻石331

“云根灵液”刻石332

“入山深处”刻石332

“后石坞”刻石332

盛夏冰洞332

“天空山”刻石332

弥勒殿332

吕祖洞332

透天门332

后石坞三官庙332

万大用题记碑332

赵廷佐等修圣母寝宫楼题记碑333

独立石333

“三心地山”刻石333

刘凤祥等题名刻石333

莲花洞333

“灵巘云凝”刻石334

“忘机”刻石334

“作出世想”刻石334

乾隆《莲花洞》诗刻334

碧霞元君墓334

六逸松334

松峰叠翠334

千三桧334

九龙岗334

卧龙松334

松嶂334

幽谷挺秀松334

寿星林334

百折不挠松334

绿孔雀松335

九龙探海松335

迎宾松335

小石门335

三义松335

情同生死松335

凤凰迎晓松335

石坞松涛335

刑天松336

龟驮松336

老叟戏童松336

吴刚擒石松336

伏羲女娲松337

夫妻松337

十八罗汉松337

飞流挂翠松337

独秀松337

姊妹松337

托云松337

盘古开天松337

太君点将松337

探海松337

千尺崖337

孟母教子松338

同根松339

立雪松339

东尧观顶339

鉴池339

翠屏峰339

岱顶花楸339

摩云岭339

明月嶂340

懒张石屋340

周成王登封御道340

西尧观顶340

压子石341

秦始皇登封御道342

御道秋色342

石泉342

“石泉”刻石342

曲径通幽洞342

桃花源索道上站342

桃花源至岱顶步游路342

泰山野生花卉景观342

四、泰山西溪与傲徕峰342

1、天外村广场343

天外村登山路343

天外村广场343

世界遗产标志碑34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碑344

“中华泰山”刻石345

世界地质公园碑345

方形广场346

方形广场诗刻栏板346

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刻词346

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刻词346

李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刻词347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刻词347

