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科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训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398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地下水-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下水科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1章 地下水的分布4
1.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和物理性质4
1.1.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4
1.1.2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6
1.2 多孔介质的空隙类型7
1.2.1 孔隙9
1.2.2 裂隙12
1.2.3 溶穴13
1.3 多孔介质的水理性质14
1.3.1 容水性、持水性和给水性14
1.3.2 透水性(渗透性)16
1.3.3 毛细性17
1.4 地下垂直剖面上的水分分带19
1.4.1 包气带19
1.4.2 饱水带20
1.5 含水层、隔水层和弱透水层20
1.5.1 含水层和隔水层20
1.5.2 弱透水层22
1.5.3 含水岩段、含水岩组和含水带22
1.6 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23
1.6.1 潜水23
1.6.2 承压水28
1.6.3 上层滞水30
1.7 储水构造和岩层的富水程度31
1.7.1 储水构造31
1.7.2 岩层的富水程度35
第2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38
2.1 基本概念和术语38
2.2 渗流基本规律40
2.2.1 达西定律40
2.2.2 达西定律应用举例42
2.2.3 达西定律适用范围与非达西流45
2.3 流网46
2.4 非饱和带水的运动50
2.4.1 非饱和带水的能态50
2.4.2 非饱和带水分特征曲线51
2.4.3 非饱和带水的运动与零通量面53
2.5 其他地下水运动模型简介54
2.5.1 平行板模型54
2.5.2 圆管模型54
2.5.3 变密度地下水运动56
第3章 地下水的循环57
3.1 地球上的水循环57
3.1.1 水文循环57
3.1.2 影响水循环的自然地理因素58
3.1.3 地下水的起源61
3.2 地下水的补给61
3.2.1 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62
3.2.2 地表水的补给65
3.2.3 凝结水的补给67
3.2.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67
3.2.5 地下水的人工补给68
3.2.6 其他类型的补给70
3.3 地下水的排泄71
3.3.1 泉71
3.3.2 泄流76
3.3.3 蒸发排泄78
3.3.4 人工排泄79
3.4 地下水的径流80
3.4.1 径流方向、径流强度和影响径流的因素80
3.4.2 地下径流量与地下径流模数82
3.5 区域地下水的循环简述82
3.5.1 河间地块83
3.5.2 基岩山区和山间盆地84
3.5.3 基岩山区和洪冲积平原84
3.5.4 滨海含水层和海岛含水层85
3.5.5 内陆河流域86
3.5.6 大型沉积盆地86
第4章 地下水水化学基本原理88
4.1 天然地下水的化学组成88
4.1.1 主要组分和次要组分88
4.1.2 微量组分和特殊组分91
4.1.3 气体成分92
4.1.4 同位素组分94
4.1.5 综合指标94
4.2 天然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及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98
4.2.1 天然地下水的成因类型98
4.2.2 天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作用100
4.3 天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表示法、分类及分带性104
4.3.1 水化学图示法104
4.3.2 舒卡列夫分类106
4.3.3 地下水水化学的水平分带107
4.4 污染地下水水化学特征110
4.4.1 地下水污染基本概念110
4.4.2 常见地下水污染类型116
4.4.3 地下水污染防治原则118
第5章 地下水系统及其动态与均衡119
5.1 地下水系统119
5.1.1 地下水系统的含义119
5.1.2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120
5.2 地下水系统的动态124
5.2.1 地下水系统动态的概念及分类124
5.2.2 地下水动态的成因及影响因素125
5.2.3 典型地下水位与泉流量动态131
5.3 地下水系统的均衡135
5.3.1 均衡要素与均衡方程135
5.3.2 地下水系统均衡状态的演变138
第6章 孔隙水141
6.1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141
6.1.1 洪积扇的沉积特征141
6.1.2 洪积扇中地下水分带142
6.1.3 山前倾斜平原143
6.2 冲积物中的地下水146
6.2.1 冲积物的沉积特征146
6.2.2 河谷地下水148
6.2.3 冲积平原地下水149
6.3 三角洲地下水150
6.4 黄土高原地下水151
第7章 裂隙水154
7.1 裂隙的成因类型154
7.1.1 成岩裂隙154
7.1.2 构造裂隙154
7.1.3 风化裂隙155
7.2 裂隙的水力性质155
7.2.1 裂隙的几何特征155
7.2.2 裂隙的发育特征157
7.3 裂隙水的埋藏类型160
7.3.1 风化壳状裂隙水160
7.3.2 层状裂隙水162
7.3.3 脉状裂隙水163
第8章 岩溶水166
8.1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与岩溶动力系统166
8.1.1 岩石的可溶性166
8.1.2 岩石的透水性167
8.1.3 水的溶蚀性168
8.1.4 水的流动性168
8.1.5 岩溶动力系统169
8.2 岩溶发育特征170
8.2.1 岩溶形态特征170
8.2.2 理想的岩溶发育和岩溶水系统演化过程172
8.2.3 岩溶发育的分带与分层173
8.2.4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175
8.2.5 表层岩溶、深部岩溶和古岩溶177
8.3 岩溶水的基本特征179
8.3.1 岩溶水的分布与运动180
8.3.2 岩溶水的补给、排泄、径流与动态180
8.3.3 岩溶水系统的“三水”转化182
8.4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岩溶和岩溶水182
8.4.1 南方的岩溶和岩溶水182
8.4.2 北方的岩溶和岩溶水184
第9章 地下水资源及其利用188
9.1 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和特征188
9.2 地下水资源评价简介189
9.2.1 地下水资源量的分类189
9.2.2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简述191
9.2.3 流域水资源评价要点192
9.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3
9.3.1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含义193
9.3.2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后果194
9.3.3 地下水开发工程的科学管理196
第10章 地下水与地质环境198
10.1 劣质地下水的危害与控制198
10.1.1 劣质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危害198
10.1.2 劣质地下水的调查评价199
10.1.3 劣质地下水的利用与控制200
10.2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201
10.2.1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201
10.2.2 地下水与斜坡稳定性202
10.2.3 地下水与盐渍化和沙漠化问题204
10.3 地下水与工程建设205
10.3.1 矿坑和地下洞室的涌水205
10.3.2 建筑基坑降水206
参考文献207
热门推荐
- 3466292.html
- 274384.html
- 80310.html
- 2053544.html
- 3041216.html
- 647368.html
- 3390542.html
- 1115437.html
- 1544104.html
- 2887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1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0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9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0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1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