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与文化形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书法与文化形态
  • 马钦忠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 ISBN:780635239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书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法与文化形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 中国书法艺术性质探索的理论视角1

一、书法美学的东方化视点1

二、书法人文精神价值的挖掘7

三、切入书法现象的方法论原则13

第一章 中国书法的文化成因19

一、中国书法的象征性19

1.自然与社会的象征性20

2.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性23

3.《易经》与书法:中国人生命观的感性陈述30

4.东方式的“生存之家”36

二、汉字的“诗性智慧”和中国书法的发展43

1.汉字审美意义的开启45

2.“书写”自身的“生命之道”59

3.毛笔的文化学选择67

三、草书的文化隐喻69

1.线的解放和审美基点的奠定70

2.酒神和草书73

3.草书中隐喻的文化之“道”77

第二章 中国书法的社会功能82

一、中国书法的角色特征83

1.书写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和同构83

1)书写的普遍性85

2)书写的教化性87

3)书写的抒情性89

2.个人与书写所体现的社会传统的深层联系91

1)个人与传统的关系转化成挥毫时的怀古心理93

2)书写时的“当即性”强化了人的价值感95

3.书法人文精神的体现97

1)人格的自我观照98

2)书写的人文意蕴102

二、书法意识的性质和价值取向107

1.思维的特征和书法意识的类别108

1)理性的意识109

2)感情的意识111

3)工具性的意识113

2.书法意识的价值取向115

1)书法的群体意识116

2)书法的个人意识118

3.书法意识的矛盾体现及其性质121

1)自由与传统的矛盾122

2)技与艺的矛盾125

3)个人与社会的矛盾128

三、书法的社会需要形式131

1.全民需要的形式133

2.家庭需要的形式138

3.个人需要的形式142

1)魏晋韵致和个体对线的表情状态的沉迷142

2)“法度”的可操作性的寻求与个体谏诤的角色隐喻145

3)书法书写的生命意识的内化149

4)力的呼唤和个人主体意识在书法创造中的觉醒154

四、书法作品的社会交流形式157

1.非观赏性的书法交流159

1)私人信札及自抒胸臆的书写交流159

2)作为史实性的书写交流161

2.专事于审美性的社会交往的书写163

1)文人唱和性的书写交流163

3.书法作品的社会接受165

2)书写前人的名篇佳句的交流形式165

1)收藏的文化行为167

2)收藏和刻印、上石在书法作品转化为商品过程中的特点170

第三章 中国书法的意象形态174

一、书法与中国画的边界切分175

1.“书画同源说”的几种类型176

2.中国书法之“笔”和中国画之“笔”的关系183

3.书法之线所体现的中国造型艺术的主旋律190

二、中国书法与现代绘画197

1.西方文化意识中的书法和“中国书法”198

2.书法与现代绘画在造型原则上的区别与联系204

1)造型上的自律性的差异206

2)艺术性质来源上的差异210

3)形态的凝定方式和操作过程的差异212

4)日本的前卫书法和中国书法形态特征215

三、书法意象的空间、时间及音乐性特征219

1.书法作品的空间特征223

1)长与宽233

2)黑与白233

3)字件与字幅展延的有机性235

4)题款和印章236

2.书法作品的时间特征237

1)书法作品的时间性和运动239

2)个性化的书法时间性243

3)书法时间的静态描述245

3.书法的音乐性248

1)绘画的音乐性与书法的音乐性248

2)书法的结构和音乐的结构253

3)书法的音乐性意象的生成255

第四章 中国书法的符号特征258

一、怎样看待中国书法的符号问题258

1.关于中国书法符号性质观念的模糊性258

2.应用符号学理论研究中国书法符号的困难所在262

3.书法符号的性质268

二、书法符号的“意谓”271

1.“意谓”的公共性和个人性271

2.文本作为“语言”和“言语”的统一277

三、书法符号的“意义给定”283

1.“公共符号”的确立是“意义”实现的前提283

2.“写汉字”作为给定书法公共符号意义的第一原则285

3.“永字八法”作为给定书法公共符号意义的第二原则287

1.书法符号的内部构成295

四、书法符号的形式构成(上)295

2.临碑临帖作为学习书法语式、语法,进入书法艺术话语的先决条件297

3.各种书体作为特定“语式”的互渗301

五、书法符号的形式构成(下)312

4.书法符号的个人言说方式313

1)不同书体间语式嫁接的个人言说方式316

2)字符规定的有限调整和变动318

3)“用笔”过程的差异319

4)“笔前之意”和“笔后之意”319

六、书法符号的现代拓展323

1.书法符号的现代情境和新古典主义拓展的理论导向323

2.“先锋书法”拓展书法符号的途径327

3.关于书法符号拓展的必然性的沉思331

后记333

补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