曹植《驱车篇》诗刻347

陆机《泰山吟》诗刻348

谢道韫《泰山吟》诗刻348

谢灵运《泰山吟》诗刻348

卢照邻《登封大酺歌》诗刻349

李白《游泰山》诗刻349

杜甫《望岳》诗刻349

李德裕《泰山石》诗刻350

石介《泰山》诗刻350

苏轼《和子由〈韩太祝送游泰山〉》诗刻351

苏辙《岳下》诗刻351

辛弃疾《水调歌头·巩采若寿》词刻352

元好问《游泰山》诗刻352

张志纯《题桃花峪》诗刻352

张养浩《登泰山》诗刻352

宋濂《登岱》诗刻353

方孝孺《夏日登岱》诗刻353

李梦阳《问郑生登岱》诗刻354

王世贞《登岱六首》诗刻354

于慎行《登岱八首》诗刻354

崔应麒《题晒经石水帘》诗刻355

董其昌《望岱》诗刻355

萧协中《飞来石》诗刻355

施闰章《登岱四首》诗刻355

王士祯《岱下作二首》诗刻356

孔尚任《拜泰山三贤祠有感》诗刻356

蒲松龄《登岱行》诗刻357

赵执信《晚晴过岱下》诗刻357

洪昇《游泰山四首》诗刻357

赵国麟《泰山纪游》诗刻358

沈德潜《谒岳祠》诗刻358

沈廷芳《登泰山歌》诗刻358

纪昀《晓发泰安距泰山二十五里不及登》诗刻359

姚鼐《登泰山记》刻石359

吴锡麒《齐天乐·游岱宿碧霞宫下》刻石359

魏源《岱岳吟》诗刻360

康有为《普照寺六朝松》诗刻360

毛澂《日观峰》诗刻360

石雕连廊360

九龙盘旋石柱361

代表黄帝的龙柱362

代表舜帝的龙柱362

代表周成王的龙柱362

代表秦始皇帝的龙柱363

代表汉武帝的龙柱363

代表东汉光武帝的龙柱363

代表隋文帝的龙柱363

代表唐高宗的龙柱363

代表唐玄宗的龙柱363

代表宋真宗的龙柱364

代表清康熙帝的龙柱364

代表清乾隆的龙柱364

货币与纹饰浮雕365

圆形广场365

杨辛《泰山颂》刻石366

天外村公园366

“西科学山”刻石367

2、黑龙潭水库 白龙池 黑龙潭368

黑龙潭水库368

鸳鸯亭368

冯玉祥题《墨子·非攻》刻石368

建岱桥368

香油湾修桥记刻石369

白龙亭369

白龙池369

渊济公祠369

玄圭石370

白龙池刻石群370

“玄圭石”刻石370

李舜举题记石刻370

稽景华等题名石刻370

刘衮祈雪题刻370

贯道建栏题记刻石370

龚无党题记刻石370

任绍题名石刻371

德充等题名刻石371

吕仝等名刻石371

任良等题名刻石371

皇甫偁等题名刻石371

李珪题记刻石371

诚中等题名刻石371

刘纯叔等题名刻石371

赵习之等题名刻石371

董元康题名刻石371

董自恭题名刻石之一371

陈国瑞题记刻石372

刘子晋等题名刻石372

正辅游岱题名刻石372

正辅再游白龙池题名刻石372

姜子正等题名刻石372

李显道等题名刻石372

李?等题名刻石372

贾宣白龙池诗刻372

韩存中等题记刻石372

董自恭题名刻石之二373

东之等题名刻石373

米芾题名刻石373

石匠伊小二郎题记刻石373

张子题记刻石373

安见等题名石刻373

袁?题白龙池诗刻373

董元康题名刻石之二373

董元康题名刻石之三373

卢黄题名刻石373

张天益题名刻石373

汤绍恩白龙池题记刻石374

“德施斯溥”刻石374

西溪木亭374

黑龙潭374

云龙三现374

龙潭飞瀑374

西溪石亭374

西溪石亭柱联375

“天坤泉”刻石375

武士岩375

“雄丽”刻石375

“黑龙潭”刻石375

长寿桥375

阴阳界375

大石坪地质景观375

云水亭风雷亭375

“洗我国耻”刻石375

“还我山河”刻石375

林贯道等游黑龙潭题名刻石376

“佛有缘”刻石376

“风泉云壑”刻石376

创建百丈崖长寿桥记碑376

3、无极庙 竹林寺 扇子崖377

无极庙377

无极庙对联377

山门联377

山门内照壁前柱联377

照壁后柱联378

无极殿门额题刻及柱联378

无极庙西窗窗额题刻及联378

无极庙东窗窗额题刻及联378

乐善桥378

“乐善桥”刻石378

修扇子崖盘路题记刻石之一378

竹林寺378

马蹄峪379

天胜寨380

修扇子崖盘路题记刻石之二380

修山寨题记刻石380

修扇子崖盘路题记刻石之三380

“锦绣泉”碑380

三透天380

扇子崖381

扇子崖断裂381

仙影崖381

青桐涧381

宝瓶崖381

龙角峰381

刘王洞381

牛倌石381

火焰山381

观音洞382

鸡笼峰382

元始天尊庙382

“锦峰宝嶂”刻石382

祭元始天尊碑382

重修元始天尊庙并创建真武洞记碑383

道教人物画像383

重修扇子崖天尊庙卷棚东西厢房记碑383

缪润绂《游扇子崖》诗碑383

修元始天尊庙捐资题名碑384

天尊松384

增修天尊殿东西精舍碑384

圣贤洞385

“仙径云横”题刻385

吕祖祠385

地母宫385

太阳庙385

扇子崖修葺石庙记碑385

扇子崖修庙工程碑386

傲徕峰386

月亮泉386

太阳石387

傲徕峰岩体387

归云洞387

“将军鼓”刻石387

