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社区 西部家园的信仰、社区和家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昌文,唐小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5188009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基督教-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三社区 西部家园的信仰、社区和家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第三社区与西部家园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第三社区的视域4
一、超越城乡二元格局的新路径4
二、由物化思维到观念社会学的转换5
三、社会发展观的缺位与回归7
四、第三社区向家园的范式转换9
第二节 家园破损与重建10
一、缘起:两种隔离10
二、我们要寻求什么?11
第三节 现实家园和理想家园的两级构造16
一、家园的层级构造17
二、绝对彼岸投射:共同善的标准21
第二章 家园关怀的宏观思考与切入路径30
第一节 宏观的否定到微观的肯定30
一、国外理论关怀与思考30
二、国内家园关怀与思考36
第二节 西部家园的国土分布样态38
一、三大宗教信仰区样态与板块划分39
二、西部社区分类与样点描述43
第三节 物态和心态的双向追踪:工具选择48
一、问卷调查48
二、入户调查48
三、深度访谈49
四、经典文本解读49
五、使用制度性统计资料50
六、图像分析50
第二部分 西北家园:固化与流变53
第三章 环境与历史:绿洲聚落与信仰组织53
第一节 河西走廊为中点的区域扫视54
第二节 西域内部和临边跨境扫视58
第四章 家园的信仰规则:训导与神圣法则63
第一节 信仰模式在现实中的映象64
第二节 神圣文本中理想家园的构造法则67
第三节 神圣家园的现实延伸73
一、特定自然的选择73
二、信仰的延续与扩散78
三、信仰主体的分布78
四、宗教仪式的维系83
五、信仰主体的角色分层88
第五章 家庭:圣俗合一的家庭生活93
第一节 圣俗两面:作为现实生活指导规则的《古兰经》94
第二节 神圣契约的原始阻抗96
一、特殊选择的婚姻模式97
二、固化:传统规定的适应难题101
第三节 天启圣谕的习俗化109
一、家庭生活的物质结构空间109
二、宗教禁忌的饮食规定112
三、服装:信仰的外在表象115
四、一般规定的特殊适应118
第四节 丧葬:血缘家庭与公共信仰的生死边界119
一、死亡即新生120
二、公共参与121
三、教义的人生评判122
第五节 家庭内部的信仰承袭123
一、宗教性的物理环境设置124
二、家庭教育的复式化125
第六章 社区:传统聚落向现代社区的转化127
第一节 信仰聚落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现实127
一、依山傍沙的信仰村落127
二、相对贫困的社区经济131
三、滞后的教育135
四、鲜明的制度性发展特征137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信仰社区139
一、社区环境的改观140
二、流动的双重效应142
三、信息时代的心理冲击145
四、公共组织的二元统一147
第三节 伊斯兰教信仰社区的发展潜能150
一、信仰转型与制度优势150
二、发挥中亚核心纽带功能152
第三部分 青藏高原:离散与整合157
第七章 环境与历史:高原生活与信仰依托157
第一节 藏族聚居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158
第二节 高原精神家园的寻找历程159
一、古老的土地,灿烂的文明159
二、中心、边缘、辐射162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高原生存166
第四节 藏传佛教信仰区的世界位秩168
第八章 家园的信仰规则:雪域高原的神圣形态171
第一节 现实家园的善恶投射171
一、善恶分明的世界171
二、三界轮回的观念社会172
第二节 圣俗互补的家园构造176
一、藏传佛教的圣俗服务功能176
二、藏传佛教与《格萨尔王传》的圣俗对立与互补177
第三节 信仰向社会生活的渗透180
第四节 信仰家园的物像化与仪式化183
一、生活情境的神圣化183
二、日常行为的神圣化187
第九章 家庭:传统与分化193
第一节 从生到死的神圣序列193
一、婚姻的宗教伦理193
二、二元矛盾的佛教生育观196
三、家庭信仰内化的代际传承198
四、教育的圣俗支撑199
五、丧葬:生死轮回的结点203
六、宗教信仰的家庭经济支持204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习俗化205
一、信仰结构的家庭空间呈现205
二、宗教禁忌的饮食规定208
三、服装:信仰的外在表象209
第十章 社区:高原聚落的转型与考验211
第一节 特定环境下的信仰社区212
一、社区地理分布的离散性212
二、贮藏丰富但分布不均的水资源215
三、以牧为主的土地资源215
四、贫困的社区物质生产216
五、即将进入老龄化的人口年龄结构217
第二节 藏族聚居区家园的社区共性218
一、城镇社区218
二、河谷农区220
三、高山、高原牧区222
四、半坡农区225
第三节 宗教信仰:社区生活的公共纽结226
一、信仰行为的习得性227
二、宗教权威下的社区228
三、以寺庙为中心的社区生活228
第四节 现代交通文明重构传统河流文明230
一、传统社区格局的变化231
二、社区产业结构的变化234
三、信仰的日常化与信仰代际传袭的困境235
第四部分 西南家园:分化与同化241
第十一章 聚落与环境:小块社群与多元信仰241
一、彝族的社会组织结构242
二、苗族的山寨构成244
三、小乘佛教规制的傣族家园246
四、兼收并蓄的纳西族247
第十二章 家园的信仰规则:现实和灵异的分野250
第一节 精神家园的内核:神话传说与神圣文本253
一、本土信仰与外来宗教的共在和混融253
二、神话内涵的家园投射260
三、神圣文本的家园形态263
第二节 现实家园和理想家园的媒介:仪式271
一、巫——现实家园的角色变异272
二、巫的场域结构与村寨功能275
第十三章 家庭:血亲与信仰的凝聚体286
第一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家庭构成的宏观格局287
一、家庭的宏观格局287
二、地理分布的影响290
第二节 家园的物质载体——民居291
一、苗族木制干栏式建筑——吊脚楼292
二、土木结构为特色的彝族民居293
三、家园的空间构造——独具特色的纳西建筑295
四、傣族的空间形态——竹楼297
第三节 特殊的家庭样态299
一、苗族传统血亲回避与“子父连名制”299
二、彝族刚性的组织制度——家支300
第四节 家庭的生命历程:婚恋、教育、丧葬301
一、形态各异的婚恋模式301
二、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换306
三、丧葬——生命终结的两种解释311
第十四章 社区:农耕家园的三种亲和315
第一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社区的宏观图景316
一、西南各少数民族社区的独特属性: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区隔316
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家园坚守和三种亲和317
第二节 村寨:西南各少数民族世居家园的世俗样态321
一、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社区总体321
二、西南地区的社区类型325
第三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世居社区的公共生活329
一、信仰场所——社区整合的公共空间329
二、社区公共活动——社区成员的关系纽带331
三、社区组织形式的变迁334
第四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世居社区的未来展望336
一、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336
二、西南各少数民族社区从现实到理想的路径338
结语340
后记342
热门推荐
- 3726085.html
- 3373869.html
- 2571042.html
- 605126.html
- 1906568.html
- 1113058.html
- 2885024.html
- 829451.html
- 33378.html
- 609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2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0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5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3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7760.html