“翰墨溪”题刻387

黄溪河水库387

五、桃花峪 桃花源 灵岩寺387

1、桃花峪 桃花源388

桃花峪、桃花源景区388

香港回归纪念石388

桃花峪娘娘庙388

桃花峪缮田碑389

龙啸柏凤吟松389

世界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碑389

藏峰寺遗址389

桃花峪389

降福山390

吴道人庵遗址390

钓鱼台390

碧峰寺遗址390

重建佛殿记碑390

元宝石390

核桃园391

彩石溪391

“彩石溪”刻石393

赤鳞溪393

赤鳞鱼394

黄石崖394

映霞峰394

猛虎沟394

青天岭394

梯子山394

老鸦峰394

真人峰394

青岚岭394

清风岭395

“岱西佳处”刻石395

笔架山395

胭脂坡395

车道岩395

鹦鹉崖瀑布395

铃铛山395

一线天396

猴愁峪396

桃花源396

桃花源索道下站396

桃花源—岱顶步游路396

泰山自然生态环境景观396

泰山植物景观396

泰山谷精草397

山东白鳞莎草398

泰山盐肤木398

泰山堇菜398

山东耳蕨398

山东百部398

山东石竹398

华北绣线菊398

泰山野樱花398

泰山椴398

大花附地菜398

泰山母草399

泰山野生动物景观399

泰山四季自然风光景观400

2、灵岩寺402

灵岩胜境402

灵岩寺402

灵岩山402

鸡鸣山402

灵岩胜境坊402

通灵桥402

明孔桥403

灵岩寺崇兴桥记碑403

雨花岩404

明孔山404

檀抱泉404

“朗公讲法”石404

黄茅岗405

“十里松”刻石405

大灵岩寺碑405

灵岩寺碑崖406

乾隆灵岩寺灵岩寺碑崖韵诗刻406

乾隆灵岩寺三叠前韵诗刻406

乾隆灵岩寺四叠前韵诗刻406

乾隆灵岩寺六叠前韵诗刻406

乾隆灵岩白云洞诗刻407

乾隆灵岩寺七叠前韵诗刻407

乾隆灵岩礼佛诗刻407

乾隆壬午孟夏月下浣登玉符山极顶作歌诗刻407

灵岩寺一山门407

灵岩寺三桥407

天王殿408

吴兆勋诗碑408

达摩面壁像记碑408

灵岩寺田园记碑409

齐州灵岩寺千佛殿记碑410

灵岩寺记碑411

灵岩寺敕牒碑412

郭思游灵岩记碑413

观音托相圣迹序碑414

施五百罗汉记碑414

钟、鼓楼415

灵岩寺颂断碑415

大雄宝殿415

“珠树莲台”题词碑416

“名山胜水”题词碑416

“虚白”题词碑416

“藏拙”题词碑416

鲁班洞416

五花殿遗址417

张掞题灵岩寺诗碑417

宋居卿题诗碑417

摩顶松417

千佛殿418

千佛殿彩色泥塑418

达摩祖师像419

迦留陀夷尊者像420

鸠摩罗什像420

济癫和尚像420

摩诃罗比丘像420

法定和尚像420

朗公祖师像421

慧可神光尊者像421

“海内第一名塑”题刻421

刘海粟题刻421

苏东坡题“醉中走上黄茅岗”诗碑421

贺敬之诗碑422

请宝公开堂疏碑422

“汉柏纪”题词碑422

吴拭题《灵岩道场》诗碑422

辟支塔423

苏辙《题灵岩寺》诗碑423

李中《灵岩寺夜宿》诗碑424

游灵岩记碑424

御书阁424

“御书阁”题刻424

蔡卞《圆通经》碣424

方豪题刻425

蔡安特诗碑425

刘德亨题记425

李公颜金像记碑425

张淑、文昌题诗碑425

吴拭诗碑426

千岁云檀426

王珩、路伯达游灵岩题诗碑426

徐中行诗碑427

王安舜《游灵岩寺次苏颖滨先生韵》诗碑427

王守仁《和苏颍滨韵》诗碑428

陈恬题诗碑428

灵岩寺汉柏429

般舟殿遗址429

妙空禅师诗赞二首429

张掞题灵岩寺诗碑429

朱济道诗碑429

和灵岩十二景诗碑429

王元翰题诗碑430

周应治题诗碑431

山门五庄记碑431

净照和尚诫小师语碑431

五苦颂碑431

王焕饭僧记碑432

举公提点施财记碑432

赵子明谢雨记碑433

卓锡泉433

白鹤泉433

“白鹤泉”刻石433

乾隆题灵岩寺诗刻433

乾隆题卓锡泉诗刻433

乾隆题卓锡泉诗刻433

乾隆题卓锡泉诗刻434

乾隆题卓锡泉诗刻434

甘露泉434

“活水源头”题刻434

乾隆题甘露亭诗碑434

灵带河434

孔雀明王殿遗址434

铁袈裟434

袈裟泉435

可公床435

“灵山一派”刻石435

“晓峰”刻石435

“佛日岩”刻石435

“名山石室”刻石435

《朗公传》摩崖刻石435

乾隆登玉符山诗刻436

白云洞436

乾隆题灵岩白云洞诗碑436

乾隆题灵岩白云洞诗碑437

“壁立万仞”刻石437

灵岩一线天437

积翠证盟龛437

“别是乾坤”刻石437

“蹲狮岩”刻石437

巢鹤岩437

“巢鹤”刻石437

观音洞437

黑云洞437

拂日岩437

墓塔林437

慧崇塔439

墓志铭碑林439

让公禅师道行之碑440

海会塔铭441

海禅师道行碑441

定光禅师塔铭442

法云禅师塔铭444

达公禅师道行碑445

肃公禅师道行碑447

净平公勤迹碑447

禅师珣公塔铭448

普觉禅师广公提点寿碑448

傅光宅等诗碑449

“龙藏”刻石449

六、汉明堂 天烛峰 秦御道449

1、汉明堂 天烛峰450

汉明堂遗址450

梨园村450

大直沟汉御道450

艾洼村451

扫帚峪村451

泰安东上土门避乱碑451

天烛峰景区451

天烛胜境坊451

世界遗产标志碑452

长寿泉452

开心石452

天烛峪水库452

外星人石452

会仙峪452

声声亭452

洗鹤湾453

仙鹤桥453

三折瀑453

天烛峪453

天烛桥453

好汉坡453

箱子石453

龟背石453

鲤鱼背453

望天门453

犀牛石454

山呼台454

十八棵松454

大天烛峰454

勇士崖454

一线瀑455

天烛瀑455

望天门——岱顶步行道455

十八弯455

华山松林455

松涛455

南北涧455

分水岭456

聆涛亭456

五女圈石456

仙人牧地456

宰相石456

小泰山456

仰峰亭456

关公石456

九曲盘457

连翘巷457

溪里峪457

小天烛峰457

天烛松457

凤凰岭457

“双凤岭”刻石457

壮士松458

曲径通幽松458

后石坞小天门458

孔雀回眸松458

傲天雷松458

伞盖松458

娘娘庙小盘道458

太白临风松458

2、核桃峪 周明堂 秦御道458

核桃峪458

三义槐459

核桃峪四合院459

周明堂遗址459

黄巢墓460

和尚庄460

玉泉寺步行道460

莲花峰460

玉泉寺460

古银杏460

大雄宝殿460

佛影画像461

佛爷脚461

鱼头石461

一亩松461

党怀英谷山寺记碑461

谷山寺田园记碑463

重修谷山寺记碑463

“玉泉”碑464

光绪重修谷山寺记碑464

药师七佛阁记碑465

白虎石之白虎图466

墓塔467

泰山山阴秦始皇封禅古道467

齐长城遗址467

七、泰山南麓467

1、虎山公园 王母池468

泰山南麓景区468

虎山公园468

虎山468

老君堂遗址468

老君堂银杏468

王母池469

王母泉469

“王母泉”刻石469

泰山凿泉记碑469

重修王母池记碑470

石碑等村善信题名碑471

合山会记碑471

李希春等建醮碑472

邱家店等村信女题名碑472

王母池古银杏472

瑶池古柏472

王母殿472

瑶池腊梅472

台湾同胞祭祀西王母石碑472

“为善永生”碑472

“功德无量”碑472

悦仙亭472

七真殿473

七真殿柱联诗刻473

木刻匾额“大罗敷福”473

蓬莱阁474

小金蟾柏474

大金蟾柏474

梳洗河474

虬在湾474

梳洗河石刻群474

口安隆王母池题名刻石475

艾广海王母池诗刻475

“洗心涤虑”刻石475

八仙桥475

重修八仙桥记碑475

吕祖洞475

宋政和摩崖题刻476

“洞天福地”刻石476

“保佑命之”刻石476

“仙洞灵府”刻石476

吕祖洞诗刻476

徐元圭题联476

“观涛”刻石476

光绪重修吕祖祠记碑477

飞虬岭477

“将军石”刻石477

“曹公渠”刻石477

“育德”刻石477

“清如许”刻石477

“水不在深”刻石477

“泽润生民”刻石477

“犀带分流”刻石477

“源清流洁”刻石477

“元脉”刻石477

“廉让分甘”刻石478

朝阳泉478

虎山水库478

虎山生态园478

东北虎园478

圣堤478

虎山亭478

虎山阁478

五岳之碑478

2、普照寺 烈士祠479

范老墓479

范明枢墓志碑479

林伯渠题词碑480

谢觉哉题词碑480

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纪念碑481

冯玉祥小学481

“三笑处”刻石481

“云门”刻石482

“界尘”刻石482

“迎送柏”题刻482

大众泉482

“极乐世界”刻石482

普照寺重开山祖满空塔铭刻石483

普照寺483

普照寺一山门484

普照寺钟鼓楼484

重修普照寺记碑484

泰安州普照禅寺重开山第一代云公满空禅师塔碑铭记碑485

佛顶尊胜陁罗尼启请经幢486

“投书涧”题刻486

“讲书堂”题刻486

任弘业谒三贤祠题诗碑486

重整上书院记碑486

王玜三贤祠题诗碑486

李朴等题五贤祠诗碑487

重修三贤祠纪事诗碑487

五贤祠记碑488

普照寺银杏488

二山门488

普照寺大雄宝殿488

对生松488

筛月亭488

五音石488

筛月亭对联488

徐宗干题筛月亭联488

东野崇阶题筛月亭联489

沈毓寅题筛月亭联489

王青黎题筛月亭联489

“敕赐普照禅林”石匾489

六朝松489

郭沫若咏普照寺六朝松诗碑490

“六朝遗植”题刻490

摩松楼490

重修普照寺记碑490

普照寺香火田记碑491

一品大夫松492

石堂院492

“国泰民安铭”刻石492

菊林院492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